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宣言|1920

EXTITUTE

2023-02-10 12:31:00

已关注

这一辑推送的是20世纪早期俄罗斯艺术先锋派当事者的一手文献。既有宣言,也有对相关诘责的回应。这些文章与旨在模仿或反映现实的描述性文章或旨在揭示真理的说理文不同,它们往往句式简洁,篇幅短小,更像战斗用的檄文,此时,文字构成了一种行动的语言。如果对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先锋派稍作考察,就会发现这种作为行动的文字形式也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理想的内在要求,即逃离架上艺术,从画室走上广场,从个人走向集体,从静观走向行动。本篇宣言1920年8月在莫斯科出版。与此同时,Gabo和Pevsner作品的露天展览也在进行着。当然,“现实的”一词并不意味着关注现实主义的、再现的描绘,而是关注现实的本质或全部品质——这是许多俄罗斯艺术家所青睐的含义。有观点认为,实际上,“现实主义宣言”的主要功能是巩固早在1920年之前就得到俄罗斯先锋派支持的各种思想,而不是提出全新的思想;此外,宣言本身对俄罗斯构成主义或整个俄罗斯艺术的实际发展影响不大,但在西方构成主义的背景下具有更大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瑙姆·加博、安托万·佩夫斯纳Naum GABO, Antoine PEVSNER

现实主义宣言|1920

本文4000字以内

图片

超越平日的喧嚣,

穿过往昔的灰烬和颓丕的屋宇,

站在空虚的未来大门前,

今天,我们向你们艺术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演员、诗人……向你们所有人宣告,艺术之于你们已不仅是对话的基础,更是真正的兴奋之源,是语言和行动之源。

必须打破过去20年艺术陷入的僵局。

自本世纪开始,人类的知识便以强大的穿透力刺穿了世界的神秘法则。

新文化和新文明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大批群众喷涌而出并要占有自然财富,这次大潮将人们束缚在一起,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战争和革命(净化即将到来的时代的洪流)使我们必须面对新的生活方式这一事实,其已经诞生且日渐成型。

在这一人类历史上逐渐展开的时代,艺术将带来什么?

它是否具有构建新的伟大风格所需的手段?

或者它认为新纪元可能没有新风格?

还是说新生活可以接受在旧生活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新创造?

尽管我们时代有对精神复兴的需求,但艺术仍然受到印象、外观的滋养,并且无望地在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之间来回徘徊。

立体派和未来派企图将视觉艺术从过去的沼泽中解救出来的尝试只会导致新的妄想。

始于对再现技术进行简化的立体派,最终结束于分析并止步不前。

立体派艺术家的分散的世界,以其逻辑上的无政府状态而崩坏,无法满足已经完成了革命或正在重建新世界的我们。

人们可能会有兴趣留意立体派艺术家的实验,但无法追随他们,因为他们确信立体派艺术家的实验只在艺术的表面上进行,而没有触及艺术的基础,我们清楚地看到最终结果与旧绘画没什么两样,都具有相同的体积与装饰性表面。

图片

“柱”模型|瑙姆·加博|1920-21年

图片

图片

人们可能会在这个时代替未来派欢呼,因为它们刷新了其所宣布的艺术革命,因为它们对过去的毁灭性的批评,因为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侵入那些“品位高雅”的艺术路障……为此需要炸药,大量的……但是,不能仅凭一个革命性的措辞就可以构建艺术体系。

一个人必须从表面以下来看待未来派,才能意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闲聊者,一个非常善变而闪烁其词的家伙,衣衫褴褛,其上印着一些诸如“爱国主义”、“军国主义”、“鄙视女性”等用滥了的词, 以及其他类似的陈腐标签。

在纯粹的绘画问题上,未来派只不过是重新尝试把纯粹的光线反射固定在画布上,这在印象派画家那里早已破产。显然,目前对于我们来说,简单地通过图像记录一连串瞬间捕获的运动,无法再创造运动本身。它会让人想到尸体的脉搏。

“速度”这一自命不凡的口号,在未来派的手中扮演着王牌的角色。我们承认这个口号的响亮之处,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它是如何将过时的力量从脚下扫走。但是,当你去问那些未来派艺术家,他是如何想象“速度”时,便会呈现出一整堆狂乱的汽车,声音嘈杂的铁路车站,纠缠着的的电线,各种撞击声以及喧闹的大街……我们是否真的要去劝劝他们,对于速度及其韵律来说,所有的这些都必要吗?

