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工业遗产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在更新过程中总是出现设计雷同、文化同质的现象,从而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文章基于场所记忆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调研法对江南水泥厂的遗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所存在的文化记忆缺失等问题,探寻其工业遗产更新的策略。以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场所记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退二进三”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工业遗产更新从原来的重视物质载体更新为主开始向关注工业遗产内在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转变,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工业历程的见证者和工业记忆的承载物受到广泛的关注。场所记忆是工业遗产中最为重要的价值之一,通过保护工业遗产中独特的场所记忆,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才能摆脱工业遗产更新中“千城一面”的现状。文章以江南水泥厂为例,分析其工业遗产的价值,提取场所记忆要素,并提出场所记忆延续策略,以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指在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遗留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总和。它包括了工业化的生产场所,还包括了工人所居住的场所、使用的运输系统、仓库、能源设备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2003在俄罗斯下塔吉尔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第一次对工业遗产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了工业遗产本身价值的重要性。2006年在无锡举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讨论中通过的《无锡建议》是中国首部界定工业遗产的宪章性文章,该宪章明确界定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和保护途径进行了阐释。
(二)场所记忆理论
场所记忆理论始于18世纪中期,包含了集体记忆、城市记忆和建筑环境等方面。哈布瓦赫在他的著作《记忆的社会性结构》里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成员们所共同拥有的场所记忆、对城市的印象和生活记忆。凯文·林奇指出城市内的公共景观是构成城市印象、城市记忆和城市环境的核心要素。雅克·勒高夫认为场所是镌刻集体记忆的载体,所以能够体现集体记忆的历史和文化都可以归纳到“记忆场所”的范畴当中。诺伯舒兹在他的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系统地将场所分为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和场所精神三个方面。记忆的留存主要依靠场所的营造,地域性空间的塑造对文化和集体记忆重塑有重要的作用(图1)。通过情景、文化等要素构建而成场所能够使人感受到场所精神,具体表现为“方向感”和“认同感”,通俗地说就是处于场所中的人明白他身处何处,并且知道此处对他有何关系与意义。
(三)工业遗产中场所记忆的载体
《下塔吉尔宪章》中指出工业遗产中存在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工业生产而建造的相应配套设施如工业建筑、工业构筑物,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依托工业区所形成的城镇和景观等物质或非物质的表达,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人文价值。工业记忆和城市文脉都存在于工业遗产当中,工业建筑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构成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工业文化。随着城市对生产需求的转变,老旧工业基地不再适应城市高速发展的要求,但是工业遗产中存在的人文价值与周围居民产生了深刻的羁绊,对工业遗产产生了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分析文献及相关案例将工业遗产中场所的记忆载体分为物质和非物质记忆载体。
1.物质记忆载体
工业建筑及构筑物。在工业建筑中其结构一般代表了其所属时代最为明显的建筑特征,在工业遗产中除了工业厂房,许多与生产相关的工业构筑物,如冷却塔、运输线、传送带等;具有特殊生产工艺用途的设备;其物质形态本就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并且这些工业遗产所处的场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能够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场所记忆。
