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会像一根“刺”:2023西南艺术工作者的韧度与复苏

艾几ART

2023-03-18 18:24:00

已关注


计划这个词,已经在2023年的春天回归。

新的展览在开幕,新的策展在进行,新的创作在开始,新的机构和空间在落地。

但是,一切都是新的吗?它是一个面向所有艺术工作者的提问。


当过去瞬间就变成了历史,重拾与回归是关键词,什么在回归?什么只能一去不返?什么被永久的改变?

在破与立、新与旧、困顿与预期的转折之时,关于艺术家、艺术工作方法和艺术的计划与复苏,在2023这个特别的春天,我们和一些西南艺术工作者聊了聊。




图片


倪昆

器·Haus空间联合创办⼈、策展人


艺术的被“工具化”从未改变


三年来最大的不同,是渗透到毛细血管的社会政治面生活,以及这套管理系统,被带到我们公众面前,可以说,我们从未这么的政治过。这是完全不同于文本的书面经验,是身体经验。我相信不同的亲历者会在其中获取自身的认知判断,它是一场自我教育的现场。
 
今年希望能够再次“流动”起来,不确定国际间的走动是否能够恢复正常,不过我们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带着自己的计划去到其它城市和机构。有几个议题会继续讨论。包括有着很强环境行动主义特征的“再野”(Rewilding)、跨文化对话场域里的“共同生活和社会设计”等等,我对于宏大叙述一直保持警惕和怀疑。“再野”(Rewilding)吸引我的,是它的激进立场,它强调方法和方法论。2022年我们组织了第一轮的中-日之间的“共同生活和社会设计”的论坛和文献项目,希望今年可以继续。
 

图片

图 | 艺术家薛萤的对谈会 2022 器·Haus空间

“重回地方”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更重要的启发,来自对身边艺术家个案的清理,例如那些出生于60、7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艺术体系的形成以及艺术观念的在地化过程,这些细节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回到“艺术-社会”的建构性对话,具体说,通过梳理分析艺术家实践⾥的艺术选择和艺术⽣产,来分析理解艺术家的艺术⾏动,以及由此所激发的包括在地性等因素在内的⽂化建构。

同样,这种梳理也带给我关于艺术的在地化生产和定位的重新思考。固有的⻄⽅艺术史体系,⼀⽅⾯会让艺术的在地化讨论出现很多缝隙,例如和艺术史链接没那么密切的实践容易不被关注。另⼀⽅⾯,艺术概念在地⽅⽂化现场的外延,往往会不⾃觉的滑向“中⼼论述”,可能会让艺术的讨论⾃我窄化。
 
这几年的工作,也让我对于“艺术⼯具化”这个现象有了更新的认识,艺术的工具化在当下已愈发的普遍,已经跨越至艺术系统之外,特别的社会面。艺术对于旧城及乡村的活化,创意经济,艺术疗愈等,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和书写当下的“艺术工具化”这个命题。当然,资本和权力一直都希望将艺术纳入到消费和工具的领域,所以,继续的坚持实验性探索和文化在地化探索,继续的准备着被压缩以及被边缘化。

五年前看展览和作品,我相对容易看到个体;现在项目和组织架构、方法及方法论更值得关注。因此,个案和个体实践的长期阅读观察,变得很重要。





图片


周斌

艺术领域工作者



从“做作品”到“做事情”


三年疫情强化了我经验:确认做事的方向,死磕任何阻力不妥协,承认自身的局限性,保持专注,忽略掉路旁的景观。
 
2016开始的《自我改造》计划,历经六年,完成了四个一年项目:《365天创作计划》、《闲敲棋子》、《写本书》和《自我批评》。这个计划使我对自己今后的艺术工作有了新的认知,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自问:1、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更能充分调动和释放自己的能量?2、什么样的事是他人不想做、不能做,但是我想做也能做的?3、什么样的工作对艺术现状具有更大的改变力量?基于以上思考,我把自己的工作方向从私人化的“做作品”转换到了更具公共性的“做事情”上。


图片
图 | UP-ON向上行为艺术档案馆

从“做作品”到“做事情”的结果,体现在UP-ON向上行为艺术档案馆的成立。档案馆能在2021年的疫情下诞生,是众多同道合力推进的结果。作为负责人,档案馆要继续运营下去,造血系统的建构是首要事项。我们的生存策略是吃百家饭,纳百家福,让档案馆在纯学术,低成本,持续性的状态中运行。

回到过去与未来的话题上,我认为福祸相依,尽力把活着的时光用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图片


张晓

摄影艺术家,现居成都



艺术是种子,不是“革命”


今年会首先进行我的艺术家手工书出版计划,将在这一年推出数本艺术家书籍,以及艺术家zine的出版。同时也持续对“苹果百货大楼”艺术周边产品进行开发,让整个项目逐渐完善起来。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的个展也将在今年五月份开幕,上半年会做很多展览方案的工作。今年也要继续拍摄已经进行了五年的纪录片拍摄计划。
 

图片

图 | 张晓 「苹果百货大楼」展览现场

在大的时代背景或者是在大的社会事件的对比之下,艺术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这也正是艺术的意义所在。艺术不是一场立竿见影的革命,更像是一些种子撒播下去,我们并不知道未来它们会长成什么样子,甚至不知能否成活。

个体的艺术工作并没有新旧之分,所谓的新和旧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和脉络,这只是时间的早和晚,而不是新与旧。所以,新的方法就是你的未来。
 
历史在回归,历史也是一去不返的。我觉得未来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艺术工作的未来,就是当下作品的积累和铺垫。






图片


崔付利

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成都大浦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
任教于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捅破与提醒:艺术会像一根刺


这几年,每个人都在追问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在这样的现实中还能做什么?