看那一缕阳光……最平静的力量,每秒的速度超过了300公里……瞧那繁星点点的苍穹……谁听见了它的声音……而我们的车站对于宇宙的车站来说又算什么呢?

我们的尘世火车之于飞驰而过的星系火车能算得了什么? 确实,整个未来派关于速度的噪音明显只是趣闻罢了,而未来派从宣称“时空已消逝于昨日”的那一刻起,它就陷入到了含糊的抽象之中。

未来派和立体派都没能带来我们这个时代寄希望于他们身上的东西。

图片

塔|瑙姆·加博|1921-22年

图片

图片

除了这两个艺术流派之外,我们新近的过去没有任何重要或值得关注的地方。

但是生命不会等待,世世代代的成长也不会停止,我们努力摆脱那些已进入历史的人们。在经历了相当于数世纪的几年时间之后,我们掌握了他们的实验成果,以及他们的错误和成就......我们宣称......

艺术的基础将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法则之上,在这以前,没有任何新的艺术体系能承受不断发展的新文化的压力。

在所有艺术家和我们共同发声之前...

一切都是虚构的……只有生活及其法则才是真实的,在生活中只有活的东西才美丽、睿智、坚强和正确,因为生活并不将美看作是一种美学标准……有用的实在物才是最高的美。

生活不将好、坏或正义看作是道德的衡量标准……需要是最高和最正义的道德。

生活并不将理性而抽象的真理看作认知的标准,行动是最高和最可靠的真理。

这些是生活的法则。如果艺术建立在抽象、妄想和虚构之上,那么它能够承受这些法则吗?

我们认为......

如今,空间和时间对我们来说再次焕发了生机。

空间和时间是构筑生活乃至构造艺术的唯一形式。

在岁月的压力下,观念崩溃了,国家、政治和经济体系也随之灭亡……但是生命是顽强的,它不断成长,时间在生命真正的延续中流淌。

谁能向我们展示比这更有效的形式?……哪位伟人能给我们比这更强大的基础?

哪位天才能告诉我们还有比被称为生活的平淡故事更引人入胜的传说吗?

以空间和时间的形式实现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我们图像和造型艺术的唯一目标。

以这样一种形式,我们不会以美学尺度来衡量我们的作品,我们也不会以敏感和情感的分量去衡量他们。

我们用手中的铅垂线,用像尺子一样精准的眼睛,以像指南针一样高度紧张的精神……我们像宇宙构造自身,工程师构建桥梁,数学家计算轨道公式一样建造我们的作品 。

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有其必不可少的形象。 椅子、台灯、电话、书、房子、人……它们所有世界的一切,都有自己的韵律,自己的运行轨道。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创造事物时会剥夺它们所有者的标签……这些都是偶然的和局部的,最终只剩下事物当中恒定的韵律这一现实。

1、因此,在绘画中我们放弃使用颜色作为绘画元素,颜色是物体理想化的视觉表象;是事物外在和表面的印象;颜色是偶然的,并非事物的内在本质。

我们断言物质的整体色调,即其吸收光线的物质性本体才是其唯一的图像现实。

2、我们放弃线条当中的描绘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描绘性的线条,描绘只是一个人在事物上留下的偶然痕迹,它与生命的本质和身体的恒定结构没有联系。

描绘性是图解插图和装饰的元素。

我们断言线条仅仅是物体中静力及其韵律的方向。

3、我们拒绝把体积当作描绘和塑造空间的形式;一个人无法以体积测量空间,就像一个人无法用码数来测量液体一样:看看我们的空间……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的深度又算什么呢?

我们断言深度是描绘和塑造空间的唯一形式。

4、我们拒绝把质量当做雕塑元素。每个工程师都知道,固体的静力及其材料强度并不取决于质量......如轨道,T型梁等。

但你们这些形形色色的雕塑家,仍然坚持着一种古老的偏见,那就是无法从体量中走出。在这里(在这个展览中),我们用四个平面,用它们构造了与四吨质量一样的体积。

因此,我们将指示方向的线条带回到雕塑中,在其中我们断言深度是空间的一种形式。

5.我们摒弃了将静态的韵律作为造型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唯一元素这一延续千年的错觉。

我们断言,在这些艺术中,动态韵律这一新元素,是我们感知实际时间的基本形式。


这是我们的作品和构成技术的五项基本原则。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