建筑材料。用作工业建筑的材料除去特殊生产要求外,一般以经济适用为第一准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性。材料在经过时间的磨损后,本身就潜藏着各类记忆和历史,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是岁月的记忆,对于当代人来说是旧时代的痕迹,是能够触摸的历史,能够通过这些材料感知历史的温度。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除了工业建筑外最能体现工业特性的物体,这些象征工业生产历史的设备能够将人带回到当时的生产情景,让人身临其境地感知工业生产的过程,对生产记忆有直观的体验。
2.非物质记忆载体
生活场景。不同时代的生活节奏都不同,在工业区内集体生活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场景,与之相匹配的生活空间,从街道到坐凳都记录着独特的生活记忆。这些生活中的场所都具有唯一性,能够体现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情感最大化地激发。
人为造成的痕迹。工人在工业场所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足迹能够成为追溯工业事件的线索,痕迹贯穿着过去与现在还联结着未来,是一种可以触摸的记忆,通过对痕迹的强调可以强化场所记忆。
二、江南水泥厂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江南水泥厂历史沿革(1933—1998年)
江南水泥厂历史沿革见表1所示。
(二)江南水泥厂记忆场所现状
江南水泥厂的发展历史十分曲折,现如今主要遗存有昆德厂长故居、甲乙丙丁住宅、小黄楼、职工住宅区、栈房、水泥筒仓、窄轨货运火车、水泥旋窑等。厂区内的工业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伤,濒临倒塌损毁。从2019年5月开始,江南水泥厂开始对厂区内16栋民国建筑进行抢修性修缮和保护。江南水泥厂现存“记忆场所”如表2所示。通过调研归纳发现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场所都处于荒废状态,例如小黄楼,曾当作工人们工作之余放松的俱乐部使用,如今却因缺乏保护导致出现建筑结构破损、房屋周围景观荒芜等问题;难民医院在被列为保护文物后也闲置下来;古银杏树、梧桐林荫道和喷泉假山作为厂区内的景观节点,留存着工人们生活的痕迹,但周围空间利用不当,并未向参观者提供观赏的空间。综上所述,经过调研发现厂区内对现存的记忆场所存在重视不足、利用不当等问题。
(三)江南水泥厂场所记忆提取
1.生活记忆
生活记忆的主要载体是社会群体,即一群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联结、有一定共同特征的“人”,而人群性质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集体记忆的传承。工人们生活的记忆交织在厂区内的生活场所之中。江南水泥厂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民国住宅风貌区(图2)和职工住宅区(图3)内留存的生活印迹反映了过去的生活状态,其中民国风貌区里的建筑大多保存完好,能够体现当时的建筑风貌;同时江南水泥厂作为南京大屠杀时期最大的难民营之一,蕴含在其中的爱国热情与抗争精神也印刻在江南水泥厂的集体记忆中。随着江南水泥厂在工业改革浪潮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工人们生活的痕迹也逐渐消失在时间的浪潮下,曾经的家属社区只留下老一辈仍在坚守,随着最后一批职工的老去,属于那一代人的工业生活记忆也将随之消逝。
2.生产记忆
生产记忆体现在工人与工业设备之间的联系上,随着工业设备的更新或淘汰而进行演变,相互之间相辅相成。工业遗产也能看做是生产记忆的载体,能够让人回忆起属于某个地区独特的工业记忆,江南水泥厂的工业历史始于抗日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南水泥厂的历史既是一部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江南水泥厂中建筑格局保留完整,各时期生产活动的记忆都能够从建筑上体现。厂区墙体上的生产口号反映了当时江南水泥厂的工业生产精神(图4);江南水泥厂在经历了生产结构性的衰落之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长期的闲置导致其生产区域变成了一片废墟,产生了大量工业生产遗留的问题亟待解决:厂区内工业生产后产生的粉尘污染没有得到解决;生产空间内的结构经过时间的侵蚀开始出现结构性毁坏(图5)。2012年南京市将江南水泥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后除了日常修缮外其余的保护规划工作迟迟没有付诸行动,蕴藏在工业建筑中的工业文化气息和历史记忆随着建筑的毁坏开始逐渐消散。
3.生态记忆
江南水泥厂毗邻栖霞山风景区,生态格局较为完整,厂区西侧被山林环绕,北边有运河流过,厂区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水泥厂运行时周边景观为工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水泥厂的荒废,厂区内的植被因缺乏人工维护导致厂区内的景况不佳,工业生产遗留下的污染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损害。以护厂河为例,护厂河包绕整个厂区成为江南水泥厂生态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工业生产时期护厂河受到污染(图6);部分工业设施因闲置或废弃导致景观环境被破坏(图7),影响到整个厂区的生态环境。
三、江南水泥厂场所记忆延续策略
