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空间营造研究 ——以岩寺镇小练村为例

王文静,王玮

2023-11-07 12:29:00

已关注

要:红色文化是我国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文化基础,对实现文化强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依托乡村红色文化空间的营造研究探索乡村红色文化发展的价值特性提出基于文化至上、以人为本、功能品质的营造原则,以岩寺镇小练村这一具有明显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特征的村庄为例,对其进行空间营造实践,旨在为乡村红色文化空间的营造提供新的设计原则和更新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红色文化;文化育人


一、红色文化概述


(一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包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和扎实落实,乡村文化在助力本土建设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地方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精神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既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全面推进。乡村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振兴塑形和铸魂的关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公共文化建设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食粮,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之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提高红色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推进力度,要增加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活跃繁荣乡村红色文化,让高品质的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空间展示更多走进乡村,让农村居民通过文化空间进一步感受优质文化资源。


二)红色文化资源分类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殊的传统历史文化,既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性质,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红色文化空间具有体验性、展示性、纪念性,大部分红色文化空间是集多种特性于一体,例如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纪念馆、博物馆等都包含了地域文化中的多种特性。体验性主要以体验为中心,通过现代技术为人们提供虚拟感受;展览馆和博物馆最突出的性质是展示性,主要通过展示出的书籍、物品等,来强调观众在观感和精神层面的认识及感受;纪念馆、纪念碑都具有纪念性这个特性,将真实的革命历史故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记载呈现,所承载的空间和物体便纪念了其载体的真实性。


根据文献整理归纳,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质上可以做出更加细致、更加合学术研究的分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1.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是经过历史考察过留下来的实质性资料,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英勇顽强的事迹和勇于抗争的精神。所谓文献资源指的是人物传记、回忆录、史、志、相关活动文字记录、重要档案、手稿、实物


2.影像资源


影像资源,是为了纪念一些革命活动而留下来的影视文学作品或者照片,真实记录和反映了革命时期的情况。影像资源包括对革命时期的电影电视、纪录片、新闻、录像、口述历史记录、回忆记录、声像资源等。


3.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是通过后期整理建造出来的纪念革命活动的具体场所,是可以通过触觉、视觉、听觉感受到的实体空间。物质资源指的是比较直观反映的资源,如革命时期的重要机构、重要会议、重大战役的遗址和旧址等,重要人物和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的故居、活动地、墓地、殉难地等,纪念馆、纪念雕塑、纪念塔祠纪念设施,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场所


处插1红色文化资源分类表作者自绘

红色文化资源分类

具体内容

具体类目

文献资源

经过历史考察过留下来的实质性资料

人物传记、回忆录、史、志、相关活动文字记录、重要档案、手稿、实物

影像资源

为了纪念一些革命活动留下来的影视文学作品或者照片

革命时期的电影电视、纪录片、新闻、录像、口述历史记录、回忆记录、声像资源

物质资源

通过后期整理建造出来为纪念革命活动的具体场所

革命时期的重要机构、重要会议、重大战役的遗址和旧址

重要人物和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的故居、活动地、墓地、殉难地等

纪念馆、纪念雕塑、纪念塔祠纪念设施

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场所

三)红色文化研究现状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是中华文明古老而深厚的精神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对于红色文化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览方面,对于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的研究较少,多局限于空间和形式方面,对于文化的研究、展示和传播需要进一步加深,所以该研究对于发展创建乡村红色文化空间,夯实乡村文化根基具有现实意义。国外学术界主要是对“革命”空间进行营造,主要集中在革命纪念馆和公园等有“革命”足迹的空间方面,其显著特点是营造空间大,历史特点明显,例如德国的马克思故居、俄罗斯列宁之乡、巴黎公社墙、柏林纪念碑等。


二、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现状分析


(一空间:不合理、选址差、设备差


在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中,不同类型的乡村空间营造的位置、规模、功能、品质也会有不同的差别,无论是任何空间设计,都离不开这四方面设计要素的构成。但是目前很多乡村的红色文化空间营造往往以原有的建筑改造为主,却忽视了交通便利、地域特点、修建难度、地域经济等方面,往往文化空间位于较为偏僻的位置,可达性较差。空间功能分配上也无法满足当地村民的实际需求,往往会配置一些需求性不大、较为老化的设备,空间品质落后于村庄空间的整体建设水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供需矛盾,导致刚建成的空间有快速衰竭的趋势,出现了公共资源被严重浪费的现象。


