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格式塔心理学,通过分析代表性作品,以期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提出可行性设计策略。根据格式塔三大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群化原则、简化原则,提出运用创建互动和变化、重视大的体块化、放大冲突焦点的形式和方法,同时依托情理之中的文化与制造意料之外的体验,提升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度,实现公共艺术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视觉感知
引言
公共艺术是当代艺术与社会公众产生思想碰撞的产物,体现了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思想和态度。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既定义了场所的性质,提升了环境的品质,创建了城市美学意象,同时在与公众的不断对话与参与中,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美学文化,是将城市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扩大的重要媒介。
一、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缘起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随着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不断发展,对于文化的重视与运用,使得公共艺术摆脱了早期仅仅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装饰物的作用,成为具有满足城市公共空间的物质性、文化精神性和社会价值的人文特征的存在。城市公共空间可通过公共艺术的展现形式体现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促发人们思想感情价值的演变,从而加深人们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维系,同时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一)公共艺术的视觉特征
人获取信息70%来源于视觉,视觉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艺术形式,是视觉阅读时代建立美好城市的最亮点。公共艺术适用于公共空间的前提规定是积极主动的,在给予公众以精神和人文意义的视觉焦点时,要提供直接、鲜明、愉悦的空间感受元素。公共艺术主要从色彩、造型、材料和环境背景四个方面形成独特的视觉吸引,其中色彩鲜艳、造型多变、材料新颖、环境背景简洁。
(二)公共艺术的精神感知
在以建筑为中心的城市中,可被意象的特征因素主要有形式因素、可见度因素、使用与意义因素,前两者为视觉方面,后者则代指精神、内涵。公共艺术的设计是在符合公众的审美认知的情况下,为公众提供观赏、解读的机会,以此促进公众的参与和社会解读。同时公共艺术的设计主旋律是对人的意义的持久性和永恒性的思考和展示,是激发人们对于人的生存价值意义的把握和创造。
二、格式塔知觉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起源于1912年,在德语中译为形式或者图案。格式塔作为心理学术语有两层含义:一为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二为事物的个别实体,认为整体是由分离的个别实体组成,形式只是其属性之一。格式塔有三大基本观点,第一个观点为知觉的整体性,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是人为区分的单个元素,此观点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第二个观点为同型论,认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是两两对应的关系,都是同型的或者同构的。第三个观点为场作用力,此观点为第二观点的推论,即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相对应的完整的动力结构,意为人们在感知不同的形式时,在物理的诱导下对应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
基于格式塔理论,发展了格式塔三大组织原则从而阐述知觉整体性与形式的关系。第一原则为图形和背景,在一定的场内,人们总是有选择性地感知一定的对象,而不是感知场内所有的对象,被感知的对象便成为了突显出来的图形,没被感知出来的对象则变为背景,又被称为图地之分。第二原则为群化原则,即人们在观察某物时,知觉控制多个刺激,引导人们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其中,邻近、相似、连续、封闭等最易被群化。第三原则为简洁原则,是第二原则的深化,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会让人们产生对对象简化的倾向。
三、公共艺术中的格式塔心理学
(一)图形与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和背景存在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视点较强,背景模糊,相对较弱;图形是被包围可以看到轮廓的较小对象,背景是被包围着的较大对象;图底关系之间可以互换,典型代表为鲁宾的两可图形。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公共艺术为图形,环境为背景,不仅符合公众对于空间视知觉的需要,更有助于突出公共艺术空间,使之成为视觉焦点。
