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情感”运动:从荷兰到全球

薛海安 等 装饰杂志

2023-08-26 17:23:00

已关注

21 世纪之初,设计的重心转向体验,“设计与情感”(D&E)运动于荷兰诞生,发展成为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设计运动。D&E 起源于荷兰长期以来将设计和心理学结合的文化,旨在将情感体验这一重要主题融入设计。24 年后,“情感”已经得到了设计研究界的广泛接受。随着“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的正式终止,D&E 的相关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前的基础上,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的设计师和设计学者们发起和引领了“积极设计”这一新的设计运动,融入多元视角和方法论,重点关注面向主观幸福感的设计。在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面对更多样和新兴的设计问题。





引言



“荷兰设计”的传统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其历史瑰宝直到今日都在激励着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一谈到“荷兰设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20世纪闻名遐迩的荷兰设计先驱人物,他们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以及由他们推动的设计运动。例如,皮特·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和赫里特· 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是“风格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将艺术和设计简化抽象到最基本的元素,创造出经典的作品。同时期,皮特· 兹瓦特(Piet Zwart,1885—1977)也以构成主义的方式对建筑、版式和产品进行了开创性的设计实践。总体而言,在“风格派”影响下的荷兰设计师将明晰的线条、简单的几何形状与意想不到的色彩和形态构成进行组合,以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创作了既有实用价值又极具美学意义的作品,为现代设计开辟了新的时代风潮。此外,荷兰设计还以其先锋和实验性的建筑设计而闻名。这些建筑多以大胆和非传统的结构形式展现,不断挑战着建筑设计的传统和边界。例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法兰馨·侯班(Francine Houben)的设计,就极大地挑战了传统观念上的空间、形式和材料概念,成为荷兰建筑设计史上当之无愧的里程碑。此外,荷兰设计还不乏像飞利浦公司以及其他源于荷兰的跨国公司所推出的前卫创新产品设计,其中许多也成为荷兰当代设计的经典。这些产品设计不仅强调简洁性、实用性和优雅的交互方式,同时也反映了荷兰设计将人的需求和体验置于设计过程中心的理念。荷兰设计的这种理念已被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和公司广泛采纳,使得它成为当今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尽管为多数人所知的荷兰设计运动主要是由那些20 世纪富有远见的荷兰设计领军人物及其标志性作品所定义,但荷兰设计中还存在着另一个极其重要但较少被讨论的部分,即“荷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学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因为这一结合也在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当代荷兰设计的面貌,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介绍。具体来说,这种结合带来了一个立足于21 世纪荷兰乃至全球的设计运动——“设计与情感”(Design and Emotion,以下简称D&E)。D&E 作为一个当代的荷兰设计运动,源于荷兰独特的科学研究环境,即设计学与心理学的长期结合与跨学科合作的文化。虽然D&E 起源于荷兰,但它迅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得到认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设计师和设计研究人员的广泛支持与贡献。设计与情感学会的使命宣言:“设计与情感学会旨在提出议题,并促进从业者、研究人员和产业之间的对话,致力于将情感体验相关的重要课题融入设计。”D&E 运动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具体可以追溯到1999 年在代尔夫特成立的“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 International Design and Emotion Society),以及同期成功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设计与情感会议”。这两个事件标志着D&E 的起步。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的成立,旨在搭建一个国际网络,促进对“体验驱动设计”这一主题感兴趣的研究人员、设计师和相关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合作和创新。24 年后的今天,即2023 年,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委员会的成员(即本文的三位作者)认为学会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并决定启动学会的正式终止流程(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虽然对学会的告别令人感慨和不舍,但与此同时,我们相信这个决定肯定了学会24 年以来的影响力,也标志着D&E 相关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期《装饰》杂志的“荷兰设计”专题适逢其时,为我们与中国读者分享对该运动及其丰硕成果的思考提供了宝贵机会。我们也想借此诚挚感谢中国读者在过去二十余年间对D&E 的发展和成就所表现出关注,以及为之做出的卓越贡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荷兰设计学术文化,及其为D&E 运动诞生和发展提供的背景。其次,回顾D&E 的发展历程,概述其重要活动和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最后,我们将分享对D&E运动成就的思考,并展望我们新开拓的研究方向——“积极设计”。“积极设计”(Positive Design)这一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脱胎于D&E 运动过程中,标志其使命从“以情感为导向的设计”逐渐转向为“面向主观幸福感的设计”。

