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块地搞艺术,就是“大地艺术”吗?

说话公司 ·磁器

2023-07-26 13:29:00

已关注

似乎从2019年开始,中国各个地区乡镇忽然发现了艺术的魅力,似乎让艺术作品走进乡村,就能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也能吸引城市居民重新激起踏进农村进入自然的兴趣,于是各种大地艺术季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进入大众的视野。


然而,中国本土大地艺术节还在萌芽期,大众甚至还不了解这一艺术形式。“大地艺术节”与“大地艺术”有什么关系?艺术能为乡村带来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今天我们约到了策展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左靖、扶摇谷艺术节策划人刘海博一起聊聊当下最火的话题——大地艺术节。






图片

此“大地”
不是彼大地



大地艺术与大地艺术节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实并非相同的概念。对于大多数第一次接触大地艺术季的人来说,大地艺术季可能意味着艺术作品走出门可罗雀的美术馆(大多数情况下),它有可能是需要徒步2公里到达的一个目的地,也有可能是在海边随着日出就会消失的雕塑……他们变得触手可及,甚至会与所在地的环境、时间、风俗发生微妙的关联。那么在深入了解大地艺术节之前,我们首先要先知道大地艺术是什么。



图片

Robert Smithson的Spiral Jetty,1970



大地艺术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当代艺术形式,为了表达对传统美术馆体制和艺术市场商业化的抗议,同时伴随着“环境保护运动”带来的反思,西方率先发起了大地艺术运动。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或许会被田野里的某个雕塑打破——“原来艺术不只是展览馆里的那些画作”!


而如今,大地艺术是一项独立的艺术门类,它的艺术创作以自然为基础。在大地艺术面前,没有阶级、地域之分。出入美术馆的城市居民与身处乡村的村民都能见证艺术作品,花草树木人与动物也皆是它的观众。



图片 Walter De Maria的 Vertical Earth Kilometer,1977



而“大地艺术节”则是个活动概念,是地域型艺术节的代名词。大地艺术节基于特定的区域,通过艺术家的驻地创作,扩大在地艺术的界限,甚至很多是艺术节与当地人共同创作。它兼具生态与人文使命。在目前的大地艺术节中,最出名的便是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图片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门票,图片来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官网



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越后妻有是日本鱼米之乡的代名词,位于日本本岛中北部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因为冬季当地被大雪覆盖,交通闭塞,导致年轻人的出走,使得此地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及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出生于新潟的北川富朗觉察出这种衰败,便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切。



图片 1994年的越后妻有村庄 ,“越后妻有”并非当今地图上标注的正式名称,而是取自日本古地名“越后国、妻有庄”,囊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图片来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官网



于是他从1996年开始筹备,经过多方奔走和游说,终于在四年后举办了第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并以每三年一次的频率延续至今。这一代表性的大地艺术节起点,似乎就注定它要和乡村绑定在一起。


2000年,第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开展。从此之后,几百位世界顶尖艺术家每隔三年就会相聚在越后妻有,和村民、志愿者们一起创作艺术作品。大地艺术祭为越后妻有带来了新的活力,重振了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衰颓老化的农业地区,这也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且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艺术节。



图片

2000年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图片来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官网


图片

Bruno Mathon的T019,摄影:ANZAÏ,2000年展出,图片来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官网



而后,2006年,北川富朗受邀担任了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的创意总监,在这个群岛场景之上,再次打造了一个同样声名在外的艺术祭。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在形式上与越后妻有国际大地艺术祭颇为相似。后者作品散落在越后妻有的广阔山区共760平方公里区域里;前者则是在濑户内海的众多小岛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群。



图片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所在的群岛


图片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2022,图片来源于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官网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地艺术节的主旨,同时当地村民的配合和共同协作也使得艺术在当地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也总结出大地艺术节所拥有的三大特征:

1-题材与材料的因地制宜。即根据艺术节所选择的地点创作,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2-时间与空间的随机性。由于大地艺术节处于户外的特性,作品将有可能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成为“快闪艺术”;

3-在地性。不仅是观展,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村民的参与共建也是一大特点;

4-经济效益。艺术之外,整个区域亦有旅游观光的服务,带动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



图片 YAYOI KUSAMA的Red Pumpkin,摄影: Daisuke Aochi, 图片来源于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官网


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如今已沉淀为“以艺术带动地域振兴”的成熟模式,这种模式也开始在近些年进入中国。那么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后又呈现了哪些样貌?我们还有什么欠缺的?






图片


大地艺术节 不应该只是主办方的自嗨



大地艺术季的核心是自然环境、在地居民、艺术家和观众的一场盛大的互动,这四个环节的合力才会成就一次成功的大地艺术季。比如目前最著名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经过20年的策展经验累积,无论是作品类别的丰富程度抑或是当地旅游业的观光服务都已非常完善。某种意义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结果。


而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的中国大地艺术季,不论是对于大地艺术节还在认知与学习状态的大众,还是作品质量和深度以及地区服务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那么,从现有大地艺术季的经验来看,一次成功的大地艺术节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图片

各大地艺术节的海报



作为艺术圈的“老炮”和2021年“凡人有光·杭州扶摇谷艺术节”的主办方,刘海博观看过的大地艺术节不在少数,“自然+人文的双重体验度和愉悦感肯定是第一位的,好的大地艺术节可以让观众体验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他们选择的这些艺术家和当地美景的一些结合,从结合中得到一些新的灵感,或是观众自己的感悟。”回答我们。


