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佛塔,自昙曜五窟初成之后,大约经历了从塔窟、塔寺到洞窟内外壁立的发展过程。
其中心塔柱窟之塔的演变,渐趋中国化、多样化;其石窟壁面之塔,也日益中国化、多样化和龛式化,展现出北魏佛教与云冈艺术发展的独特魅力和内在规律。特别是石窟佛龛之间或龛像两侧雕刻塔形,是云冈中期洞窟壁面装饰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第7、8窟伊始,第9、10窟,第1、2窟,第5、6窟等,塔形具有强烈的规划设计性质,是这种装饰艺术的主创之地。
第7窟后室西壁第一层龛间方形塔
从第7、8窟和第9、10窟壁面龛像间的外来方形层塔,到第1、2窟和第5、6窟的中华阁楼式层塔,充分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历史进程。
第9窟前室北壁明窗两侧双夜叉塔柱
这种不同文明、不同艺术风格火花四溅的建筑、装饰艺术尝试,导引了云冈石窟激情迸发的创新运动。
从国家工程中的中心塔柱与对称性塔形布局,到善信私人投资的小石窟、龛窟、壁龛中塔的运用,供养塔与装饰塔尽情发展,简约化、实用化、随意化的创作轨迹未曾停歇。
在洞窟内壁,龛像之间的佛塔单独而立,犹如中心塔柱之设;龛像两侧的双塔,则是对中期大型石窟装饰塔的承袭,不仅有第5窟南壁对称刻出的大型中国式双塔,也有第11、第13等窟装饰壁面龛像的双塔。
第5窟南壁东西两侧大象驮塔
与此同时,双塔又被创造性设立在第5-23窟、第11-9窟、第12-1窟和第12-2窟等龛窟门两侧。总之,云冈中后期佛塔的循序渐进式演化,成为北魏佛教石窟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11-9窟窟门两侧双塔
纵观云冈佛塔之塑造,虽然有覆钵塔、方形塔等印度及西方样式,但数量最大的还当是中华本土自汉代始业已成形的“阁楼式塔”。
为便于读者较准确地认识云冈佛塔,我们引用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云冈做实地调查后发表的《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所附《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中对云冈佛塔总结的九个特征,分列如下:
1.平面全限于方形一种,多边形尚不见。
2.塔的层数,只有东部第一洞(现编号第1窟)有个偶数的,余全是奇数,与后代同。
3.各层面阔和高度,向上递减,亦与后代一致。
4.塔下台基没有曲线枭混(装饰线角之一种)和莲瓣,颇像敦煌石窟的佛座,疑当时还没有像宋代须弥座的繁缛雕饰。但是后代的枭混曲线,似乎由这种直线枭混演变出来的。
5.塔的屋檐皆直檐(但浮雕中殿宇的前檐,有数处已明显的上翘)无裹角法(装修形式之一种),故亦无仔角梁(古建筑木作结构的构件)、老角梁之结构。
6.椽子仅一层,但已有斜列的翼角椽子。
7.东部第二窟(现编号第2窟)之五层塔浮雕,柱上端向内倾斜,大概是后世侧脚(增加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施工方式之一种)之开始。
8.塔顶之形状,东部第二洞(现编号第2窟)浮雕五层塔,下有方座。其露盘(塔刹相轮)极像日本奈良法隆寺五重塔,其上忍冬草雕饰,如日本的受花,再上有覆钵,覆钵上刹柱饰,相轮五重顶,冠宝珠。可见法隆寺刹上诸物,俱传自我国,分别只在法隆寺塔刹的覆钵,在受花下,云冈的却居受花上。云冈刹上没有水烟,与日本的亦稍不同。相轮之外廓,上小下大,(东部第二洞浮雕)中段稍向外膨出。东部第一洞与中部第二洞(现编号第6窟)之浮雕塔,一塔三刹,关野谓为“三宝”之表征,其制近世所没有。总之根本全个刹,即是一个窣堵坡。
9.中国楼阁向上递减,顶上加一个窣堵坡,便为中国式的木塔。所以塔虽是佛教象征意义最重的建筑物,传到中土,却中国化了,变成这中印合璧的规模,而在全个结构及外观上中国成分,实又占得多。如果《后汉书· 陶谦传》所记载的不是虚伪,此种木塔,在东汉末期,恐怕已经布下种子了?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