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茶器”使用的本质的研究 ——茶器交互体验的学理探讨

赵彦

2023-10-27 13:52:00

已关注

摘要:文章从学理的层面出发,以茶器使用过程中交互体验的相关实际情况为依据,深化和探讨了交互体验所涉及的行为、仪式、文化经验、语义、存在形式、用户感知、器物的本质等相关的内容与关联。分析并提出了在行为与仪式层面,以及文化语义的精神交互形态下,茶器相关交互体验的若干可能性、思辨逻辑及其理论。在学理上从交互体验的成因,所涉要素的溯源性讨论等入手,并引入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形式、关联等进行推论、分析并解读,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形而上美学语境的,具有设计研究意义的理论;更希望透过各种表象和纷杂的文化理念还原到器物本身与人的种种交集,求其本源,从而得出可以在学理范围内对设计文化起到启发与指引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茶器;交互体验


引言


茶器作为一种饮茶器具,是我国灿烂悠久的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器是茶文化延续与发展中的必要因素,它一方面以自身的多样性承接着茶文化体系下,各种文化脉络所呈现出的关于文化特点以及地域特征的多元化与丰富性;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茶文化内涵层面上的依托、承载等,沟通并关联着人与文化的交集与共鸣;随着历史的承续与变迁,茶器在茶文化中所扮演的种种角色,也在因为文化体系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着,这里面自然也关系到茶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茶器,在其使用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中表现出既具有相关文化品位,亦充满了和而不同的使用关系的若干形式。结合茶文化元素的价值内涵看,其中所诠释和表达的人文属性和成熟的消费情感等等,正是目前创新和优化手工茶器设计活动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其作为一类陶瓷产品的语境中,无论是从设计活动还是文化属性出发,人的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与人相关的各要素,无论是茶文化体系中的各种茶道、茶艺等仪式性内容,还是作为社交或自饮下的各类使用情境,都离不开人与茶器的直接交互,而对于茶以及茶文化的品味、解读与讨论,其实都是在探讨人与器,与境、与情、与文、与道等之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茶器在这里不止作为一种饮茶器具,更是作为人与各种内外境交流沟通的载体,无论是从流程上还是形式以及内容上而言,都必要且不可或缺。因此作为这样的一类产品而言,在对茶器使用过程中相关的交互体验也就变得非常重要。文章主要是从学理的角度出发,从一系列引起与茶器相关的交互体验的原因,以及若干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而非着眼于一般分析意义上的交互流程,形式,人机关系和场景分析等进行阐述性的剖析。这是一种基于设计研究意义的形而上的探讨,更希望透过各种表象和纷杂的文化理念还原到器物本身与人的种种交集,以求其本源,从而得出可以在学理层面上对设计文化起到启发与指引作用的结果。文章将从与茶器交互体验密切相关的行为与仪式的关联与延展、文化语义层面的精神交互等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行为与仪式的关联与延展


(一行为与仪式关系的辨析


在茶器的使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具体的交互行为和文化场景的仪式来进行的,这里有意忽略各种特定的用户场景和地域风俗习惯,以及不同茶文化背景下的语境特征等,从而便于把上述诸因素中具有共通性和重要交集的若干要素提取出来,继而进行抽象的,在普遍意义中的讨论。试图从“茶器”这一实在载体的层面上,逐层剥离分析出其中的各种关系,在行为和仪式这两大极具概括性与包容体验的分类中整理出较为明显的共鸣和差异。


之所以用“使用过程”这一词,主要是因为在茶器作为其特定的功能而产生对应效能的过程中,对此过于广泛的交代容易产生更加含混、模糊、错综复杂的现象,进一步地会对交互体验的本质产生不同的侧重阐述,从而引起混乱的表象乃至观念对立的偏差。且茶器设计的最初只是为了实用功能,这种器具的产生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作为产品属性中的基本功能,这里将其归溯到“使用过程”里,是将茶器与用户、用户与用户、茶器与场景、用户与场景、茶器与茶器等之间的种种关联和表达,凝练成为某种纯粹的形式,从这形式的表象和经验特性里,渐次描述分析出关于茶器交互行为的本质意义。


