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既可以延续大学校园的文化脉络,也可以唤醒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文章引入场所精神理论,提出场所空间的认同、历史性情景的塑造、多元化空间的利用等设计策略,打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东大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实践,验证该策略的适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场所精神;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其公共空间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蕴意,充分体现了大学校园良好的氛围。因而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不能只对眼前进行装饰,而不充分考虑此处景观所应满足的学生需求。故引入场所精神理论,提出场所空间的认同、历史性情景的塑造、多元化空间的利用等设计策略,打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东大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实践,验证该策略在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适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源于古罗马人相信一切“存在”都具有精神,精神赋予人和场所生命,并伴随着其整个生命过程。1980年,挪威学者诺伯舒兹出版了《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认为“场所是由各种具体物质的本质、形态、质地和颜色构成的”。当一个场所能够容纳人们不同类型的活动,承载着人们快乐或悲伤的回忆或情感,并且这种联系被人们所认可,它就拥有了“场所精神”。
(二)大学校园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相对于私人空间的不限制特定人群使用的外部空间,可以作为公众从事特定社会活动的场所。作为公共空间的一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受到其他公共空间概念的影响,在融合其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同时,传达着大学校园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同时,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空间是校园空间环境的“核心”,为师生提供了开放的交流空间,是大学校园内部的活动中心和社会生活载体。而它作为大学校园环境形象和大学校园精神的体现,随着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
二、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一)场所空间的认同
场所与记忆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场所的同时,留下了关于场所独特的集体记忆,这是对空间的认同之源。场所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对空间的认同感,但由于空间认同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较长时间,在经历了大学校园内各个场所的长期形成过程后,具有强烈的感官空间特征的大学校园内的某些空间,已经使师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认同感。与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相对明显的造型特征不同,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相对隐性和分散,因此人们对场所的记忆比较模糊。设计师可以关注人们对于大学校园记忆中的共性,并以特定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从而唤起人们对大学校园的集体记忆,找回对群体的归属感。
(二)历史性情景的塑造
生活在白天、黑夜、四季以及历史中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友谊”。历史情景的再现有利于唤起人们对前期生活的回忆,体现着周边环境的意义,从而获得对场所的归属感。每个特定的场所都有自己的特点,其特点体现在环境的内容上,在创造特定场所氛围的同时,也构成了该场所的内容,而每个特定的场所空间都是由赋予其强烈意图的材料、颜色、质地等来呈现的,这些真实的物质空间构成了场所的三维空间形态,身处其中的人对场所的性格产生了认同感,能够在场所的空间中将自己定位,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因此,设计时应结合环境与历史,做到精心保护和激活历史场景。例如,设置主题装置可作为一种参考手法。结合大学校园的历史人文资源,设置特色雕塑小品和标识系统,整合空间的场所特征,提高大学校园场所的辨识度。同时,主题装置也可以融入大学校园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可以通过某种特定的路径和叙事方式进行讲述,使历史性情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融合分散的空间元素,树立场所的精神。总之,历史性情景的塑造不仅仅是情景的简单再现,更是一种将历史情景具体化的方式,以适合师生在新的时间语境下参与体验。
(三)多样化空间的利用
一定时间内空间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场所精神产生的前提。然而,动态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场所只具备一种功能,那它将很容易失效。因此,在设计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时,重要的是要考虑该场所应该兼具多种功能,需要吸收不同的内容。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通过节点、路径和区域来划分空间结构,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比,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中心和路径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甚至有时候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其交通功能,还要将交流互动功能融入其中。同时,在进行东大门广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周边的规划和定位,通过在场所中设置各种功能,使空间具有多样化使用的可能性,从而激发场所的活力。
三、基于场所精神的湖南科技大学东大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实践
(一)场所概况
湖南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校园占地3004.67亩,前身为创建于1949年的湘北建设学院。校园内功能分区明确,整体布局灵活,环境优美,微观生态系统完善,整体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秀丽的山水风光,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湖南科技大学东大门广场位于湖南科技大学校园内,东临湘潭市江南大道,正对学府路,南面为学生宿舍,北面为湖南科技大学新区,西面为学校教学、行政核心区,该地段地势高差较大,与西边核心区高差4米。虽然场所所处地理位置拥有良好的自然人文资源,但是其基础设施亟待更新,公共空间环境较为简陋,部分闲置土地尚未利用,校园公共空间的环境特性难以得到体现(图1)。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湖南科技大学东大门广场改造设计要求依据“以人为本”的精神,力求创造总体布局合理,注重环境和生态设计,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韵味、生活气息的空间环境。因此,如何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基础,梳理湖南科技大学内的自然文化资源,整合其校园东大门广场的空间结构,营造具有场所感的空间,是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和研究的内容。
(二)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东大门广场空间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肌理经由师生长时间的生活形成,体现了大学校园空间秩序和师生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大学校园文脉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时尊重校园空间本身的收放和转折,在维持东大门广场的基本空间形态不变的基础上,使东大门广场整体风格与城市文脉和生态特征相结合,整体框架追求规则、笔直的网状格局,并在其中穿插具有生态特征的自由曲线,整体风格注重和环境的协调,在体现校园文脉背景的同时赋予时代特征(图2)。强调“景观生态”对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具有的重要意义,根据东大门广场的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做到曲水环绕,绿岛成荫。在满足现代化大学高效、开放、灵活等需求下,追求简单且富于自由变化的设计风格,做到整体有机、中心突出、特色鲜明。(图3、图4)
学校的办学特色、历史人文精神、特定的地域环境、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和校园建筑等要素体现着大学校园的文化脉络。在进行东大门广场景观设计时,通过梳理相关联的空间,遵循场地原有空间肌理,建构可识别的历史空间网络,进行主要节点空间的塑造,将校园中分散的历史元素联系起来,游览、展示、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可识别的步行路径,增进了师生对于校园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师生对校园公共空间景观的认同感。并在东大门广场上,设置湖南科技大学的英文缩写“HNUST”的装置物,为师生提供合影留念的场地,唤起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图5、图6)
在进行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提高其景观辨识度的需要。在遵循师生行为的认知规律的同时,景观设计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对连续性与导向性的打造。例如,为提升东大门广场景观的连续性,对道路的空间形态、行道树种类的选择、地面铺装材料的变化等景观要素上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打造丰富的道路景观(图7);为增加东大门广场景观的辨识度与凝聚力,在对东大门广场景观轴线与节点的处理上,强化其特色,打造具有大学校园特色的景观要素,为学生和教师留下深刻的校园景观印象(图8);为提高东大门广场景观的导向性,在设置必要的景观家具与指示标牌时,主要选择与休憩区整体景观风格相匹配的景观家具,并在主、次入口处设置含有学校总体规划图的标识牌和在路口交叉处设置标有学校道路信息等的指示牌。
四、结语
场所不仅是物质条件的表现,更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之所以能保留关于一个具体情境的记忆,是由各种特殊因素的结合而形成的这一情境的场所精神。在开放、多元、和谐的校园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中,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不仅能够增强师生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能够增进师生与社会的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1]邱玉华.历史名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乐希.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评价[D].荆州:长江大学,2013.
[3]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赵璐.高校校园公共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6]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7]周梅子,丁昶.基于场所精神的村落公共空间营造——以徐州三座楼村为例[J].华中建筑,2021,39(11):141-145.
[8]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04):30-33.
[9]余菲菲,李桂媛.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J].规划师,2010,26(12):97-101.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