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张明、贾路思

2024-03-18 13:37:00

已关注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案例,在更为系统化的思维框架下探讨设计创新方法。在“设计文化”的视域下,“文化设计”的具体实践需要立足于对其外部环境的探讨和对内部结构的解析,依照从产品设计到生活方式再到文化的层次,深入分析传统与当代的造物文化语境。同时,结合超文化的视角与文化的权力话语问题,找到当下中国造物方式的时空定位。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的现代化转译是一个建构和解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物质、精神及组织维度。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关注用户需求,也需要思考如何挖掘各要素之间的潜在联系。


关键词:设计文化、造物方式、造物文化、产品设计、现代化转译


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要求人们超越文化的地域界限,然而,权力和话语的问题始终无法被忽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任务要求。作为大文化概念下的一个分支,设计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自身特质,也与其他文化现象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与关联。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语境下,如何继承并超越传统,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创新造物方式,成为产品设计领域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议题。


“道物工房”是由笔者组织的、贯穿本科和硕士阶段工业设计教学的实践课题,自2009年启动以来,长期专注于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的现代化转译研究,在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与造物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推动实践创新,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本文基于长期积累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同时被纳入文化研究领域的内容,探究中国造物文化的理念内涵与实践路径。


1

中国造物文化的实践与理论现状



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使得文化建设逐渐被提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在此过程中,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增强,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热度也持续攀升,形成了一股潮流和趋势。对此,设计师与学者不断探索文化与设计之间的关联,在实践与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然而,一种深层次、系统化的设计文化认知与实践路径依旧有待探索。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随着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热度的上升,市场中涌现出大量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设计产品,数量庞大而质量参差不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图案层次、样式层次和方式层次。[1]当前,众多设计实践仅停留在对中国传统图案和样式的表面应用,缺乏对传统文化和造物方式的深层次理解,也未能充分考虑当代人的使用场景和生活方式,导致其难以实现国际化解读和传播的目标。此外,同质化现象也十分突出,“中国风”往往被化约为一种表面化、固定化的标签,阻碍了设计的多元化创新。如今,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迅速迭代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堆叠中国元素往往只能短暂地吸引人的眼球,而无法在未来市场中持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设计师需要探索更具前瞻性和持久性的设计策略,设计出符合当代需求与审美的、可进行全球解读的创新型产品。


在理论研究领域,一方面,有关中国造物文化的历史性研究较为丰富,包括对古代典籍的解读以及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涵盖了诸如造物思想、哲学理念、美学观点等多个维度的内容,旨在全面揭示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并为现代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然而,有关传统造物理念在当代具体应用场景中的研究,目前尚显匮乏。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发展和更新中国造物文化,也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另一方面,设计文化的理论思辨界定了相关概念,对于揭示设计活动的本质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这些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和验证,其信度和效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需要结合实践做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一种系统性的中国造物文化理念及方法体系亟待被建构。管宁在《中华造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指出:“以往造物文化研究缺乏一个整体性概念,未能将复杂的造物文化放置在精神文化、社会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国家形象塑造等诸多因素的关系中进行考察。”[2]对中国造物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需要将其置于全球化语境中考察,同时密切联系国家文化战略,借助跨学科的视角探讨其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联系,立足于历史研究和当代现状,展现出前瞻性与洞察力。


2

中国造物文化的概念辨析与层次思考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扩展,呈现出更为宽泛、复杂的特征,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也被逐步更新。为了解决当前中国造物文化领域所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明晰“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澄清其含义和用法,进而推动对中国造物文化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1.文化、造物文化的语义学辨析


从词源上来看,东西方对“文化”这一语汇有着不同的定义和使用习惯,这种差异导致“文化”概念在语义上呈现出模糊性,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具备不同的涵义。在西方语境下,“culture”一词涵盖了一切人类活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人化”的过程。而在汉语中,“文化”最初指代文治与教化,也泛指一般知识,更侧重于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维度。“文”作为与“武”相对的概念,排除了体力劳动。现今,汉语中的“文化”概念已融合了西方“culture”的内涵,其释义也产生了广义和狭义两种面向: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本文所讨论的设计与文化议题立足于广义的文化视角。


