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春光无限,万物生机。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谌河、刘曼文、郭全忠、洪磊、杨少斌、闫平、洪浩、翁奋、顾黎明、纪连彬、于振立、李占洋、丁乙13位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展出。此次展览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继2021年10月举办首届当代艺术展“存在之境”后,再次推出当代艺术展。
时隔三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何再推当代艺术展?中国文艺网采访了展览总策划、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和展览策展人徐虹,他们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体系构建、不同视角下当代艺术文化景观、展览策划背景和深度思考、当代艺术价值取向和基本判断4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展览海报
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革命,既可以指“当代时期”的艺术,即现代主义时期结束以后,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行为表演和录像等门类;又可以指具有“当代意识”或“当代形式”的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实验和形式表达,艺术家传递观念或表达看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审美的考虑。
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中国近代社会整体演变的背景。创造性是当代艺术的精神,艺术家是否针对某些感知现象,阐释或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成为当代艺术记录和衡量的首要标准。当代艺术具有全球性、文化多样性、社会介入性和技术相关性等特点。作为一家大学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所定义的当代艺术是一个广义概念,关注的是在一定时间范畴内发生在当下的有活力的艺术。
展览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始终致力于关注并收藏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努力构建一个全面而丰富的艺术收藏体系。自2016年开馆以来,馆内收藏基础主要源自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构建的收藏体系,尤其以丰富的中国传统艺术和工艺著称,同时这也意味着在西方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方面的收藏尚显不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看”与“被看”为主题,旨在探讨艺术家与作品、作品与受众的关系,以及记忆、情感、欲望、认知等现象如何通过视觉形式表达。从不同视角展示当代艺术中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景观。作品将呈现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向观众展示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与记忆、当下的存在语境和文化传统有关,这三个板块之间的看与被看关系被巧妙地分割和安排,使得整个展览既整体又统一,同时又充满变化和惊喜。
展览现场
看是有记忆的,过去的痕迹与当下视线相交,并参与经验、理想和观念,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表现性相互渗透,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艺术家反映这些痕迹的作品呈现一种碎片式的反射,其中有形式和内容的印记,也夹杂着说不清楚的情感断片。吸引艺术家借题发挥的契机和动因,固然源自主题,更多时候可能是偶然一瞥、瞬间发现、一种表情一种姿态的启发,或是氛围的感染。第一单元 “记忆中的‘看与被看’”的四位艺术家谌河、刘曼文、郭全忠、洪磊的作品往往和记忆有关,而这些记忆包含了历史文化社会与个人经历。令人感兴趣的是,有时视角决定创作手段,有时手段也会引出新的观看方式。
展览策划背景和深度思考展览现场 “此次以‘看与被看’为主题的展览相对于三年前‘ 存在之境 ’主题,探索的是艺术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将视角聚焦到艺术本体、艺术家个人、艺术作品上,去关注艺术家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艺术家所看到的环境与他作品中反应的环境,艺术家所看到的人与他作品中反应的人,艺术家所接触到的历史以及他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关于本次展览策划背景, 策展人徐虹 介绍说。 展览现场 徐虹从四个方面思考和阐释了本次展览策展理念: 一是 ,展览“看与被看”主题具有文学和哲学色彩 的 , 体现在艺术中是帮助我们思考, 如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所释义,不同路径不同风景不同感受,展示大家思考的多样性。 二是 ,通过艺术家、观察对象、作品、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展览更具深度和趣味。 三是 ,在清华大学举办当代艺术展览,除了艺术教育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引发学生及社会观众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眼界。 四是 ,策展人的工作是通过学术、趣味和对艺术的理解,将艺术作品进行重新组合和解释,使其呈现出优美、简洁、清晰、真实的面貌。 展览现场 “看”和“被看”与当下视域有关,它决定了你看见什么和忽略什么,并思考如何表达。所以无论何种“看”,都有“此在”的“现场”感。而“现场”不仅仅是“身临”,还有信息的流动交换,艺术家才能从中获得灵感。就像突然被照亮,照亮自身同时也照亮其中的场域。艺术家的“看见”也成就观众的“看见”,观众通过艺术作品看见了艺术家的“看见”。 第二单元“当下境遇中的‘看与被看’” 展示了 杨少斌、闫平、洪浩、翁奋 四位艺术家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当我们习以为常对身边事物视而不见时,我们是看不见的。艺术家会将它们“照亮”让我们看见。艺术家用他们的敏感、良心、认知、问题意识以及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的决心,照亮了我们。 当代艺术价值取向和基本判断
展览现场如何看待传统,是对现代文化转换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审视。艺术中呈现这一主题探索的作品不绝如缕,特别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更将其视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艺术之路的关键。第三单元“文化转换中的视线”中的五位艺术家顾黎明、纪连彬、于振立、李占洋、丁乙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前者是基于个人感情和经历,以个性色彩去探索新的形式,传统就是活着的源泉,艺术创作从这源泉中获取能量。后者可以看作一种理念,一种目标,一种决心,一种类似“乌托邦”的梦想。展览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每次展览都会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策划。“如之前的‘存在之境’和这次的‘看与被看’,这些主题策划为展览提供了引领,也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逐渐构建起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己的当代艺术收藏系统。并期望通过新的展览,让校内外观众感受到我们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判断。”杜鹏飞如是说。
展览现场
策展人抛出的问题和观点,旨在吸引观众一起思考和探索,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答案。他们希望观众能够超越自己的视角,并释放各自的束缚,从深层次多角度去看待这些艺术品,甚至尝试自己策划展览。这样,举办这场展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部分作品展示
《 王国维》 谌河 布面油画 80cm×60cm 2010 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四君子》 谌河 布面油画 130cm×160cm 2015年
《红颜——周璇》 刘曼文 布面油画 200cm×162cm 2009年
《红颜——胡蝶》 刘曼文 布面油画 200cm×162cm 2010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选村官》 郭全忠 纸本水墨 135cm×188cm 1999年
《情系西部》 郭全忠 纸本水墨 96.5cm×181cm 2010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中国风景(火)》 洪磊 摄影 41cm×60cm 2003年
《南京长江大桥》 洪磊 摄影 半径50cm 2003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我是我的工具-华尔街 NO.2》 杨少斌 布面油画 240cm×320cm 2012年
《后视盲区》 杨少斌 影像 11分12秒×4屏 2006-2008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我本是男儿身》 闫平 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13年
《理想的明天》 闫平 布面油画 100cm×80cm 2012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我的东西 结算2007(上)》 洪浩 摄影 150cm×270cm 2008年
《甜(下)》 洪浩 摄影 12 0cm×198cm 2008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消逝的风景-1 (渔村被建成商业小区) 》 翁奋 摄影 150cm×268cm 2021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马上秦琼之一》 顾黎明 布面油画 100cm×73cm 2020年
《秦琼》 顾黎明 布面油画 100cm×73cm 2020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雪漫兴安》 纪连彬 纸本水墨 310cm×192cm 2021年
《三友》 纪连彬 纸本水墨 96cm×177cm 2021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生日手记系列49号》 于振立 综合材料 80cm × 1 00c m 1991年
《空始5号》 于振立 综合材料 90cm×90cm 2001年
《南山饭庄》 李占洋 玻璃钢 250cm×160cm×150cm 2006年
《十示2003-11》 丁乙 成品布面丙烯 140×160cm 2021年
《十示-黑白3》 丁乙 丝网版画 180×120cm 2007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