如何以当代艺术讲述宇宙叙事?

卷宗Wallpaper

2023-03-18 15:43:00

已关注

图片


在2011年与《每日电讯报》的一次采访中,69岁的史蒂芬·霍金说道:“我不认为人类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存在1000年,除非逃离这颗脆弱的星球。我们要仰望星辰,而不是始终盯着自己的双脚。”在这位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试图“夜观星象”,试图在当代艺术与宇宙幻象中勾画出一场有关内外空间的叙事。


图片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在刘慈欣200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朝闻道》结尾,史蒂芬·霍金走向真理祭坛,对已获知“宇宙统一大模型”的“宇宙排险者”提出了这个终极的疑问。就在这之前,三百余位人类顶尖科学家方才逐一用各自的生命去交换了终其一生也不能破获的宇宙间的奥秘,他们的生命随之化作了一个个火球从沙漠飞向遥远的天际。


“我怎么知道。”故事中的霍金作为最后一位提问者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刘慈欣笔下几乎无所不知的“排险者”竟无法解释宇宙的目的。自此,小说情节中为真理燃烧生命所堆叠出的悲怆壮美高潮,陡然如被泼了冷水一般戛然而止。


这部小说的结尾让策展人孙冬冬感到“汗毛一竖”:“故事结尾的反讽就来自于霍金走上祭坛询问宇宙目的的时候,刘慈欣重新把小说的基调从一个终极的科学追问转向了我们对于心灵、对于生命的终极诘问,转向了‘人’。相较于歌颂,这其实是一部批判型的小说。”在位于南京城市半空中金鹰美术馆的展厅内,孙冬冬在此施展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空间魔法”,而小说的结尾,“也直接影响了这个展览”。在展览“星象魔法”的环形展览空间里,陈飞、陈哲、郝量、何翔宇、胡晓媛、刘月、刘玗、仇晓飞、沈心怡、童文敏、徐渠、徐累、王郁洋、王光乐、王梓全15位不同代际、不同创作媒介与观念的艺术家的作品,与沿环形展线移动的观众的身体表现,共同构成了一种类似星系运行的图象。



图片图片图片

“星象魔法”展览现场



“星象”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指向每个时代以及人类不同文明所呈现的文化表征与现实存在,以及“巫术—宗教—科学”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而“魔法”,在孙冬冬看来,则是人类在客观世界或心灵精神层面接近和解析未知神秘的尝试,无论是科学、艺术或是巫术。引述宗教学概念“一物神秘,万物明晰”:“我们人类的认知范围之内始终存在着未知的东西,又因为有了我们能感受到的那种神秘,从它里面得以解析出诸多所谓给予文明的秩序。”


在这之中,艺术的“魔法”之一,便在于复现与回溯人类从远古以来的生命共相。“好的艺术创作总是能穿越时空成为经典,因为作品当中透露的那种情感始终贯穿于人类的文明之中。”无论是郝量的绘画《套数·秋思——晨昏》在元曲的意境中,感应古今同心,还是胡晓媛的装置《石疑|再见,永恒 四》与仇晓飞的绘画《穹顶》,通过对人类文明符号的挪用与组装,艺术家构建了属于自身的“内省空间”。



图片图片图片

上图:郝量《套数·秋思——晨昏》

中图:胡晓媛《石疑|再见,永恒 四》

下图:仇晓飞《穹顶》

“星象魔法”展览现场



图片



而回到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星象魔法”展览可被视为中国传统观念天人感应的一次当代呈现。正如“敬授人时”“至信如时”等流传至今的表述都暗含一种传统观念,“道德伦理的定义或者是人间的秩序来自于天象或是对星象的观察”,即天文和人文互相贯通。在这个意义上,“星象魔法”表现和传递的是人间的情绪,它可以是童文敏行为影像作品《温度》的洪荒气息,也可以是王光乐在《红磷》引导的探寻与释放。



图片图片图片

上图:童文敏《温度》

中图:刘玗《假使叙述是一场洪水》

下图:王光乐《红磷》

“星象魔法”展览现场



正如这场展览的灵感之一《朝闻道》——科幻题材的小说与影视作品在当下的大众文化中拥有较高关注度,孙冬冬体会到了这股热潮背后,未来不确定性引发的忧思。“关于未来世界的秩序、方向、何去何从,科幻题材的创作为此提供了一种思考未来的参照,与这个时代当下的语境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


