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语言的多元化转向研究

王继陵

2020-07-22 16:54:29

已关注

纵观世界摄影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摄影流派、摄影家及其摄影作品。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出现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当中,但如何将他们进行系统整理归纳进而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且具有挑战性的。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学术研究方法或者角度都不可能也无法穷尽,能做到相对的客观就很不容易。下面我将从摄影术的本体特性着手,总结摄影从发展之初到当下,它的语言转向问题。期望能从这个角度梳理出新的视角将摄影的发展脉络和历史逻辑阐述清晰。

一、记录性、真实性、客观性

摄影术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同时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摄影术本源在这之后很多年,它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直到中世纪以后,达芬奇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便于画家绘画的“暗箱”出现了,它的出现为摄影术的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又经过了大约三百多年的时间,真正意义上的摄影照片才得以出现。当然在这三百多年里,是众多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努力,才最终研制出可以使影像永久固定下来的化学药物。1826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张影像被一个叫尼埃普斯的人历经八个多小时的曝光固定了下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其后几年里,尼埃普斯继续同法国商人达盖尔共同研究摄影术,直到去世。1839年,达盖尔将摄影术的专利权卖给了法国政府,随后这项权利被公布于世,可供世人免费使用。于是,摄影的发展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与摄影相关的商业活动。例如照相馆的出现,专门拍摄名人肖像、明信片、个人及家庭式留念等形式的照片,这其中出现很多优秀的早期人像摄影家,如纳达尔、卡梅隆、罗宾逊、雷兰德等。另外也出现了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地质勘探拍摄,如美国早期西部大开发时,政府派专人拍摄记录过很多西部风光。战争记录——马修·布雷迪记录的美国南北战争及罗杰·芬顿克里尼亚战争等。又或是一些游历者和传教士,去往世界各地,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如19纪末的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英国摄影师约翰·汤普逊,20世纪初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方苏雅,他们作为所谓的地志摄影家拍了许多反映社会生活的图片,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

20世纪初摄影从“古典”时期向“现代”时期过渡,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摄影“三斯”(斯蒂格里茨、斯泰肯、斯特兰德)从画意摄影转型为直接摄影,他们主张直接、客观、真实的即时拍摄,放弃了与画意摄影相关的美学范式,以不对底片作任何人为的加工来直接印放照片呈现现实生活。从斯蒂格利茨摄影分离派的成立,到保罗·斯特兰德最先提出直接摄影概念,再到后来的纯粹派摄影,即以爱德华·韦斯顿为首的F64摄影团体的出现,他们一步步将摄影之“纯”发挥到极致,探索如何用摄影的自身语言进行真实完美的表述,诸如细节层次、影调、质感等,以本体特性之“纯”来实现摄影的自身价值。此后,斯蒂格利茨的现代摄影理念迅速波及美国、德国等西方各国。此时对记录性的研究和探索最终诞生了以客观写实为基础的美学——“原真的拷贝”(记录性)。

摄影术从诞生之初到20世纪初期所出现的各类形式,涉及的方面无不体现了摄影的记录性、真实性、客观性。这可以说是摄影在诞生之初,摄影家们利用摄影的特性所自发使用的语言现象也是摄影在其发展历史中语言无形中确立的第一个阶段。

二、客观再现与主观选择

在进入这一阶段以后,摄影的本体语言已经初步形成。它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大致相当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60年代左右。这期间陆陆续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摄影样态及流派。如德国的新客观主义,苏联的先锋摄影,日本的新兴摄影,各国的纪实摄影(早期也有发展)以及以决定性瞬间为代表的抓拍美学和以马格南图片社为代表的战地纪实、新闻摄影。这些流派和组织直接或间接体现着摄影的客观再现与主观选择。在这一时期的客观再现主要以德国的新客观主义最为突出。这个流派以德国摄影家阿尔贝特·伦格·帕契和布洛斯菲尔德为代表。他们强调创作者应该避免个人色彩的过多表露,冷静藏身于事物背后,让他们所描述的事物本身来说话,强调对事物的客观理想描述。其次,纪实摄影的出现也是客观再现的体现,它所关照的是我们时代的社会场景,焦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映照现在,同时为将来保留文献。也正因为它所关照的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使纪实摄影的范畴变得更加复杂。社会现象千姿百态,只要见证了历史、风俗、文化、人文等都可以是纪实的,但好在这些记录都是相对真实的客观存在。路易斯·海因、里斯、多萝西娅·兰格、埃文斯、尤金·史密斯、桑德等,这些人的历史贡献和卓越成就是纪实摄影体现其客观再现的最有力的证据他们为我们提供无数珍贵的史料和摄影画面。

