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宋画有何魅力,让董其昌拿《行穰帖》换它?

艺术与设计

2023-10-07 11:02:00

已关注
图片

作为晚明的书画领袖,董其昌(1555-1636)也以鉴藏家的身份为世人熟知,他所倡导的“南北宗论”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画史观念。“南北宗论”最初是关于山水画风格的讨论,参照禅宗南北之分,根据画家身份、画法、风格等划为南北两派,分别追认王维、李思训为鼻祖。此后,南宗逐渐被塑造成为“正统”的代名词,北宗所代表的风格则被贬为“匠气”。董其昌一直以“南宗画家”自居,但他若干藏品所代表的审美趣味似乎有悖于大众认知中“崇南抑北”的导向。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将董其昌对具体作品的趣味偏好与其理论立场直接等同,反而可以借助董氏之收藏,打开理解他画史观念的丰富维度。今天要读的这幅作品就是极好的一例。


董其昌与《江山小景图》之缘


万历十七年(1589),董其昌以二甲第一名的成绩中进士,获选翰林院庶吉士,他在三十五岁的年纪终于走入仕途,从江南来到京师。于董氏而言,进入翰林院不仅让他转变了身份,也使他的审美趣味从对元画的偏好转向对宋画的关注。也是在这一时期,董其昌结识了大藏家韩世能(1528-1598),正式开启了他的书画收藏生涯。董其昌在韩世能的寓所过眼了诸多名迹,开阔了眼界,韩世能还曾让董氏在自己珍藏的陆机《平复帖》上题跋。作为自己的引路人,董其昌非常敬重这位馆师,二人交情匪浅。

横屏读图,效果更佳

图片(南宋)李唐《江山小景图》卷,绢本设色,49.7cm×186.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曾在韩世能处见过一幅李唐的《江山小景图》,此图是韩世能从太尉朱希孝处获得,董其昌自叙“尝借观信宿,叹其精绝,不能下手”。也就是说,虽然他已经喜欢到手不释卷的地步,但还是折服于李唐高超的技巧而不敢临摹,可谓是给予了此画极高的评价。


惜的是,韩世能晚年辞官回到苏 后家道 落。天启三年(1623),他的儿子韩逢禧客游杭州,因沉溺女色致资财匮乏,只好把《江 山小景图》典质给一位“好事家”。嗣后韩氏无力赎还,只得如实告知董其昌,由董氏赎归画禅室。作为明里的情分和暗里的交易,董其昌当然乐得从命,并把一卷珍藏多年的唐人双钩廓填本王羲之《行穰帖》补偿给了韩逢禧。为此,他还特地在《江山 小景图》卷后记录了此事。


图片(明)董其昌跋李唐《江山小景图》卷,纸本墨书,1623年


这件《行穰帖》原本也是韩世能的收藏,后流入董其昌手中 [1] 。因此帖未被收入《淳化阁帖》,董其昌还专门为其正名,认为它“行笔苍劲,兼籀篆之奇蹤,唐以后虞、褚诸名家,视之远愧,真希代 之宝也”,直到晚年仍对其念念不忘。珍宝的流转乃常见之事,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历史上没有一件珍宝可以长期藏于一家之箧,就算是再辉煌之“一家”如帝王宫廷,也必换代易鼎,不能长保兴盛。以《行穰帖》“置换”《江山小景图》,足见在董氏眼中,二者的艺术价值旗鼓相当。


横屏读图,效果更佳

图片

(晋)王羲之《行穰帖》,纸本墨书,24.4cm×8.9cm,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藏


通常来说,在“南北宗论”的引导下,大家认为董其昌更加推崇南宗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北宗院体画家评价一般。李唐作为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的院体画家,显然应该被归为北宗一派。那么,董其昌为何如此重视这幅《山水小景图》?或许当我们放下成见,直面这幅作品时,才能得出答案。