即便在处理科幻题材时,较之于其他媒介的创作和表达,当代艺术展览也有其独特之处。“小说或影象其实都算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观众一般会按照线性的方式来欣赏。策展人虽然选择了艺术家的作品,但每一件作品都会具有开放性,我认为开放性之间的连接是当代艺术展览和影视作品、小说之间最大的不同。这种开放性的连接是需要观众来自我构建的,可能会更多地激发一些想象。


而由此出发,在与四位艺术家的对话中,观者得以一窥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在创作中回应自身宇宙观。



图片


艺术家徐渠形容自己的宇宙观是“在悲观中积极,在积极中悲观”。正如作品《触碰》中携带的一种无可挽回的悲剧性,似乎也能在当下的时代情绪里找到某种共振。


在展览“星象魔法”主展厅的开端,两个具有力量感的大型机械臂联合成类似拱门的造型,各自指尖连着的屏幕缓慢地摩擦着。这件委任作品运用具有现实关照的方式,续写了一个艺术史的经典图式。“这组作品来源于我们每天都会做的肢体动作,触摸屏幕获取信息。我把这种行为动作做了改变,让两个屏幕发生动作。长长的机械臂代替了人的手臂,屏幕取代了手。让人类创造出来的机械电子产品获得某种类似人的行为,同样拥有温度和伤害。”徐渠如是说。这一形象如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顶部创作的《创世纪》,上帝舒展右臂,生命之火从指尖传递给了人类的祖先亚当。



图片图片图片

上图: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中图:徐渠《触碰》 , 2022,机械臂,液晶屏,音箱,太阳系行星图片影像,电缆

下图:《触碰》制作效果图



机械臂指尖的屏幕上,分别播放着金星和地球的影像,它们看似遥远又彼此通过屏幕达到某种触碰。这非常像人与人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乃至星球之间的某种关系,“越接近或许伤害越多,直至彼此都变成时间里的尘埃”。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滑动查看:《触碰》静帧画面



而在另一件画作《尘埃》中,漂浮着各种抽象的太空陨石和尘埃,背景是用化学褪色药剂漂洗出的世界,表现了人类在探索宇宙空间的同时如何回看地球。“使用化学褪色剂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不太确定的背景世界,就像现在正在发生的战争冲突一样,我们无法构建出一个稳定的世界。”艺术家说。



图片

徐渠《尘埃》 , 2017-2018,布面丙烯和腐蚀绘画



图片


每隔一段时间,数架穿越机会在展厅里穿过管道和吊环,进行一次贯穿整场展览的绕行——艺术家王梓全的委任作品《瞬息,呼吸的存储器》串联起了“星象魔法”的时空之旅。穿越机经过每一件参展作品环绕展场的飞行轨道,如宇宙飞行器一般,建立了不同星球之间的关系,在展览空间里发挥了重要的结构性作用。



图片

图片

王梓全《瞬息,呼吸的存储器》(局部),2023,亚克力,LED



与穿越机飞手社群的相遇为王梓全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他们抛弃了无人机复杂的外壳和一些非核心功能,以换取组装灵活,可大幅提升飞行速度,且避开城市中的电子围栏的穿越机。



图片图片

王梓全《瞬息,呼吸的存储器》(局部),2023,亚克力,LED



他观察到穿越机竞速赛中吊环上常常有着特殊寓意的装饰,这种仪式感令他联想起古希腊奥林匹克的起源及其仪式。展览现场供飞行器穿越,电竞风格的吊环亦有特殊标志装饰着,“关于痛苦、关于能量、关于折磨、关于运气象征,你看到的是一个竞速赛,但是它反而变成了一种关于空气的、天空的仪式。”王梓全说道。



图片

王梓全《瞬息,呼吸的存储器》(局部),2023,亚克力,LED



宇宙的宏大消解了周身事物的意义,让王梓全感到无法心安,甚至是痛苦和恐慌。因此竞速比赛般的现场,不仅仅是呼应古老的竞技仪式,更是意在通过仪式来塑造出某种秩序,创造一种生命的节奏,融聚能量。


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转换与交接是王梓全近期创作的关注点,委任作品《瞬息,呼吸的存储器》则延续了这一脉络。“飞手戴上眼镜,通过电子屏幕进入了一个虚拟空间,大家通过屏幕可以分享到他的这种虚拟。而他操控的穿越机和所有人,其实都在现实里。我们搭建的吊环、管道,很像游戏里的场景,我们以另一个方式帮观众也从真实进入到虚拟。”他说。