1

基于科学研究的设计学科:荷兰设计传统



科学、理性和分析通常被视为荷兰设计的重要特征。这一传统深深植根于荷兰设计文化,在荷兰的设计教育和实践中得到明确体现。这一传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荷兰最著名的现代设计运动——“风格派”。尽管“风格派”的经典作品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地艺术化,但如果我们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审视其设计哲学,就会发现风格派本质上是一种将艺术和设计建立在科学、理性和分析基础上的尝试。正如特奥· 凡· 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在1923年所述:“这几乎已经成为主宰现代生活的新精神,是反对动物般的自发性,反对自然的主导,反对艺术的空洞虚饰。为了构建一个新的对象,我们需要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一种客观的体系。”这一传统无疑影响了后来许多顶尖荷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包括维姆· 克劳维尔(Wim Crouwel,1928—2019)——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荷兰平面设计师之一。在2012 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反思了自己毕生基于理性和分析的设计理念:“我一直认为设计师应该采取冷静而超然的设计方式……对人类来说,这比个人的、表现主义的设计更加有价值和意义。”此外,这一传统也推动了荷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发展。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工业设计教育通常是从艺术或职业教育起步,而后与研究型大学合并;而荷兰最负盛名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则直接诞生于专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型大学。我们所在的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IDE)便是其中之一。成立于1969 年的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在荷兰设计的发展轨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文提到的维姆·克劳维尔也曾是学院的院长和“工业造型”教授。在过去50 年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不断引领和参与许多富有先驱意义的设计研究项目,成为了推动设计学科重大发展的科研教育机构。例如,在20 世纪70 至80 年代,学院的设计学者们将人机工程学和人体测量学系统地整合到设计研究、教育和实践中,使人类健康、安全和舒适成为设计的首要关注点。在20 世纪80 到90 年代,则继续推动了设计领域的可用性研究,并且在应对日益数字化的设计趋势中,发展完善了设计易用高效的数字黑盒产品所需的知识。21 世纪之交,随着设计的重心从“可用性”转向“体验”,工业设计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再次发挥引领作用,发起了对人与设计关系的主观品质——包括美学、意义关联和情感等方面的科学探究。如今,许多设计专业人士通过《代尔夫特设计指南》(Delft Design Guide , Van Boeijen, Daalhuizen, & Zijlstra, 2020),了解和认识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在荷兰设计中的引领地位。这本指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理论观点、模型以及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和工具,为设计专业人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启发和支持。此外,学院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也体现在其产出的设计学研究论文的数量和社会影响力上(Gemser & de Bont, 2016)。

2

当设计学与心理学在荷兰相遇



富有经验的设计师一直都在思考情感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如青蛙设计(Frog Design)创始人哈特穆特· 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自20 世纪80 年代起,他提出了“形式追随情感”的设计哲学,并将其应用于青蛙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Edwards, 1999)。然而,在体验设计的早期阶段,尝试将情感设计建立在科学和研究基础上,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直觉,是一种新颖且突破传统的思路。在此以后,荷兰的设计学与心理学研究相互碰撞融合,奠定了D&E运动的基础。与荷兰设计所享有的盛名一样,荷兰的心理学研究以其高质量和创新性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认可。荷兰心理学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理解人类情绪系统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尼可· H. 弗里达(Nico H. Frijda,1927—2015)因其对情绪本质的研究而享有盛誉。他在担任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期间(1971—1998年),专注于情绪、动机和行为倾向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提出了一项具有深远有影响力的理论,系统阐述了人类情绪不仅仅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射性反应,而是涉及复杂的认知和生理反应,并且是对情境的“关系意义”的反应(Frijda, 1986,1988, 1994)。该理论解释了认知评价在塑造情绪主观体验中的重要作用。弗里达在情绪研究方面的工作对D&E 运动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为D&E 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如Desmet 的产品情绪基础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Desmet, 2002, 2008; Desmet et al., 2001)。