在对城市工业遗产的文脉延续上应对工业遗产的原貌尽可能地保留。让城市工业遗产自身成为记录城市发展历程、历史脉络的容器。并且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度发掘,让工业遗产更新与改造更具城市特点与文化特性,从而有效“推动空间的情境叙述”。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不仅仅是空间建筑、视觉环境等方面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延续和对人文情感的留存。
通过对江南水泥厂生活、生产、生态记忆的分析与归纳,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适用于江南水泥厂场所记忆延续的策略:
(一)基于生活记忆进行叙事性展示
对各种记忆进行分级处理,以分发问卷的形式对场地内重要的记忆节点进行梳理,以记忆的重要程度对场地的再生进行取舍,尊重场地周围居民的记忆。将工业特征符号化融入特定的场景当中以强化空间中的工业感,提升场所记忆、文化归属及场所之间的关联性。
以场所精神引导实践,依托水泥厂的历史和工业文化,衍生出特有的故事性,营造其自身的场所精神。以厂区内昆德故居和小黄楼作为档案馆展出江南水泥厂的发展历程以及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难民的事迹,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对厂区历史产生认同感;难民医院改造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时间为线索引导游客了解抗战历史,以昆德雕像为切入点,升华抗战精神;更新民国特色建筑、培训学校等闲置建筑,以场地及建筑空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来营造江南水泥厂的场所记忆,突出场地价值。将原先的职工游泳池进行改造,利用游泳池本身形成的高差,用钢材和工业元素构成观演空间,形成互动娱乐体验场地,让体验者获得参与感,增加景观记忆点。
职工生活空间的更新从建筑立面、街道铺装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甲乙丙丁住宅建筑立面的更新应符合民国时期建筑风格,营造特色人文风貌;对建筑立面材质和风格进行统一,让建筑空间更加协调。对场地铺装进行更新,强调材质和形式的引导性,局部道路进行软化处理,铺制青石板,提升路面的疏水性。同时增加节点小景以及一些工业景观元素;厂区入口空间,增加节点视线景观。通过对建筑物及自然景观的构成元素进行提炼深化,营造具有历史记忆感的特色景观空间。将厂区内的街巷空间与游览线路相结合,在保持空间原有肌理的同时延续场所记忆,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事件为叙事逻辑将提取出的生活场景相串联,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再现工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历史,对寻回集体记忆、增强文化归属感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生产记忆还原生产场景
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其能够还原生产性活动的相关场景和历史。通过对江南水泥厂现状进行调研,将厂区内的工业遗产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以水塔、烟囱等工业构筑物为例,这些工业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城市中独一无二的风景线,将水塔和烟囱进行保留,对其进行翻新和修缮,同时在水塔和烟囱的表面配置LED照明系统,白天是城市工业历史的代表物,夜间则作为大型灯光秀的载体,成为整个厂区内最具特点的记忆点和标志物。加强了水泥厂工业历史的辨识性,同时以工业构筑物作为厂区空间的识别物,强调视觉上的方向感,使游客对游览位置有明确的认知。
建筑外环境采取以修复为目标的“工业景观”模式,将水泥旋窑厂房、水泥筒仓的外部建筑立面进行保留,营造工业生产氛围,通过优化排污设施、移植草木等方法,改善水泥厂因工业生产而被破坏的土壤质量,保存水泥厂留存的高空传送带,为参观者提供怀旧感与文化体验,同时也传承了城市工业记忆,强化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感。
对于厂区内的遗产建筑保护,主要采用“工业博物馆”模式,水泥厂中的大跨度建筑结构通过改造能够用作展览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省改造成本,同时保留了工业氛围感。依据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改建场地中的生产车间及废弃仓库,构建出不同的生产空间,以水泥生产的流程为主题进行展示,同时设置游览路径串联起这些空间形成连贯的工业生产场景,增强游客对工业生产流程的认知有助于形成共同归属感。
以废弃的窄轨火车作为景观节点,象征江南水泥厂用火车头带动工厂进行生产的场景,以视觉感受强化场所感,营造一个富有工业精神的公共空间。同时,荒废的水泥生产设备、工厂建筑等有形的工业遗留物和无形的工业历史可以转化成具有旅游吸引力,集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旅游资源,通过空间环境重塑展示工业精神,让工业记忆得以延续。
(三)基于生态记忆进行景观重构
基于江南水泥厂职工广场荒废、闲置的现状,首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广场特点,围合广场的民国建筑保持原有格局不变,活动空间保持视线开阔,增加景观小品,并搭配低矮绿植,部分场地进行硬质铺装,通过在广场布置休憩的座椅,以广场作为游客的集散点,满足休憩、观赏、游客引导等需求。对厂区内污染较轻的地块采取以补种绿植为主的修复策略;针对损毁严重的区域,可以设置为隔离区域,保护场地的废墟感,与改造完成的景观形成对比,可以让游客对保护生态环境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通过将江南水泥厂内原有的运输铁路进行保留,塑造一条贯穿水泥厂的景观步道,道路两旁增加夜间照明装置。步道两侧放置水泥厂的生产设备,丰富场所内的工业元素;以银杏古树为中心设立保护范围,种植特色树木及植被,丰富厂区内植物使其多样性,提升厂区内的景观特色;将喷泉和假山重新修缮设立为亲子休闲区,将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游憩场所。
