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本土海洋博物馆馆藏资源为切入点,剖析海洋馆藏资源所具备的特征与价值,研究符合当下文化衍生的设计路径。通过深度分析海洋馆馆藏资源中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特征与价值,挖掘海洋文化与文化创意衍生的可利用点,推演出严谨的衍生策略路径,重在提高我国海洋文化软实力、促进海洋馆馆藏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聚焦于创新科普教育形式新维度、依托双减政策构建海洋教育融合体系、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三条衍生设计路径。对海洋馆馆藏资源的挖掘与整理,不仅转化与创新了海洋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海洋馆馆藏资源的科教价值、素养价值与文创价值。
关键词:海洋类博物馆;馆藏资源;文化衍生;衍生设计
“得海洋者兴,失海洋者衰”,2022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总结“2012—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自然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建设海洋硬实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掘海洋软文化的创新路径。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成12座海洋类博物馆,其中2019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世界十大著名海洋博物馆之一。据国家文物局2019年的统计数据公布,海洋类馆藏藏品数量达108506件。面向海洋类馆藏资源进行分析与再利用的相关研究,对提高全民海洋科学意识、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及传播本土海洋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海洋类馆藏资源的类型概述
(一)人文资源
海洋类馆藏中的人文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与海洋相关且有史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总和。其中包括海洋非遗资源、海洋民俗资源、海洋文学资源和海洋古迹资源。通过对海洋类馆藏人文资源的梳理与分类(表1),可见在发展和实践的历史长河里,人类与海洋互动频繁,进而留下珍贵且深厚的人文瑰宝。
海洋非遗资源是人类在长期的涉海活动中保存下来的具有较高艺术、技术等多元价值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国海洋非遗资源具有形态多元和内容多样的特点,如石塘的箬山大奏鼓,被誉为中国渔村第一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民俗资源主要是指沿海民众在长期劳作、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习俗、信仰、礼仪与节庆等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海洋文学资源是以歌颂、崇尚、记录海洋精神与物象为核心的古诗词文等优秀文化作品,语料文本通过历史更迭传颂至今,深度挖掘古人以“海洋”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元代的《鲸背吟集》,是最早以专题诗集的形式对元代海运进行全景式文本再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航海诗集、第一部海洋诗歌专集,也是《四库全书》集部中唯一具有海洋诗歌专集性质的作品,在中国海洋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①。海洋古迹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海洋古建筑、遗迹或残迹,如波罗庙(南海神庙),以地域性龙王庙为代表的海洋古迹资源等,是有形的物质见证。
对海洋类馆藏人文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有助于人文资源活化过程中的大维度、多元化、立体式的传承与传播,强化构建其影响力与再生活力。
(二)自然资源
海洋类馆藏资源中的自然资源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可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一切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划分为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表2),展现了我国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这些海洋自然资源宝库,是我国民众共同的财富。
其中,馆藏中海洋矿产资源是赋存于海底表层的众多稀贵沉积物,如锰结核矿,资源数量持续增长、经济价值极高,是可再利用衍生设计的自然资源。馆藏的海洋生物资源以鱼虾为主,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总量达12500多种,用途广泛。例如《本草纲目》记载了90余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辽阔海洋荟萃众生,是尚待合理开发利用的“蓝色”药库。海洋化学资源囊括了海洋中的各种化学相关物质。包括海洋淡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化学物质资源等。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海岸、上、中和底的地理区域总称,例如利用海底空间建造仓库等设施,可为我国“蓝色”粮仓事业构建更广阔的陆上空间。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是可持续满足人类能源需求的自然资源,包括海上风电、波浪能、潮汐能等,以“蛟龙”号为代表对海洋能源的探索与研发,其可再生属性,是保障能源安全的“蓝色”能源。
上述丰富的“蓝色”系列自然资源,是海洋类馆藏中“蓝色”科普的资源库,自带科教特征,在海洋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对建立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自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海洋类馆藏中自然资源在科教研究方面的重要来源。
二、海洋类馆藏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在对海洋类馆藏资源特征与价值的发掘中,以国家海洋博物馆馆藏为例,推演特征提取与价值转化。
(一)科普特征与科教价值
以我国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例,其馆藏藏品数量达8300件,共设15个不同内容与主题的展厅,蕴含代表国家级的海洋科技智慧与教育研究,深度挖掘其内核,具有极高的科教价值。其中对于海洋近现代文明、生物演变进化、天文、古迹等资源,展品通过文博平台的衍生转化对民众普及,是面向大众科普、传播、教育的优质蓝色精神食粮。青少年肩负着历史责任与使命,是国家的未来,海洋科教是提升全民海洋文化意识、实施海洋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海洋类馆藏资源在历史、时空、文化上的积淀,其内容体系的构建体量庞杂,在宽度和深度上有充分的挖掘空间,可被衍生设计的文博馆藏资源丰富。
