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工艺“新贵”,打造未来设计新格式

甄健恒

2024-03-05 13:12:00

已关注

今年度的巴黎家居装饰设计展(Maison & Objet)的“新兴人才奖”(Rising Talents Award)展场,让人宛如置身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中—尤其是让人看得目不转睛的机器手臂所进行着的自动化制作工序。但有趣的是,与这高科技装置形成对比的,却是内含“隐藏版科技”的手工艺:从 3D 打印的镶嵌木工,到工业废物的可持续利用,一切皆展现出科技在趋近全面数字化的时代里能“自造”与“重造”新工艺,以超越现有与传统的设计手法。


图片看科技控如何在传统业界求变


首先,那极度未来感的机器手臂,来自WINT工作室的概念。由德国设计师菲利克斯·拉瑟霍恩(Felix Rasehorn)和罗宾·霍斯克(Robin Hoske)在2019年共同创立,WINT的初衷是为了让所有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根据最先进的研究设想现实的生活场景。因此,设计师这次的策划,就希望能“打破科技的界限,让人们看见解决全球议题的可能性。”而自动化的机器人便是被采用的科技之一,即便这类的设置并非先例。


去年于米兰家具展的灯具展厅内,英国著名设计师汤姆·迪克森(Tom Dixon)就曾应用三台大型的机器手臂,为旗下设计进行灯罩的更换。但比起前者的装置感与表演性,WINT的想法则是希望通过机器人技术探索造纸工艺的新维度。这个名为“追踪”(TRACKS)的最新实验,简单而言就是以机器手臂来折叠出纸灯罩,希望在自动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手工”的量产性。


显然,作为“科技控”的他们并不畏任何新晋的科技:不仅曾与米莫类型技术公司(Mimotype Technologies)合作开发一款生物基布料制的“金”(GOLD)夹克,更与SPACE10实验室一同打造“非同质化代币”(NFT)。对于后者,他们解释道:“当我们将现有家具化作增强现实的(Augmented Reality)物品时,它们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人们更加依恋并更加关心的东西,而不会将其扔掉。这样一来,该物品也就能够一直被使用,进而拥有可持续性。”


但碍于NFT趋势的“退热”,前者反而彰显出其实用性。设计的初衷是他们发现当今纺织工业严重地依赖合成材料,尤其是塑料,所以在寻求新的可代替材料时,早已出现在食品和制药行业的天然胶原蛋白就成了焦点—不过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的来源竟来自牛的肠道组织!“不过别担心,我们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来自生物技术的复制品。”他们打趣地说道。最终,这类材料也因为轻薄、防水、轻便及可回收的特质,让服装和家具业窥见未来的可能性。


图片“MB-Luce-09”雕塑,设计:奥黛丽·拉奇(Audrey Large)


2017年毕业于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法国设计师奥黛丽·拉奇(Audrey Large),或许是参展设计师群中的“前辈”。因为,她在多年前就开始透过米兰著名的Nilufar艺廊展出作品,早已是各大设计周的常客。但有别于近期呈现的大型作品,她在巴黎的展厅内反而以雕塑感的 3D 打印之物带出其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熟悉她作品的人都知道,她的作品就像是跳脱出数字化宇宙的实体设计。借由3D打印的方式,她模糊掉“物品”轮廓,并以亮色和不断变化的表面来体现“渲染”图像的感知特性,最终成功将平面的图像与材料的世界作联系,即使它们是桌子或吊灯,但其功能性仍让人猜不透,甚至有时候看起来一点都不真实。这就是她所倾向的矛盾感。因此,作品也就存在于艺术与设计、动态与静态还有有形和无形之间。


“3D雕塑总能给我形式上的无限自由,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细节。”她解释道,“所以与由大师教授的手工艺不同,这种通过与社区和开源软件来在线学习的技术是非常横向的、参与性的、完全自由的。我总在工作室里完成所有事,是非常‘宅’的。”


图片“细胞”(Cells) 花瓶,设计:索引办公室(Index Office)/ 纳尔逊·福西(Nelson Fossey)


不同于WINT和奥黛丽,创办了“索引办公室”(Index Of fice,简称 IO)的法国设计师纳尔逊·福西(Nelson Fossey)的设计却显得低调且有着“传统”工业感。这乃因为他都将科技视为建立快速流程的桥梁。因为,“借助于科技,我们可以在制造过程的每个阶段简化工匠的工序。”他说:“更重要的是,所有工作室都提供可用的工具,这意味着可以非常快速地测试项目,通过加强实验将创意潜力提高十倍。”


