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宿集营造社和乡村复兴论坛共同发起的第二届「雪鹿奖·乡建年度榜样」奖项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本届全国共入围投票项目25项,其中第19号案例是“子午抱龙·抱龙村乡建共同体”。(文章末尾有投票链接入口,为我们的乡建年度榜样助力吧!)
”
抱龙村村民共建家园场景
“子午抱龙·抱龙村乡建共同体”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局、西安天和北斗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长安区子午街办抱龙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和陕西新鸿业生态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五方共同组建而成。
从2019年至今,各参与方以抱龙村为实践对象,积极探索乡村实现“空间-产业-社会”全面转型的路径与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空间环境的建设提升、民宿产业的孵化运营和乡村社会的复兴重塑,使得抱龙村成为西安市远近闻名的民宿村。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类居住、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日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报刊对其进行了详细报道,广受各方好评。
凋敝的村庄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位于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的抱龙峪峪口。抱龙村距西安市中心车程不到1小时,虽然交通便利且位于大都市边缘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9年之前的抱龙村乡村人口流失情况严重,大量农村宅基地闲置,废弃现象严重,乡村社会面临解体,原先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构成的熟人社会逐渐分解成为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许多村民放弃耕种前往周边的城市和乡镇务工谋生,村庄凝聚力大幅降低。
村庄面临解体
乡村社会凝聚力的消弭往往反映为外在空间环境的凋敝。彼时抱龙村村民公共意识不强,垃圾随意丢弃,侵占公共空间;农宅建筑风貌混乱、私搭乱建屡有发生;村庄在设施落后,雨污横流,常有断水、断电,公共服务品质低下……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抱龙村最终将走向被拆迁的命运。
乡村“重构”
乡村重构,即为适应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调控的变化,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影响乡村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以实现乡村地域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以及城乡地域系统之间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过程。[1]
总的来说,乡村重构,是乡村“空间形态”、“产业经济”、“社会关系”的重构。可以理解为在城乡融合背景下,通过对空间、经济、社会三大板块的统筹,实现乡村与乡村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要素流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和谐共处的秩序、激活村庄内生动力,为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搭建平台。
乡村“空间形态”的重构
乡村“空间形态”的重构,即通过推动乡村的基础设施、空间品质、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建设,重构乡村空间格局,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美好生活提供健康、适宜的乡村空间,对乡村重构起到了基础支撑的作用。
整洁有序的街道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2019年西安市长安区委区政府实施了“花园乡村”建设示范政策。抱龙村被选定为 “花园乡村”创建的重点村,北斗团队受邀全面主持抱龙村的乡建工作。团队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以城乡等值为原则全面推动了抱龙村的现代化进程。
中心公园景墙
抱龙村的建设多采用当地的乡土材料,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在保留乡土记忆的同时塑造高品质空间,以满足现代人的使用和审美需求。在抱龙中心公园的设计中,对于基地内的红砖、青瓦、石块等废弃材料,团队秉持“建筑废料资源化、建筑材料乡土化、废旧器具记忆化”的原则,将其充分利用,就地消解,使原先脏乱差的空间变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村庄中心公园;村内“牛圈”也在建设中完成了华丽转变,团队利用现状地形和树木,结合村中特有的垒石工艺,将其改造成可供村民们纳凉休闲的仁义园;在抱龙村农宅立面改造中,坚持不做“涂脂抹粉”的事情,致力于通过建造的手段改善建筑形象,使村庄风貌更具品质。
绿树成荫、现代气息的
抱龙广场
-
体现村庄垒石工艺的仁义园
-
村庄建设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强化村民在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且引导村民全面参与村庄建设过程,逐步唤醒村民的家园责任意识。
聚集民力
共建美好家园
-
村民参与
龙墙建设
-
村民在参与现场建设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如沿村庄主路的防撞墙,在设计中采用了秦岭山脉蜿蜒起伏的形态,村民在参与方案讨论中突发奇想:“我们抱龙村一直都没有龙,你们看这墙曲曲拐拐的,多像一条龙啊!”驻村规划师顺应村民意愿,指导村民们叠砌小青瓦作为龙鳞,立放鹅卵石形成龙脊,建造出了“石龙”的龙身,又依据村里原有的景观,将龙头建在土地庙旁,把大杨树作为龙尾。从此,抱龙村真正有了“龙”。每当驻足于石龙墙,便可欣赏到云雾缭绕的抱龙峪和大片的秀美田景,往来游客无不赞叹墙体精妙的设计。
夕阳下的龙墙
空间重构阶段中,重点由政府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及空间环境建设,为村庄进一步的产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北斗团队通过共同缔造理念的落实,有效唤醒了村民的家园意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建设过程使抱龙村在空间品质提升的同时也有效的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凝聚。
乡村“产业经济”的重构
乡村 “产业经济”的重构,是村庄重构的根本性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抱龙村具有良好的空间载体,在此基础上,抱龙以产业培育作为核心重塑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积极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基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发展民宿及文旅产业成为抱龙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国企的示范带动,到民间资本在市场研判后的纷纷入驻,使得村民看到了村庄发展的希望,主动返乡创业,抱龙村民宿产业迅速兴起。
