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UFO:未来如来

艺术与设计

2023-08-11 10:17:00

关注

图片

# 对话


UFO媒体实验室,用艺术编织关系,用多元媒介编辑时空。FRAME本期对话UFO,探讨如何解构现实,将理性的思考融入艺术的体验中;如何从有形的物质世界中抽取无形的联系,与观众产生灵魂的共鸣。艺术记录时代,也超越时代,且走近UFO,看这群新生代艺术家如何为当代落下独特的注脚。


#01

虚拟与现实

{ Virtual and Real }


FRAME:你认为多元且不断更替的媒介如何影响当代的艺术创作?
新的媒介的出现会形成新的刺激,形成新的思路。我们经常说要“打开自己”,媒介的更迭和刷新都是在帮助我们主动或被动地打开。不同的媒介就像不同的工具,它们能够实现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新技术,当新的工具出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尝试表达,去达成新的体验。
对于媒介和技术的选择,艺术家往往是“非常规”的、甚至“歪门邪道”,但这些“错误的”尝试也许恰恰就能激发出新的经验,错误的打开方式反而带来意外的惊喜!有时候,艺术家对某些技术“bug”的玩味思考,还会反过来刺激技术的发展。在我们看来,这也是艺术与技术之间的有趣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项目《像素体》,2021深圳光影艺术季,深圳,2021
诚然,新媒介的出现势必会给观众的感官带来“新鲜感”,但当昙花一现的“新鲜感”冷却之后,最终沉淀下来的部分才值得我们深思:浮于表面的东西最终会被淘汰,但有些东西则能被一直延续。我们作为主体在针对性地使用媒介/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媒介与创作的关系,反思媒介存在的必要。技术和媒介不应该限制艺术的表达,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相对于技术,艺术是原始的,无论创作媒介发生了何种巨变,艺术的表达依然有相似的本质。我们必然永远思考,永远质疑
FRAME:你如何看待艺术创作的内核?
技术是表达观念的方式,艺术是提出问题的方式。在我们看来,艺术不一定能解决有形的问题,却能在无形的水面上生成涟漪——艺术创作不一定留下实体,实体必将消亡。然而艺术留给观者的信息碎片却能在他们的意识中长久留存,就像硬盘里的文件一样,可以被记忆、被不断读取。

作品的形式与内核融为一体,互为表里。艺术的体验是无形的、不可说的存在,有时候内核很难用文字语言准确表达,艺术家无需多言。艺术家通过作品与观者形成抽象的感知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并不需要过多地被分类、定义,它也完全可以开放给观者去自由地解读。

FRAME:屏幕多次成为UFO作品主题。你如何定义屏幕与人的关联?如何理解“屏幕无需发光也可以是作品”?
屏幕的无处不在,是当代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人们被屏幕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一个个屏幕窗口,链接人的意识并容许人们漫游在虚拟时空中。作为艺术家,我们经常反思这一现象,并尝试重置屏幕与建筑、空间、城市以及人的关系

工业时代后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地球表面被混凝土覆盖,接着城市空间被屏幕所覆盖,原有媒介被新的媒介替代。如果把屏幕当作一种物质存在,它不仅能够塑造人与空间的联系,还能成为一种具有雕塑感或装置感的建筑语言。屏幕可以是路面,可以是衣物,衍生多种概念。在我们看来,它是一个具有高度延展性的意象,充满艺术的可能性。屏幕就像意识的地图,给混沌的思维指引出口。

比如,我们创作了名为《像素纪》的作品:在挖开的地表下,被“发掘”出的屏幕呈现出不同的物质界面,引发观者对信息沉积的思考。又比如,《临界碑》通过屏幕把虚构的蜘蛛网放置在丛林间,使屏幕自然地融入环境的节奏中。我们尝试用艺术的方式把屏幕与环境、屏幕与人重新交织在一起,形成观者对自然的新理解和新体验。