在茶器基于产品属性的使用过程里,行为和仪式包含着使用场景定位过程本身等一系列与对象的映射及若干关系的主要组成,一般意义上来说作为由产品使用属性引起的涉及交互体验基本关系(行为、仪式等)的构成,都脱离不了在这些范围内的有限讨论,加之常常再附加以文化背景下内涵所特指符号语言,从抽象载体中逐步演化到实体载体,并将某些用于表意、表情、表思的肢体语言和流程结合到这些实体里进行固化(诸如茶道、茶艺的表演形式等),从而实现富含感性直观的形象表达和情境共鸣代入的使用目的(当然这里只取狭义的解释,并不过分涉及其他感性层面上的诸如“意韵”“意境”“雅俗”等主观取向)。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依然没有厘清行为与仪式的根本含义与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交互体验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底层结构的阐述上依然是一种含混的表达,避免不了以形式来套形式的嫌疑,除此之外这里所指的文化属性不过是一个在诸多产品模板套用的需求下,可以任意更换的附属物件。至于落地于茶器这一载体本身,则包括其以某种状态的存在、功能、影响以及一切与用户行为、仪式相关的体验等,都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整合。而这种整合是建立在浅尝辄止的以某一类现象作为“人”和“物”概念的经验之上的,仅止于具体行为超脱于茶器的载体便欣然满足;以至于认为所谓“仪式”就是指把因行为而起的“观念”当作文化内涵的“实质”,进而从用户以及产品层面上来断言借此就可以利用符号学原理、各种造型理论、文化内涵的释义引申等来解释、重构关于所有茶器的交互体验——一种似是而非的整合而不得细叙。


(二)行为和仪式体系的图式化功能


在用户使用茶器的这一过程中,上述所认为的“人”和“物”的概念只是某种表象的构成,换言之这些都是在某一宏观系统下(文化)的若干孤立的概念,是在各种复杂语境中未被超越的有限图式和基于经验的特定规律,它们实质上只是在基于经验的感性化认知中,描述了交互关系中所涉及的种种对象,包括对行为与仪式的有限定义,无法展开,也无法深入,只不过是通过种种直观的现象,将其(若干孤立的概念)归类于“人”和“物”的某种概念。因此如果要跳脱出基于经验的感性化认知,就必须从其中予以更加纯粹的抽象解读。文章认为对于仪式而言,纯粹的行为就是先行的仪式体系基本概念,也就是说,它是相对于感性化认知(仪式体系作为感性化认知的一部分,并非“若干孤立的概念”,而是在一系列概念中起到广泛联系的,被受众普遍解读且引起共识性制约〔包括认知,行为等〕的存在)而起先行作用的、分类、剥离表象概念的规律,(也可以理解为是行为诱发了有关的感性化认知,这里的行为不是指基于认知〔了解,理解特定的对象之内容〕之上的某种特定,而是在认知产生之前的,用户与产品之间某种基于存在关系的交集形态)。这种规律是行为的本质(也可以理解为行为即规律),也是最终生成的直观现象的概念由来(这里是指该概念的普遍本质,而非某一特指的归类——如“人”“物”等)。它体现出一种文化经验里的直观(出于规律而非规律自身,只是经由规律而呈现出的得以被直观的文化经验),即用户感知中所涉及的全部情境(行为作为一种规律存在的先行性的包含范围),或是直接参与的种种体验(这里的“参与”并不特指用户直接参与,也包括因用户引起的一系列间接的和泛相关性的活动)。并在这“直观”的过程里,经历现象,以及对此加以评判、选择和遵循。这时行为的规律本质被文化的直观现象相互比照(包容),继而真正产生出作为交互体验的一种能力(结果的显像,未能被感知的称为“潜力”——行为和仪式体系的图式化功能,即在规律与其所体现出的文化经验的直观里进行的某种融合、归纳经验,以及将现象规律化、秩序化的结果,由此才能够得以认识这种看似由感性化本身所引起的超越。(图1

三)行为和仪式超越性


之所以说行为和仪式是超越性的,是因为它不是由具体对象所附加的或特指的,而是图式使交互体验能够贯穿并涵盖一切具体对象,并使对象可以作为某种概念(被归类的)而被认识的。行为和仪式共同构成了交互体验的底层,通过种种形式使各感性要素被关联整合起来的时候的——这一关联整合也就是文化经验得以被解读的时候的——即指向了交互中的体验本身。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行为是为了这一仪式所具备的系统化和功能化而准备的,由此使其能够与感性要素以某种方式相关联,继而在呈现图式的同时结构化的超越经验,呈现出现象体验的重合性和多样性,这就是在茶器形式(如使用和观瞻等)相关的仪式中所体现出的“仪式感”。另一方面,感性要素通过某种方式被关联、呈现与超越,融合在仪式所提供的形式中,才得以经由行为被用户感知,这也就是“仪式感”的载体形式。所以这里的交互体验不是被特指的、固定的,它是在茶器使用过程中起着能动作用、把行为和仪式经由文化经验现象化的过程。而这一现象化过程中所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文化语义也是一样,它必须在这一交互体验的底层意义上加以理解。


