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沪滇帮扶、产业振兴”的服装设计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以上海工艺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郭丽莹1 ,王绿英2 ,贺一馨1

2023-11-03 13:17:00

已关注

摘要:文章针对教学特色不鲜明、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有差异以及云南少数民族非遗产品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利用地域优势,通过打造校内特色项目,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引入云南活态地域文化以及国际设计师教学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经过实践,学校就业率和专业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非遗传承人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得到改善。从根本上建立了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体系,同步拉动云南少数民族产业振兴,达到双向助力、双向反哺目的。


关键词: 服饰传承与创新;沪滇帮扶;乡村振兴;专业建设;双向反哺


引言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丰富多彩,但在服饰、文创产品的传承与创新创意设计方面亟需注入新鲜血液。此前,非遗扶贫车间建设4666间,服饰产品却依旧以原始的样式进行生产,再设计再创造能力极其缺乏。存在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等问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团队积极探索鲜明专业特色,希望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建设道路。


2017年7月,国家文旅部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研培计划”,与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企业监管处建立联系,积极开办“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纺染织绣产品创意设计研修班”,积累大量宝贵的少数民族地区一手文化资源,为专业建设探明主体,确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传承与创新”专业特色。立足于设计扶贫、职教扶贫、非遗扶贫,深入云南打响脱贫攻坚战。


本研究通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传承与创新和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结合,挖掘课程深度,提高学生设计思维转化、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教学育人紧跟时代潮流、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素养,与企业、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型服装人才。


一、服装设计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定位


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服装产业经济要实现创新,需加强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与再设计。服装艺术类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目前服装设计类专业针对教学改革的方式主要有校内外实践课程组教学模式、服装工作室和教学结合、校企结合、改变授课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校内外联合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了学校育人与用人单位要求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艺术类院校既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职责,同时担负着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功能,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少数民族扶贫非遗传承中,一些学者提出了线上“活态化”和“产品化”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产品进行提炼、鼓励人才返乡工作,以人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利用非遗资源,研发产品的技术和创新性、发展旅游业,带动非遗文化的传播。在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扶贫过程中,存在“时间过长”“资金不足”“非遗传承规划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服装艺术类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少数民族非遗扶贫项目,打造校内外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践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双轨并行,加强培养人才的同时,为文化底蕴丰富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提供物质和文化双重脱贫支持。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自2017年开始,响应上海“四大品牌”战略与“沪滇帮扶政策,与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和企业监管处紧密合作,致力于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用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以更好地调整专业教学模式,办出专业特色,服务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为最终抓手。


(一)专业建设目标


1.教学改革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借助沪滇帮扶地缘优势,挖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传承与创新元素,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主要解决专业特色不鲜明、师资来源单一、产教融合不足等突出问题,帮助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有差异、社会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


2.提高少数民族居民收入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进行传承与创新,将方法进行总结并推广,带动云南少数民族居民再就业,帮助贫困手工艺人摆脱生活困境,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以少数民族非遗服饰为产品进行创新,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提高家庭实际收入,使云南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现专业目标的方法和举措


1对接地方产业需求,项目融入课堂


确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传承与创新的专业特色,根据此目标,改革课程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课堂,以真实项目为引领,打造一系列进阶课程体系,通过真题实做,在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课程融入少数民族非遗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理解服装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专业学习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元师资实现课堂的产教融合


在教学模式方面,以本专业承担的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为契机,为云南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设计思维培训,提升他们用现代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商业技巧(1。另一方面,建设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车间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习所为基础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将非遗传承人引进课堂、邀请国际设计师进行课堂教学,打造多通道的师资来源。


校外实训基地共设计了为期一个月的独立培训课程,课程主要以服饰配件设计为主,由独立设计师进行授课,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团队协作进行动手实践。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产品调研,独立完成整个作品制作。课程后期,组织学生到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博物馆进行交流观摩,到非遗文化中心参加专题讲座,进一步丰富非遗传承人的设计想法,提升思维深度。


通过多元化师资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民族服饰手艺,学生的思维深度得到延伸、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审美广度得到拓展。学生充分体会到创新设计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服饰的兴趣和激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3建设经验和方法辐射云南院校及地方企业