没有信号也是一种信号。“屏幕不一定需要发光”,在去除了屏幕显示的内容之后,屏幕本身的物质感也能成为作品语言。艺术家对媒介的反向应用,在正常使用场景之外考虑媒介的意义,用非常规的方式引发思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项目《像素纪》,方二波流当代艺术展,深圳,2022
FRAME: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界处,你如何定义当代人类的存在?
在.zip这个系列展览中,我们预先发布了一个多人合作的短片「格式大爆炸」,它就像一个笑话、一次自嘲,希望通过短片引起人们对话题的关注。
最开始我们讨论了一些展览的方向,觉得都有意思,又都差点意思。冥思苦想中,某天忽然梦到那副经典的穹顶壁画《创世纪》,就是上帝与亚当伸手指尖相碰,寓意着世界就此诞生——然而梦中只出现了上帝的一只手,点开了一个zip文件,于是我从中得到了灵感。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身处的宇宙来自于某一个zip文件,而宇宙大爆炸与文件解压缩的过程相似。用格式映射当代的生活状态,宇宙创生的过程在数字世界延续着,格式不断生成与更替,我们得到信息时代中关于人类存在的新构想。
比如说,现代人被认识、被解读,就是通过许多不同格式的文件,比如个人简历pdf,项目介绍ppt,免冠照片jpg等。许多事物被压缩或者转换成主流文件格式,才能被阅读,否则可能无法打开。有的人像ppt,有的人像excel,格式成为人格的标签,工作属性塑造了人,大家都在格式宇宙当中度过格式人生。我们现在常说,年轻人活得很卷!卷这种高速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人身上抽象的格式。 人与人很难跨格式互相理解,格式的不同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格式这种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实也描述着技术与人的关系。人被技术再塑造、再定义,技术渗透人的基因。现代人类一出生就接触屏幕,因为太过习惯以至于变成了肢体的一部分。理解和定义当代人类,必然不能只停留于作为生物的肉体,而要考虑存在于数字世界中的那部分灵魂。

#02

人造与自然

{ Artificial and Natural }


FRAME:UFO传达出何种人与自然的关系?
“算法自然”是我们在进行作品创作中会触及的一个思考。我们想象在自然的状态下,万物看似随机形成的某些纹路,也许是上帝设定的某个代码规则运算下产生的结果。我们愿意相信,自然的随机或许并不是任意的随性,而是存在着某些可以去思考的“必然”,尽管这种必然并不是某种确切的实在。我们也试图在作品中去思考和呈现这种“必然”,这种作品原本该有的样子(如果这个东西存在的话),尽可能去除眼前的障碍、去除一些没有必要的表达,去无限接近我们想象中事物本该呈现的状态。

图片

UFO 艺术作品《临界碑》,重启 · 酒神颂歌艺术节,杭州,2021
我们在创作某些作品的过程中,会尝试设定一些规则——这种规则或许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对某件特别之物的想象或对某项技术的思考——再让其在规则内自行运行、生长而产生出可能的结果
结果如何并不一定是我们在设定规则之初就能够预料到的,我们并不一定能完全预想出作品中某一根线某一个面某一种颜色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在哪个位置,我们只能把控一个大致的模样,最终的结果包含无数种令人惊喜的可能。

就像是人为打造一个“伪自然”的小世界,我们在观察和思考后,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呈现这个世界的某个切片,而在切片背后或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不断地运行与计算,同时我们也会不断修改和调整规则。bug也许会出现,但bug也有可能是这个“自然”中最美的瞬间。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作品《临界碑》,重启 · 酒神颂歌艺术节,杭州,2021
FRAME:如何理解在时间中体现作品的生命历程?
我们经常以“时空编辑”的概念去面对创作。比如「时空剥落」,将时间的观念以非常规的方式呈现,可视化时间的痕迹。我们希望能在现实中呈现我们的一部分想象,它们本身也许不存在于自然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UFO×文和友艺术项目《时空剥落Y》,深圳文和友,2021
这里可以提到一个问题:为何要做展览?我们认为作品是一个生命,不被展览的时间就在休眠,只有在展览时作品才是“活着”。在展览过程中,我们让自然参与决定作品的生命周期,放手让作品完整地“活过”。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设定规则,借用自然,让自然为作品注入随机变量,呈现更多可能。

图片

UFO 艺术项目《时空剥落S》,SYSTEM,上海,2021
如果上帝是艺术家,上帝创造的也许是规则,而不是实体,时间是塑造艺术品的变量。展览都有期限,万物皆有终结,如果将寒武纪、白垩纪等纪元当作上帝的展览,人类纪或许只是其中一个特展——而此刻,也许正是人类纪与AI纪展览中撤展与布展的交叉期。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项目《时空剥落》,2020深圳光影艺术季,深圳,2020
FRAME:如何描述艺术家看待世界的视野?
对我们而言,看待世界是一个模糊与清晰不断交替的过程,就像相机手动对焦的体验:转动对焦环,让眼前的世界不断在模糊和清晰之间转化,去捕捉最终定格的画面。
耿建翌老师说过“近大远小”。我们有时会这么理解,有些东西由于靠得太近,所以它占据了你全部的视野,甚至让你觉得它就是世界的全部。但其实当你退远看,它会慢慢变小,你会发现除了它以外周围还有其他的人和事,世界还有其他的部分,而它未必像之前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对关系的思考也是我们看待世界、创作作品的一种方式。当观看方式极端化,将视野不断放大和缩小(缩小也是一种放大),在某些程度上会增强我们对对象的感知,获得对信息或能量的深层次体验。我们选择观察对象的过程也是非常随机的,我们愿意期待一切可能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作品《构》,FRAME办公空间,深圳,2022