3

设计与情感:一个从荷兰走向国际的设计运动



世纪之交,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的体验设计学者们,如已故的凯斯· 奥弗比克(Kees Overbeeke,1952—2011)、保罗· 赫克特(Paul Hekkert)、杰伦· 范厄普(Jeroenvan Erp),以及当时还是博士候选人的彼得· M.A. 德斯梅特 (Pieter M.A. Desmet,本文第二作者) ,在从事情感驱动设计的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个迫切的需要——创建一个知识交流平台,将从事设计和情感相关主题的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他们发现 “体验经济”(Pine & Gilmore, 1998)迅速普及,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专业人士、学者和公司开始探索情感与设计的交叉领域。然而,尽管这些群体在研究和实践中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但他们缺少交流沟通和互相滋养的机会。因此,1999 年,首届“国际设计与情感会议”在代尔夫特发起和举办,随后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D&E)也在代尔夫特成立。4 年后,《设计杂志》(The Design Journal )出版了一期关于设计与情感主题的专刊,特邀编辑保罗·赫克特和迪安娜·麦克唐纳 (Hekkert & McDonagh,2003, p. 3) 在主编前言中将D&E 称为“一场持久的设计运动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根植于荷兰,但D&E 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国际上认可的设计运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为其共同的目标做出贡献。这一点在2003年的《设计杂志》专刊中得到很好体现。这期专刊除了收录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的设计研究者彼得· M. A. 德斯梅特(Desmet, 2003) 的文章, 还刊登了其他学者的学术成果,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乔迪· 弗利齐(Jodi Forlizzi)、卡尔· 迪萨尔沃(Carl Disalvo)和布鲁斯·哈宁顿(Bruce Hanington)( Forlizzi et al., 2003),IDEO 帕罗奥多总部(IDEO Palo Alto)的简· 富尔顿· 苏瑞 (Fulton Suri, 2003),中东技术大学的Aren Kurtgözü (Kurtgözü, 2003),以及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杰拉尔德· 库奇克(Cupchik, 2003)的学术成果。此外,这期专刊刊登了唐纳德· 诺曼(Norman, 2003)对德斯梅/特的博士论文《设计情感》(Desmet , 2002)的评论。

图片

1. 2016 年于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十届)设计与情感会议D&E 的国际地位主要是通过与世界各地的设计学院合作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来确立的。从1999 年到2016 年,D&E共举办了十届国际会议。在首届会议中,荷兰设计学者的贡献比例非常高,《第一届国际设计与情感会议论文集》收录了15位设计学者的论文,其中10 位来自荷兰(9位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5 位来自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Overbeeke & Hekkert, 1999)。到了2016 年,当D&E 会议回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时,我们非常兴奋地看到来自27 个国家300 多位设计师和研究人员的学术贡献(Desmet et al., 2016)。以下为历届会议的举办时间和地点:
  • 第一届(1999 年) —— 荷兰代尔夫特(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第二届(2000 年)—— 德国波茨坦(波茨坦大学)

  • 第三届(2002 年)—— 英国拉夫堡(拉夫堡大学)

  • 第四届(2004 年)—— 土耳其安卡拉(中东技术大学)

  • 第五届(2006 年)—— 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 第六届(2008 年)—— 中国香港(香港理工大学)

  • 第七届(2010 年)——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学院)

  • 第八届(2012 年)—— 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伦敦艺术大学)

  • 第九届(2014 年)—— 哥伦比亚波哥大(安第斯大学)

  • 第十届(2016 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D&E学会)


4

D&E 的成就和影响


D&E 运动发起的初衷,是将情感体验这一重要主题融入设计。如果现在问我们是否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自信地回答“是的”!在设计领域中,“情感”已经得到了设计研究界的广泛接受,并成为IASDR 和DRS 等重要国际设计会议中的重要议题。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更令人惊喜的是在D&E 运动的24 年间,“情感”这一概念在科学研究中被重新定位。团队中的在读博士生彭卓超对 “情感”一词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出现进行了一项视觉探索, 他对比了D&E 运动开展之前(1998 年)和之后(2021 年)的两个时期。如图2 所示,1998 年,“情感”几乎只出现在人类/ 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而如今它已然成为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连接了“人类/ 社会科学”和“设计/ 工程/ 技术”等领域。


图片

2. 在1998 年之前的学术文献中“Emotion”一词几乎仅出现在人类/ 社会学科(左)中;若将1999—2021 年的学术文献考虑在内,“Emotion”一词连接了人类/ 社会科学”和“设计/ 工程/ 技术”等领域。文献可视化探索由彭卓超提供。(注:该可视化的信息是基于给定主题下的初步探索,因此可能没有全面反映领域内最近期的进展)

