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教学方法新探索 ——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艺术教育项目为例

张璇

2022-12-23 14:35:00

已关注

一、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困境

美国高校艺术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学生搭建艺术体验和个人社会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真正感兴趣的“重要概念(BigIdea)”来进行艺术创作和个人反思。在进入21世纪后,关于“艺术整合”的设想成为了高校艺术教育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一理念旨在利用艺术或与艺术相关的主题作为平台或媒介帮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构建和应用知识,并强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学习意义和目的。因此,美国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在近些年的设置和内容设计上十分注重跨学科研究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领域整合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由于美国社会近些年矛盾日益加剧,美国高校教育关于加强学生对社会正义相关主题思想教育的倡导呼声也随之高涨。2020年7月,加州大学系统决定从2023—2024学年开始要求大学生至少选修一门民族研究或一门具有社会正义内容的课程。“社会正义教育”也必将成为艺术课程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Stuhr、Ballengee-Morris和Daniel指出,艺术实践和讨论为弥合学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认知差距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可以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时事。尤其是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许多聚焦当代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作品及艺术实践为研究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视角。艺术教育已经朝着确实反映当代生活背景的方向发展是不可忽略的事实。Lee 认为,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的艺术实践可以让个人与正义和公平问题建立起个人联系,然后用他们的想象力去理解世界,创造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果不能通过艺术参与对社会正义问题进行审视,从而进行有力的批判性辩论,学生就会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和兴趣的降低。

此外,在批判性多元文化主义视角的理论指导下,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理解、尊重和重视种族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教学需求给艺术教育者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研究生部主任Joni Acuff博士提出,艺术教育者应该具有创建批判性多元化艺术教育课堂的意识,并在此框架内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质疑制度性权利、文化创造、知识所有权以及教育资源。而提出“重要概念”这一教学设想的Sydney Walker博士也强调了艺术教师要具备帮助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以“自我认知”和“正义”等重要概念出发,拓展其学习视野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因此,在艺术教育课堂上更有效地实施社会正义教育和实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现实,对于美国高校而言已经势在必行。

然而,由于艺术教育者自身对不同文化及社会公正问题理解的局限性和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理解差异性,加之没有合适的辅助教学工具,即便他们意识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定位和社会正义相关的“重要概念”的必要性,他们仍然感到力不从心。根据笔者对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和研究生助教的采访了解到,除了讲座和幻灯片,似乎没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社会正义问题的关注。不仅如此,由于社会正义话题的敏感性和美国民主教育的体制特殊性,这样的情况还可能会因为不小心触碰到学生对某一话题的“雷区”而引起更大范围的争议,甚至被视作教学事故。

对应上述情况,学生们需要一种易于接受的、有效的创新型工具或媒介来唤起他们对社会正义的认识。在以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项目为代表的美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多的艺术教育者意识到创新的教学方式、工具和适配的课程设计等方面,是当代艺术教育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的最刻不容缓的改革。笔者将着重介绍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近几年来在以“互动式教学”和“沉浸式体验”为主导的,并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而进行的新型教学工具探索。

二、教学方式和工具的新探索

(一)信息数据可视化

作为数据分析的高阶衍生物,信息与数据可视化近些年来被广泛地、熟练地运用在不同的领域,旨在让数据解读变得更加方便和清晰。而把信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运用在艺术教育课程当中是近五年来美国艺术教育界中最受关注的一种研究方向。基于美国艺术教育学会(NAEA)成员建立的数据可视化工作组(DVWG)在2018年就提出利用数据可视化将理论基础研究与教学的实践方面联系起来。这其中就包括倡导将与种族、性别、阶级和民族等相关的社会正义话题利用数据可视化的革新技术进行展示。笔者作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数码艺术制作的讲师,在批判性多元文化主义和约翰·杜威的“艺术即体验”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引下,为课程创新设计了一个互动式的、可以“玩”的“当代艺术作品数据可视化”工具。这个设计项目的研究致力于为老师和学生创建一个作为“缓冲区”的平台,学生通过点击此工具中他们感兴趣的、和社会正义相关的关键词,对所链接的数据库通过这些关键词筛选出的当代艺术作品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这样的以“兴趣驱使”而进行的个性化“关键词点击”成功缓解了师生在课堂上面对有正义的社会正义问题时可能遇到的潜在“雷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不难看出,信息和数据可视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直接体验”的平台,通过学习中的行动/游戏/体验中“做”的环节来进行学习和个人经验的累积,并最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累积体系。换句话说,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展示信息,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因为它提供给学生机会去直接与课程材料进行互动。这样的互动式体验学习和杜威的“从做中学”和“直接体验”的教育观点是相契合的。目前多数学生甚至是老师都极为依赖的搜索引擎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是方便但不可靠的信息,而数据可视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数据挖掘系统和数据库搭建,可以过滤网络中相对无效的信息。笔者所设计的“当代艺术作品数据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易懂的起点,避免了学生在网上随意搜索的结果中迷茫地找不到他们的“Big Idea”而无法进行有反思意义的艺术创作。现有的一些被美国艺术教师广为使用的、介绍当代艺术作品的网站,例如ART 21和The ArtStory,仅仅是在网站上分别展示艺术家的背景信息和一些主要的艺术作品,它们所缺乏的是为用户提供不同当代艺术家、主题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性。此数据可视化教学工具的另一优势体现在其数据库的可替换性和定制化,因此还可以被作为教学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艺术教育课堂。