我国海洋生物总量达到了12500多种,分类繁多,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青少年来说极具教育意义。例如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围绕“海洋科普进校园·地博讲堂”举办的系列活动中,通过科普直播讲座等活动向大众讲述了古海洋所孕育的种种海洋生物,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50余万人次,线上直播的方式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得到了中央媒体的肯定,对于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使民众体验了超越亿万年与海洋生物种族的零距离对话。综上,海洋类馆藏资源具有高度的科普教育价值,正向的科学引领,对传承与弘扬海洋文化、培育海洋意识至关重要,是确保海洋文化自信的正确路径。
(二)文化特征与素养价值
海洋人文资源的文化特征具有显著与潜隐双重性,海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海洋类民俗文化即人文历史实证,是已知的海洋人文资源中的显著特征,在历代传承中所产生的影响则为潜隐特征,对显著特征的保护有利于潜隐特征的正向性发展。深挖海洋人文资源的文化特征,对海洋文化产业化有着积极效应。
海洋馆藏人文资源是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说文解字》中撰述道:“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是优秀中华民族精神可包容万物、含纳天下的文献实证,是素养价值的真实体现。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对海洋文化素养的培养已进入实质阶段,例如浙江海洋大学专门开设了“中国海洋文化”“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课程。未来,除高等教育进行海洋文化学习外,以海洋类博物馆为主要形式的平台更应肩负起传承海洋民族文化和素养的使命,这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且提升海洋文化与素养的重要路径。
(三)产业特征与文创价值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海洋文化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里,将重点打造海洋文化创意产业,这是大势所趋。通过对海洋类文博资源创新转化的蓝色创意产业,具有再生性、溢价性、可持续性的显著特点,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赢。
大力推动蓝色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是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软实力的必经之路,海洋馆藏资源具备鲜明的文化衍生价值与产业化特征。在蓝色创意产业研究范畴与类型中,需多种行业融合,这是蓝色文创产业化和产业文化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文博资源,衍生创意有内涵、有外延的蓝色文创产品,对推动传统海洋文化的产业升级,和提高我国海洋文化的软实力均有积极意义。以定海古街渔民画创作室、普陀东极的渔民画廊、嵊泗的渔民画体验馆为例,岱山的渔民们对海洋渔民画旅游工艺品以及海洋衍生艺术品进行积极开发,吸引了众多来访的游客,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成为当地渔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如普陀渔民蒋德叶,在2021年其个人海洋艺术创作收益达30万元,在传承海洋文化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海洋乡村振兴战略。由此海洋文创产业价值的显著性特点更进一步夯实了海洋文化的群体认同和归属,激活海洋文化产业的丰富度,促进文化产业与地域性海洋特色的融合发展。
三、海洋类馆藏资源的衍生设计策略
海洋类馆藏资源的衍生设计策略旨在活化与转化宝贵的文化内容,富有美感以及优质体验的创新策略能够让海洋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贴近现实,发挥出视觉美学与设计创新的融合作用。
(一)普惠社会:海洋数字科普设计
我国五部委近日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中提及硬件投入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将优质的海洋类馆藏资源进行转换向社会大众进行普适化传播,有助于博物馆资源创新性转化技术融合的新发展体系形成,数字化科普衍生助力海洋馆藏资源以虚拟现实等形式为社会普惠与科普传播打开了新世界。
海洋类馆藏资源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其社会普惠的使命,数字化资源共享是馆藏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首先应加快数字资源采集和文化内容生产力度,丰富数字文化内容供给和普惠传播方式,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能力。在2021年全球科普日,腾讯旗下手游《和平精英》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跨界进行联动,打造沉浸式“海洋之旅”(图1),联合国内高校设立海洋科普讲座,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理念,在游戏互动设计中以我国功勋船“科学一号”为科普教育场景的载体,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交融所打造的平台在互动的过程中见证了我国海洋强国的历史脉络,激发了大众对海洋文化与知识的兴趣。馆藏资源的衍生品作为一个载体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对当地优质馆藏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整理,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的、多元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新通道,加快对馆藏资源的活化与更新。
在海洋的数字科普设计上,需达到与增强知识补给、信息认知的良好成效,针对海洋文化内容创新教育普及高度的要求,精准提炼海洋特色文化要素,编排故事结构与秩序,以线上+线下双模式海洋科普设计为大众提供更多学习方式。能够使科普与海洋文化有机结合并完整呈现,衍生开发内容翔实的海洋数字科普产品等。由此,在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中,大众既能够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过程呈现一种能动性,也逐渐由被动认知转为主动了解,使大众完成从文化的“认同主体”向“传承主体”的过渡。
(二)以人为本:海洋沉浸式体验设计
通过从大众本体出发考虑到看、听、用、参与等影响因素,充分刺激和调动大众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对于大众而言具备触感体验更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以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的一种营销方式。