(1)通过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五年深耕,本专业总结出一套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论,与云南院校建立校校合作联系(图2、图3),复制推广此模式,带动更多地方经济发展。


(2)助力乡村振兴,致力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穷。通过调查发现,截至20208月,云南留守儿童总数达120万,且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超过79%的父母在外打工持续时间为半年以上,孩子的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外工作的父母所得工资也有限,在家留守的孩子生活质量改善不明显,同时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通过非遗扶贫项目,让妈妈们回家。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非遗人群创新思维培训,建立扶贫车间、非遗工坊,量身定制产品设计方案,做到一村一品,提高从业人员收入,改善家庭经济情况。


针对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服饰产品创新度不够,非遗传承人无法仅通过非遗产品传承来满足家庭支出的问题,为了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专项帮扶,对扶贫帮扶方式进行总结推广。帮扶模式进行创新,形成一套完整帮扶体系。(图4)


(三)专业建设意义


1.培养了差异化与创新性结合人才


针对突出问题重塑专业特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400多所,设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有188所,同样地处上海的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也设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研究成果解决了培养人才中差异化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问题,更注重设计人才的跨民族、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服装创新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2.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达到一致


实践成果解决了以往师资来源单一、产教融合不足带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落差的问题。


五年来,利用学院所在嘉定区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对口扶贫,以及学院承担文旅部非遗人群研培的优势,引进云南省非遗大师及其工艺,扎根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积极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车间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习所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有力依托。同时,将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成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独立设计师在研培计划中为非遗传承人授课并结对,形成校内教师、非遗传承人、技术技能大师、独立设计师密切合作的创新教学团队,共同开展科研、教学、产教融合创新等活动。


通过多方面师资结合教学,使学生在今后就业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和应用能力,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满足了企业对服装专业型人才的要求,实现了学校、企业、少数民族地区多方受益的最大化。


3.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实践成果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双向工作站,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服务平台,打造文旅和文创服务团队,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院校形成对口支援,资助贫困学生。


实施多层次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纺染织绣产品创意设计培训计划,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与课程资源,面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从业人员,开展非遗发掘、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为民族服装服饰相关非遗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保障。


二、专业建设的特色与创新


(一)专业课程创新了文化、思政和德育的融合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文化复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民族灿烂民族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

我国大量非遗文化存在于乡村,记录着一代代人的生活轨迹,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乡村非遗文化逐渐失去生命活力,甚至被遗忘,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服饰传承与创新研究,既为专业建设带来抓手,形成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又为乡村非遗传承带来生机希望,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有信心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瑰宝。


非遗文化与专业教育结合,让非遗文化传承“活”起来,加深学生认知,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响应国家号召,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专业课程实现了多元师资来源的通道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专业教师负责学生所有教学任务,但专业教师对企业现状和非遗特色了解不透彻,因此需要根据教学目的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通过在校内创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校外开拓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训基地的形式进行授课,形成以校内专职教师为核心的多元化、开放式师资格局。


多元师资通道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各专业领域的人才优势,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既满足了企业需求,又能继承发扬我国本土优秀文化根基,学生在追求美的同时也具有了创造美的能力。


(三)初步建立教学与社会服务的“双向助力、双向反哺”机制


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传承与创新为抓手,一手牵云南非遗传承企业,一手牵上海及长三角时尚设计企业,将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提炼后转化为现代设计产品,对接两地企业需求,实现教学成果落地,实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畅通,从而带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生活富裕。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真实素材,让学生充分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为师生创新创意设计带来无限灵感。


三、专业建设的成效


(一)师生教与学的水平显著提升


在以政府支持、以云南少数民族非遗产品为资源的共同助力下,学生学习成绩突出,在各类比赛展览中获奖18项,其中5项为省部级奖项,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带动了毕业生的就业。四年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保持100%就业率,毕业生对专业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5%以上。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3篇为核心期刊,出版教材一本。通过对专业教学特色的探索,建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输出的学生满足企业就业要求。