目前,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200多种,每种定义都有不同的侧重。[4]总体来看,这些定义主要涉及对以下几组议题的讨论:历史与发展、社会与个人、观念与行为、成因与影响、结构与形式,这些议题群组构成了对文化进行综合探讨的基本框架。除了文化的定义问题,文化阐释、文化交流、民族与权力、精英与大众等问题也是文化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5]这些内容为全面理解造物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


根据文化的概念性定义和造物活动所展现的特殊性,造物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在满足当下个人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借助现有的物质和技术资源,结合历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跨学科协作的手段,创造新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和引领新的生活方式及文化趋势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造物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以物质的形式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人类的创造力。而对“中国造物文化”的研究不仅涉及造物活动本身,还涉及有关地方特殊性和权力关系的问题,主要包括中国造物活动在历史传承、哲学观念、工艺技艺、审美价值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


2.造物文化与造物方式:概念与关系的探讨


张犇在《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中对“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做出了区分:设计文化隶属于文化的大概念之下,而文化设计是指调动和提炼某种或多种文化元素,据此创造出能够在现代语境中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6]从这种区分中可以看出,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之间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设计文化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将设计活动整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别,从而将其置于更宏大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讨论。这一概念强调并致力于探讨设计文化与其他各类文化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呈现出系统性特征。而文化设计则指代更为具体的设计方法或实践,侧重于通过深入研究某一特定文化的内涵,探索将其融入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它强调从文化中汲取灵感,并与现代语境结合,以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求,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相应地,造物文化与造物方式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文化模式与具体实践的关系。一方面,造物文化为造物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框架与视野,使对造物方式的研究得以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展开。另一方面,新的造物方式也会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产生影响,不断塑造着造物文化。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通过深入研究传统造物方式与生活方式,设计与文化得以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造物方式研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节点作用,促进了设计与文化的相互转化与融合。


3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化转译的定位与实践原则


正如设计师或设计团队在产生设计概念之前,首先需要研究用户需求、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对中国造物实践的整体性研究也如此,应将其置于广阔的外部环境中进行考察,以期明确中国造物文化在整体环境中的定位,进而把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1.当代性:中国造物文化的时间维度


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在其对文化的定义中强调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文化是被民族学家和文化史学家用来表达在人类生活中任何通过社会遗传下来的东西。”[7]然而,产品设计的核心任务在于解决当前实际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沿袭传统和聚焦现实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平衡,成为设计学领域广受探讨的问题。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没有全面经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未能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缺失,进一步造成了设计上的断层。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中国现代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如何在此背景下探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模式,成为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为了弥合这种发展上的断层,我们需要实现以下两种设计研究思维的转变:


(1)从传统造物样式到传统造物方式


传统造物方式的现代转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首先需要对传统造物方式建立深入的理解。目前对传统造物文化的解读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许多基于中国文化的产品,简单地将二维的传统图案拼贴在三维的产品表面上,以此凸显所谓的“文化属性”,这种做法仅仅强调了产品的表面装饰,缺乏专业全面的产品设计学科视角。另一方面,对传统器物的分析往往忽视了其原始文化语境,未能深入理解产品在特定使用场景中的深层含义,导致有些设计直接将传统做法挪用到现代产品中,却未能充分考虑这种应用能否在新的环境中具备适应性。


中国造物方式在作品中的体现不应是表面上的复古,而应涵盖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内涵,这是本土化设计所应追求的更高层次。[8]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著作《文化的解释》中指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9]这也意味着,对传统造物的分析不应仅仅停留在物品本身,而应当尝试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何会催生出那样的设计。产品设计本质上是基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造物活动,而生活方式的由来和演变则与特定的文化语境密不可分。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从产品设计到生活方式,再到文化的深度层次:在一种或多种文化模式的影响下,生活方式被不断塑造,而产品设计则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生活方式得以有效展开,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独特的设计文化。(图1)

