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胡同不仅仅是城市交通要道,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记载下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但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胡同也失去了作为居民生活场地的功能,并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文章运用共享街道等相关理论,对胡同提出三大共享化改造措施。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流通空间和社交场所,并成为展示城市传统文化及城市现代品质的窗口,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使胡同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共享改造;胡同交通;人际关系;胡同景观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发展条件更加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与之对比,城市老城区的交通、生活等问题就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这些老城区胡同、老建筑基本上都保留了其原有的风貌,但是由于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现代生活设施的引入带来了胡同街道交通拥挤、城市肌理破坏、人文气息减退等问题。而由于其历史问题、城市发展和老城保护的原因,它并不能像发展新的城市地块那样推倒重盖,正是基于这个问题老城胡同街道的现代共享化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历史上的胡同
胡同,又叫“里弄(lòng)”“巷”,胡同,出自蒙语gudum。最初见诸于元杂曲,关汉卿在《单刀会》中就有“杀出一个血胡同来”一语。
元代时北京胡同开始形成,鼎盛时期约有六千多个,胡同中间的距离也大致相同。胡同和街区差别体现在方向和宽窄上,一般南北走向的街道,相对较宽,而东西方向的胡同,则相对狭窄。而胡同两侧通常都是四合院。
在建筑上,北京胡同呈现出典型的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灰色的砖瓦结构,在门窗、柱子以及一些传统木构架上点缀中国传统的彩饰和纹样,整体朴素但是又很有民族特色。
胡同文化对京城人具有独特感情,百姓们不但利用这里进出家门,更是住在这里,保留了不少宝贵的胡同文化印记,同时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和谐,所以胡同在这里起到很有效的保护作用。
二、钟鼓楼地区老城胡同街道的现状及原因
对于地处东城二环钟鼓楼老城区的胡同(图1),文章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调研,首先是胡同内路面拥挤、乱停乱放等,其次是老城胡同融入周围景观的情况,最后是胡同内的人际关系。
(一)拥堵的交通
胡同在城市规划方面对于城市来说相当于毛细血管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联通老城区的各个角落,但在现代社会现有的老城区胡同基本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现代化改造。
钟鼓楼老城区周围的老胡同,老建筑基本上都保留了其原有的风貌。近年来,随着我国家庭私家车的增加,道路逐渐成为汽车的专属空间。不仅城市新道路建设是“以车为本”,汽车车道占据交通系统的绝对支配地位,行人交通的位置被反复缩小,甚至在以往一些老城胡同、街道等在出现之初就不是作为机动车道使用的空间也被机动车所占据,行人空间的人类状态和舒适性被忽视。机动车辆难以正常通行,行人的正常流通也受到阻碍。由此产生了很多的交通问题,并且使其失去了其作为居民生活场地的功能。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得老胡同老四合院的正常容纳人口功能无法满足,就导致出现了建筑进一步向路面扩张以及随意加盖,各种车辆和摆放各种便民设施等问题,使得原本不宽阔的路面更加拥挤(图2),不但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不整体的景观
在景观融合方面,由于路面被占据,使得现有路面只能用作于交通功能,行人无法在拥挤的道路上做出各种行为,并且街道上除了交通工具就很少能见到其他的公共装置,这就使街道并没有发挥出直接面向居民的城市道路最末梢的作用,这样的道路仅有将人员输送到周围分散的广场等公共空间或公共设施的作用,而没有将这些区域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公共空间的作用。在实地的考察中发现在胡同街道上几乎看不到居民在自家屋前休闲或者是运动,都是目的地很明确地朝向钟鼓楼,或者是周边的一些小广场。其已完全变成了一个服务于交通的空间,而不是作为周围公共休闲空间的衍生空间,这就已经是违背了胡同形成时最初的用途。
(三) 丢失的邻里关系
胡同在历史上的作用不仅是一个流通的场所,更是居民日常交往的场所。而在现代社会,胡同因为各种原因逐渐丧失了这个功能。
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这些老胡同的问题不仅局限在肉眼可见的拥挤、破旧的问题上,更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存在。首先是由于路面空间的减少导致外向型公共空间的减少,社会相互作用和近邻交往的主要空间逐渐消失,邻里关系逐渐疏远。其次是城市快速发展使得不断有新的住户加入,然而由于公共空间的减少,新住户缺少与老住户交流的场所,导致整个胡同街区内的人际关系网实际上是不完整的,这将不利于社区邻里关系的形成,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三、胡同街道共享化改造策略