(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在一系列的教学摸索和实践中,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以云南彝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设计方向的毕业大秀“锦绣彝裳”在北京恭王府(国家级平台)、环东华时装周、昆明时装周、长三角文博会(省部级平台)等平台进行了7次展演(图5),辐射现场观众20万人次,网络观众500万人次;参与录制云南卫视专题纪录片《穿在身上的艺术》,这是全国唯一一档聚焦少数民族服饰的节目,首播收视率全国排名15位。此外联合晨光文具,以彝族非遗产品彝绣为特色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设计成品如图6


(三)沪滇帮扶,带动云南当地的经济发展


以学校为平台,带动西部院校、西部地区携手共建。在已有成果中,与文山学院、昆明学院、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在培养人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的优势,共同推进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楚雄州、文山州、永仁县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工作站,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非遗扶贫项目,妈妈们只需通过网络在家接单,月收入可达3000+,孩子因为母亲的陪伴与关爱逐渐变得开朗自信,非遗扶贫项目,让妈妈们回家,让孩子得到陪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云南留守儿童数量。


与云南地方院校在云南合作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提升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通过非遗课程内容的实施,为云南非遗传承人设计可有效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创新作品4个系列。多次为非遗人群开展培训,累计为云南培训各级非遗传承人185人次,其中两人的设计作品分获教育部艺指委时尚设计类作品二、三等奖。经培训,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创意能力得到提升,相关企业经营业绩平均增幅达15%。


四、专业发展的未来规划


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少数民族非遗研究,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计划主要有以下四步:


1.出版少数民族图案教材。云南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将扎根民族文化的沃土,深化专业特色,在现有彝族服饰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方法论,并逐一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在出版教材《服饰图案设计——彝族纹样》的基础上,对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进行逐一研究并出版彝族、壮族、苗族等服饰图案设计系列教材。


2.加强院校合作。加强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院校的合作,在已有昆明学院、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和文山学院的基础上,与更多院校发展校校合作、设立非遗工作站,共同开展田野调查、课程共建、服饰资源库建设等工作。


3.增加培训力度。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纺染织绣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他们的产品创新创意设计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4.发展更多校外实训基地。发展更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校外实训基地,反哺课堂教学和实训,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建设的鲜明特色提供有力保障。


五、总结


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引入到课堂,通过多元师资通道教学,以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将非遗服饰传承与创新和课堂教学结合,探索出了新的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兼顾了学生个性化创新发展,又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满足企业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传承与创新,让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传承使命,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民族服饰文化的生命活力,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也促进了服装与服饰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


未来,上海工艺美院将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创新,在现有彝族服饰的基础上对文化传承和创新方法进行总结并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将研究成果汇总,出版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设计系列教材。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发展更多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少数民族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为云南少数民族产品创意设计提供空间和理论支持,所获成果进一步反哺课堂教学,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提供教学支持,使学生衍生出更多奇思妙想,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文创+”时代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院校“三教”改革路径研究(项目号:21YJA880043)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柳叶.基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56-7.

[2]孔建慧.服装设计专业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探索[J].艺术教育,2019(04):258-9.

[3]孔令奇,张婧楠.基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群组建设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9,30(05):22-6.

[4]仲菊芳.以服装工作室与教学相结合为例的教学模式创新[J].纺织报告,2021,40(06):97-8+115.

[5] 何璐.浅析校企合作下服装设计专业创新的教学改革[J].纺织报告,2021,40(01):108-9.

[6]王华杰,程建新.基于翻转课堂的工业设计技能课程教学探索[J].设计,2017(17):32-34.

[7]程永胜,陈金子,黄奕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和产品化路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01):30-7.

[8]严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与路径[J].山西农经,2021,22):96-7+100.

[9]陶丽萍,李技文,俞钰凡.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非遗文化产品创新开发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02):136-42.

[10]胡发强.职业院校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以艺术类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1):79-82.

[11]李卉,严加平.基于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轻工科技,2021,37(11):161-2.

[12]周南.构架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上海工艺美术,2019(03):58-60.

[13]王华杰邱秀梅.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分类研究——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10):150-15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