图片

图1.从产品设计到文化的层次关系(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2)从传统造物文化到当代造物文化

提及“中国文化”,常常会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下意识联想,导致相关研究往往聚焦于历史层面,而忽略了当代新兴的文化现象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赵勇在《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中表示:“由于当今的日常生活已发生了变化,从经典文学艺术的美学阐释走向日常生活的文化解读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10]这样一种观点在产品设计领域同样适用。历史流传下来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归属于贵族和精英阶层,反映了传统工艺的最高成就。[11]然而,在当代社会,产品设计不再局限于满足特定阶层,而是更加关注大众的消费需求与期望,试图创造出能够为大众所用的物品。


在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多重时代现象的影响下,当代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文化也在当代社会中经历了重要的转型。“更确切地说,文化研究是对当代文化的研究”。[12]当代性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的概念。在产品设计领域,当代性主要描述的是产品与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关联性。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迭代的做法,仅仅反映了现代性的物质层面,设计师还需要深入考察当代的文化语境,创造出与当代人生活方式相契合的、能够有效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设计。只有真正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并被当代消费者和用户广泛接纳和认可,现代转译才能被视为成功和有价值的,进而塑造和引领新的文化趋势。


2.超文化:当下中国造物文化的空间坐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地文化的相互影响导致全球生活方式不断走向融合,如今,地域界限在文化识别上的作用日渐式微。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超文化:当今令人困惑的文化形式》中提出了“超文化”(Transculturality)的概念[13],主张超越以地域进行文化划界的思维框架,强调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各地文化不断交流渗透的趋势,具有去中心、去边缘的特征。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融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相应地,中国设计也不应囿于本土性的桎梏,需要设计师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对全球性议题保持敏锐关注,并积极寻求与外界协同合作的机会,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转换至当地的文化场景中。


“然而,文化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共享意义的转移网络,相反,文化往往包括共享的和竞争的意义网络”。[14]全球化加强了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权力和话语的问题无法被消除。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旨在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硬实力相互影响促进。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提升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而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产品设计不仅需要关注全球设计领域的核心议题,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也需要坚守民族立场,构建具有本土特色、可全球解读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特性,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构筑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势能。


高建平在《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中提出:“一些具有全球性意义的作品,本来应该是首先具有地方的意义,并因此而具有全球意义。”[15]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无法在世界成功的企业,同样无法在国内生存。”[16]面对全球与地方之间的优先次序问题,往往难以找出明确的答案。从本质上来看,设计是基于人类需求的文化活动,其目的并非在于进行文化划界。在实践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保持明确的民族立场,深入具体地分析实际情况,考虑特定目标的实现。



4当下中国造物方式的实践维度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将文化划分成物质、精神、组织三个维度。[17]这一理论框架为后续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为与物质文化最紧密相关的文化领域,造物文化实则也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组织构造。产品不仅关乎物质形态和实用性,更涉及精神层面的表达和价值理念的传递,同时还承载着组织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对造物文化的分析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展开。(图2)构建中国现代造物方式,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传统的造物方式,并基于当时的语境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基础,挖掘出特殊性,并探讨其在当代语境中的适应性。此外,将传统内容进行当代转译需要密切关注当代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并积极吸收借鉴全球先进内容,创造出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创新型产品,在彰显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使产品能够被全球解读和推广。


图片

图2.造物文化的实践维度(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1.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物质层级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造物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物质基底的制约与影响,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应用、功能实现等多个层面的内容。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功能是产品最基本的物质性要素。随着当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新的需求持续涌现,新的功能也不断被开发,以促进使用体验的不断升级和优化。物质维度的传统创新应重视以下两种趋势:


