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曾用行动者网络(acteur-réseau)理论告诫人们应对愈来愈广泛流行的气候变化灾难怀疑论提高警惕。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之于社会结构、国际关系与生活方式的重塑,引起了社会对人类与环境、人类与多物种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当下,世界正迈向一个新范式的时代。
因此,如何应对现有的环境压力、动荡的社会格局以及被迫改变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当代“好设计”的重点研究范畴。一方面,以往对于生态设计的研究鲜有不同设计学科间的交流讨论;另一方面,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颠覆性技术也催生了生态设计的延伸理念,例如“材料生态学”“生物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恢复性设计”等。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提出“生态是做任何事情的核心”。
在此背景下,危机与生态设计基于设计研究的方法,通过实验性的调查,开发新的研究和交流工具、建立新的方法论,来促进对当今复杂现实的更深入理解,在系统、材料、资源、技术、社会和话语可能性方面提出变革性的干预措施。研究的关键词有:气候货币、后碳设计、响应式环境、超物体、人类世、生命制造、第三自然、生态资本、星球改造、气候设计、弹性设计、合成生物学设计、负碳制造、资源创新、人类福祉、危机与适应力等。
气候变化
疫情后,策展人们提出比“好的设计”更大的问题: 气候变化如何挑战设计师、科学家以及博物馆本身的角色。因此,这些策展人们策划的展览推动了有创意的设计师与在研究前沿工作的科学家合作,以解决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大规模灭绝等基本问题。此外,以2009年举办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COP15会议为标志,逐渐涌现出气候变化的重要艺术家、组织和社会文化事件。艺术家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冰钟”(Ice Watch)三次出现在了COP会议上。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也在蛇形画廊发起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展览:灭绝马拉松(Extinction Marathon)、泛生态(General Ecology)、重返地球(Back to Earth)项目。其中艺术和设计创作活动回应多个气候变化议题、选择多样创作场域、过滤复杂创作媒介、搭建跨领域合作项目、催化多层次机构行动。
最近几年,国内对与该议题越来越关注,例如倪尔璐的作品《气候数字双生》以被核武器轰炸后的广岛废墟的幸存者“地衣”做为切入点,利用TouchDesigner参数化数点关系之后,人格化地处理数据图谱,创造数点信息图。点图案代表地衣,数字代表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环境影响,两者关系变化代表了自然力和人工力之间的博弈与对话。数字生成的艺术装置将被放置在切厄尔诺贝利事件,禁区外森林,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公园等地方,在我们无法避免地球进入末日、成为废墟的时代之前提醒人们,人类的生存之道或许并不只在于征服与掌控。郭淞楠作品《像细菌那样去生活》从地球最古老的居民“细菌”的习性特征出发,从中找到了三个启示人类如何面对当今环境问题的末日预言:高温预言——赫菲斯托斯;强酸预言——泉先;核预言——污染清理师。这三种末日预言分别对应了三种末世人类,他们分别进化出了不同的特征形态以适应未来环境。作品利用ar技术并借助短视频社交媒介,让当今的人类更直观的感受到我们与末世人类的差异,透过屏幕带领人们体验自己进化后的末日姿态。郭易卓的作品《气候皮肤》创作语境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变暖变干的地球上,极端气候可能倒逼出新的适应性异常进化。作品基于后自然主义语境下应对极端环境产生的人为干涉,在技术方面进行两条线性探究-分别为虚拟化和实体化,前者在于通过编译进化形态,探讨个体基因编排的两种方向:个体基因顺序自然进化;生物嵌合体后自然进化。提出“后自然时代会以怎样的躯体模式呈现”的问题,以一维转化三维的阶梯形式呈现虚拟躯体。后者着重于实操微生物提取物的化学反应,对第二皮肤进行模拟和可持续性材料的实验。
新能源新材料
材料和能源革命作为时代进步的引擎,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却又换起来人类在环境中生存的厄运。设计师的作品往往停留在化石燃料时代的材料与能源研究,对新材料与能源设计缺乏系统性的展开。我们发现,设计作品往往是从材料与能源的新应用开始,再到对环境破坏和对当代社会影响的讨论,再到以新的方式使用意想不到的材料与能源,最后到如今材料对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影响。国家“双碳”目标所推动的产业及设施转型,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单一的领域中,而应该设计其在未来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设计师在生态设计、产品设计、城市设计上的多方位能力。
有很多设计师及他们的作品关注新能源会对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带来怎样颠覆性的改变?他们对光、潮汐、水、风、生物质等自然能源进行研究,通过其在城市、通讯、出行、娱乐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应用,化不可见为可见,呈现自然能源在社会中的意义。亦有一些设计师以“思辨设计”的方法,想象50年后的面貌,它可能呈现从现在到未来的演变路径和可能性,它可能预警当下的问题,它可能提出一套新的解决方案。段仰之与杭徵羽的作品“蓬托斯地区规划设计”一个消除国家边界, 希望让全人类都能共同享受科技和能源的未来居住区设计。地区以海藻为货币,海藻和能源草已然成为世界的必要物资。蓬托斯地区规划设计是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试探,也是对“自然与人类、灾难与希望、权利与控制、生存与自由”的讨论。唐子萱、李芝萱作品“海拉之眼 ”将大气污染作为一种资源。“海拉之眼”是一个追逐热源的气球,它会实时监测不同地区的热量排放(如火上爆发、工厂碳排放等),以诗意的形象带领人们关注环境问题。装置分为若干部分,包含球形氦气舱、支撑结构、化学传感器、蓬纱伞面和发动机。飞行装置可以收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回地面,并通过压力装置, 产出矿物/宝石。
