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山人:永不停止的“红白蓝”

张涵之

2024-02-25 10:53:00

已关注

去年12月17日,以“如果我坚持红白蓝”为主题的“红白蓝茶馆|又一山人作品艺术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空间展示了又一山人创作生涯中围绕“红白蓝”展开的多组艺术创作,指引着公众感受“红白蓝”的过去与未来。


又一山人,原名黄炳培,著名当代设计师、艺术家、视觉沟通人,其艺术、摄影、电影及设计作品多次于海内外展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红白蓝”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自千禧年初,他将日常中无处不在的“红白蓝”物料引入艺术创作,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解构、重组与拼合,为熟悉的材料赋予了崭新的感觉。

图片《字言·字语》,作者:又一山人


“红白蓝”的故事要从伦敦的一个橱窗说起。上世纪80年代末,又一山人前往伦敦出差,在当地一间精品店的货架上,他发现了自己曾经视而不见的 红白蓝胶袋 。看到这些最普通并无二次创作的胶袋,他愣了10多秒:“这是我们的红白蓝胶袋,来自中国,来自香港,为什么这么山高路远的来到伦敦,有趣、时髦地放在精品店里?为什么我不重视我们拥有的东西?”从此以后,这个平凡的物料在他眼中不再平凡。更关键的是,他开始重置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从既定的思维中挣脱,走向更加开放的场域。

图片红白蓝茶馆 — 又一山人作品艺术空间现场,摄影:又一山人


2001年,香港文化博物馆发起了一个海报交流项目,邀请全球设计师以“生活日常、生活文化”为题进行创作,又一山人也在受邀行列。他不愿选用为人熟知的、只会加深刻板印象的元素进行创作,而是思考“什么样的创作才能真正代表香港”。这时,红白蓝胶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于是,他以手工车缝的方式将“红白蓝”物料拼合成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衣衫、房屋、蒲扇等日常之物,最终形成一组名为《红白蓝无限》的海报作品。从作品命名中,我们可窥见又一山人对于“红白蓝”的态度,即“这是一个有无限想象力、无限可能性的物料与素材”。在此之后,又一山人谱写的红白蓝系列变奏曲正式鸣响,各种别具风格的作品就此展现。

图片《饮杯茶·倾过饱》红白蓝茶馆,作者:又一山人


但在当时的年代,这种创作材料的创新并未被所有人接受。许多人认为,“红白蓝”廉价土炮,不宜用于艺术。直至2005年,又一山人代表香港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开启了“红白蓝”的“西游记”,人们才由此重新发现这种拥有独特肌理和色彩的“红白蓝”物料。又一山人将这场跨文化交流作品命名为《饮杯茶·倾过饱》,他把广府港人钟爱的“茶”带去了意大利,并在现场用“红白蓝”物料搭建起了一座平凡的中式茶馆。在那个网络刚刚兴起的年代,又一山人敏锐地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连接在消解。他希望人们可以在茶馆闲话家常、八卦谈天的氛围中,重建“面对面交流”,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与社会的凝聚力。茶馆中,还有用“红白蓝”物料裁剪而成中式古典花窗,它仿佛给予了世界一个窗口,让人们窥见一个更加真实、充满人情味的中国。

图片《红白蓝无限》,作者:又一山人


在持续不断的“红白蓝”创作中,又一山人逐渐凝练出了“红白蓝精神”,它是“正面积极”,也是投入、参与、拼搏、坚韧的象征。这种物料最初出现于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地区经济腾飞时期,正是在红白蓝的篷布中,水泥丛林拔地而起,也正是车站、码头、街头巷尾涌动的红白蓝背包大军一点点推动了经济的腾飞。据又一山人回忆,在他开始创作“红白蓝”系列的本世纪初,香港地区正处于一个低迷时期。人们对社会的前景、经济和个人的发展感到迷茫,社会情绪开始变得负面。“我的朋友们都开始怀念童年,因为那时人们真的相信明天会更好,充满动力。我就想把这种正面积极的心态重新翻出来进行宣传。”于是,“红白蓝”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创作载体。

图片《信望爱》,作者:又一山人


在又一山人于2006年创作的作品《信望爱》中,这种积极的心态亦有出现。当时SARS刚刚过去,经济开始复苏,人们似乎逐渐忘却了当初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负面情绪回升至高点。面对此情此景,又一山人与香港地铁合作创造了一个充满“信望爱”的空间。公众将自己的“爱”“信”与“希望”写在由“红白蓝”物料制成的便签上,并贴至空间墙面。借此,又一山人希望每个人能够放下自己的一刻钟,好好想一想:“到底我们爱的是什么?信的是什么?希望的是什么?”

