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汇入潮流的会是超当代的抽象艺术吗?

YIAO

2023-05-06 10:38:00

关注

过去的两个月,艺术品拍场上有一位亮眼的艺术家,她是来自深圳的96年艺术家方媛。今年3月首次上拍以来,至今于富艺斯、苏富比和佳士得(网络)三大拍行成交的三件作品,分别获得了88,900美元(合计约60万人民币)、406,400港元(合计约35万人民币)和252,000(合计约22万人民币)的成交成绩。


图片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富艺斯纽约


图片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苏富比香港


图片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佳士得香港


除了初登场就获得不错的成绩外,抽象的艺术风格也令人关注。随之而来的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抽象艺术啊,难以捉摸!


提到抽象艺术,大多数人会皱皱眉头:看不懂、我也可以、为什么能这么贵?进而发出“不就是乱画吗,我也可以。”、“卖这么贵,炒作吧!”、“现在当抽象画家还来得及么?”等等想法。


“看不懂”就对了


面对“看不懂”的问题、首先就是取消这个问题。或也可以直接来一句——看抽象画不需要懂——先跳出我们看画的习惯性思维。只因抽象画它确实没有急需”去懂”的内容,它不需要过多解释,因其无法尽然解释。


用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用语来形容,普通人欣赏抽象画,比欣赏其他类型的架上绘画更接近为一种“体验”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649-2)》
1987年作

布面油画
200x200cm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图像》

1986年作
300.5x250.5cm


图片

威廉·德库宁《无题V》

1975年作

布面油画

177.8x203.2cm


图片

威廉·德库宁《无题XLVIII》

1983年作

布面油画

223.5x195.6cm


是否有过这种体验:漫步在街头听到某段音乐,你也会随之点头、摇摆,享受其中,即使你并不知晓歌名、演唱者,即使乐段并没有歌词或你听不懂歌词。抽象画也一样,可以不需要了解作者、内容或是思想内涵。当你为一幅抽象画作驻足,产生了愉悦(或是其他什么激起内心波动)的反应,即使这种反应无法用言语形容,抽象艺术的能量(魅力)在波动中已经触发和完成。触发的方式可以是沉浸、想象、冥想等,因人而异,顺势而变。


图片

杰克逊·波洛克《Autumn Rhythm》

1950年作


简而言之:看不懂没问题,看!就对了——不要怀疑欣赏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冲动,那就是抽象艺术的魅力所在,你的感受就是最好的理解


即便是止步于此,抽象艺术之旅已成功了八成。


“等价”交换


消除“务必看懂”的压力后,我们得以进入不一样的广阔视野,不再畏手畏脚。尽情想象、尽情评判、尽情讨论。而越是主观的东西,越容易形成一套独有的评估方式。高度肯定抽象作品的同时也是在高度接纳自己的主观审美,有的人就心甘情愿为此付出相等分量的真金白银。于是就出现了在外人看来极为不值的交易价格,有的人就认为是“等价交换”,甚至“物超所值”,多少可以解释为何有些抽象画的价格能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图片

赵无极《11.08.99 - Après l'éclipse》

1999年作

布面油画

250x200cm

图片来源于苏富比


图片

赵无极 《29.09.64.》

1964年作
布面油画
230x345cm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


赵无极的《29.09.64》在2017年5月的香港佳士得以1.5286亿港元成交,2022年又以2.78亿港币的成交价再次刷新艺术家单幅画作拍卖记录。艺评人评价赵无极:“透过画作探索宇宙......作品展现光的诞生、水的源头,而在一片混沌之外,隐约出现一股生命力”。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搭配抽象艺术佳作,恰如其分!


轻而易举的背后


世上有成千上万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也没见他们实现了共同富裕。看起来谁都能画的抽象画并不是寥寥几笔就值那个价。看似轻而易举的背后,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2014年,巴尼特·纽曼的《黑色火焰》在纽约佳士得以0.842亿美元(约5.25亿人民币)成交,创艺术家拍卖记录。初看这“一条线”的画,实在无法不冒出“我也可以”的错觉。


图片

巴奈特·纽曼《黑色火焰》

1961年作

布面油画

289.5×213.3cm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


巴尼特从师抽象画派早期领袖马克·罗斯克,但他的艺术生涯并不如意,极简的艺术风格在当时极不入流,直至去世他也未完全为主流所认可。直到二战后抽象派异军突起,他的作品才逐渐收获广大知音。


画面中的那一条线被他称为“拉链”,不使用尺子绘制,边缘模糊而又清晰。他的色块成就了他“色域绘画领军人物”的头衔:颜色不再是描绘事物、光影的工具,而是成为主角,成为艺术表达本身。