提到宇宙、引力这些主题,艺术家并非科学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在客观严肃的论证推理之外,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距离中,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它能不断激发艺术家以其自身的艺术语言进行输出与创作。
艺术作品的存在不一定需要符合绝对的真理,但它背后能体现艺术家个人的某种思考,这可以说是艺术的一种“特权”。有时候我们会笑称“艺术与科学是朋友,但两个人性格迥异”,艺术家有时会拿科学开玩笑,但玩笑中难免也有正经的思考。

#03

一切都在关系中

{ It's all in the relationship. }


FRAME:建筑作为链接人与社会的物质实体,你如何理解建筑?
我们曾提出一个名为“非建筑”的想法。2011年,我们尝试在建筑上以投影的方式做创作实验,虽然当时做得很生疏、吃力,然而这给了我们“变通”的灵感:不单从表象看待事物,比如不从绘画本身看待绘画,不从建筑本身看待建筑。跳脱出行业本身对建筑的认知,跳出规范对建筑想象力的束缚,我们尝试玩概念性的建筑,创造有建筑感的作品,用非建筑的眼光看待建筑。
我们在建筑这个概念上创作的艺术作品,比如说“媒体建筑”,更多倾向于一种生动的空间,摆脱对建筑的刻板印象,在其中塑造“暧昧”的关系,玩味空间,赋予个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项目《时间牧场》,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上海,2021
FRAME:你认为艺术家如何链接进入社会?
艺术家对社会共同经验的捕捉,经常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众习以为常的事物。
比如在「溢出」这个作品中,我们在一面完整的墙上布置出建筑墙面中常见的通风口,假定通风口后埋藏着错综复杂的管道,那么从这面墙背后流出的是什么呢?我们留下问号,当观众在光影虚构的废弃流体中行走,便会自然地思考。
网络时代产生了大量垃圾信息,不论是个人的存储空间还是公共的网络空间都被这些无用又庞杂的数据占满。这种废弃物没有实体,却切实地挤占了当今人类赖以生活的数字空间,需要像排污系统中的污水那样,通过端口排出。我们尝试将这个无形的过程有形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项目《溢出》,2022武汉双年展,琴台美术馆,武汉,2022
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的UFO媒体实验室,还是作为个体的艺术家,我们都在观察社会。排除艺术家的身份,我们都是社会的参与者。艺术的学习便是从学观察开始。艺术家的创作,就是对所处社会的反应,作品就是我们参与社会的方式。
FRAME:你认为集体是否更能激发艺术的活力?这种趋势是否与强调交联的网络世代相契合?
UFO这种集体工作方式的源头是新媒体系,在学校中常有多人共同创作的项目,团体中伙伴们臭味相投,能取得价值共鸣,于是我们延续这一传统,建立了UFO媒体实验室。创作本身是寂寞的过程,要守得住清苦,而集体中抽象的价值共鸣能够激发创作灵感和创作动力,这便是我们以UFO这个集体存在的意义。
从生物学的角度,不同动物有独居也有群居。在群体的共生关系中,每个个体依然有自己的行为逻辑。有很多集体强调服从与统一,然而那不是我们的风格。UFO中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节奏,不管是内部成员还是共同创作的外部人员,都秉持求同存异的理念。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所以每个人都能独立地思考。UFO整体形成抽象的节奏感,而非具体的节奏。方向是直的,但路是弯的。我们不希望个体异化成为零件,我们希望为每个个体保留充分的自由度。

图片

图片

UFO 艺术项目《兔子洞》, 2022深圳光影艺术季,深圳,2022
某些时候,网络时代的交联是单薄的,我们渴望原始的人与人的当面交流。UFO常有各种集体活动,比如一起做饭,大家面对面坐在一起,这才是更紧密的交联。也可以形容为艺术家对社会流行的逆反心理,虽然现在强调线上工作,但我们只要有条件,都希望来现场面对面沟通。线上沟通是加减乘除的量化过程,确实更有效率,然而线下沟通更加人性化,更能激发灵感。
在我们的工作室,工作区域在二楼,生活区域在一楼,我们都常常在楼上楼下走动。我们认为即便是工作,也要能活得像个人,工作与生活都需要烟火气。
FRAME: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你认为艺术家如何将艺术的生命力传递给公众?
「光血管」创作于2014年,作品中将电线引喻为城市的血脉。但就像你说的,艺术的生命力就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想象,传递给了公众。
关于艺术的价值和影响,可以从一些个人经历说起,在创作的道路上,我(吴珏辉)曾被某些人与事深刻影响。很久以前,我在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Galleria degli Uffizi)遇到名为“艺术家肖像展的特展,忽然看到了一幅油画。它并不是画,而是在画布上写了一句中文:“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出示身份。”