但他亦表示自己喜欢将这些工具的使用给“隐藏”起来。这意味着,即便使用的制造过程如3D打印技术,但设计仍会透过手工绘制,希望该项目像黏土一样具有可塑性。甚至还会从意外发生中获得新意。他举例:在为巴黎市设计并制作了“创新巴黎”(Paris Innove)奖杯时,他就使用了数控机床(CNC)将一块干黏土雕刻成型,然后才以传统方式上釉烧成;而“细胞”(Cells)这个 3D 打印的花瓶,则会透过数字程序作引导产生新成长情况,进而允许无限的变化。
另外,因为每件作品均在工坊内按需 3D 印刷,所以他也只需要发送一个简单的数字文件,就能让产品在世界的另一端打造成型,而无需材料的运送。这样一来就能为“本地制造”赋予新的意义,并且为制造工艺带来改变。


图片

看工艺师如何在数字世界求存


论传统工艺的“科技化”,最佳例子莫过于来自“莱恩和拉斐尔工作室“(St udio Line&Raphaël)的设计。创办人木工匠拉斐尔·奎瓦斯(Raphaël Cuevas)和工业设计师莱恩·皮龙(Line Pierron)以两人的专业背景将传统镶嵌木工和 3D 打印元素进行结合,最终成功塑造出古今交错,相铺相成的独特设计。如他们展出的“规模”(Ecaille)玄关桌,就是在一件梧桐木家具上,镶嵌上橡木和榆木制的图腾,并带有3D打印的白色尼龙浮雕。


图片“规模”(Le buffet Ecaille)玄关桌,设计:莱恩和拉斐尔工作室(Studio Line & Raphaël)


另外,在展示的材料样本中,人们也可见像绘画般的镶嵌木工。这古老的技术也因为透过编码科技进行了数字化的剪切,不仅节省了制作时间也允许设计师们更有效地复制模型。镶嵌木工顿时从2D“升华”为3D;而体积上也具有更复杂的形状。拉斐尔提道:“我们是工艺的热心捍卫者,我们希望看到机器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不是与它们作对。”


所以即便设计师二人的合作仍“初出茅庐”,但在创立工作室不到五年的今日,他们已看见了合作的无限可能性,尤其在与其他专业人士、设计师、建筑师和潜在买家进行了会面和交谈后。走出舒适圈的他们称,未来将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来满足客户的选择和限制。“因为每个项目使用不同的技术,所以也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设计。这是一种巨大的满足感。这使我们的未来能够有不断地发展。”


图片“野生纤维”(Wild Fibres),设计:奥雷利·赫吉(Aurélie Hoegy)


3D 打印也成了到印度尼西亚学习藤蔓编织术的奥雷利·赫吉(Aurélie Hoegy)和珍娜·凯斯 (Jenna Kaës) 擅用的科技。前者在设计“野生纤维”(Wild Fibres)系列前,都会以传统的方式制作模型。然后再使用3D打印来设计或调整,以适应材料和零件的具体性质。她解释:“当我开始打造真实尺寸的设计时,我就会考虑到纤维的自然反应和机械反应,让它活起来并表达自己。这确实为一种(与科技)的合作!”最终,这些功能性的艺术品也更为生动,在视觉上宛如婀娜多姿的舞者。


后者,则因其设计的“冷门”让人意识到一种前沿性:丧葬艺术(Funerary Art,亦即在死者遗骸保存的地方形成或放置的纪念品)。她之所以会涉及此领域,乃 在大学期间开始对 物品的 使用提出了质疑:难道物品不能帮助我们应对悲伤吗?—即使这主题仍是禁忌,但她还是相信象征主义和美学可以在悲伤过程中提供真正的帮助。因此,从类似于埃及木乃伊内脏保存罐的“玻璃骨灰瓶”(Canopic Urns),到从中国坟墓中发现的青铜戒指取材并将其化作“坟墓守护者”(Gravekeepers)系列,都旨在陪伴和保护死者来世。这些物品不仅充满着灵性,也企图将家庭生活描绘成我们自我内心的一面镜子。


图片“坟墓守护者”(Gravekeepers)戒 指系列,设 计:珍娜·凯 斯(Jenna Kaës)


问及这些“暗黑”的设计在展会获得什么样的反馈时,她表示:“人们对如何将灵性融入我们的现代环境越来越感兴趣,即使在商业展会上也如此。这让我对过去几年前选择的道路更加有信心。”而目前,她亦开始与另外两位设计师合作,对洛可可风格进行新诠释,使用 3D 软件赋予它们空灵、奇特的形状。


图片涡轮拉马”(Turborama),设计:艾玛·科涅(Emma Cogné)