根据江南水泥厂的工业遗产分布,设计以护厂河作为景观带,通过在沿岸设立景观廊道、亲水平台,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并依沿河步行道将银杏古树、喷泉和假山、梧桐林荫道等特色景观节点进行串联,形成特色观赏区,丰富游客、居民的步行路线;沿河为游览线路,沿途设置工业构筑物和事件路牌,让游客在观赏途中可以科普历史,重现河道的历史风貌和人文价值,营造特色的景观空间。再现居民的生活记忆,建立起人与环境之间的感情联系,赋予原有的空间以情感价值,实现延续场所精神的目标,打造出具有江南水泥厂特色的景观滨水空间。(图8)
(四)增强居民参与感,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公众参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工作,是保护更新决策的重要基础,在工业遗产保护过程当中,仅有场景化和景观化的改造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公众参与的力量。应当广泛吸收当地居民及各界人士的想法。以此为基础,面向社会各界,设计更加多元的公众参与方式,如通过手机APP或者以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收集江南水泥厂保护更新的民众建议。江南水泥厂社区中居住的多为老年人,对网络不熟悉,可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来进行公众参与工作,通过全面调查总结出江南水泥厂保护更新的最优化方案。
政府作为工业遗产保护的发起者与决策者,应主动引导更新。首先,要对已经改造更新完成的区域,从政策层面就要保证其后期正常运行与维护,协调各级部门调研完成记忆场所的评定,汲取成功经验进行区域内的推广。其次,组织多方参与,进行多渠道宣传,鼓励人们参与到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宣传中。加强居民、游客的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倡导以政府的行政力量为主导,居民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形式,为工业遗产更新建言献策。
结语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城市工业发展的见证者,而且是工业文明的承载物,蕴含了工人们心中对于工业生产的记忆和对城市的特殊情感。因此在对工业遗产进行更新保护时应该以保留工业记忆为出发点,通过更新使原有场地焕发新的活力,延续场所记忆。文章以场所记忆理论为切入点,总结梳理出江南水泥厂所蕴含的生活、生产和生态记忆,提出基于生活记忆进行叙事性展示、生产记忆还原生产场景、基于生态记忆进行景观重构的记忆延续策略,针对城市更新“千城一面”的现状,以延续场所记忆为目的,使城市中即将消逝的工业记忆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白梅,朱永强,连海涛.场所记忆视角下工厂单位社区遗产更新研究——以邯郸市邯钢百家村社区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15-20.
[2]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Schieder T.The Rol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Political Action[J]. History and Theory,1978,17(4):1-18.
[4]Andrew G.Walder.Organized Dependency and Cultures of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83,43(1) :- 51-76,106-130.
[5]徐艺文,常江.基于场所精神营造的枣庄中兴煤矿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J].工业建筑,2017,47(07):63-67.
[6]李祎.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5.
[7]阮悦来.城市场域文化建构——公共艺术在城市工业遗产的空间转向与媒介融合研究[J].雕塑,2022,149(03):38-41.
[8]郝莹玉.城市文化的探望与对话[N].张家口日报,2021-11-25(005).
[9]乔治,万洁.文化记忆视角下工业遗产价值重塑——以申新纱厂为例[J].装饰,2022,348(04):130-132.
[10]胡纹,雷嘉懿.弹性理念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策略——以重庆特钢厂为例[J].中国名城,2022,36(08):49-54.
[11]徐祥伍,欧阳国辉,葛万宝.公共艺术空间介入旧有工业厂区的再生设计策略研究——以上海上生新所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11):91-94.
[12]毛翔.工业美学视域下探讨工业遗产建筑空间的创意再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10):63-66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