(1)传统物质的精神转向

物质维度与精神、组织维度互为表里,物质形态的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与组织内涵,在特定的情况下,这些内容可以相互转化。在当代,传统材料、结构与工艺在产品中的应用往往脱离了其原始的物质维度,转化成了美学、文化、体验等精神意涵。例如,产品“碰撞与融合”(图3)通过对传统的紫砂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综合材料与紫砂壶结合的可行性。紫砂、玻璃、黄铜材质的融合应用赋予了产品全新的视觉效果,使其兼具现代的形式与传统的氛围意境。壶身对玻璃材质的应用实现了泡茶过程的可视化,革新了传统的沏茶体验。在此,紫砂这一传统材料的应用超越了物质性,其与现代材质的组合致力于创造新的美学形式,并在当代使用语境中营造中式意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碰撞与融合”茶壶(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实物拍摄)


比起材料、结构与工艺,感知与使用是与用户最密切相关的维度,产品的物质性直接作用于使用者的感官。以“夏至风扇”为例(图4),竹木材与金属的结合打破了人们对风扇这一工业产品的传统感知,此处木材的应用赋予了产品更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营造温暖、自然的氛围,缓和了金属的冷峻感,同时也能够与当下许多室内装饰风格相协调。而金属叶片的应用增强了产品的耐用性,使其能够承受较高的旋转速度和空气阻力,同时赋予产品现代感、科技感,以及高档感,影响用户对产品价值的视觉感知。木材以及编织方式在这一产品中的应用超越了传统的物质性范畴,更加侧重于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图片

图4.“夏至风扇”(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


(2)技术迭代推动设计创新

物质维度所涵盖的要素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科技发展催生出的新型材料和工艺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实践中,物质维度的设计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这种应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包括提升产品性能、优化使用体验、降低生产成本、丰富视觉效果等。在某些情况下,设计过程中也能催生出技术上的创新。由于物质的迭代与变迁往往十分迅速,对中国造物方式的探索需要紧密关注技术的最新发展,新旧内容的结合往往能够产生新的效果。然而,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当代人的生活语境,积极探索具备当代功能、能够提升使用体验的产品。


以“拂翼”电扇(图5)为例,这组产品包括吊扇和立扇,其联动结构模拟了人在扇扇时肩、肘、腕关节的连续运动模式,取代了电机简单的圆周运动,引发人们对儿时手摇扇风的记忆联想,以带有温情的机械方式达成出风效果。这种方式产出的风舒适柔和,可作为空调辅助系统,促进室内空气的流动。“拂翼”结合了现代机械技术与传统的扇子,以人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塑造出了兼具人文关怀与现代美感的产品。


图片

图片

图5.“拂翼”电扇(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实物拍摄)


2.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精神内涵

与技术的迅速更迭不同,精神维度具有更为持久的影响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因而,对当代心理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对传统思想的深入解读。同时,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下,新的精神诉求也不断产生。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用户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审美方式、情感体验、文化认同、个性需求等内容。此处难以对所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仅以文化认同为线索,从美学建构与情感体验两个方面,为设计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1)传统中华生活美学的当代构建

工业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新的美学趋势,当代人的审美逐渐偏向了抽象与简洁的风格。然而,这种新的审美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产品的个性与辨识度。如何在现代语境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与阶层的划分息息相关。在中国古代,贵族阶层、士人阶层以及平民阶层所使用的物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其中,文人士大夫阶层崇尚自然和人文之美,倡导清雅简洁、意境深远的美学形式[18],与当代的审美偏好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因此被视为构建中国当代美学体系的基石和范例。如今,审美的主体已不再局限于贵族或士大夫阶层,美学研究的对象也突破了高雅艺术的局限,逐渐渗透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19]以“远山”灯具(图6)为例,灯具采用了几何形态的金属框架,灯罩部分运用了竹编这一传统技艺,灯罩内部则融入了山的意象,内外呼应形成“隔”与“透”的层次关系,为日常家居环境营造出了优雅的照明氛围。