文章中的改造策略实际上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交通问题是整个共享化改造的基础,通过对胡同街道的机动车交通进行限制,使行人成了胡同街道的主要使用者。然后将胡同内景观进行融合,以此作为手段,消除之前胡同街区被城市快速发展所侵蚀的痕迹,将原来局限于区域内小公园和小广场的功能在胡同街道中延伸开来。最后就是让居民们在这里可以有具体而实际的使用行为,并且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从而形成了一种具体的、社会意义上的和文化意义上的连续体。
(一)“以人为主”的交通
通过对车辆实施控制,把胡同街道的重点服务对象还给了步行和非机动车,从而恢复胡同街道内的步行空间。对于这个问题,共享街道理念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接受并实施。基于这点,结合北京老城胡同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改造策略:
首先是根据实地测量发现钟鼓楼地区胡同宽窄是有区别的,测量时最窄处为3.2米,最宽处为6.1米。按照这样的宽度设计,该区域的胡同将能够利用对公交和行人网络系统的衔接优势,来降低社会车辆的乘坐,从而实现了非车辆和徒步网络出行(图3)。具体措施是将街道按功能分为两个区域即共享街道—流通和共享街道—活动(图4)。流通区的主要作用就是“动”,即供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但是功能并不局限于此,由于流通区没有障碍,居民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像跑步、跳远等户外体育项目。活动区的主要功能就是“静”,即提供一个居民可以自由使用的场所,居民在其中可以进行交谈、互动、阅读、游戏等,还可以设置一些公共互动装置来增加胡同的趣味性(图5),此外在宽度较宽的胡同内设置应急通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供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车辆通过。
其次,针对调研时发现的乱停乱放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专用的停放自行车的区域或电动车的集中充点电来解决,这样不仅使胡同的整体感受更加整洁,也提高了安全等级。
最后是通过整合优化胡同街区内的货运交通,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减少货运交通对道路的影响。
胡同街道共享化理念的目的是让我们去寻找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还原街道本身的一些功能,结合当地的特点将街道还给行人。本文经过研究剖析北京市钟鼓楼区旧城胡同的特征,系统地给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改造后的旧城胡同街道不但能够作为展现都市传统文明和都市现代品位的窗口,同时也能够给本地居民提供一种更为健康、舒心的生活。并且改造后的胡同也能够吸引外地的游客,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些理论实践和改造策略也可以为中国其他城市老城区胡同、街道的现代化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二)“一体化”胡同景观
由于胡同空间被长期侵蚀,整个胡同街区实际上早已被割裂开来的。这种割裂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割裂,而造成这种人际关系割裂最直接的原因却是胡同空间被侵蚀而产生的割裂。这就使得想要解决胡同街区之间的割裂,就必须解决胡同中人际关系的割裂,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胡同景观的融合,消除胡同空间被侵蚀的痕迹,最终使得各个胡同街区融为整体。
胡同作为市民日常生活流通与交际的主要公共空间,它的功能应该是像亚历山大在《城市设计新理论》以及书中提出的正向都市空间设计法则一样,如毛细血管那样渗透到老城区的各个角落,与周边景观有机融合,以减少与传统四合院之间形成的剩余空隙,并由美丽典雅、有机联络的公共空间来填充。但是它和广场及其他一些设施之间的关联又必须是互补的,不同空隙之间相互彼此连接,共同构成紧密、连续的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这才是具有整体并延续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积极空间结构”(图5)。首先,要把北京老城胡同周围的特殊建筑或特殊景物,以元素符号的形式贯彻于整条胡同,让胡同元素在视觉效果上形成一种视觉识别体系,并使用统一化、整体性的视觉标志体系,对外传达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形象,并与老城周边环境形成整体。这一措施也会加强文化环境氛围,对生长在这里的孩子能够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同一系列的不同元素符号在功能上可以与宣传系统以及胡同导视系统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便利(图6)。其次将公共阅读空间、文化小广场等公共休闲区域的功能以及元素向街道内部进行延伸,通过将广场上的儿童娱乐装置延伸到街道上,将公共阅读空间中的桌椅延伸出来,使其既可以作为体验各种室内功能和胡同风貌的窗口空间直接使用,也可以让空间与胡同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割,使整体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能流畅通顺。最后增加一些小型的绿化区以及将现有的绿化区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绿色廊道,可以吸引一些鸟类以及其他的动物,为老胡同注入新的生命力。