(二)群化原则
群化原则中邻近原则和相似原则在真实的环境中,起着相同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外因场的作用和内因各元素之间的共同协作下,在一定范围内的色彩、形状、质感方面相似的物质都会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连续原则是基于对象有序的感知,表现为从混乱走向有序,从而产生组织。封闭原则更多地依靠符合逻辑的想象和联想,补齐尚未闭合的图形,使之被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城市公共空间中,邻近和相似保证了空间的整体性,连续和闭合实现了空间的疏密有致,同时群化原则也适用于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三)简化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简单的几何形体最容易被感知为图形,这是因为人们在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时,会适当地简化。简化原则又称为优图原则,旨在通过最小化的认知来实现感知视觉的意义。在实际的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应用中,简单的视觉形式更易为公众创造记忆点,也便于公众理解和添加想象的空间。
四、格式塔心理学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案例
格式塔的三大原则是从视觉上的呈现和感知上的联想、想象为公共艺术介入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追求传统建筑审美的“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提供了科学而又夯实的依据。
(一)地方共赏之《不是月亮》
月亮这一“物”自古人吟诗作对之后就变得意有所指,许多诗人都以它为创作源泉。如今转换到当代,虽不再有李白这样的诗人,但是人的情感、人生感悟和意志力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课题。由MAD置于北京老城中央的作品《不是月亮》(图1)通过技术处理,将原本“不可知性”且远距离的月亮,变为触手可及的“月亮”,这一设计形式将传统概念中月亮象征着的情感表达出来。
作品将直径6米的灯光装置悬挂在天空,演绎圆月的裂变、旋转、分散、聚拢等多个维度的变化。《不是月亮》巧妙地运用了“是”与“不是”的辩证思维。它是月亮,因为作品以公众印象中熟悉的圆月图形悬挂在漆黑的夜空背景中,在夜空的衬托下,皎洁的月亮简洁而又醒目,同时多个维度的变化在群化原则下展示了月亮的阴晴圆缺。它不是月亮,是因为它只是一件通过现代科技实现的一种视觉效果的作品,并非真实的月亮,但是其简单的圆月形态满足了公众对于月亮的认知,实现了人们对于月亮的进一步探索。
(二)地方记忆重塑之《北京·记忆》
2012年北京对地铁建设进行了创新设计,以呈现多样形式的公共艺术为主导,取代原来壁画形式构建地铁文化艺术氛围。以8号线南锣鼓港站《北京·记忆》公共艺术作品(图2)为主要代表,收集了4000件关于北京人记忆中的物件,分置于琉璃块中,这些琉璃块组合成具有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装饰在地铁站的墙面上,且琉璃块中附有二维码,公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聆听每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记忆”不仅代表了北京所形成的历史,也代表了在老北京中发生的种种经典事迹。以白墙为背景,单个琉璃块为部分,组合形成北京特色人物和场景的图形,其中白墙喻为时间长河,单个琉璃块是发生在老北京中的典型记忆物件,这些物件在时间的洗涤下,形成了北京整体的历史记忆。作品采用群化原则的表现形式,以点的邻近、相似;线的连续;面的封闭实现图形的组合,既完整保留了前人“记忆”,又使得后面的人通过透明的琉璃追根溯源形成自己的“记忆”。同时现代人扫码阅读的方式,让公众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产生了主观能动性,追上了逐渐远离的“历史记忆”。
以上两个作品都是格式塔心理学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案例,巧妙地实现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变化和统一。通过对两个作品的解读,希望从中找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品质。
四、突出传统文化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公共艺术是贴近群众生活、符合群众意志、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公共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视觉载体,在现有的设计技术路径中还存在欠缺。本研究立足现有研究路径,对格式塔心理学和公共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结合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提出以下两点设计建议:
(一)合理运用当代审美的形式和方法
符合当代公众的审美需求是判定公共艺术是否合乎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公共艺术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以创建互动和变化、重视大的体块化、放大冲突焦点的当代审美形式和方法来实践艺术动态的一致性,探索传统文化对于社会性、观念性的纵向衍生。
1.创建互动和变化
