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杭州有着千年历史,既是经济作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今的杭州茶文化通过新的思考与改变,将传统与现代统一到一起。坐在绿意盎然的茶田前,茶叶舒展间,西湖春色就这样被慢悠悠地喝下。
“
三分岔
西湖龙井的核心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不间断地爬坡,终于,我们站到了山顶高处。这里是三分岔,向北走,是龙井村和法喜寺;向西南走,是梅家坞村;向南走,是五云山。
三分岔所在的位置,
是西湖龙井产区核心中的核心。
“狮、龙、云、虎、梅,五分天下”,这5个字是西湖龙井核心产区细分之下的5个不同区域。身边路牌上的“龙”是龙井村,“梅”是梅家坞村,“云”是五云山,“狮”就是三分岔毗邻的狮峰。
我站在三岔口,看着身边的茶树,
忽然冒出来一个不知是不是巧合的念头。
西湖龙井常见的采摘标准 “一芽二叶”就是一种三分岔的结构,以此来命名这个路口,或许是隐晦而微妙的暗示。
三岔口所在这条古道又名琅珰岭,
是连接梅家坞等村落与龙井、灵隐的捷径。
相传古时货郎们挑着担子走在这条路上,货担发出叮铛声响,这条路因此被称为琅珰岭。
“
龙井村
龙井茶的故乡
我们从山下龙井村出发一路向上,重走这条古道。茶农阿姨们在路口、在茶园中四处招呼着人去家里喝杯茶;路边西湖龙井狮峰山炒茶中心匾额高悬,炒茶视频循环播放,彰显着龙井村茶农的骄傲。
龙井村作为龙井茶的起源之地,
是游客来杭品茶的首选。
相传北宋高僧辩才和尚在退隐寿圣院期间,组织僧人开辟茶园,做茶供寺内僧人自用,当时开辟的茶园就在如今龙井村附近,那大名鼎鼎的狮峰。
站在龙井村里抬头四望,你会发现满眼都是茶树,整座村庄都被种满茶树的山包围着。低矮处的山势尚平缓,游客们尚穿梭于茶园之中,不久后山路坡度忽得陡峭,喧嚣之声更是忽然远离。
虽然还在杭州西湖景区之中,
但此刻我感觉远离了尘嚣,体验着山林野趣。
我们沿着古道向上,时而透过高大乔木形成的空隙,看一眼深处的茶树。龙井茶树对光线十分敏感,阳光直射会对茶树造成伤害,因而地势平坦的茶园里常搭建着遮阳篷,但这里不需要。
高大的乔木为茶树遮阴,让光线变得柔和。
这里的土壤是由西湖石英岩的残破积物、白砂土和黄土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带来很好的透气性。再加上陡坡的存在,让雨水更容易渗透,茶树的根系因此得以自由呼吸。
地表的苔藓与草本植物防止水土流失,
在茶树下转换成腐殖质让土壤变得肥沃。
所有的这一切简直称得上得天独厚,它们在这里共同造就了一个极为适宜龙井茶树生长的环境。
“
法喜寺
品茗论禅的文化与历史
我们在三分岔停留许久,最终选择了前往法喜寺方向。这里一派天然,山顶缭绕的云雾,给茶园增添了缥缈的仙气。
更高的海拔带来了更大的日夜温差,
让这里的茶叶发芽时间更迟,采摘时间更晚。
因为海拔较高,据说这里的茶树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除了修剪枝条几乎自然生长。有人说,它们是古老的群体种“半野生”绿茶,虽姗姗来迟,却值得长久的等待。
转过几个弯,空气变得湿润,
这片山坳的小气候又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可每片山坡每个山坳都拥有不同的小气候,这让每片茶园产出的茶叶也拥有着独特而微妙的风味。
位于天竺山白云锋下法喜寺是天竺三寺之一,这里有种茶的悠久历史。唐宋人品茶方式与如今的我们并不相同,自然当年的好茶也不是我们今天喝的龙井。相同的是,千百年来,天竺寺和周围寺庙的僧人们就这样,上山下山、论禅种茶。