“可游可居”之江山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人。李唐的人生颇为传奇,历经两宋更迭:徽宗朝时,他以画艺补入画院,后江山改丧,他亦颠沛流离,南迁临安时,又被授为画院待诏,蒙高宗推赏,画名大震。虽然经历了山河替移、社稷沦丧,徽宗沦为俘虏、高宗苟且偏安,以画艺事父子二皇帝的李唐,却凭借过硬的画技全始全终。 高宗曾盛赞“李唐可比李思训”,董其昌也在《江山小景图》卷后跋文中称李唐为“画史灵光”。需要注意的是, 这卷作品并无作者本人落款,亦未著录于宋代的画史典籍,因此创作时间不可考。画卷中不见宋代收藏家、鉴赏家的题跋和印章,宋时的流传情况也已无法得知。从收藏印看,此图可考知的最早收藏者为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朱希孝和韩世能皆未在画面上留下痕迹,直到董其昌得到此图,在跋文中称“此卷为江山小景”,它的名字才被真正确立下来 [2] 虽然称之为“小景 ”, 它的实际尺寸却并不小: 纵49.7厘米,卷长则达186.7厘米。与一般概念中的“小景图”不同 ,《江山小景图》并不着重近景景物的特写,反倒是一幅“可游可居”的山水巨制。作品整体构图呈“L”字形,与燕文贵《江山楼观图》类似,大致符合北宋“上留天、下留地”的构图模式,又可见南宋“边角之景”的雏形,所以,我们可以将 此图看做是北宋全景式构图向南宋边角之景构图转变的过渡 [3] 就绘画技法来看,《江山小景图》中的山石、树木、水纹画法也有着从北宋“繁密严谨”到南渡后“萧散洒脱”转变的迹象,可谓李唐艺术生涯中承上启下的创作。


图片
图片 (北宋)燕文贵《江山楼观图》卷(上)与李唐《江山小景图》卷(下)对比

铺垫这么多,还是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幅作品。


随着画卷展开,映入眼帘是一片宽广的江面,远处则点缀坡渚和山峦。我们的注意力 旋又被画面下方的三艘船只吸引,只见一船已风帆鼓鼓,一船正在张帆,艄公站在船尾悠然掌舵,篙夫则坐憩船头,纵目四望。一篷舟行于滉漾的波光间,两舟子正合力摇橹,动态十足。

图片

线左移,有磊砢岩山,树木掩映着亭台楼阁,依稀可见石路、木桥,路上置一小亭。桥上有一漫步行人,即将隐 入山岩之中,大概在穿越山林后,便可于小亭歇脚休憩。 图片 穿过幽密的树林,恍若进入桃源仙境,蜿蜒长路逐渐明晰。路边两人席地而坐,或班荆道旧,或临渊羡渔,或像嵇康、宗炳那样,帷幄天地,坐究四荒。 图片
小路尽头指向两处闲散的民居 ——一处背靠高耸的山峰,另一处则地处空阔的平台,它们被树木环抱,又有流水为伴,怎么不算是一个绝佳的避世居所?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李唐的代表作《万壑松风图》,虽以“风”为题眼,总体上表现的却是深邃窈窕、清风云烟之境。 反而在《江山小景图》中,通过刻画饱满的风帆、倾斜凌乱的树冠以及富有节奏感的水波纹,让我们感受到了风的动势,也使画面灵动、开阔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唐《万壑松风图》轴(局部)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唐《江山小景图》卷(局部) 此外,李唐对地形、地貌的描绘也极具写实性:土坡中埋藏着岩石,石头裸露部分的凹凸肌理清晰可见,映衬出土坡的厚实感,而岩石倾斜角度的变化则表达了山坡的高低落差,富有真实感。

图片

在对空间的处理上,李唐通过灵活多变的笔墨和不同层次的渲染,塑造了强烈的景深感,如图右侧桥下的土坡在笔墨表现上尤为洗炼。

图片

纵观全图,李唐对“风吹树动”的表现也力求符合真实的自然规律,即让开阔有风处的树木摇动,而被山石遮挡的植物则保持相对静止。可以说,李唐以极实极密的物象,营造出了极虚极灵的空间,将对“理性”的追求展现到了极致。


“江山小景”之命名


回到命名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江山小景”这个名字未必是董其昌本人所取,也许在韩世能或者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人为它写过题签。当然,不管董其昌是否为该画的最初命名者,他在题跋中称其为“江山小景”,就足以体现对这个名字的认可。


再来谈“小景”二字。“小景”原是北宋时期画科之一,它表现的题材较为特殊,主体重在描绘具有特写效果的自然山水,近景细节刻画突出,有些则类似于将花鸟画缩绘于山水之中。因画家人数和绘画作品都较少,小景画仅被附入《宣和画谱》十门之末的“墨竹门”之后。而推究“小景”来历,在宋人心目中,它与“惠崇小景”是分不开的。惠崇(965-1017)是北宋僧人,诗画皆长,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称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4]从某种角度来说,“小景”二字带有强烈的“南宗”烙印,那么董其昌为何称这幅作品为“小景”呢?