当下公共艺术普遍具有互动和变化的意识,但是由于切入点不具有普遍适应性,让公众无法理解公共艺术,从而大多停留在互动表层。用具有公众审美习惯的格式塔心理学作为切入点,以符合当代性的创造转换,促发公众在互动中的情感变化,是完善公共艺术设计技术路径失效的前提。《不是月亮》以现代磁悬浮技术实现公众与月亮的互动,利用月亮图形和夜空背景,实现公众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月亮最原始的阴晴圆缺变化外,还有符合群化原则的艺术手法,满足了公众丰富的情感需求。从本体互动到情感变化,实现了艺术从部分到整体、从个性到共性的当代转变,创建互动和变化是公共艺术基于实物静态转换到情感动态的审美取向。
2.重视大的体块化
公共艺术在画面的空间结构表现上,需要采用大体块的方法来描绘对象,以点到线再到面,将艺术的风格特点展现出来。《北京·记忆》以小物件的琉璃块为点,整面墙为线,记忆场景为面形成大体量的呈现效果,满足公众对于公共艺术的审美需求。明显区别于微小单体的视觉存在,是实现符合公众审美,吸引公众互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公共艺术续写公众审美价值观上尤为重要。
3.放大冲突的焦点
公共艺术在当代的实质是批判和包容,如何让公众读懂批判和包容是当代艺术美学的基本范式。放大冲突焦点有助于公众看到以图形为视觉为中心点的公共艺术,更有助于引发公众对于冲突的思考。放大冲突的焦点,是用尖锐直观的表现形式提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需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二)创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当代城市的发展时期,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是必然结果,是合乎公众意志的情理之中,但是设计简单宽泛的文化嫁接,容易引起公众的视觉审美疲劳,只有设计超出公众意外之外的效果,才能有效吸引公众参与,才是公共艺术与公众良好互动的良方。
1.尊重情理之中的文化
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要尊重情理之中的文化,一方面是尽可能地保留项目地所附带的原生性文化,符合其特性进行继承和创新的设计。如胡泉纯的作品《天坑地漏》,作品保留雨补鲁场地的特质,结合当地青石将雨补鲁天坑中的“地漏”设计成漏斗状,呈现出强烈的诱惑感和危险感,以极具探索性的方式引发公众参与。另一方面是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以更加宽阔、长远的视角去捕捉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周期,达到与艺术“共生”,为艺术价值增生,为设计赋能。
2.制造意料之外的体验
在尊重情理之中的文化前提下,要构建超出公众意料之外,可以让公众不断回味的细节作品。这就要求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在视觉上做到符合公众需求,更要在知觉上实现突破。
(1)思维体验,公共艺术的设计不能只注重艺术外在的显现,更多的是表达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是通过思维体验,引发公众深思的过程。就如BIAD的《胡同新语:胖子·饺子》,是通过夸张的外在表现,吸引公众注意,而后引发公众关于胡同文化在当代该何去何从的深思。
(2)认知体验,打破公众固有的传统认知,会唤起公众不同的感受与领悟。如缑晴徽的作品《山之门》,作品以传统文化中的门为主要创作元素,将其设计在山体岩石中,以公众会希望通过开门来探索未知空间的行为作为设计切入点,激发公众的好奇心,但是,实质上这是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它是公众观念意识上的门,也是超乎公众想象的门。公共艺术的作品便是要做到这种先尊重情理中的文化,后制造意料之外的体验,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吸引公众参与其中。
五、结语
将格式塔心理学中注重视觉审美的研究结合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为公共艺术的更多艺术表达创造了可能性。采用格式塔组织原则增强了公共艺术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感知,以创建互动和变化、重视大的体块化以及放大冲突焦点等形式与方法提高公共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同时让公众更好地读懂公共艺术作品,在此之上,创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可提高公众的思维能力及唤醒公众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只有将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特色发挥到极致,才能创造城市美好意象。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历史[J].公共艺术,2009(01):43-45.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文采.格式塔理论在科技论文插图编校中的运用[J].编辑学报,2022,34(03):274-278.
[6]武定宇.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探索性实践──“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的创作思考[J].装饰,2015(01):112-114.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