图片


他的作品通常幅面很大,看似简单的一幅画,有些需要耗时一年来完成。观众坐在大面积的色块和注入巧思的分割线前,在艺术的色彩与形式中深思。


“我也可以”的想法通常产生于抽象的对立面——具象。具象绘画明显呈现艺术家的技巧和功底,是眼见的“不是谁都能画”。相比之下,看似不考验功底的抽象就显得人人能画了,实为逻辑误区。手头空空和脑袋空空,后者绝对更为致命,想进一步弄明白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则要了解抽象画是因何而画。


抽象艺术在“抽”什么


抽象艺术出现于20世纪初,以形式和色彩的独立为基础,从对具体和客观形象的描绘中脱离出来。普遍来说,抽象绘画大致分为几何抽象与抒情抽象两大流派。几何抽象以蒙德里安为代表,抒情抽象以康定斯基为代表。


图片

康定斯基的第一幅抽象画:Picture with a Circle (1911)


本是法律系教授的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听到喜爱的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Lohengrin)》后打通了艺术创作的任督二脉,他发现色彩和线条伴随着音乐浮现在他的脑中。


据心理学,康定斯基拥有人类中的稀有知觉——联觉(Synesthesia)——第一种感觉或认知通路的刺激导致第二种感觉或认知通路中的非自愿生理体验。这种感知能力使得康定斯基“听到了画面”——节奏化成点、旋律化成线、音调变幻成不同颜色......一切画面通过听觉自然发生。


图片

瓦西里·康定斯基《构成第八号﹝Composition VIII﹞》

1923 年

布面油画

140x201cm

古根海姆美术馆


在康定斯基看来,具象是“物质的真实”,而抽象则是“精神的真实”


相较于物质,人类对精神的探讨终究是模糊的,介于艺术媒介对精神(心理)层面的摸索,或许就是抽象所“抽”之象。抽象既是艺术家的“内在精神”,也是直接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手段。


超当代的抽象


任何行业都重视对后起之秀的培养,艺术行业也是如此。如今,同方媛一样承担业界期待的超当代艺术家们(指出生于1975年后活跃的艺术家)逐渐冒头。在这其中,我们发现抽象艺术家的比例并不低。


图片

张子飘《石榴 05》

2021年作
布面油画
172×140 cm

图片来源于WHITE SPACE


图片

张月薇《逃逸路线3》

2018年作

丙烯、喷漆、布面油画

210x180cm


当代艺术在过往的积累下条件富裕,艺术家们有千万种创作动机(艺术表达的欲望),可供选择的表达方式亦是五花八门。写实、新写实、波普、卡通、观念、抽象、装置......多年来各类风格的流行似乎进入了循环。当下波普、卡通类的行情火热,看起来更胜一筹。实则,抽象艺术这一选项也稳定存在并交叉于其他类型存在着,被艺术家们广泛选择。


图片

方媛《迷境05》

2021作

布面丙烯

101×76cm

图片来源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图片

方媛《战场07》

布面丙烯

126.5×126cm

图片来源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抽象艺术在市场中常年保持稳中有升,绘画拍卖的头部中也常见抽象画的身影;即使在市场回落的情况下,抽象作品也能大卖。稳定的市场环境或是超当代艺术家们纷纷选择抽象创作的原因之一。当然也不能仅从市场利好的角度推断艺术家们的创作动机,还是要回到抽象艺术的本质来探讨。


超当代的自我


抽象艺术的哪一点支撑了年轻艺术家创作表达?将创作欲从超当代艺术家们身上的“抽离”时,神奇地发现它与抽象艺术的性质有着相同的脉络:正如抽象艺术把主题、人物、叙事从艺术中清除,抛弃重重负担,超当代正在从地缘政治、身份权力议题为主题创作中悄然偏转,一些更年轻的艺术家们似乎不愿承载太多沉重的话题,转为追求更为纯粹的自我释放,关注自我与环境的微妙关系,更在乎艺术情绪价值的表达。这也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和平年代以及数字时代、网络社会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动荡息息相关。


图片

迟群《黄色的线——灰》

2022年作

布面油画

80×60cm

图片来源于aye gallery


图片

钱佳华《包装的包装》

2020年作

布面丙烯

55×50cm


当代社会陷入个人功绩化,人群普遍产生了极端的自我剥削(内卷)。后疫情下人们不再时刻武装起情绪、更多地为内心诉求而考虑;数字信息带来的信息过载,不断驯化和增强人们对刺激、夸张的适应能力。种种冲击下,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开始转向了新的自我剖析,借助抽象表达,回归感性的释放,短暂地疗愈自我、救赎自我