让海洋博物馆贴近大众,穿越百年直接对话海洋文物,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传播海洋文化知识,增强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唤起海洋文化记忆的共鸣点。目前国内众多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旨在为大众营造高科技的氛围,深入体验文博馆藏的文化,亲身探究馆藏资源背后的故事,了解所肩负与传承的文化。以虚拟现实技术加持下的苏州博物馆文物展陈为例(图2),随着VR、AR、5G等前沿技术的进步,新兴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传播形式应用到博物馆的建设当中。愈来愈多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文博馆藏的科普领域中,由此满足民众对博古赏新、学习研究的需求,能够使娱乐文化体验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趣。基于新技术的导览方式新颖且直观,使博物馆观众得到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并且在原有的平面化观展体验基础上,发展为虚实结合的“3D”立体观展方式。透过直观感受自然介入、影响等方面有趣的科普沉浸式互动体验,可依托于现有海洋大数据与高科技深度融合,形成以海洋为主线、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海洋特色与文化资源,唤起大众保护、关注海洋生态的意识。
在海洋沉浸式的体验设计上,在数字化热潮下聚焦于数字博物馆的技术创新,以设计手段做内容上的转换(图3),依靠科技的发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赋能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可采用具备高复制性、可持续性的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迎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热潮,打破实体博物馆局限性,放大其文化特色。将具备交互技术的显示触摸屏置于实体馆藏文物旁,使参观者与数字文物进行交互,从多角度观摩真实数字文物,解决无法从实体文物中获取信息的痛点,线上与线下结合再造文化传播与普及力度。使大众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不能缺失海洋方面专业知识的支撑,易于大众接受且富有文化价值。同时考虑到大众群体理解水平的差异性问题,体验内容与形式要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最终通过游戏设计、展厅设计等多种形式,将大众从虚实结合的“观看”式观展升维到沉浸式互动的“体验”观展,使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能力提升到更高维度,达到科学知识充分补给的目的。
(三)核心之力:海洋主题文创品牌设计
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是海洋文化产业的核心之力,以海洋文化为发展对象,以原创性和创新性为特点,生产与海洋相关的文化产品并衍生相关服务,能够满足大众的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当下是文化艺术消费的时代,蓝色创意产业发展的“风口”已经到来。博物馆艺术衍生品所主打的文化营销道路其根源是文化的本身,与普通商品不同,博物馆馆藏资源的艺术衍生品是更纯粹的文化的衍生。
以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例(图4),已成功举办10届,共有1600余所高校、320余所中职(学)组织参赛,是全球唯一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公益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涵盖多学科多专业,比赛作品中展现了大量丰富的海洋民俗风情、传说故事等文创产品。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传达了生动的海洋文化符号、海洋特色韵味和海洋文化创意。发展海洋文化品牌产业,需要让创意性与原创性符合海洋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与海洋文化形象提升的诉求。其一可立足于当地独具特色的藏品,在设计中体现故事性,传承性,以及相应的创新性,使之更具有IP化的生命力,相应的衍生品设计应与当下海洋文化进行高度适配;其次,注重产品的质量,避免落入当下文创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境况,通过对海洋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图5),对其进行主题开发与应用,以海洋文化产品、文旅建设、文化展览等带动周边消费,能够实现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海洋文化产业搭建专属营销平台与资源展示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发展、关注、聚焦海洋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对海洋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是新世纪前瞻性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全面落实推进海洋强国战略,明确指出要推动蓝色文化与经济的互融性发展。海洋馆藏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具有多重优势。基于海洋馆藏资源可传承的精华内容进行推陈出新,需要珍视起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与价值的海洋馆藏资源,使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成熟走向欣欣向荣,推动海洋文化的普及是我们的义务所在。由此海洋类馆藏资源在衍生设计上需要同科技文化融合、产业跨界合作、多交叉学科应用,最终实现海洋馆藏资源的科教价值、素养价值与文创价值,才能为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注入新活力,使其焕发新生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8YJC760155
注释:
①张世宏.中国第一部航海诗集《鲸背吟集》考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63-72.
②郝志刚,李娟.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J].齐鲁学刊,2020(03):91-98.
参考文献:
[1]张世宏.中国第一部航海诗集《鲸背吟集》考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63-72.
[2]郝志刚,李娟.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J].齐鲁学刊,2020(03):91-98.
[3]于凤,王颖.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建设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08):116-119.
[4]侯宇亭,彭国强,陆元兆,张小林.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体旅融合发展的协同效应与创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10):29-35+42.
[5]周雅琴,吴波,王佳瑞.公共教育职能下博物馆出版刊物的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10):33-35.
[6]刘莉.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综合实力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7]马克秀,张鑫.数字时代海洋文化传播的创新及对海洋文化产业的作用[J].中国海洋经济,2021,6(01):168-182.
[8]马姝丽,刚强,陆睿琦,李苏蒙.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08):97-99.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