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

中国水彩

2023-05-13 12:44:00

关注


图片


他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必须真正生活着,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百年巨匠”



1991年8月12日,91岁的林风眠病逝于香港,临终之际,他仍惦念着自己在杭州尚未完成的融汇中西艺术的教育理想。后来他的外孙说,"外祖父林风眠临终前曾用笔写到:我想回家,回杭州。"



图片
图片

 


杭州之于林风眠,是曾经大展拳脚实现“创造时代艺术”抱负的理想之地,他在杭州国立艺术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担任院长、认真治学教学的十年间,不仅培育了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诸如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等许多名家,也留下无数经典之作。提起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界,林风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图片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风眠》 



2014年,在央视推出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风眠》中,沿着林风眠生活与创作的双重轨迹,探访了梅州、北京、杭州、香港以及法国、德国等多地,展现了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脉络。



图片纪录片《百年巨匠——林风眠》
图片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风眠》



片中评论,“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20世纪初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



图片

 

图片


从梅州小村的贫苦少年成长为一代传奇画家,林风眠的一生可谓在跌宕中求索、在孤独中求变,在命运沉浮之中,即使每一段人生经历都不可避免地沾染几分悲剧色彩,但他那颗对待艺术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未曾动摇。

 


自东向西,自西向东



图片

 


若论起林风眠在东西艺术间的求索之路,有三位重要的人物恰恰将他绘画生涯中重要的“自东向西”、“自西向东”、“东西结合”的三大转折串联起来。



图片
图片

“自东向西”自然要从林风眠最早的绘画启蒙说起,那位引领他深入绘画世界的人正是他的绘画老师梁伯聪先生。那时林风眠年岁尚小,但已通过一些随性的画作显露出艺术天赋,考入梅州中学后,他在当地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梁伯聪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学画。
梁先生能书善画,将自己在国学和国画方面的知识传授于林风眠,鼓励林风眠不要只将目光放在国画之上,而应该趁着时代的东风,放开手脚去学习西画。

图片
图片

 

老师的建议在林风眠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1919年,他在考入上海美术学院之后,决心与好友一起前往法国留学,靠着他人资助和勤工俭学,林风眠远渡重洋,开启了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留学时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现代艺术已经生根发芽的欧洲土地上,林风眠开始接触学习西画,也时刻关注最新的艺术动向,但西画的技法如何更好地为己所用?他陷入了迷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彼时他在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学习,院长杨西斯欣赏他的灵气,但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创作中的弊病,过分依赖西方学院派的技法和风格恐难成自己的特色,既然有、东方文化背景,就应该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中,寻求真正的东西结合。


林风眠后来曾回忆道,“说来惭愧,作为一个中国的画家,当初,我还是在外国、在外国老师的指点之下,开始学习中国的艺术传统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由杨西斯的点拨与推荐,林风眠去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继续学习,他奔波在画室与各大美术馆、图书馆之间,一边研究西画技法,一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在作品中将东西艺术的精妙之处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自西向东”的求索之路由此开始。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后的几年间,他将自己在生活与情感中的诸多感受倾注于画中,创作了《摸索》《生之欲》等经典之作,多次入选法国沙龙画展、中国美术展、万国博览会等重量级展览,开始在画坛声名鹊起。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次展览中,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先驱蔡元培先生极为欣赏他的画作,他与林风眠的相识恰好也为之后林风眠“东西结合”的教育事业与创作探索埋下了伏笔。

 

当时留洋归来的画家多半进入高校任职,而林风眠以其已有的成就先后在中国南北两大艺术院校担任校长,两次重要的机会,皆因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人在艺术教育上的理念一致,蔡元培对林风眠带领下的艺术高校寄予厚望,执教数十载,林风眠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浅试改革,聘用西方画家、民间画家,推出人体写生课、艺术沙龙等。



