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远古时期的仰韶彩陶、龙山黑陶,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还是秦朝的兵马俑、汉朝至唐朝的丝绸和服饰、宋朝的青瓷、元明清时期的各种彩瓷等,都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的色彩文化、色彩审美观等。
皇帝服饰上的“十二章纹”刺绣图案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是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征的色彩应用体系,包括古代“阴阳五行”哲学理论中的五方正色——“青、赤、黄、白、黑”、“五行相克”哲理中的五方间色——“绿、红、碧、紫、骝黄(硫黄)”,还有五方正色与“五行相生”哲理相互混合的五种间色——“縓(赤黄)、绀(青赤)、缃(淡黄)、黛、灰”,以及古人在色彩应用中获得的传统色彩体系的无数种间色名,形成了“赤、縓、黄、青、蓝、紫、白、黑”这一中国传统色彩的庞大应用体系。
中国传统色彩“五方正色”“五方间色”图示
与“五方正色”相邻近色相混合的五种间色的架构图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传统色彩的名称,基本都是围绕中国传统色彩五色体系“青、赤、黄、白、黑”而衍生、演化出来的。西汉时期史游的著作《急就篇》中就记载了20多种传统色彩名:缥、绿、皂、紫、绀、缙、红、青、黑、白、素、缃(淡黄)、绛、碧、缇等。汉代纺织品染色多采用赤、黄、青三种正色,其相互套染可以获得10种色调和30多种色彩名称。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与色彩有关的词和色彩名称共有214个,其中包含传统五方正色的颜色名称,以及五方正色色域范围内的各种由色相纯度、明度变化而衍生的颜色名称,如红、紫、绿、素、缁、缇、练、绛、绯、缥、缟、缃等单音节的传统色彩名称,还有从文字结构的形态衍生出的表达各种矿物、植物、动物、飞鸟、昆虫、自然现象的颜色的名称,以及人们在染色实践中衍生、演化出的传统色彩名称。
明清北京城市色彩分布示意之纯粹五正色(图片来源 :王京红《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王京红制作)
汉代历史文献对传统色彩体系、色彩名称的记载,表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到长期且快速的发展,特别是纺织手工业处于全面发展时期,为中国传统的“赤、縓、黄、绿、青、蓝、紫”七彩应用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应用经验积累。各种历史文献记载了关于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的颜色名称的演化和发展,论述了色彩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研究和世界色彩艺术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清代《万寿图卷》(局部)上绘制的城市空间正色和间色(图片来源:王京红《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王京红制作)
中国传统色彩应用的风格与特征
中国传统色彩应用体系的“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色彩搭配形式具有独特的配色准则。在中国五千年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色彩搭配理念既影响了中国历代官方色彩观,也影响了民间色彩应用理念。此外,中国传统色彩应用体系、搭配方式,对国际色彩艺术和国际时尚理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五行对》记载:“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古人通过表述自然界五种物质(即五行)相互滋生和助长的状态,形成了“五行相生”的思维理念,即五行之间相互依存和转换的秩序、规律。而五方正色则伴随“五行相生”的秩序和规律产生,即为青生赤(木生火)、赤生黄(火生土)、黄生白(土生金)、白生黑(金生水)、黑生青(水生木)。
元 龙凤纹织金锦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周礼·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这里主要记载了古代官方运用“五行相生”的哲学思维理念建构的色彩搭配规则,如“青与赤谓之文”就是表述用青色与赤色相配绘制纹饰。雍和宫大殿彩画就有一部分运用青与赤两色相配绘制图案纹饰,与其他正色彩画形成“五采备谓之绣”的色彩效果。“赤与白谓之章”就是指用赤与白两色相配制作刺绣图案(如传统服饰刺绣“十二章纹”中,“火”纹饰有时会用此配色)。“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是指传统服饰刺绣“十二章纹”中纹饰的配色手法,白与黑相间的配色可以绣制“黼”(“十二章纹”中斧形图案),黑与青相间的配色可以绣制“黻”(“十二章纹”中两相背“弓”字组合的图形)。
“五行相生”的配色准则也深刻影响民间的色彩应用。例如,一些民间年画常常运用“五采备谓之绣”的色彩理念,采用正五色——“青、赤、黄、白、黑”的配色,以青与赤的配色作为主色调。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明代缂丝仕女人物纹壁饰中仕女的服饰色彩运用了“青、赤、黄、黑”四正色,而面部妆饰采用白色,构成了五正色的传统配色。上述古人对“五行相生”色彩理念的运用,说明“阴阳五行说”的“五行相生”色彩运用与搭配准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生活。
明 缂丝仕女人物纹壁饰(局部) 首都博物馆藏(图片来源:《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织绣卷》,北京出版社 2000年出版)
古人用“五行相克”的思维理念来建构的色彩应用模式,即青克黄(木克土)、黄克黑(土克水)、黑克赤(水克火)、赤克白(火克金)、白克青(金克木)。隋代萧吉著《五行大义》记载:“五行虽为君臣父子,生王不同,逐忌相克。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白虎通》云:‘木克土者,专胜散;土克水者,实胜虚;水克火者,众胜寡;火克金者,精胜坚;金克木者,刚胜柔。’”按照五正色相克为间色的观念,即形成五正色两两相克的“五方间色”。
周朝出现色彩等级制度后,将“青、赤、黄、白、黑”列为正色,其他色彩为间色,并且形成了正色为衣、间色为裳的服饰色彩观念。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依据“五行相克”的哲学理念,古人又提出了正色相克产生间色,这是他们对色彩认识度的提升和对色彩原理的贡献。
根据《明会典》记载绘制的有“十二章纹”刺绣图案的明朝皇帝常服(图片来源:上海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1984年出版)
《周礼·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这里是指青色与白色相配时,可以应用“金克木”的理念,将白色与青色采用分大小、主次的方式进行配色。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白色为主,青色为次。例如,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采用了“五行相克”中“青与白相次”的配色准则。青色的缠枝莲纹与白色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现出深翠光亮的色彩效果。在黑色与黄色的配色中,常常运用“玄与黄相次”的色彩搭配准则,即黑色为主,黄色为次。例如,清雍正时期的黑漆描金百寿字碗,整体内外以黑漆为地,上描金色(正黄色)团花纹、寿字纹,碗内花纹又用红漆勾勒纹理。器物的色彩应用充分展现了“五行相克”的理念和“五色相次”的配色准则。
清 黑漆描金百寿字碗 故宫博物院藏
综上可知,中国传统色彩的配色准则,无论在官方的冠服中,还是民间手工艺品、绘画作品中,都有所遵守和应用,反映了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人们不仅创造了五彩斑斓的色彩,更赋予了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