图片

UFO 艺术作品《光血管Y》,杨画廊,北京,2016
我当时就不明觉厉,即便一下子无法理解但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是艺术家陈箴的作品,非常有力量。虽然我们的交集只有那一件作品,然而他的这句话我琢磨了很多很多年,经历了足够的人和事,才开始有点理解其中的含义。可以说直到现在,我仍然在通过实践,通过自身的行为与作品去回应这句话。
什么叫出示身份?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问题。面对身边人和事,我们都有着不同的身份,如何选择并出示身份,是一辈子的游戏。回想起老张,也就是我在新媒体系读研究生时的系主任与导师张培力。在一次喝咖啡时,老张说:“如果艺术是赌博,那么艺术家就是赌徒。”

图片

UFO 艺术作品《光血管V》,明天的派对当代艺术展,北京,2015
艺术作品的影响和公众解读,那都是在作品完成后的事。艺术创作本身是比较单纯的,我们很少前置过多的意义。很多时候,艺术作品的影响是与观众产生了共振,我们融入作品的思考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我们不预设观众会想到什么,而是思考如何给予作品更多引发共振的可能。
艺术的生命力并非只能单向传递,好的作品能够引发双向传递。创作是编码的过程,观看是解码的过程,每个观众的打开方式或许都不一样,而艺术家的工作是找到合适的语言做编辑工作,令作品可被打开。大众阅读作品,必然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理解,误读也是重要的理解方式,甚至会发现全新的视角。有时候他们的解读,比我们创作时的设想还要独到。在我们看来,意义是在回溯中形成的,未来决定了过去。


UFO媒体实验室

中国最早的媒体艺术实验室之一,致力于艺术与科技的化合反应。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及工程师等在此思维碰撞,涉及新媒体装置/影像/空间/展览/剧场/建筑等多领域创作。


文章来源:FRAMEEEE构架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离散、漂流与再生:伦敦华人艺术社群新叙事

    Asymmetry Library 摄影:Christine Constantine“这里有整个伦敦
    特写 0评论 2024-04-07

    看与被看:视线交织中的当代文化景观

    2024年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参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4-07

    朱新建:绘画激发你身上很美的冲动

    朱新建,江苏南京人,由于对文人画的革新,成为文人画的反叛者;被誉为新文人画艺术家代表。他的画备受争议
    朱新建 0评论 2024-04-07

    邬建安和他的神秘怪谈

    中国神话传说,是当代艺术家邬建安艺术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他说他读《山海经》,越来越觉得那里面讲
    中国审美100人 0评论 2024-04-07

    英国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

    Cedric Morris塞德里克·莫里斯英国, (1889-1982)— ArtYou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4-04-06

    法比安·特雷伯(Fabian Treibe):清醒的梦境

    我对现实的表现不感兴趣,至少对纯粹的复制不感兴趣,我的图像不需要正确的视角,这无关紧要。相反,它更清
    Galle 0评论 2024-04-06

    何多苓:我的画任由观众解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距离何多苓那件被写入美术史的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完成,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很多人知道何多苓都是因为这
    刘军 0评论 2024-04-03

    万物皆可波普,罗伊·利希滕斯坦诞辰百年大展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流行的、短暂的、可消耗的、低成本、大量
    漫雨 0评论 2024-04-03

    古道具坂田:“垃圾”,作为一种美学宣言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展览部分作品,照片由三嶋一路拍摄“古道具坂田”是已故的日本古道具店经营者、
    翁家若 0评论 2024-04-01

    乔治·巴塞利兹:2011-2015年雕塑作品

    雕塑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它被堆砌出来,加以装饰,不是作为思想的标志,而是在形状限制范围内被任意制作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4-04-01

    最美的春天,住在梵高的画里

    1889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私人收藏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梵高的一生,短暂而潦倒。在生命里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1

    杨沛霖个展宁波白美术馆举行:漫游“无意之境”

    “无意之境”杨沛霖个展现场沿着鄞州公园的绿荫步道,穿过仲春时节的轻风,人们惬意地进入自然之境,亦能漫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31

    安妮·莫里斯:伤痛让我比我更爱我

    2012年,因为一次流产的经历,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将“堆叠”(Stack
    BAZAAR ART 0评论 2024-03-30

    青蛇:停留在表面的“女性中心”讨论

    自然和女性都再次沦为一种背景墙式的展示,被抽象化、扁平化,无法对其复杂性进行更全面更深层的讨论。Yu
    石雨桐 0评论 2024-03-29

    喻红:作为生命直觉的女性凝视

    《ARTnews》中文版2024年3月刊以“女性被看见”为封面专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喻红拍摄独家封
    shun 0评论 2024-03-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