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视角下环境设计专业双创实践教学研究

柯丽芬,张庭溢

2020-07-21 17:56:41

已关注

引言

文创产业主要依托人的创造力,是一种将创新创意思维运用于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将一个地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及文化内涵呈现出来,最终实现发扬传承文化、助推经济增长作用的项目经营模式[1]。我国对文创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振兴农村”及“文化强国”概念的提出,该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因此,为适应经济的发展,设计类各专业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当下,文创产业视角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双创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从社会角度出发,培养设计类双创人才。

一、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双创发展业态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文创产业已成为全球都在积极发展的核心产业。文创产业作为新型文化业态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环境资源发展文创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阶段性谋划,指导各地区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3]。今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由政府、高校或企业合作,通过优化村庄环境改造,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增进民生福祉为主旨,举办一系列民居外墙立面改造、民宿改造、乡村旅游景点改造等竞赛。

(二)自主原创核心商业创作团队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开展创业相比其他行业有优势。如成本低,投入资金少,风险较低,无需大量设备、人员等。第二,学而优则用。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其发展空间大、创业服务范围广。如乡村外立墙改造、民居民宿改造、室内外装修、广告牌、宣传栏、橱窗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第三,学而优则创。只要学好设计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在较短周期内可创造为产品。因此,通过自主创业商业团队,学以致用,将知识转为生产力创造社会价值。

二、文创产业下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困境

(一)文创产业与环境设计专业碰撞出的新机遇

文创产业现已成为推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形象的中坚力量。在“设计之都”德国柏林,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创收的金额高达80亿欧元[4];在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5]。可见,文创产业已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最具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它是一项系统性与复杂性兼具的任务,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将所学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改造、民居设计的案例中,不仅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使学生获得持续性成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当下,文化创意产业与环境设计专业碰撞出多种发展机遇:

1.对文创产业不够重视

我国对文创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发展较晚,公众的熟悉度、审美水平参差不齐,消费市场还未成熟。随着文创产业热度的不断提升,群众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以福建地区为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泉州永泰、龙岩永定、福州永泰、三明大田、漳州东山等地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创新创业服务。因此,乡村文创产业使得多元化发展路径得到提升,但受地理位置、地区知名度、大众消费心理及个人收入等因素影响,文创产业消费市场还未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大众消费与文化传承的共同目的。

2.市场潜能巨大

今年来,各地区纷纷响应党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乡村文明建设,为高校环境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提供新思路[6]。但不少地区对于文创产业的开发还比较初级,未进行深入开发。一些文创产业开发仅从经济效益角度,出现跟风设计,过分注重外表的浮华,没有将“形态”和 “意境”有效结合,也没有发挥环境地域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开发,更没有考虑到当地是否能够接受并适应这种文创产业,缺乏原创意识导致失去当地文化的特色,甚至产生文化冲突。

(二)文创产业与环境设计专业有效衔接过程中的困境

环境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很多学生往往陷于纸上谈兵的处境,实践能力匮乏。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缺乏实践能力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头号问题。创新意识薄弱使文创产业与环境设计专业在衔接过程中产生困境:

1.专业实践人才缺乏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具备环境设计专业实践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培育文创产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7]。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在环境设计案例中,不仅要熟悉当地文化,将当地文化融入设计的技术型人才,还要有熟悉市场营销的商业人才。目前振兴乡村建设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环境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匮乏是文创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2.陷入评估体系不键全、运营模式缺乏持续性的困境

双创教育评估是双创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当前高校教学评估机制中并没有涵盖创业教育的考核指标,大多尚未建立起独立的双创教育评估体系,这种考核机制的欠缺,使得高校缺乏应有的激励和必要的监督。高校中现有的教学评估制度存在与实际创业教育活动脱节的问题,如学生,仅以创办是否盈利为评判标准;对教师,没有相关评价机制,反而耗费大量精力疲于应付传统的评价机制,如课题研究,教学项目,绩效考核等。

此外,环境设计专业开展双创产业具有低准入的特点,但这种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却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因很多创意更迭过快,项目容易重复前期流程,难以开发产业链;当创业进行到某种程度后,就必须依托团队和产业化来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与专业制作团队及广告宣传推广,是学生团队难以掌控的,再加上学生运营经验不足,缺乏长期规划。因此,学生双创产业运营后期容易陷入困境。

三、文创产业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双创实践教学对策

文创产业与环境设计双创碰撞“机遇下的教学新模式

1.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

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是提升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高效助手[8]。首先: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双创教育产学研模式或孵化项目,并在氛围、环境、导向上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双创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双创意识。一方面,提升创业扶持力度,点燃学生创业的激情;如清华大学营造具有双创氛围的校园文化,先后在深圳开启了研究院、研究生院、伯克利深圳学院等校企创新合作的共赢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创业过程存在风险,冒险精神也是创业行为不可缺少的动力,应鼓励冒险,允许失败,面对失败。其次,拓展高校双创经费渠道鼓励学生创业。通过企业、政府及教师等多渠道方式提供创业资金和奖励基金及为创业竞赛等有形的资金支持,最大程度发挥激励功能以鼓励学生将双创计划付诸实践。从而将纸面或抽象设计转化为成果,实现技术商品化。最后,加强高校软硬设施建设,构建创意环境。硬设施指为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实验设备、专业实验室或技能训练中心等;软设施指通过办理相关讲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多媒体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传播创新创业理念;以及打造创意生活和创意空间,不断提升物理空间与个性化发展空间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吸引创意人才的空间集聚地。