二、基于文化语义的精神交互


(一)交互体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


茶器使用过程中的交互体验经由文化经验的现象化并不是孤立、突然的存在;行为和仪式在其中的作用与转换等也不是凭空地出现或者被定义,其中有着某种天然的根源,它是一种在任何文化经验中通过经验表达存在的存在,即经验为了避免在任意文化体系内的虚无化而奠定的基础——文化语义。行为和仪式构成了交互体验的基本结构并赋予其底层意义,而这意义要想在对某种文化的泛同一性中涌现出统一的显像具备呈现条件,除了基本结构的自为存在,就必须相距其自身才能够得以被表达,这种表达一定是富有特定内涵的,是因果性的,是自因的,是基于文化经验里最初存在关系的自我回归,即一种反思性——交互体验延伸至文化语义和表象精神交互——意识,观念,思维模式,诸交集的形态场力在指定载体的表达与发散,这些表达和发散在茶器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被直观地认为是某种偶然观念下对于有关茶的文化情境的“品味”,这当然也包含某种具足仪式感和社交为目的的“茶艺”等表演性质的内容。从文化活动的观点出发,这一切都可以归类于某种文化发生及其结构在其广义纵横性的现实拟态。因为从其延续性、传承性的活动轨迹看来,不管本身如何,都将导致一种从存在的可能性到偶然性的过渡,正是因为文化语义的本体常常表现出不属于它的意识,从而以某一种解释和自我之外的可能性来见证和决定器物的文化属性及其概念,所以在现实中它只能被经验,以及与所有外在关系显现为实在本体结构,并与其有着连续的解释性的连接,且在一般的分析中不断地连续抽象着属于某种存在形式必然的观念。


(二)器的本质与文化截面间的因果性


有关茶器的交互体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文视角下器的本质与文化截面的因果性。就茶器而言,对于其本质的定义使任何定义都无法摆脱其存在的某种可能性,一句话,如果因对茶器的使用而充分领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则其本质背后只不过是一种偶然(某种存在形式必然的观念之一)。从共生性的角度出发,交互体验的自为存在就是为了被奠定为本质的“质”像偶然性一样因地制宜呈现出某种现实拟态,这存在的依存是依靠器物(茶器)自身保持其存在的——本质的,并且全部的语义只能回推到自身,因为它就是它自身的精神表达——交互体验自为下的自在。文化经验借此奠定了自己,无论条件、诱因、语境等如何发生变化,都不妨碍其是其自身的基础:诠释了茶器的本质——某一当下的形态,并提供给用户对此加以观察的条件和主体(图2)


无论如何,这种身为本质或涌现的体验的绝对表达中被隐藏和边缘化的形态仍然作为它原初的偶然性停留在交互关系内部。意识到其是其自身的存在,但是,对于可以被观察和体验到的茶器本质的表达——这一存在的具体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无限的可能性的自身存在,其在文化语义和交互体验的自为里是偶然的,这表现为一种先决条件的种种既定和构成指向——即用户选择其处境意义的过程中,将自身综合为文化同一性的偶然体,以文化截面(一类或若干文化现象)承载者(一种人为性)的界定来建立起与茶器本质的关系——这种关系当然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取消对茶器本质的定义,就不会再发现与用户有关的任何东西,甚至连文化经验都发现不了,更不用说交互体验了。因为这些都是由连续的偶然性支撑的,它在自为条件下进行选择的同时,亦对文化语义的合理性负有责任。从而让茶器使用的整个过程里充斥着各种有限观念的纯粹必要,并且让用户的自我意识通过一系列的交互行为得以原封不动地融合于相应的文化语境,继而成为文化属性的映射,它与承载者的关系可以恰当地命名为:文化语义和“本质”的精神交互。