胡同在老城里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它与其所在的环境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理应是一个整体,而按照这种目标,在进行现代共享化改造后老城胡同可以成为独具特色的都市步行空间,它们之间是通过一条彼此衔接的路径并成网络结构分布,是一种低速流动的有机体系。慢行系统彼此交叉穿插,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连续性特点,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纽带把原来散落于街区内不同角度的小广场、小公园等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将原来网络状的慢行系统和周围各个小景观穿联成多姿多彩的整体视觉空间界面,并且在现代共享化改造后老城胡同不只是解决了城市交通出行问题,还和周围风景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人们欣赏、感受周围都市风景的直接门户,从而得到一种在不破坏胡同原始肌理情况下实现胡同与周围景观融合的新模式。
(三)有“人情味”的胡同
对于在北京老城胡同中出现的居民人际交往的问题,它不仅是在北京老城区出现,在世界上其他的城市由于城市快速发展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简·雅各布斯和芦原义信等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曾提出过对应的观点,而他们的观点不约而同的都是以人为街道的主体,这个观点实际上与北京胡同最初的用途也是一致的。首先是由于没有了机动车的干扰,所以原本拥挤的胡同十字路口就变成了一个个“区域小广场”可以成为一个个居民邻里交往的场所,但是由于大小面积的限制导致其并不能广泛地分布在老城的各个区域。而共享化改造后的胡同作为居民日常流通和交往的场所,可以在承担流通功能后作为一个人际交往的辅助场所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进老城区的各个角落,通过放置一些公共互动装置,与街区内的四合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社交网络,使居民随时都能够有地方去实现交往的需求(图7)。其次是将胡同改造成一个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以往胡同中的菜摊、水果摊等可以重新设置在这里,居民也可以自行举办一些像跳蚤市场这样的活动。老城胡同、街道的共享化改造不仅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城市老城区的拥堵问题,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居民活动,既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丰富胡同的生活氛围,创造一个有“人情味”的胡同,也可以为老居民之间、新居民与老居民之间创造出人际交往的场所,共同编织一张完整的区域人际关系网,促进新的邻里关系的形成和减少社会矛盾。
同时,由于增设了部分的服务配套,不但能够让道路空间功能更为充实,也同时能够给社区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真正地提高居民的生活与幸福感指标,进而推动了社区的发展。(图8)
四、总结
胡同作为现代都市交通系统中最为末梢的一环,它的主要受众直接面对住户,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由流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住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胡同的改造就必须是“以人为本”的,使胡同在现代社区中更适于居住,也使胡同更加富有生命活力和可持续性。由于胡同特殊的文化意义,对于它的改造也应该是将本地特有的文化融入其中,同时又与周围现代化的城市环境相融合,形成统一但又充满文化层次的城市空间。但老城胡同共享化改造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例如改造后的货运流通形式等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究。
图片来源:
图1:百度地图
图2:作者自摄
图3、图5—8:作者自绘
图4:Auttapone Karndacharuk,Douglas J. Wilson,Roger Dunn,著,魏贺,刘斌,译.城市环境中共享(街道)空间概念演变综述[J].城市交通,2015(3).
北京建筑大学分类发展定额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2022年)(项目编号:30080922004)
【参考文献】
[1] [1]张培,党安荣,黄天航,杨阳.基于GIS的北京胡同风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北京规划建设,2011(04).
[2] [2]孙烨.北京四合院地域文化特征及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研究[D].张家口: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
[3] [3]赵力.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共享街道规划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
[4] [4]C·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M].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 [5]赵玮,张岩.城市街道慢行空间更新策略初探——以北京市三条主要干道为例[J].美术大观,2020(09).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