“生”与危机生态设计
2019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多个重要展览不约而同地以生态为艺术与设计展览的主题,如恢复性设计-2019米兰三年展“破碎的自然:设计师与自然合作的七种策略”;美国 Cooper Hewitzt设计博物馆三年展“自然”;科幻虚构的未来生态: “即将到来的世界:生态作为新政治2030– 2100”(The Coming World:ECOLOGY AS THE NEW POLITICS 2030- 2100)等。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策划了“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作为“未未来三年展”的一部分,将于2023年4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展出。本展览以“生”为主题,自甲骨文草木萌发的字义为启始,连接生命、生态、生活、 生产的不同图景。“生”,不仅是人类的生,亦是生命共同体的繁荣。中国汉字“生”来重新定义可持续时代中的生态设计、生物设计、可持续设计,其中呈现的设计不仅是以人为本,更是“为生命、地球、可选择的未来而设计”。在这一语境中,“生”既是一个学术名词,也是一个文化名词,更是一个生态名词。展览依照汉字“生”延伸出的四个包含“生”字的古汉语,分为“産 Chan”(生也)、“眚 Xing”(过也)、“甡Shen”(众生并立之貌)、“甠Qing”(雨而夜除星见也) 四个板块。展览邀请了国际上在危机与生态设计领域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前瞻性的高校、学者、设计师与群体,涵盖来自15个国家及地区的28位艺术家,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荷兰建筑设计博物馆等涉及45个物种的36件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全新视角探求“生”活的变迁、“生”境的变局、“生”态的变革以及“生”存的变机。
当今世界已经从“物”为单元转向以“超物”(hyperobjects)为单元,也就是说,一根铅笔和气候变化同样是无数物质纠缠形成的关系体。早在James Lovelock提出“盖亚假说”之前,因“大山剖面图”而为人所知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在著作《宇宙》(Cosmos)中提出“全面的、平常的、由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生命世界所组成的地球整体”。这也是此次展览中尝试向观者展现的世界观解读,例如作品中所涉及的撒哈拉的沙漠与北京的大气有着怎么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疫苗生产如何影响智利的森林;韩国出口产品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本次展览以物种为主角,覆盖法国的蓝藻、福建沿海的大黄鱼、立陶宛沼泽中的真菌、墨西哥的甲壳动物、荷兰的牛、北欧森林中的枯木等。作品从可持续产品到数字沉浸式体验,从思辨性场景到实用型工具,从城市基础设施到虚拟游戏,从新的生物材料到古老的生命结构等,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创造性和跨越性。
展览回应了中国十四五以来国家重要的发展方向,选取了三个关键词进行展开。分别是生态治理、能源转型、新型农业。例如作品“反灭绝图书馆”给出了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策略;“游牧植物”探讨了如何将污染的废水转化成机器人生物智能的科学融于艺术的尝试。参展作品“气候之家”就是借助微生物、人类、人工智能的协同,打造了未来的低碳、自己自足的“绿色之家”典范;另一件作品“气候皮肤”注意到染织业给环境带来的巨大排放量,因而研究了以合成生物学为技术支撑的藻类合成皮肤,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还可以应对气候变化而产生生物材料自我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新型农业方面,“等值-鱼的生态足迹”深入挖掘了养殖渔业的生态足迹问题。作品“Swale”设计了公共流动城市农田来解决当地食物新鲜及饥饿问题。青年艺术家Marin Sawa和谭松冶则是探讨了食用藻类的未来等。
生态展览的反作用是什么?展览产生一种倒逼作用,用展览中的前瞻性设计与艺术来倡导生活方式倡导绿色革命,再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博物馆创始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Barr)曾说:“在过去四十年中,博览会和展览可能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能改变美国建筑的特征。”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在塑造大众设计与艺术方面展览比学校、报纸、杂志,当然还有设计的实际做法更也许有效。换句话说,展览比设计作品更“公开”。
生态教育的反作用力是什么?教育会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设施。2021年召开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为2050年后的教育勾勒了未来图景,报告《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中提出了七项教育宣言,其中包含将正义拓展到超越人类自身的范围;模糊自然和人工的学科界限,建立整体生态意识的实践教育等准则。本展览邀请参展艺术家与设计师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在全球各大领先的设计与艺术院校、学院担任重要的教学岗位,所以他们不仅通过实践与创作还通过教育来影响未来人才的价值观。
结语
疫情使各领域都突破原有对健康、资源、生命的认知。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孕育了现代设计,那么疫情是设计的另一个转折点。在危机时代,更宽广维度的设计是亟需发展的,在形式、内容、受众、影响力等方面不断突破,来回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正如BIG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英格尔斯(Bjarke Ingels)所说“可持续的未来不是一种政治困境,也不是一种类型学困境,我真的认为它是一种设计挑战。”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时代危机与生态设计的研究议题的初探,引发新的生态设计研究系统。(编辑:九月)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