(三)非存在的永恒偶然性与交互体验作为自为存在的关系


为了能尽可能完整地描述茶器使用过程中的交互体验,就得选择否定因素的讨论作为导引,上述已经看到,其实正是行为、仪式、文化语义及其器的本质在内涵和外延之间的一种非存在(非显像的存在)的永恒偶然性制约着交互方式的选择、体验的可能性与器物本质的当下形态。因此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作为非存在的永恒偶然性与交互体验作为自为存在的关系是什么?通常在研究茶器的交互体验过程中,会把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以及作为现象来源的意识形态,来构成使用流程中的一些环节,把茶器使用过程的程序化行为作为交互自为性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这是比较便于理解的,因为具体的行为和行为所涉及的器物是个综合整体,在这里除了直观的感知之外就没有别的感知,因此交互行为不过是直观的工具,交互体验则是直观狭义反映下的结果。但这样一来,交互体验便作为唯一或若干指定的推论、推理等形成了固定的样式,既然是“样式”则又进入了程序化的制式,便没有可供多元化质定的(无论是对茶器还是用户自身而言)具有可变性的体验感,制式的体验仅只为“可读”,而并不反映为“可写”,那么很显然这一切交互体验的现象就脱离了它的实在——一种基于用户反映的外物关系,面对在场的现象与反思,被反映的存在(选择)和非存在(未选择)的比较,以及上述所有对象概念的本质结构。


因此,作为非存在的永恒偶然性与交互体验作为自为存在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作为交互体验的实在的,可以任意变形、结构、综合的存在,绝不是不可以变更的唯一的存在,“非存在的永恒偶然性”实际上是茶器在绝对属性上的“物”,文化经验赋予其某种特定的形式和作为某种“本质”的当下形态,任何交互体验的表达都是在追问“物的本质”,但“本质”在文化语义中并不具备绝对性可言,文化同一性的偶然体作为用户、场景、使用情境的集合,无论是基于情感化理由的选择还是文化质料层面的解释,都可以分解为感觉上的情绪化和意识中的“虚构”。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理解为什么茶器的交互体验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如此丰富、多元且复杂的原因。


当用户探求某种不可替代的体验的本质时,最终他就会失去本来的某种形态,变成一个以其感知觉和意识为主导的,落于文化截面的碎片化存在——正如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样。


综上所述,对于茶器相关的交互体验分析,虽然只是进行了互相的关联,且并非一致的思考,但需要明白的是知道这些,就会进一步地还原出对于文化释义而言,相关器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在文化语义下,哪怕只是很简单的造型、用法和情境等,体验者对于其中的经验也不可能还原为某种独立的规则,而必然会在多样性的经验中寻求某种妥协。


结语


文章讨论了茶器交互体验相关的种种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作用等,行为与仪式的根本含义与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交互体验的重要作用;人文视角下器的本质与文化截面的因果关系;作为非存在的永恒偶然性与交互体验作为自为存在的原始关系等,逐次递进地交互体验层级的内涵与关联,并且从形式与存在的角度探讨了茶器相关交互体验的若干观念。希望通过这些有限的讨论,能够跳出只基于用户交互流程和过分关注对相关文化符号进行抽象,周旋于造型推敲,重点着墨于器物的文化诠释,而忽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交互体验及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本身的若干局限性。对包括茶器在内的相关产品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与启发。

课题来源

项目名称:闽南社区社会变迁的文化记忆和载体研究

项目编号:JAS19494

项目来源: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一级学科:社会学

二级学科:文化社会学

注释:

马驷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茶器设计创新研究——以陶瓷茶器[J].陶瓷研究20203504):45-48.

②黄海红,余莺姿.试论茶文化背景下手工茶器的创意与发展[J].福建茶叶20184008):157.

张近慧.广东潮汕地区工夫茶文化和茶器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参考文献:

[1] [1]马驷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茶器设计创新研究——以陶瓷茶器为[J].陶瓷研究,2020,35(04):45-48.

[2] [2]黄海红,余莺姿.试论茶文化背景下手工茶器的创意与发展[J].福建茶叶,2018,40(08):157.

[3] [3]张近慧.广东潮汕地区工夫茶文化和茶器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4] [4]李小默.我国古代陶瓷茶器的审美与文化[J].福建茶叶,2018,40(10):162.

[5] [5]许浩.禅宗文化在茶器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6] [6]昝娜娜.浅析茶器与传统吉祥文化的相生性——以茶宠之说为例[J].农业考古,2011(02):106-109+114.

[7] [7]吴远之,徐学.文化符号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茶道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2):65-69.

[8] [8]郑盛娜.青瓷茶器设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