除学术研究外,D&E 同时还是一个务实的设计运动,旨在推动以情感为驱动的设计实践的发展。多年来,代尔夫特的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方法、策略和工具,供人们系统地实践情感驱动的设计。这些情感驱动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已整理汇总在最近的出版物中(Desmet et al., 202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3. 推动D&E 运动的相关出版物和博士论文例如,在概念设计阶段和设计评估阶段,设计师经常面临测量用户情绪的挑战,为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德斯梅特开发了一种名为“Premo”的用户情绪测量工具(图4),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验证(Desmet, 2002, 2018) 。

图片

图片4. 用于测量14 种情绪的Premo 人物卡片(左图)和实体卡片示例(右图)


具体来说,Premo 这个工具通过两个卡通人物(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以非语言方式测量14 种用户情绪。这两个卡通人物可以通过生动的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动作来传达出这14 种情绪。Premo可以完美地融入任何以情感为重点的创意过程中,适用于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可根据特定研究目的进行定制。此外,由于其测量的方式是基于非语言的情绪表达,Premo 也是一个可以在跨文化环境中使用的工具(详见https://diopd.org/premo/)。以我们在代尔夫特开发的情感驱动设计方法、策略和工具为基础,我们还成功创建了情感驱动设计的教学法,以培养年轻设计师更好地在设计创意过程中处理“(用户)情感”。具体而言,本文作者都参与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情感设计" 硕士课程的教学。近年来,我们还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等多个国外设计教育机构进行了教学合作,详情请见(Desmet et al., 2022)。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设计师可以有效地对用户情感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并实际地将情感作为设计创新过程的起点。以下我们展示两个经典的情感驱动设计案例:1. Eva Dijkhuis的儿童轮椅(图5);2. Rick Porcelijn 和Pieter Desmet 设计的KLM 早餐。(图6)图片

5. 情感驱动设计案例1 :儿童轮椅(由Eva Dijkhuis设计)。通过对两个主要用户群体的情绪测量设计师发现:成年看护人对传统的儿童轮椅设计感到满意,因为它有两个大的把手,能提供舒适的轮椅推行体验。然而,孩子们却讨厌这种轮椅设计,这样的设计令他们常常感到羞愧。因为对孩子来说,自主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而显而易见的把手则传达出他们在生活中需要依赖他人。面对这个问题,新的设计通过在座椅后面以一个可滑动的横杆取代之前的两个把手,使得孩子在独立控制轮椅时可以完全将用于推行的横杆隐藏,同时并不影响成年看护人在推行时对舒适性的要求。同时,横杆的设计十分时尚,犹如汽车尾翼,新儿童轮椅的设计也充满能量和运动感,这都有助于帮助孩子们建立独立自主的感觉。通过协调家长和孩子看似无法调和的需求矛盾,这项创新设计为双方提供了更积极的体验。有关详细的设计过程请参阅文章(Desmet & Dijkhuis, 2003)


图片

6. 情感驱动设计案例2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 法国航空早餐(由Rick Porcelijn 和Pieter Desmet 设计)。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曾与厨师合作改善其经济舱早餐的品质,然而这并没有显著改善乘客的体验。为什么?通过测量乘客的情绪,设计师们发现问题并不在食物本身,而是在于乘客们在跨洲飞行时的特定情境下的需求。在飞行数小时后,乘客通常感到无聊,而在早餐供应时,大多数乘客可能是在睡觉或没有睡醒的状态。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早餐设计,着重为乘客提供更高参与度的体验。这项新设计鼓励乘客在开始用餐之前先进行玩味性实验,从而降低无聊的情绪体验,并将自己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唤醒。通过融入新的设计元素,该早餐设计为乘客们提供了更愉悦的飞行体验