“首先,我们所认定的大地艺术一般都是跟自然风光结合的,自然是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每一个参与大地艺术节的作品都尽可能地根据那个地区而进行委托创作。但是纵观全球,大部分大地艺术节都做不到这一点,很多还是借展,你会发现作品和自然风景是完全无法融入的。其次,艺术节中限定性的作品会更有话题性。比如Néle Azevedo的Minimum Monument它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与场所,在展览落幕时,作品也随之消失了,那么观众必须要来现场才能看到这个作品。这对观众和策展方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图片

NéleAzevedo的Minimum Monument



另外,当地村民的参与度关联到游客体验,这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每个大地艺术节当地的村民都能完全接受在家门口做艺术的行为,有的村民会非常自豪地说“欢迎你来我家参观”,有的村民则还是对办活动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大地艺术节要与村民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若不然,也将变成外来人的自嗨派对。


刘海博复盘了2021年做扶摇谷艺术节的活动:“当时我们在青山村做艺术节的时候,目的就是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向大众介绍这里很美,很希望大家来看看。但有些遗憾当时前期没有安抚和协调好村民,可能村民配合度是现在国内大地艺术节普遍非常欠缺的部分。



图片

凡人有光·杭州扶摇谷艺术节


图片

凡人有光·杭州扶摇谷艺术节中艺术家野樱桃的作品《船歌》



在与“碧山乡建”和“大南坡计划”的发起人左靖的采访中,他也提到了这一点。“2020年,在大南坡计划之前,来自明月村的陈奇团队就已经驻扎在大南坡开展了社区营造工作。他们广泛联系乡里,与村民一起捡垃圾,营造社区环境,并经常举办各种讲座,把外界新鲜的知识和信息带到村里。在她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息声42年之久的当地戏曲怀梆戏开始重演。这些前期的关系培养对我们后来计划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大南坡的村民对外地人非常友善,对我们开展的活动参与度也很高,非常积极。不论是面对艺术节,还是其他形式的文艺乡建,村民的接受度都需要耐心与时间来经营。”



图片

“南坡秋兴”,图片来源于大南坡计划微信公众号



“据说当年为了办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北川富朗召开了两千多场发布会、恳谈会,当地人对他的计划最开始也是不接受且不理解的。情感的建立与磨合恐怕比艺术表达本身复杂得多,但虚心讨教、耐心沟通,是可以换取村民的接纳和信任的。”



图片

阿那亚·金山岭,图片来源于@阿那亚Aranya官方微博



或许,从快节奏的项目时间安排出发,主办方与村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沟通和培养关系,因此也有主办方选择了架空场域,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乌托邦。


刘海博为我们列举了在调配民众的配合度方面的好评案例——阿那亚大地艺术节。但客观来看,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金山岭和中国普遍的村落情况不同,它是被创造出来的场域,这也与大地艺术节最初为没落乡村服务的定义有了出入。这个场域生活的群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民,他们大多是搬离城市的城镇居民,因此在这个场域里的艺术活动总能被极大限度地包容进来。聊到这里,刘海博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地艺术节走到现在,它究竟是个文旅项目,还是一个艺术项目?这二者是否可以并存?



图片

阿那亚大地艺术节,图片来源于@阿那亚Aranya官方微博



参照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国现阶段的大地艺术节的出发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乡建、艺术、文旅,在这三方面与乡村当地各方统一并达到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海博在采访中说道:“目前我们的大地艺术节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得更好,包括前期的村民沟通、需要的资金,以及展览中委托作品数量、展览后期长时间的作品保护问题等等,每个环节我们都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都还在摸索。并且,也需要平衡乡建、艺术、文旅等各个方面。但如果它只是侧重于单一重点,例如只是作为文旅项目的一部分的话,它的策划等就必然要跟经济体、人流量挂钩,那么它的侧重点就会变得不一样。



图片

艺术家内海昭子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创作的室外艺术装置作品《为了无数失去的窗》



左靖认为,艺术当然很重要,但也看它为谁服务。“我们在乡村策划展览时,往往会邀请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插画师、摄影师、艺术史学者等各个领域的从业者和本地村民共同完成。你会发现跨界传达是我们展览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仅仅把来自城市的艺术创作或研究成果空投到乡村中是意义不大的。我们常合作的艺术家们往往在自身的创作脉络中就有着对乡村、对地方性的持续关注,所以他们在地的创作也都试图与乡村现实产生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以开放多样的艺术样式带动村民们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乡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修复乡村的文化生态、社会关系与精神文明。”






图片



大地艺术节进入中国后,各方都在其中博弈。人类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如何共生?经济与艺术如何相生?各个大地艺术节都在探索这种平衡。不可否认的是,大地艺术节是让艺术最快下沉到乡村的一种方式,也是在乡村建立起消费链最简单的方法。 然而,大地艺术节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与资金过于庞大,作品、当地居民、政府的支持度也决定了艺术节的质量。
面对这突然兴起的艺术形式,大众的反馈褒贬不一,它是否会延伸出更多类型的艺术节?是否能打响中国一座座小城的名号?我们期待着。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