在天竺寺及周围寺庙里,
古寺与茶园宛如一种亘古不变的誓言。
相传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期间,曾慕名前往拜访高僧辩才和尚,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次日,辩才和尚送苏东坡下山,两人边走边聊,辩才竟然忘记了“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的规定,将苏东坡送过了虎溪。而这位归隐的辩才和尚就是那带着僧人开辟茶园的“龙井始祖”。
苏轼与辩才和尚品茗论禅的故事经久流传,
溪上的桥名自此改成了过溪,建起了过溪亭。
这里也是风篁岭下山坳里的问茶古道,一路茂林修竹,茶树园在群山掩映下,呈现出一种浓重的绿。古道边龙泓涧蜿蜒跟随,水声潺潺,清冽而安宁。亭台水榭的匾额书写着文人风雅,石桥与玉兰,构建出浓浓的古意。
流传千百年的故事,茶园、古道、群山,
一起成为了西湖龙井人文生态的一部分。
此后经年,辩才和尚在给苏东坡的诗文中说“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苏东坡回赠一首说“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实在是肆意洒脱。他们是龙井一地的灵魂与符号,是真正的名士风流。
“
满觉陇
且将新火试新茶
到达满觉陇之前,我从不知道鲜爽的绿茶香气也能浓烈到这个程度。每年从清明到谷雨的40天里,满村的炒茶师夜以继日,炒锅一两百度的高温更让此刻聚集的茶香里带上了些许炽热的霸道。
满觉陇村的茶园主要在白鹤峰,还有虎跑的马儿山一带。从楼后隐秘的小路一直向上,我终于到达了高处的茶园。在一旁边角落里,看似杂乱的一小片是炒茶师胡俊晖珍视的试验茶园。
这些10年未修剪的龙井茶树,恣意地生长着,远比我所熟悉的龙井茶树更加高大和杂乱。炒茶师胡俊晖表示这样未修剪的茶树得出的茶叶滋味更为浓郁深邃。
胡俊晖不修剪茶树的试验渐渐被邻居接受,
周边茶园偶尔看到一两丛自由生长的茶树。
胡俊晖曾在全国比赛上获得扁形茶炒制第一名,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嫡系弟子。他这样一位本来最应该遵循着传统技艺走下去的炒茶人,却讲述着现代科学给他的帮助和新试验。
胡俊晖积极尝试新试验的故事,
是杭州新一代茶农带来的惊奇与惊喜。
我们沿着满觉陇路向山下走,直到虎跑路口的四眼井社区。这里的樟下茶寮是西湖龙井唯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继昌的工作室,如今的主理人是杨继昌先生的外孙女张梦伊女士。
张梦伊女士对于茶饮进行新的探索与运用。
冷萃青提龙井和茉莉雪梨龙井是这里的招牌。这两款饮品都运用了特级雨前龙井,前者加上晴王青提、蜂蜜和玫瑰花,后者则是加上了雪梨、蜂蜜和茉莉花。
在樟下茶寮,我尝到了茶香和果香的相辅相成,尤其喜爱那杯青提龙井。青提、玫瑰本身都是香气浓郁的东西,它们把龙井的气味激发了出来,散发出更为馥郁的综合的香气,整杯茶饮雅致而平衡。
制作特饮时,张梦伊用了调酒工具和手法,
足以见其对新式茶饮探索的热情与热爱。
九溪、翁家山、双峰村……在茶村里走得越多,我就愈发产生一种模模糊糊、无法用言语清晰描述的情绪。
春天的西湖群山是充满香气的:茶园里泥土的芬芳、茶叶发芽时清新的香气;采茶季节,家家户户门口晾晒的青叶那充满活力的香;炒茶季节,茶农昼夜忙碌,炒茶锅里热烈的香;坐下品茶时,茶叶舒展间的沁人心脾的香……这样丰富的茶香已然持续了千年,经久不散。
文章来源:旅行家杂志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