图片

李恺《黑日梦》

2020年作

布面丙烯

170×110cm


图片

李黑地《死亡的兴奋》

2022年作

布面油画

100 x 110cm


当今年轻人柔软而敏感、坚韧而包容、自由而不放纵、叛逆而不暴戾、独立而不孤僻......他们更愿将精神的“内耗”通过抽象艺术加工释放出来,寻觅知音


怀抱新态度,崭新入场的年轻艺术家们与前瞻的收藏者(观众)们相对望,新的流动正在形成。


给抽象艺术留些“缘”


图片

王茜瑤《IF YOU FORGET YOUR NAME, PLEASE FOLLOW ME NO.1》

2022年作

布面丙烯、油画

200x190cm


目前,多数的抽象画普遍是作为家居装饰被购置,甚至接近泛滥;而另一部分的画作追求参与精神层面的探讨,始终是小众、精英,不热门的。形成了两个极端。随着抽象画稳定的市场表现,人群审美的提升,抽象艺术也是时候为更多人看见和喜爱。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本文只在架上绘画的范围内介绍和讨论,实际上抽象的形式已经从平面到立体:装置、影像、数码、NFT等等,但抽象的内核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不妨在家装和高深艺术的区间内增加一层接纳抽象艺术的空间。通过抽象艺术,我们或许能觅得新的情感契合,收获一种珍贵的、如同“缘”一样的东西。当“缘”作为抽象画中的因素被捕捉时,彼此交流的新次元也就豁然打通。


审美趣味并非永恒不变,当下流行的街头、波普、潮流艺术,同时也是当代艺术人的一种利益站位、一种态度宣言和话语权的寄托。


超当代的人群是未来世界真正的拥有者,无论是艺术家、藏家还是爱好者,都将成为新的市场参与者、新的艺术史塑造者。在探讨未来流行的可能性时,要看到超当代抽象艺术的无限潜力。


文章来源:OFFART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英国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

    Cedric Morris塞德里克·莫里斯英国, (1889-1982)— ArtYou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4-04-06

    法比安·特雷伯(Fabian Treibe):清醒的梦境

    我对现实的表现不感兴趣,至少对纯粹的复制不感兴趣,我的图像不需要正确的视角,这无关紧要。相反,它更清
    Galle 0评论 2024-04-06

    何多苓:我的画任由观众解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距离何多苓那件被写入美术史的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完成,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很多人知道何多苓都是因为这
    刘军 0评论 2024-04-03

    万物皆可波普,罗伊·利希滕斯坦诞辰百年大展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流行的、短暂的、可消耗的、低成本、大量
    漫雨 0评论 2024-04-03

    古道具坂田:“垃圾”,作为一种美学宣言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展览部分作品,照片由三嶋一路拍摄“古道具坂田”是已故的日本古道具店经营者、
    翁家若 0评论 2024-04-01

    乔治·巴塞利兹:2011-2015年雕塑作品

    雕塑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它被堆砌出来,加以装饰,不是作为思想的标志,而是在形状限制范围内被任意制作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4-04-01

    最美的春天,住在梵高的画里

    1889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私人收藏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梵高的一生,短暂而潦倒。在生命里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1

    杨沛霖个展宁波白美术馆举行:漫游“无意之境”

    “无意之境”杨沛霖个展现场沿着鄞州公园的绿荫步道,穿过仲春时节的轻风,人们惬意地进入自然之境,亦能漫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31

    安妮·莫里斯:伤痛让我比我更爱我

    2012年,因为一次流产的经历,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将“堆叠”(Stack
    BAZAAR ART 0评论 2024-03-30

    青蛇:停留在表面的“女性中心”讨论

    自然和女性都再次沦为一种背景墙式的展示,被抽象化、扁平化,无法对其复杂性进行更全面更深层的讨论。Yu
    石雨桐 0评论 2024-03-29

    喻红:作为生命直觉的女性凝视

    《ARTnews》中文版2024年3月刊以“女性被看见”为封面专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喻红拍摄独家封
    shun 0评论 2024-03-29

    具身体验的“复杂地理”|对话朱筱蕤

    3月22日,以“复杂地理”为题的系列研究与艺术项目的第一季“复杂地理:中国杂志”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
    Siyu 0评论 2024-03-29

    12支跨学科团队,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

    或许用副标题“世界观的对话”来阐释“天问”项目,更容易理解这一史诗级项目的内核。中国美术学院以一己之
    罗可一、张火火 0评论 2024-03-29

    谷疏博:春燕报春忙 画笔逐春光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随着春风吹拂大地,人们开始新一年的耕耘播种。双手为笔、汗水为墨,在广袤大
    谷疏博 0评论 2024-03-28

    2024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中国先锋画廊前瞻

    国内特色画廊将本次香港巴塞尔视为后疫情时代同国际艺术界相聚、对话、连接的重要契机,与经验丰富的老牌画
    王花卷 0评论 2024-03-27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