民宿企业入驻抱龙
2020年,国企公司山水长安文旅入驻抱龙,在村内投资超过2000万,建设经营云裳花栖乡村民宿和云裳铺子书咖品牌,引领了村庄产业发展。其中云裳花栖民宿被评为2021陕西十佳最美乡村民宿、西安市精品民宿,经营状况颇佳,使民间资本建立起对抱龙村的投资信心。
云裳花栖及云裳铺子
新鸿业作为施工企业,完成了空间重构阶段的建设施工环节,进一步受到国企带动决定转变身份,投资建设望京·别院、鄉伴·花見等三家精品民宿,进而又带动了多家企业入驻。目前抱龙村已形成以民宿产业为主,兼有茶艺、养生、露营、农场体验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打通了城乡发展要素通道,实现由乡村内部生产价值从而向外界输出。
望京·别院及鄉伴·花見民宿
随着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众多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各类人群、社团纷至沓来,村庄各类文化活动频繁举行,抱龙村活力渐盛。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落户乡间
为应对外来资本的涌入,规范村内经营环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为外来投资者提供选址参考、土地协调、推广宣传等服务,并在“村民-外来资本”的交易活动中发挥中介担保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村民与外来资本的利益平衡。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展开实质性运营
随着民宿等各类业态的出现,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村民在自家门口做起了小商店等营生,以受聘务工、自主经营等方式参与到村庄的产业发展中。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对乡村空间和产业的重构,以及政府、企业的支持和带动,许多村民看到了村庄发展的希望,放弃在大城市打工的工作,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例如美食制作、酒店服务管理等。经营民宿、农家乐等,目前抱龙村内已开设6家村民自主经营的民宿,同时还包括有十余家村民经营的配套产业,并处于进一步扩展的趋势,体现出抱龙村民能力的提升、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未来村民将逐渐演变为支撑村庄产业发展的主体。
村民自主投资经营民宿的新格局
政府、企业、村庄、社会力量各显其能,共同勾画了富于活力的抱龙村产业发展场景,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吸引村民返乡就业甚至返乡创业,增强了村民主体能力,并且打开了乡村经济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传统的乡村社会关系,局限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所构成的原住民的乡村社会,血缘关系指乡村地域中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地缘关系指在一个特定的乡村地区范围内共同生活的人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时代变革,社区逐渐转向包容了业缘关系和情缘关系、更加丰富多元的乡村社会,业缘关系指在乡村社区内从事不同类型职业的人群,情缘关系指以乡村振兴为使命,具有帮助乡村发展情怀支撑的人群,他们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但包含着共同的目标——促进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抱龙村中心广场
在形成多元发展的乡村社会基础上,抱龙村开展了多项实践,寻找支撑多元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路径。2022年9月7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启动会,长安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首批签约区校。9月23日,省市区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相关领导专家齐聚抱龙,举行“百百千”行动启动仪式暨乡村建设主题论坛,宣告抱龙村乡村建设进入以乡村治理为核心的后半阶段。
“百百千”行动启动仪式暨乡村建设主题论坛
并提出构建以多元治理主体为前提,以内生性村民自治和外生性社企参与耦合的路径,初步形成抱龙村“校、地、村、企、社”多方共建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了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社会精神的重塑。抱龙村本村民宿主联合其他个体商户成立了以“同心,同德,同舟楫,十指相扣求发展”为宗旨的“抱龙同心商业联盟”,联盟成员对村庄未来产业发展有着丰富的设想,并以踏实肯干的劲头推动着具体工作的落实。
当前,围绕本次「雪鹿奖·乡建年度榜样」奖项评选活动的投票环节,“抱龙同心商业联盟”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并开展了多项工作。长安区官方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名为“投票启动!「2022雪鹿奖·乡建年度榜样」长安区这个乡建项目上榜!”(可点击进入)的微信推文。
向下滑动查看
本次评选活动,激发了村民的自信心、自豪感,村里的各民宿主积极参与,并委托陕西新鸿业生态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名为“给你一个投我的理由——抱龙村民宿好去处”(可点击进入)的微信推文,借助大企业的知名度及宣传能力,对抱龙村目前的支柱产业——民宿产业的视角出发,向公众介绍抱龙村民宿集群地中营业以及在建二十余家民宿,在为此次评选活动进行拉票的基础上,借此机遇对抱龙村民宿产业进行宣传和推广。
向下滑动查看
同样唤醒了普通乡村居民的主体责任,推动抱龙村村民主体能力提升。很多村民想参与投票但不会投票,村里的民宿主便亲自登门教学,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促进了村民的意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各方主体也广泛动员其所属的不同社交圈层为抱龙村投票助力,来自不同行业和身份的人,共同为了抱龙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而努力。通过这些现象,充分例证了抱龙村乡村社会关系正在发生变革,乡村的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活动一方面提升了抱龙村的知名度并进一步宣传推广,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村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得乡村社会更加和谐、奋发向上。
至此,多方共建抱龙村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一方面完善了乡村组织治理体系、培育了新型乡村发展主体,另一方面为共同营造一个值得每个人为之努力的乡村社区环境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