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名为“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笔者认为两个平行的德国国家二战后的设计应该被放置在“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以及魏玛共和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各个数据院校的遗产下审视和评价。对笔者来说,与之交集最大的是包豪斯。笔者在2012年到2017年间在魏玛的德国包豪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产品设计。笔者的老师们大多出生于二战后,他们分别在西德和东德接受设计教育。1990年两德合并后,他们从不同的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城市重新汇集在魏玛市,在1993年重新组合了我们现在所称的魏玛包豪斯大学,进行了教育改革,并重新梳理了包豪斯的遗产。笔者想以包豪斯作为切入点,融入自己在德国的一些学习和研究经历,分享一些包豪斯观察片段,尝试追溯东西德的设计历史,以及包豪斯遗产对于设计教育的影响。
第一个片段,关于包豪斯遗产在东德的情况。在德国的设计史研究界,包豪斯遗产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接受程度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因为这可以反映出这两个平行的德国国家的设计发展。1945年苏联占领区到1949年民主德国成立之间,苏联模式决定了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在民主德国的接受程度。然而,形式主义的讨论在民主德国持续了二十多年,并且导致了民主德国在纳粹统治结束后的第二波移民潮,其中一些人移居到联邦德国或其他国家。
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资料,关于对包豪斯现代主义的批判。在1962年第五届德国艺术展览上,当时民主德国的统一社会党是最大的党派,第一书记的乌布利希在《新德国》日报上强烈批评了包豪斯的现代主义形式。不久之后,民主德国开始重新思考包豪斯和现代主义的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这种转变具有非常代表性的意义。一开始是苏联作家发表了一篇名为《包豪斯的创意遗产》的文章,于1963年被迅速译成德文,这标志着民主德国开始转向现代主义设计。这种转变也有很强的历史背景,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民主德国实行了所谓的新经济政策,同时面临着对国际市场和出口的需求。
上世纪70年代是包豪斯在公共场合重新发挥作用的时期。1976年,包豪斯大楼重新修复并重新开放,相关的研究所和机构也受到了民主德国政府的大力资助。从1976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9年(疫情前的一年),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或相关主题在魏玛包豪斯大学连续举办了14届。
第二个片段是包豪斯设计在民主德国的体现。在德国,我们学设计经常使用一个词汇,即“Gestaltung”,它可以被理解为设计或造型设计。在民主德国,特别是在统一社会党的领导下,面向工业产品的设计在塑造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他们认为设计可以改善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而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人格教育做出特定的、社会文化方面的贡献。
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个词在民主德国沿用了很多年。在产品设计中,它指的是将形式和功能进行持久结合,最终形成功能非常优良、经久耐用、价格合理且适用于每个人的产品。设计师不应服务于造成社会差异性的排他性设计,而应反对短期市场驱动和无节制的设计。在上世纪60、70年代,民主德国引进了这个词,是因为对国际市场的需要。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具模块系统,它代表了民主德国在红色经济奇迹时期的部分。这个系统结合了技术功能和几何网格美学,它的高度最小为32毫米,旨在保留室内空间的最佳利用性。因此,它可以有很多变体,如完整的组装或像隔板一样的家具。系统的可变性和模块化的自由组装性质是批量生产中个性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家具在当时成为民主德国展示自己家居生活的一个展示柜或展示墙,非常实用。在同一时期,联邦德也有很多关于GestaltungM125系统设计的案例,包括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提出的开放性设计原则,展览中也展示了这款摩托车。这个项目是我们中德研究院的,我之所以分享它是想展示一个系统设计的理念。我们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来设计城市微型交通工具,以满足城市出行不同场景的需求,并将相关技术融入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
最后一点是关于今天的魏玛包豪斯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东西合并的时候,魏玛的土木和建筑学院重组成立了魏玛包豪斯大学,当年很多来自联邦德国的设计师包括笔者的教授来到了位于民主德国的这个学校任教,包括哈勒的艺术与设计学院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转折期,但是其实在过程中两德的不同意识形态在设计教育和认知方面也发生了非常有趣的碰撞。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设计也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重视。比如说在80年代德国的设计史学家们评价当时的许多联邦德国产品设计时,认为设计创造了一种奢侈、美丽、归属感、安全、冒险、个性和文化身份的梦想,按照所有承载着文化教育的高级设计草稿要么被化为乌有,要么被日常的美丽所取代。举个例子,卢卡教授是1993年包豪斯重组时的第一任校长,他在1980年代写过很多关于社会设计方面的书籍,其中包括《设计不可见》。他将设计理解为源于物和人行为相互作用,并具有社会制度特征。因此,他认为设计不可见意味着设计师应该超越常规设计中对功能的关注,有意识地融入由物和人相互关系组成的不可见整体系统。1993年,阿尔贝特·卡伯尔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综合LuciusBuckhardt的设计模式,被称为魏玛模式。这个改革的成果也是值得探讨的。
最后,综观两德的设计历史,无论是民主德国非常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设计导向,还是联邦德国面向市场、商业消费的设计,包豪斯作为现代遗产一直在连接着两德的设计。设计师们的共同追求是利用设计去满足大多数人对好产品的需求,创造美好的生活。(编辑:九月)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