5

D&E 的传承



D&E 学会的终止并不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设计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终结。在业界,设计师现在已经掌握了关于情感的科学知识,并且拥有完善的情感驱动设计方法和工具。例如,在鹿特丹,D&E 的两位学会委员(也是本文的共同作者)经营着名为“情感工作室(Emotion Studio)” 的设计咨询公司,为国际客户提供以情感驱动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设计解决方案。在学术研究方面,D&E 与新成立的“体验研究学会(Experience Research Society - EXPRESSO)”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由目前同时担任两个学会委员的薛海安(本文第一作者)牵头,以将D&E 的学术成果传播给更广泛的体验研究群体。所有十届D&E会议的论文集均已收录于爱思唯尔SCOPUS 数据库,并通过由欧洲委员会委托CERN 运营的开放科学项目平台ZENODO(https://zenodo.org/)对全社会公开。最后,在代尔夫特积极设计研究所(Delft Institute of Positive Design)的网站(https://diopd.org/)上,我们也提供了本研究所开发的所有情感驱动设计方法、工具和学术出版物,以及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生创作的、颇具启发意义的情感驱动设计案例。图片7. 代尔夫特积极设计研究所(Delft Institute of Positive Design)官网https://diopd.org/

6

积极设计作为D&E 的延续


尽管结束D&E 运动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但我们相信这为激发新的设计倡议提供了一个契机。D&E 不仅实现了对用户情感体验设计系统化前瞻和测量方法的发展和普及,还引发了体验设计研究领域就设计对人类体验更深远影响的探究。具体来说,它激发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如“何种体验值得被设计?”“设计能够对个人用户、社会和人类的长期福祉造成何种影响?”围绕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辨引发了关于设计之于人类福祉的更稳定和长期影响的探究,这包含了幸福感(Happiness)、生活满足感(Life Fulfilment)和生活满意度(Satisfaction withLife)等概念。虽然任何设计的目的都可以说是设计师希望以某种方式增加人们的福祉,但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能实现这个目的,有时其实适得其反。而设计师也不总是明确地关注他们的设计如何提升福祉。“为福祉而设计”代表了与“为情感而设计”不同的设计空间。例如,有些设计可以提供强烈而持久的即时愉悦感,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成瘾,因而从长远来看并不能有效促进自我实现或福祉。因此,以福祉为驱动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在即时满足和个人成长以及长期幸福感之间取得平衡。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挑战在于,设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间接的。它既不是产品本身,也不是其物质价值,而是我们在使用产品时所从事的活动(Desmet & Pohlmeyer, 2013, p. 5)。这种间接的关系需要一套新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教育模式来支持设计师们为福祉而设计的实践。在21 世纪10 年代初期,这些思考启发了D&E 运动的一些领导者,并因此发起了一个名为“积极设计”的新设计运动。这一倡议建立在D&E 运动关于“设计如何可以引起用户的积极情绪”的知识基础上,旨在通过结合积极心理学、创意设计和科技来促进人们的福祉、幸福感和全面发展。2013 年,为支持这一运动,代尔夫特积极设计研究所得以成立。今年,我们不仅庆祝D&E 使命的完成,同时还庆祝代尔夫特积极设计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反思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尽管这项工作尚未完成,我们仍可以简要地分享一些正在逐渐形成的想法。积极设计倡议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最初源自积极心理学研究,这是一种科学的、西方视角下所构建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现在,我们正在迈出下一步,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多元视角和方法论,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非西方心理学。此外,我们还越来越关注培养设计师自身的福祉和幸福感,以及他们的“情感敏锐度”和“体验鉴赏力”。其中许多想法更具辩证和相对主义性质,融合了源自东方的哲学以及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智慧。不仅如此,面对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特别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的技术变革,我们也将重要的伦理问题整合到积极设计运动的持续发展及其方法论演变中。


结 论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设计与情感”和“积极设计”都是属于21 世纪的荷兰设计运动,均由代尔夫特的设计师和设计研究学者发起和引领,承袭了荷兰设计传统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设计研究文化,为设计、科技和心理学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理想环境。然而,如前所述,D&E 并不是专属于荷兰的设计运动,它是一个起源于荷兰的全球设计运动。同样地,我们相信积极设计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共同合作的事业,全世界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和设计研究学者们也正在积极地参与其中,“全球积极设计倡议(GPDI)”的发起正是对此很好的证明。2019年9 月24日,全球八所设计学院的代表们在中国西安举办的国际体验与福祉设计会议开幕式上(该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主办)通过并签署了GPDI 宣言,启动了这一倡议(Global Positive Design Initiative, 2019)。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把人、社会,甚至非人类中心的利益相关方的福祉置于优先位置,致力于创造出能够为人类长期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的产品、服务,以及其他形式的设计。我们热情地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专业人士和研究学者加入我们的追求,并继续共同塑造设计的未来。

文章来源:薛海安 等装饰杂志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