图片

图6.“远山”灯具(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


(2)文化氛围塑造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设计的目的在于调动用户的情绪感受,使其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够感知物品超越功能的价值,并形成正向的情感评价。情感体验具有个人化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同性。什么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体验方式?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基于对历史和当下社会文化心理的考察,并据此为用户塑造独特的文化氛围。例如,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吉祥寓意的追求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莫愁”壶(图7)便是基于这种文化心理而设计的产品,其命名取自南京景点“莫愁湖”的谐音,蕴含着人们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产品整体造型圆满,各个视图皆呈现出正圆形态,寓意完满和谐,能够传递正向的心理暗示,引发人们积极乐观的情感共鸣。


图片

图7.“莫愁”壶(图片来源:高淳陶瓷品牌官网)


体验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20]因此,情感体验不仅指向用户个人,更在于情境的营造。“立秋”CD音响(图8)将蝉的意象融入了CD机这一当代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巧妙地将蝉翅膀的开合与音响的运行状态相结合,以隐喻的手法建立了物象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使用体验的创新。产品的形态能够触发人们对夏日蝉鸣的想象,为当代产品注入了中式意境和氛围。蝉这一意象在此处的运用不仅仅作为中式文化符号,更在于其能触发人们对声音与情境的联想,以中国特有的方式为当代人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图片

图8.“立秋”CD机(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实物拍摄)


3.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组织形式

组织维度包括结构性维度和关联性维度,旨在剖析单体内部的复杂关系,并致力于将各单体有机整合成系统。在“道物工房”的实践中,对组织维度的探索主要聚焦于关联性维度,涵盖了设计活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探讨人、物、空间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在改善或创造这些关系方面挖掘出更大的潜力。


(1)多维度的互动视角

人机交互在产品设计领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今,技术的发展为新的交互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在灯具“熻煜”(图9)的设计中,数字交互取代了传统的云台结构使用方式,用户可通过手势调节灯具的运动。这种创新的交互方式不仅增添了使用过程的趣味性,其所形成的功能转换以及动态光影效果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审美体验。然而,关联性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更为系统的思考框架下,关系的探讨应被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包括人与空间、物与物,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系统性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桐音”(图10)所探讨的便是空间中物与物之间的关联,通过感知空间中的音乐节奏,灯具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画面,这种音画互动的关联方式结合了视觉与听觉,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图片

图9.“熻煜”(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实物拍摄)


图片

图10.“桐音”(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实物拍摄)


(2)跨领域的协同创新

在设计实践中,跨领域创新包含不同产品品类之间的相互借鉴。例如,餐桌椅“格物·鼎新——花灯”(图11)借鉴了传统荷花灯的制作工艺,采用先搭建骨架,再进行蒙皮的方法,使产品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借鉴的方式不仅包括技术转移、结构构思、细节处理等物质维度,也涵盖精神与组织维度。例如,“隔”与“透”的美学思想即源自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图12)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下,设计学科正不断与计算机、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展开深度合作。这一趋势要求设计师不仅需要扎实地掌握本学科核心知识,也要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跨学科的联系与协作的能力,通过汲取其他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更全面地理解并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图片

图11.“格物·鼎新——花灯”家具(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实物拍摄)


图片

图12.“随影”屏风(图片来源:道物工房课题组制作)






结 语



在“设计文化”的视域下进行“文化设计”,意味着设计师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时,需要构建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从而更好地支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决策与行动。这种系统性的框架不仅包含对设计对象、设计目标和背景环境的全面理解,也包括对设计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洞察和把握。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与文化相关的设计始终对公众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的现代转译不应仅仅对某一具体历史元素进行简单挪用,或对某一固定风格进行生搬硬套,而应深入到历史和当代的社会语境中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实际需求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不断赋予产品新的可能性,使其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能够被全球解读,实现新时代中华生活美学的创新构建。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潘鲁生|设计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设计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
    潘鲁生 0评论 2024-01-26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