显然,工艺所需的“专业知识”已非如印象中的仅来自于世代传承。借由回收电线管并将其切割成“串珠”材料,设计师艾玛·科涅(Emma Cogné)就称她的编织法连一台机械都不需要。“你可以说我的制作方法是极为‘低科技’的,是一种相反的科技。因为所使用的是量产的材料,并赋予它们不同的叙述性。”她甚至还笑说自己所开发的工具,在本质上就如日常用的菜刀。


图片涡轮拉马”(Turborama),设计:艾玛·科涅(Emma Cogné)


当然这编织工艺并非随手拈来。自毕业于比利时康布雷国立高等视觉艺术学院(ENSAV)纺织品设计硕士学位以来,她就致力于开发这名为“T 系统”(Système T)的系列,希望透过线管(Tuyau)、布料(Textile)和地毯(Tapis)的融合,得以探索这些隐藏在居家墙壁和地板中的元素。因此,她在展会中展示的“涡轮拉马”(Turborama)就因为既像窗帘又像屏风,从而带出了建筑感的视觉性,且放大了传统珠宝和串珠编织的组装手法。


图片后记:未来设计的新格式


随着人工智能(Ar tif icial Intelligence)的来势汹汹,新科技无疑将会改变设计师乃至大众的做事方式。但如何不被其“ 操控”—亦即人类不再是新想法的泉源 — 甚至不让手工艺的真实性受到质疑,都将是业界未来最大的考验。然而“新兴人才奖”负责人黛琳·奥沙利文(Dereen O ' Sullivan)却未曾担忧。她认为,这一届的年轻设计师都看到了技术与工艺之间的对话,只要不间断,就能为他们的创造力提高十倍。“两者之间的融合,将能打开不同宇宙之间的大门,为设计领域带来全新的准哲学和 形而上学的价值观。”她总结道。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品味到位的宠物粮包装,开创宠物轻食新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养宠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宠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
    包兄 0评论 2024-04-06

    这些养生保健品包装,“年轻化”的设计门路在哪?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而养生保健品作为一种健康保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包兄 0评论 2024-04-06

    俄罗斯顶级设计团队 Shuka Design

    Shuka 是一家来自俄罗斯的品牌设计机构,成立于2003年,拥有战略、图形、数字和动态设计方面的专
    Designcola 0评论 2024-04-03

    环保包装新玩法,让世界变得更绿色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品牌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或服务上,更在于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和责任感。ES
    小象智合 0评论 2024-04-02

    2024 年JAGDA 奖:新发展、新活力、新潮流

    近日,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公布了2024年日本平面设计的最高奖项JAGDA奖的获奖作品和设计师,共有1
    李萌 0评论 2024-04-02

    宫崎骏最后一部动漫作品定档,海报很惊艳!

    3月11日,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苍鹭与少年》/(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斩获了202
    大大君 0评论 2024-04-02

    原研哉重新设计茑屋书店LOGO,字母“T”?

    茑屋书店的品牌设计由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领衔创作,极简的字体标志和整体黑白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LOGO所 0评论 2024-04-02

    原研哉又出新作了,还是一如既往的极简风格!

    三年一次的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即将于2025年迎来第6届,而在艺术季登场的同时,“直岛”也将同步迎来新
    logo设计视觉 0评论 2024-04-01

    日本新锐设计师 川尻竜一 Ryuichi Kawajiri

    川尻竜一 Ryuichi Kawajiri,平面设计师,JAGDA 会员、札幌 ADC 会员,198
    Designcola 0评论 2024-04-01

    版式设计关键:精通留白!

    设计的起点:概念思考每一次平面设计之旅都始于一个核心概念。这不仅是设计的起点,也是其灵魂所在。概念的
    DAWEI 0评论 2024-04-01

    热辣出炉!《新裁——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作品集》 设计别出心裁

    “POIESIS新裁”是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作品展主题,寓意秉持不依旧样、不守窠臼的态度去
    北京服装学院 0评论 2024-04-01

    AI风口下,让普通设计师拥抱AI的10款工具

    不久前,平面设计师和视觉艺术家,现任微软设计和人工智能副总裁前田约翰发布了《2024 Design
    Design360° 0评论 2024-03-29

    王乃一:相异互存,在可能的世界意外相逢

    #01 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从最初对激进设计的转向,到前瞻式的探讨共创,“思辨设计”的横空出世带来了
    Ewbar 0评论 2024-03-28

    童趣满满的农副产品包装,有点不一样!

    蛋哆哆,源自自然的味道,承载健康的承诺。我们坚守品质,精选土鸡,自然养殖,让每一颗鸡蛋都充满大自然的
    包兄 0评论 2024-03-28

    霸占时尚圈之后,无衬线logo开始进攻艺术圈!

    无衬线字体标志的设计趋势大概从2017年开始流行了起来,这些公司好像觉得视觉独特变成了一种障碍,最好
    Wayne 0评论 2024-03-27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