2.师生组建团队改造社会资源、开发市场潜能

环境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回归社会,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开发市场潜能。通过师生团队改造社会资源,以课外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开发等方式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从而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福建地区乡村文创产业发展为例,发展当地乡村文化创意,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资源,打造本土化文创企业,同时提高文化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如:2018年9月福建永泰县对御医力钧先生的故乡——白云乡的民房外观进行改造,不仅缅怀中国这位近代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藏书家、慈善家经世济国、学以致用的精神,同时提升御医文化建设水平,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聚集人气、汇集财气,共同推动御医故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通过真题实作,使环境设计学生加强与其他创意城市的交流合作,亦可积极引进境外文化创意企业,增强本土文创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为环境设计学生文创产业的对外交流和向外发展开辟国际化通道。

(二)文创产业与环境设计双创衔接“困境下的教学对策

1.构建贯穿双创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教育的核心载体是课程体系,双创教育亦是如此。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要素,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非单纯开设创业实践或创业课程,而是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将双创课程置于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强调双创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根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正确认识环境设计双创教育的本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积极创造和把握市场的能力为出发点。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双创教育的特殊性,应改革设计专业目前片面注重理论教学的“创意型”教育模式,构建交叉学科,打破专业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结合起来构建教学新体系。以深化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教育体系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艺术设计创造能力为目的的双创教学模式。

2.通过“双师型”队伍建设打造专业人才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解决双创教育的重要保障[9]。环境设计类专业开展文创产业更注重实践能力,对教师双创和实践能力要求也更高。“双师型”师资,即校内和校外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分别通过校内专家的理论授课和校外专家的实践教学,两种授课方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觉双创的魅力。从而在培养学生对创业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学习兴趣与激情的同时,也增强自身双创教学的能力及研究水平。其次,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将双创精品课程、沙盘比赛、讲课比赛、企业体验、企业管理、案例剖析、项目研究等形式引入教师的培训中,让教师通过多种培训,学习新的双创教育理念,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规范双创评价标准

文创视角下,环境设计类的双创行业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其评估标准也显得模糊不清。科学、规范、合理的双创评价体系是双创教育健康运行的保障。针对双创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高校应在借鉴国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评价机制。该双创评价制度应从纵向、横向两方面考虑。纵向方面,针对教师及学生分别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针对教师,应有区别地制定传统教师与双创教师的评价规则,驱使双创教师专注于双创教育的教学工作;针对学生,应尽量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评价机制,考察学生创业时在环境设计、文创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是否有实质性提高;纵向应考虑评价体系是否有整体规划、是否对创业教育加强管理和督促、有哪些富有成效的措施、双创实践基地建设、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和典型个案、双创能力提高程度等一系列的因素,从而更科学、更全面地评价师生的综合素质。

4.拓展多渠道发展平台积累持续性运营经验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展文创产业具有低准入的特点,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学生双创过程中容易陷入缺乏持续性运营的困境。因此需要学生拓展多渠道发展平台来提升持续性运营经验,如闽台民宿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中国室内设计大赛、“品川杯”福建省院校学生环境艺术设计大赛、永泰县首届青年-大学生民宿布置大赛等等。学生组成团队或工作室形式按行业实际要求参与相关设计比赛,深入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如从建筑地形、施工材料、周围环境、当地文化、设计风格、工程预算、造价成本、物资材料、工艺要求甚至风水等方面寻找设计创意的突破点。通过创新创业实战项目,从原来“自己怎么想、怎么做”转变为“客户怎么想、怎样设计让客户满意”。参与真实的环境设计案例,全面提高学生对把握整体环境、设计创意、材料、工艺及成本等限定性因素的设计能力。通过多渠道参与设计案例,学生既锻炼了自身的设计能力,又了解到最前沿的设计评审标准、最流行的设计元素、客户最关注的功能需求,且获奖的设计作品最终被运用到实际乡村改造中,为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四、结语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文创产业视角下加快环境设计学生实践教学研究,是响应国家“振兴农村”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文创产业视角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本文从实践教学层面分别给出对策,即营造双创环境、开发市场潜能、构建培养计划、打造专业人才、规范评估体系及积累持续性运营经验等,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切合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基于档案馆资源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策略研究-以福建档案馆为例(GY-S18037)

参考文献

[1]文慧生.北京文创产业打造“高精尖”结构体系[J].科技智囊,2018(11):78-81.

[2]孟宪怡.中国文化体制改革40年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8(06):6-11.

[3].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加快农村环境整治[J].给水排水,2018,54(11):127.

[4]王宏.杭州创意产业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J].杭州科技,2018(04):3-6.

[5]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课题组.世界发达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杭州科技,2018(04):60-62.

[6]闫海玲宋尚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05):24-27.

[7].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01):126.

[8].福建福州新区——营造一流双创环境共建两岸创业创新圈[J].中国经贸导刊,2016(30):22-23.

[9]任可心,周哲,吴迪.地方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办公自动化,2018,23(12):26-27+25.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