(二)虚拟现实技术

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的博士毕业生Jessica Pissini,作为笔者的采访对象之一,详细介绍了她是如何尝试通过这一前沿科技来为学生提供一种愉悦的“沉浸式”艺术创作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的同时更好地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和社会现实。她认为,VR技术的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它非常适合游戏和娱乐。但艺术创作在虚拟媒介中所呈现出的开放性“游戏”形态,与其他大多数VR应用所提供的用户体验不同的是,它除了能够提供愉悦感,还能够促进学习。这样协作式的虚拟环境有助于学生快乐轻松地理解复杂且具有争议的话题和体验艺术创作的意义创造。在社会认知框架的理论指导下,Pissini着重考虑了环境、人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此来了解除了技术要素外,虚拟艺术家经历了什么样的沉浸式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激发的创造力和生活反思。

具体来说,学生除了可以通过 VR技术感受在博物馆空间进行艺术体验的过程,还可以使用虚拟空间中的一个模拟设计软件Photoshop笔刷工具的 Tilt Brush程序。然后通过对不同笔刷模式、色彩、线条、形状等基础视觉元素的调整和组合来进行“无主题”艺术创作。所谓“无主题”,是学生不会被要求必须以某个特定的“Big Idea”或是社会正义主题来为自己的VR体验设限。整个创作过程除了会被VR设备中的录像功能技能记录,Pissini也会在旁进行观察和记录。当学生体验完成后,她借鉴了笔者在数码艺术制作课程上所使用的信息可视化图表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虚拟艺术创作体验过程进行总结和进一步思考。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衡量VR虚拟艺术体验带给学生沉浸式艺术体验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意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体验之间无法割裂的关联性。

(三)互动式应用程序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互动式应用程序本身已经是国内外各个领域都熟练应用和掌握的一种技术。而本文的另一位采访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生助教Hilary Katz所设计研发并应用在本科课程“视觉文化:多样性调查和社会正义”的一款应用程序——C3 (Create,Connect,Contemplate),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和艺术“互动体验”的机会,强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帮助学生探索复杂社会性话题,激发他们对不公平现象的同情为目标。Katz所设计的这一程序主要展示了五种形态的博物馆艺术作品展览,以关注美国哥伦布市的“难民生存”的社会现状为例,鼓励使用应用程序的学生或其他用户可以就此展开对话,并且对程序内所涵盖的艺术作品进行深刻解读。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难民的处境,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和这一程序的互动方式。因为除了艺术作品欣赏和信息接受之外,C3的另一特色是为学生提供了使用图像创建数字拼贴画的平台,而这些可选择的图像碎片是来源于程序内所提供的艺术作品展示。换句话说,学生在第一阶段对以“难民生存”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由于个人社会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性,他们的作品解读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第二阶段的“数字拼贴画”中,学生们所选择的图像元素和最终的创作结果也是根据他们的个人经验而进行的。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数字技术的应用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美国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一种趋势。尤其是在Covid-19新冠病毒全球爆发以后,以在线课程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了未来几年内不可逆的趋势,交互和沉浸式的信息数据可视化和软件应用等技术显示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这样的创新型教学方式的模型建立也对国内高校的艺术教育课堂与国际接轨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将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目标融入到不同学科的课程当中。虽然国内所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存在的敏感话题等社会正义范畴的现状与美国并不相同,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些问题也是国内艺术教育领域必将迈出的一步。本文介绍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适应性、跨学科融合性和多方自主性,国内艺术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上述思路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国内艺术教育形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参考文献:

[1]Acuff JB.Discursive underground:Re-transcribing the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using Critical Multicultural Education[J].Visual Inquiry:Learning & Teaching Art,2013,2(3),219–

231.

[2]Ballengee-Morris C,Stuhr P . 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J]. Art Education,2001,54(4):6-13.

[3]Black J,Browning K. Creativity in digital art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s[J]. Art Education,2011,64(5),19-34.

[4]Katz H,Winegardner Z. Create,Connect,Contemplate:Engaging Digital Technology for the Future Art Museum and Curriculum[J]. Art Education,2020,73(3),29–37.

[5]Lee 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for 21st-Century art education:Examining race in a studio art experience[J]. Art Education,2012,65 (5):48-53.

[6]Walker S.Understanding the Artmaking Process:Reflective Practice[J]. Art Education,2004,57(3):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