过去讨论艺术还是基于艺术的“形状”,比如说从艺术史中不同历史时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或者会出现哪些主流的艺术流派。但真正的艺术是什么?我觉得如果以前的认识是从作品、展览或者艺术史中去理解的话。如今讨论艺术, “形状”应该不重要了,它可以是任何形式。它应当是刻在艺术家个体骨子中的一个逻辑,一种价值观,一种对待艺术的本能。在这种逻辑下,它是不是艺术我都觉得不重要了。


图片

图 | 葛宇路 对视 2016  单屏录像

比如葛宇路的作品《对视》,他用几个小时凝视摄像头,直到背后监管设备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我们都习惯了被监控,街头、教室、公共空间,到处都有摄像头的存在,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日常的存在,日常到我们不会去正视它的存在。但是葛宇路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经验中,在不会有任何怀疑的夹缝中,经过他反转观看的方式,整个作品的张力就彰显出来了。当然,这其中肯定涉及对机制、话语的挑衅,可能“形状”上不具备艺术的气质,更不符合艺术史中经典之类的作品。但我觉得不重要,艺术在今天包括未来理应如此,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以艺术的思维方式,以及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世界,对待这个荒诞的现实?
 
艺术在未来,如果说还有某种坚定的可能性,它势必得跳出过去的舒适圈。假如还向那种被瞻仰、资本追捧的艺术机制致敬,那疫情这三年就没有任何价值艺术应该是一根刺,它得捅破这种舒适性,让你不舒服。它时不时在你心口来一记重拳,提醒我们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人。





图片


胡燕子

策展人,社区艺术工作者



以小团体方式,坚韧散开


我们能看到,过去几年社会面整体的“下行”带来的冲击,让大资本系统(尤其是房地产)支持下的大型艺术机构受到了重创。

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机构,比如广东时代美术馆(下文简称“时代”)。我们看到时代面对冲击的调整,曾经的大机构在艰难的时候,以很多小项目的方式继续存在下来。这让人唏嘘感慨,也感到庆幸,还好之前做了这么多散落在城市里的小项目。

我的感觉是,时代美术馆的这次的变故和调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象征中国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美术馆系统和艺术市场系统,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需要寻找更多的出路。


在这个大环境下,艺术从业者需要更有坚韧性更低成本的行动方式。类似“黄边站”“上阳台”这样的小项目,可能是最重要的出路之一。



图片

图 | 胡燕子 童年秘密档案馆



艺术工作者们接下来估计要更多的到这种小项目里去,到日常生活中去了。此时,艺术之外附加的东西,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逆境犹如大浪淘沙,追逐成功和名利的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是没必要从事艺术行业的。但如果做艺术是为了能够去讨论一些东西,为了艺术本体的更新,为了日常生活的创造力与超越性,那么无论如何都还是可以继续做的。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社会环境越不好,艺术的表达空间越大,这个我不太赞同,社会环境不好,一切表达和行动空间都越来越狭小,不光是艺术。但是艺术确实是可以帮助我们,在这种狭窄黑暗的不确定性里,找到一些可能,某种程度上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未来几年,真正做艺术的,不是为了名利的人。留下来的人可以通过这种小团体的、更坚韧的方式散开,去继续推动一些改变。





图片


丽媛

A4美术馆策展人,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看似脆弱,又不断在生长


这三年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要如何重新思考做事的方式,虽然我的主要工作在艺术范围里,但在这三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深刻并强烈地感受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的能动与局限性。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更多考虑的是怎么挖掘艺术家,呈现艺术作品以及一个好的项目。现在我会考虑很多艺术和外部结合的问题,项目的结构问题,如何让它们彼此接触建立连接,以更多元的,更生长的方式进行,这包括艺术内部的,艺术与观众等很多方面。


图片
图 | 高元,交叉跑动,“Action!开拍/开排!”
 2023特别活动现场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改变是,对于外部系统的认知,以往有求必应的状态,是被很大程度上逆转了。国内外大范围的通达都没有办法实现,在沟通与交流受阻的情况下,艺术如何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回应,甚至参与进来都显得后劲不足。特别在国内,在现有的结构下,艺术的发展还有很多局限性,不论是从整个社会层面,还是服务于商业,或者一个地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适配性”、“持续性”、“转化性”等关键词。

当然,除了以上那些现实的更加严肃的思考,我还是坚信艺术里那些纯真的美好的东西,如同很多年前我决定从事这个工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结识的许多老师,朋友,了解新的事物与故事,我持续不断地感受到那些细微的但又充满生命的东西,它们真实,就在日常生活里,它们看似脆弱容易被摧毁,但又不断在新的缝隙中生长出来,可能这就是艺术里无法被改变的东西。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