图片


在杭州国立艺术院更是加大改革力度,将培育艺术人才与倡导艺术运动结合起来,在推进中国现代艺术的革新中毅然前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然而他讽刺封建势力、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不为当时的掌权者所容,他开放包容的治学理念也多次受到政治和派系斗争上的干扰,为了不牵连学校师生,他题下“为艺术战”的四字宣言后便离开了学校。



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南门石碑



简短的四字饱含风骨与力量,直至今日,这四字仍铭刻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南门的石碑上,号召着一代代美院学子在时代浪潮下将此精神薪火相传。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不再身处校园,林风眠却用自己的作品与行动继续践行着“为艺术战”这句慷慨激昂的宣言,只是在接连不幸中,他先后流落到上海和重庆,靠变卖画作和旧物勉强度日,在清苦孤寂中,唯有绘画相伴。

 


图片
图片
图片



生活中的苦难正淬炼了他的创作,他将自己流落途中所遇的风景和人事都一一描绘,通过笔下孤雁、仕女、仙鹤等独具风格的意象,表达着自身对于生命以及苦难的思考,继续着自己对于“东西艺术之调和”的探索。他不仅迎来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期,也形成了“风眠体”,极致绚烂,也极致孤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漂泊的日子虽然难捱,至少画笔在手,尚能苦中作乐,如果他的艺术人生停留在那时的漂泊中,或许一切又是另一番光景。但不幸并未停止,正如为艺术而战斗的精神也从未消失。


苦心孤诣,为艺术战



亲手毁掉数千幅心血之作该是如何百感交集?恐怕没几个人能够有这样的经历。



图片


图片
图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逼无奈忍痛将1000多幅国画浸入浴盆捣碎成纸浆,从马桶冲掉,一部分油画用火炉烧毁。1968年蒙冤入狱后,在狱中度过了极度痛苦的4年半时间,那时的他,已是将近70岁的老人。



图片
图片



行至晚年,林风眠的苦痛却从未减轻,获释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他被迫离开熟悉的城市,前往香港定居。那些不得已被亲手毁掉的画作始终是他心头的隐痛,晚年独居的日子里,他凭着记忆一张张重新画了出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人生最后的近十四年里,没有了世事纷扰,林风眠蜗居在一间百货大楼的仓库里,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一般,只顾埋头作画。那时林风眠的创作已臻化境,半生的跌宕起伏在他的笔下都融为了他对世情与生命的感悟,西式的绘画语言中融入中式美学的精神,他的艺术,在探索中再次走向更为纯粹的境地。


苦于岁月不待人,91岁那年,林风眠终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在异乡悄然离世,弥留之际想要回家的愿望,终成幻影,令人哀恸。



图片
图片


 

2020年11月22日,在林风眠的故乡广东省梅州市,一座林风眠纪念馆建成开放,展厅内,一座林风眠的坐像屹立于此,而旁边是他的学生吴冠中留下的评价: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



图片

林风眠纪念馆展厅雕塑


图片

林风眠纪念馆“为艺术战”题字

 


从“自东向西”到“自西向东”,再到肩负时代使命探索“东西结合”,林风眠先生“为艺术战”的漫长一生,虽已落幕,精神长存。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最自由”的艺术家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5-13

武汉大学130年校庆海报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5-13

Luc Tuymans 图伊曼斯 最新作品

三水Art 0评论 2023-05-13

我对将要说出的所有话都深表怀疑

Dominoart 0评论 2023-05-13

陈丹青:人民的胜利

抽屉读书 0评论 2023-05-13

形象的温度——封治国、赵晓东双个展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 0评论 2023-05-12

日野田创造的复合世界

Artsy官方 0评论 2023-05-12

彭薇: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郝科 0评论 2023-05-12

TARWUK 组合

Yoly 0评论 2023-05-12

一个白眼卖2个亿,他凭什么被爱?

沧海明月生 0评论 2023-05-12

胡为一 | 追求极限的勇气

彭菲 0评论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