图片

王梓全《瞬息,呼吸的存储器》(局部),2023,亚克力,LED



图片


艺术家陈哲曾在一间地质博物馆里见到一块令她难忘的古生物鲎的化石。化石上是古代小鲎的遗体和它死亡前最后一段路程的痕迹。“遗迹跟遗体在一块化石上是很少见的,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也就在够软的介质上,生物赴向死亡,并且事后又被别的介质覆盖,才有可能留下这样的痕迹。”陈哲解释。


图片图片

陈哲《夜空中的最后一程》(局部),2023,染色磁粉,磁铁,风化珊瑚,木架,特定场地装置



受此感召,在此次“星象魔法”展览的委任作品《夜空中的最后一程》中,陈哲用染成鲜红色、象征生命与鲜血的磁粉末中划出的一道白色路线表现了这“最后一程”,而磁粉形成的环块,模拟了化石旁磕绊的纹理。这个创作延续了陈哲近年处理的创作线索,即“生命力在不同介质中间的展现”。


《朝闻道》小说远古时期人类第一次望向星空的这一细节动作给陈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艺术家也在近年创作《向远的圆是你(上如其星)》(2021)《古梦:在你面前》(2020)以及《理解一首里尔克的诗》(2016)等等中关注着星星与人类的关系。《夜空中的最后一程》的整体造型为一个半弧形,就如一个被切开的天球,呼应了星座的形象。



图片图片

陈哲《夜空中的最后一程》,2023,染色磁粉,磁铁,风化珊瑚,木架,特定场地装置



“长眠地底的成为标本,跃⼊星光的成为传说”艺术家写道。在广阔的时空尺度下,亿万年前的化石主角小鲎,经陈哲想象力的转化为星座,如同神话⾥的形象因升上天空⽽成为永恒。


“上下恒一,”陈哲这样形容自己的宇宙观,“星星的就是人的,而宇宙可能就是在所有的生命中不断地彩排,为了让‘你’成熟。”她说。



图片


在艺术家刘月作品《起源》的展区,冲入鼻腔的面粉发酵味道似乎赶在了放射形的麻绳巨网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前。展览开幕前约一个月,刘月时常在展厅里进行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劳作,结网、滚球和浇灌水泥、石膏和面粉,这过程中获得的手感和体验,对艺术家而言是一种对本我的认知。



图片图片

刘月《起源》,定制粗麻绳、各种滚落类球体、水泥、石膏、自发面粉等



《起源》是刘月近二十年来关于认知研究的创作里“不得不做”的一次尝试。在他的宇宙观里,若非有认知,万物都只是活在一片片的时间片段中。“作品讨论的东西牵涉到我们如何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去理解很朴素的自然面貌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提示,以及维度之间的一个转换过程。”刘月如是说。


由高向下铺陈开来的网格,像是二维平面里面的节点,重量和体积各异的类球体,从高点往下滚落,“自然界的终极姿态是类球体,在这张网上的类球体一定会落在它该落的那个点,就像一个宿命的悖论。”网格和球体互相作用,二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的世界。时间——第四维空间则被包容进了浇注在麻绳上又滴落到地上的流体水泥,石膏和自发面粉里。所有这些维度最终又回落到“像历史书一样的地面之上”。“起源对我来说是一个整体面貌,而不是回溯过去,它更像一个时空状态,姿态完整地呈现在面前。”



图片

刘月《起源》(局部),定制粗麻绳、各种滚落类球体、水泥、石膏、自发面粉等



《起源》的“魔法”或许就在于受重力和时间的作用,麻绳、类球体、水泥、面粉等材料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每个人看到作品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时刻。“就像我们观测宇宙,因为距离遥远,因而我们这一刻看到的星系都是属于过去的,”刘月由此联想到了星象的“魔法”。


辽阔时空意象之下,不同的“星象”在此交叠:从被观测和感知的宏大宇宙,到艺术家转换情感、观念、符号和形象为创作的“内省空间”,再连接起走入现场的每个人所携带的生命时空旅程。或许正如策展人孙冬冬所说,在所有生命无法逃脱的宿命——时间之中,“再精微的个体,也在讲述自己的宇宙故事。”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