图片《回到未来》,作者:又一山人


23年来,“红白蓝”已然成为记录香港地区发展、时代情绪与思想的概念化符号,又一山人更将“红白蓝精神”贯穿于日常行事始终,成为一种人生哲学。本次艺术空间中展出的又一山人与科技生活方式品牌 PITAKA 联名创作的“红白蓝”手机壳也是一次“红白蓝精神”的延续。编织既是“红白蓝”的核心 视觉元素 ,也是PITAKA的独特创作方式。“我对(编织的)横和竖有这样想法:横代表胸襟和宽阔度,竖线代表深度。时间堆积深度,带你持续不断地参与每一天、每一个接触、每一个日常。”又一山人如是说。

图片PITAKA × 又一山人“红白蓝”编织手机壳,PITAKA供图


相信“真”与“诚”,相信拼搏与坚韧,相信时间累积的力量。这些“红白蓝精神”,又一山人一直在坚持,也许始终会坚持下去,每一个时代都有“红白蓝”,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红白蓝”。这种无处不在又神通广大的材料,是芸芸众生的力量,也是“明天会更好”的希望,给予我们面对世界无常的勇气。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LOEWE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2024

    评选入围名单的专家小组享誉盛誉的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公布了2024年的30名决赛入围者名单,展示了一件
    Ruogu Design 0评论 2024-04-05

    最终结果

    2024年4月20日至30日,在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新馆将举办“汉字演变”主题展,联合国中文日海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3

    对话、信件、糖类?分享三个小众冷门博物馆!

    小众冷门博物馆虽然博物馆传统上收藏着厚重的历史文物,但探索更小众、古怪和轻松的文物也有其魅力。这些博
    匠山 0评论 2024-04-03

    废弃渔网的“华丽转身”

    尼龙做的渔网,一直是渔民们的捕鱼利器。但是这种渔网通常的寿命却不长,一般只有3-6个月,寿命到期的渔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3

    探寻新质生产力路径——“文化X科技”交流座谈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召开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本刊记者 冀靖轩)为探讨如何通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文化的传承、创新赋能,推动新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3

    那些孤独至死的艺术家

    孤独,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是生命的一部分。对于孤独,你会有什么见解?享受?惧怕?亦或者是厌恶?艺术家往往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3

    最“美”法院,又“美”了一次

    2023年11月8日,四川巴中法院发布了一套专属的法治文化品牌“映山红”,在网络赢得一片好评,被誉为
    品牌小美 0评论 2024-04-03

    故宫最“凡尔赛”的展览,今日开幕!

    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
    故宫博物院 0评论 2024-04-02

    陈汉民设计文献展,这些经典标志,原来都是他设计的……

    视觉设计:图壤设计自2017年开始,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作为我馆“当代
    最设计 0评论 2024-04-02

    秦佑国:梁思成、林徽因与国徽设计

    今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为配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即将于8月开幕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
    秦佑国 0评论 2024-04-01

    看与被看,清华再推当代艺术展

    开幕式现场春光无限,万物生机。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谌河、刘曼文
    高森 0评论 2024-04-01

    全国高校美育机构负责人首届联席会议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

    2024年3月31日,全国高校美育机构负责人首届联席会议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首届全国
    中央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1

    理查德·塞拉,极简主义大师去世

    极简主义大师 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1939-2024作品《East-West/W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4-03-31

    在香港巴塞尔,重新连接世界

    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数据和纪录,或许是2024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带给人们最为直接的冲击,而它们也恰如其
    W* 0评论 2024-03-31

    香港巴塞尔回归,经济大背景是否影响人气质量和销售?

    豪瑟沃斯在香港巴塞尔上的展位,可见马克·布拉德福德、妮可·艾森曼和威廉·德·库宁的作品。图片:Pho
    artnet中国 0评论 2024-03-30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