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基本物质生活水准的提升已经不能满足乡村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村内居民美好生活展现空间形式单一,很多村庄文化空间呈现千篇一律的面貌,文化活动也极为缺乏,难以满足村民的正常需求。


文化:内容不贴切、引导性差


乡村振兴的主体人群是农民,但是面对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空心村”“空客村”的现象日益加重,村落传统文化难以更迭,传统建筑逐渐破损,村民对当地文化传承缺乏信心,乡村文化出现断层缺失等问题,然而目前很多文化空间忽略了当地文化的价值传承性,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建设,导致空间内传播的文化与当地发展不契合,在思想认识和价值引领等方面引导性较差。


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探索


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特性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备区别于其他类型文化的特性,其空间特性主要表现为历史价值特性、育人价值特性、本土文化价值特性。


(1)1.历史价值特征


这种文化是以红色革命和红色精神为主线的人物、事件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有明确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文化演化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包含内容十分广阔,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在空间中的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整地展现出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及发展状况,让感受者通过对空间的使用来了解过去,启迪未来。


(2)2.育人价值特征


育人价值主要强调红色文化的政治和教育意义,包括政治教育和爱国教育。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维系政治体系完整和凝聚精神力量的关键内容。红色文化空间作为文化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价值在政治方面和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乡村红色文化空间有效的传播是乡村文化育人和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3)3.本土文化价值特征


红色文化是在历史革命进程的文化大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本土性,由于每个地域的历史和革命事件的不同,所以不同乡村区域的红色文化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革命的主要阵地是广大的农村,红色文化也主要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对应红色文化空间营造要深入发掘本土文化,以本土文化为基点,在空间营造中注重本土文化之间的构成要素和关联性,充分展现本土性。


(二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价值


红色文化空间营造横向上看可以促进乡村文明、文化建设、农业产业等进一步发展,纵向上看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乡村向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活方向发展,其空间营造具有很大的价值性。


(1)1.优化农村思想观念


我们目前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增强农民思想认知,凝聚精神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为村民提供了思想学习的重要场所,可多角度优化现阶段我国农村思想教育,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2.加强村民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要推动文化振兴,其核心就是要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目前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中最为突出,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红色文化空间营造能有效满足当地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成为村民心中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寓所,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强烈归属感,厚植村民文化自信根基。


(3)3.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


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等情况的相互影响下,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觉”,唯有自觉,才能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绵延下去。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地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想要发展当地文化,必须对其发展和未来方向有充分的认识。红色文化空间营造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建立起了实际的空间。


(4)4.带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应充分开发文化资源,根据自身文化特点,抓住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契机,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红色文化空间营造作为乡村文化中心可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和传承性,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地发展。


三)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原则


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塑造文化空间的基础通过对众多文化空间的探索和研究,作者总结以下三点设计原则:


(1)1.文化至上:本土文化充分利用与发展


乡村文化往往被人们忽视了其重要性,乡村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推动乡村精神延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乡村文化的发展能为中华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也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乡村空间营造千篇一律,严重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运用,因此在红色文化空间营造中应着重展示本土文化,充分展示村庄精神面貌和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对空间的营造宣传、展示,发展本地域特有的文化,使文化活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2.以人为本:充分服务使用者行为感受


空间最终的落脚点是使用者的感受,目前绝大多数的乡村是未经过人工规划的,因此在空间营造时要对当地居民进行充分调研,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感受和地域的历史进程,尊重村民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村民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考虑到设计之中,营造出更加符合乡村地域发展,更容易被村民所接纳使用的空间。


(3)3.功能品质:强化空间功能分类及空间品质


空间营造的重点则是功能区域的划分和空间品质的配备,功能区域的合理规划能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在进行空间营造时,应对乡村做好实际需求调研,合理安排功能区域定位。空间品质主要是指空间内部设施、铺装、装饰、声环境、光环境等,使用者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最直观感受到空间品质的优劣,因此在空间营造中应选择合适的品质,与当地发展紧密结合,更好满足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