这里不得不重新讨论董其昌和“南北宗论”的关系。近年来经过学者的考证,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南北宗论是晚明江南文化圈中的主流观念,而董氏只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倡导者。因董其昌突出的政治身份和他在江南文人圈中不可撼动的话语权,后来的鉴藏家、理论家或有意赋予其“南北宗论”的创说权,同时强化了他对南北宗风格分类的喜恶态度。实际上,在董其昌所处的时代,南北宗论只是众多论说之一,尚未成为唯一的理论权威。董其昌倡导南宗和文人画,主要是反对刻意为之的工匠气,认为绘画当是画家性情的自然流露[5]。同时,他对画风由“工”向“写”发展的法度有着自己的要求。董其昌曾评价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画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此句赞语用于评价《江山小景图》也很合适。


《江山小景图》卷中笔墨多变,画中水波纹以细线双勾,相较于马远《水图》之《秋水回波》一幅中的规整双勾画法,线条更恣意潇洒,可见因风起浪的动势。树叶以横笔写出,繁密中又不失疏松空气感。山石以细劲线条勾勒,内部以松动的斧劈皴与浑融墨染塑造立体感。作品完美平衡了雄奇深秀和朴野自然这两种审美品质,看似技法无奇,实则极其考验画家的艺术水准。

图片

李唐《江山小景图》(局部)


图片
(南宋)马远《水图》之《秋水回波》(局部)

图片


图片

李唐《江山小景图》(局部)南宋周密(1232-1298)曾在《云烟过眼录》中叹道:“寻常以李唐为院画忽之,乃知名下无虚士也。”李唐身后百年,刘松年、马远、夏圭相继离世,南宋宫廷画家的画风在政治环境的挤压下又变得更为刻板僵硬,后人对院体画家已经满带失望情绪,因此失去了对这一群体相对公允的评价。但从董其昌的鉴藏实践看,他主张的南、北宗间之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留有广阔的中间地带。因此,当董其昌将审美趣味从宋画再次转向元画后,仍对《江山小景图》赞誉有加。崇祯六年(1633),董其昌七十九岁,此时他将《江山小景图》送给了自己的好友周延儒(1593-1643),并写下了第二段跋文:


太傅挹斋周老先生,遗荣勇退,将归荆溪,其昌适在请告杜门,不获与青门之饯。有愿写铜官、离墨、南岳、张渚之胜,此青鞋布袜所习游者,或可置之行装,会严程亟发,奈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何?遂以李晞古《江山小景》赠别,俟得请还山,舟行多暇,渐次点缀,访先生于荆溪,追王维、裴迪辋川倡和故事,即是居东嘉话。癸酉(1633)六月廿六日,华亭旧史董其昌题。


周延儒官至内阁首辅,后遭人排挤,被迫告老还乡。临别时,董其昌以《江山小景图》相赠,以期他东山再起。董其昌年长周延儒38岁,二人为忘年之交,他在题别赠言中表达,希望有机会探访周延儒在荆溪的退居住所,能像同为忘年好友的王维和裴迪那样,在辋川别墅中“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从这一角度看,董其昌何尝不是把《江山小景图》视作《辋川图》的替代品呢?董其昌极为认可《江山小景图》流露的平淡天真的自然雅趣,既然已经将它与南宗鼻祖之作相比,以“小景”命名此图又有何不可?


一百多年后,迭经程正揆、宋荦等人递藏的《江山小景图》卷,流入乾隆内府,乾隆得图之时,喜不自胜,如往常一样,在画芯洋洋洒洒写下一段长文。寻着乾隆的字迹,可见该画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补之处绢不一,绢质也精粗不同。就他题写位置来看,这些修补应该完成于入藏清内府前。如前图所示,类似修补痕迹在整幅作品中还有多处,全色和补笔的地方大多凡劣,无法与原作相称。

图片如此局部所示,上方补过的绢面没有补笔,下方则补画了风帆桅杆。乾隆题在修补过的绢上,证明补画时间在题跋之前。

图片此处破损较为严重,属于修复后进行全色但未补笔,可惜全色水平拙劣。

图片此处属于全色并补笔,但补笔细弱无法,与原作悬隔千里。


不过,这些瑕疵没有影响乾隆对《江山小景图》的极高美誉。他认为,《江山小景图》与早前已入内府的王维《雪溪图》都是董其昌收藏的神品,收得此图刚好可与《雪溪图》合为双璧,还在尾端题下“神韵天成,毫发无憾”八字。之后,乾隆又忍不住创作了一首《再题李唐〈江山小景〉迭旧作韵》,歌颂“《行穰》答韩情,《江山》归董守”这一收藏史上的佳话。


而《江山小景图》,这幅“比肩”王维作品的佳构,即使还未被大众广泛关注,它也以其精妙绝伦的艺术表现力,以其“山重水复,不以云物映带”的坚实构图,以其愈古质愈见妍润的笔墨塑造力,把一段奇丽的江山,描绘得熠熠生辉。至于董其昌收藏《江山小景图》这件“北宗”画作的事实,则牵引出了对如何恰当理解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反思。或许只有打破诸如“院体画”、“文人画”等标签带给我们的固有偏见,才能让《江山小景图》乃至其他杰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