四、乡村红色文化空间营造设计实践——以小练村为例


文章以隶属于岩寺镇石岗村的小练村为例,基于当地红色文化对其进行整合提炼,以用于进行居民活动中心的设计营造。整体风格以简约为主,色彩以红色为主基调,搭配原木色进行设计,造型设计中多以曲线为主,强调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性。整体区域共分为接待区、共享阅读区、会议室、洽谈区四个部分,主要是用来进行学习、交流、讨论的场所。空间布置以简约为主,四个空间通过使用频率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尽量给使用者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交流学习的效率,主要空间流线分布清晰,能给使用者更直观的感受。

小练村地处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石岗村,在历史上这个古村落就和徽州众多村落有着很大的区别,自清末以来,小练村历经众多战乱和天灾,村里多是客籍居民,地广人稀少,生活贫苦,被鄙称为“棚民”,随着村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日益压迫,村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最终在共产党员刘佰林的带领下,黄山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于此,小练成为周边14个县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革命的火种以小练为中心,迅速向徽州其他地区蔓延开来。震惊皖南的“小练惨案”就发生在此地,刘佰林等人不惧生死,信仰坚定的精神,表现出了共产党人不畏牺牲的崇高品质。小练曾是皖南革命时期最艰难的落脚点,也是皖南革命向胜利迈进的出发点,现如今小练也在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1、图2

(一色彩元素应用


在室内空间营造中色彩元素的选取和应用十分重要,它是影响用户情感和认知的重要因素,也是让人最容易感知的元素。红色文化空间营造的色彩选取要与当地文化内涵保持一致,紧密结合乡村未来发展趋势,以红色文化为基础,通过新颖的空间表达和色彩搭配增加区域的特性。


例如小练整体建筑依山就势,主要以木、砖、石为主要搭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目前进入小练村后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内关于红军故事的各式墙壁画,红色展厅也是当地重要的文化空间。通过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分析将红色作为主要颜色,红色代表前进色,再通过传统木色系的搭配削弱整体空间视觉对比,增加视觉舒适度,既突出了主题要点,又增加了空间的生命力和亲和力。


(二装饰设计


从文化空间设计理念的角度分析,空间主要应对红色文化元素进行装饰运用,强调空间环境的思想引领作用,寻找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的契合点,再通过与当地传统文化元素设计融合,既能增加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也能进一步丰富中国重要文化资源。无论是在空间划分上还是区域功能上都能通过装饰保证主次空间清晰,增强空间信息传递性和可辨识性。例如在小练文化空间营造中将装饰设计紧密围绕红色文化进行设计,通过融入当地特有的建筑木质搭建元素进行装饰,增加空间层次感和文化性。


三)陈设设计


陈设设计不仅代表了美观,更展示了该空间的价值观念,红色文化空间主要强调开放性、共享性、发展性和可达性,所以在设计空间陈设时要分析不同空间的特性,保证空间陈设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使用,提高空间信息传播率和转换率,增强文化空间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功能性。例如在小练文化空间营造中将重心放在室内陈设方面,打破封闭式的交流空间,强调使用者交流、沟通、传递等行为特征,有利于增强空间的互动性(3、图4),能够引导该空间成为乡村文化重要的发展和传播基地。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弘扬红色文化资源已经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文化空间设计营造中,有利于乡村产业升级、文化建设、乡村治理和生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发挥好和传承好广大乡村是红色文化资源发芽和传承的初始地,而居民活动中心红色文化空间的设计营造可以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增强基层群众组织凝聚力,在实现乡村现代化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空间的设计和当地特有文化结合,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方式,让红色文化源源不断地向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力和发展力。

图片来源:

12网络

3、4:

参考文献:

[1][1]庞小云.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及价值实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15.

[2][2]朱曦.上海红色文化系列地图的设计与特点浅析[J].城市勘测2021003126-129.

[3][3]王晨铃.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推广探析——以广西桂林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203365.

[4][4]周知.传承地方文化——浅谈少数民族艺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027237-238.

[5][5]王幸媛.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四川绵阳“两弹城”为例[J].学理论20210510-12.

[6][6]吴章荣.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132.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