主观选择是这一阶段的另一种语言样式。其主要表现在以布列松、萨洛蒙为代表的“堪的”派摄影和奥托·施丹纳、怀特为代表的主观摄影。“堪的”派摄影强调真实自然不摆布、不干涉被摄对象,提倡抓取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情态,但唯一不同的是拍摄者需要主观抓取自己所需要的瞬间。这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摄影是时间的切片,此时摄影的真实性其实已经开始受到了质疑。与此同时“堪的”派也诠释了摄影的第二大特性——时间性。至此,加上我们上面提到的原真的拷贝——记录性,现代摄影美学的两大思想基础已经完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即将进入探讨摄影的“后现代”阶段。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想谈论两位德国摄影家——贝歇夫妇,他们是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创始人。将他们放入摄影语言的第二个阶段是我仔细斟酌的结果。他们所处的时期按理说已经进入了摄影的“后现代”,但我为什么觉得把他们放在这里更合适呢?请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贝歇夫妇被称为冷静的观察者,他们用敏锐的思考、精准的手法、严谨的创作方式记录下了我们后工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特征。我们从拍摄题材上来看,贝歇夫妇完全是客观再现了工业时代所废弃的水塔、高炉、冷却塔等,但是他们在器材选择、技法表现以及照片的呈现方式上又是那么的主观和具有符号性。如:采用大画幅相机、长焦、漫射光、正面拍摄、类型学分类等。由此可见,贝歇夫妇所采用的摄影语言是客观与主观恰如其分的结合,将他们作为摄影史上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关键过渡,或者说是摄影语言探索层面的过渡者似乎更加贴切。

三、由外向内——改造客观与主观再造

摄影语言的转向到了这个阶段以后,其更多的是由外部客观世界转向内在的精神世界及改造相关客体或主观的再造,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情感、认识等。其表现样式纷繁复杂,涉及的形式之多、内容之广、维度之宽更是让人难以想象。不过好在我们可以抓住语言这根线,将这一时期的主要摄影家及他们的作品串联起来,进行剖析和对比来验证我们的主线和观点。谈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摄影艺术不外乎涉及这些关键词:身体、公共空间、私人空间、新纪实、全球化及消费文化、挪用、模仿、复制、造景摆拍、时间与空间的内在表达以及摄影与绘画、电影、雕塑等各类艺术形式的融合。对于身体探讨和情感表达较为突出的当属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石内都、美国摄影家莎莉·曼等,这些摄影家都将身体直接作为表现对象,以此来诉说他们的内心情感。

通过寻觅公共空间,用摄影的手段对不同地域、人文进行探索,即将社会性的概念更多的融入到风景概念里,形成一种“社会风景”,进而引发某些生活和社会方面思考的摄影题材在这一时期也盛极一时。特点是:关注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之间所隐匿的互动关系,重视所记录内容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表达。代表人物:罗伯特·亚当斯、斯蒂芬·肖尔、约翰·大卫、乔治·迈耶洛维茨、琳·科恩、爱德华·伯丁斯基等。斯蒂芬·肖尔1982年集结出版的《不寻常的地方》被视为彩色摄影的经典之作,正是因为充分展现了从“表象”到“不寻常”的分析和沉思过程。作品注重色彩、线条、透视的构成关系,独具匠心地映照着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景象。看上去随机的模样,让被摄主体显示出开放性。约翰·萨考夫斯基在评价肖尔的作品时指出:“非常安静,非常沉着……但不乏味,不空洞,而是耐人寻味。”我想这应该就是斯蒂芬·肖尔内心世界里的不寻常的地方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新纪实摄影是继纪实摄影之后,其风格样式和内容表现早已与纪实摄影之初大不相同新纪实摄影的特点:真实反映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但又区别传统纪实,画面充满荒诞、幽默、虚无感,但内在冲击力极强。代表人物如马丁·帕尔、保罗·格雷厄姆等。马丁·帕尔一开始摄影就冷嘲资本世界里庸俗、可怜的生活亦即全球化生活、英美快餐式生活所谓的“中产”阶级,就像他镜头中展示的世界那样:阳光沙滩、温泉度假、香车美酒等等,这些看似美好生活的愿景中不时透露着喧嚣和躁动。在这些中产阶级的“标准配置”中,直接体现的是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这种拍摄其实更像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投身于资本社会的泥泞中,展现资本社会中所显露出来的是是非非。

采用二次摄影、挪用、戏仿等手段艺术史中已存在的各类作品或者生活中的现成品加入艺术家个人化的视角,使之变为自己作品的摄影样式也是层出不穷。代表人物森村泰昌、理查德·普林斯、芭芭拉·克鲁格、谢利·莱文等。森村泰昌说:“艺术的本质在于娱乐。”以戏仿著称。此外,摄影与各类艺术形式融合,加入后期制作、造景、摆拍等方式,以此来表达作者丰富多样的情感及观念,以及对创作形式上的突破,是后现代摄影中无法略过的内容。以杰夫·沃尔、辛迪·舍曼等为代表的摄影家,他们用自己的经典影像很好的诠释了造景摆拍。因此,杰夫·沃尔的作品被称作“摄影观念艺术”。而辛迪·舍曼受儿时成长经历的影响,喜欢通过化妆与打扮自己,形成了自拍演绎的风格。其作品《无题电影剧照》《历史的肖像》和《性图像》与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超越了一般女性作品的感性、私密和纤弱的特质。她的作品常常被作为读解“女性主义”的理想范式。

通过上面几个题材的划分和代表摄影师的作品分析可知“后现代”摄影时期表面上包罗万象,但就其题材而言终究是那些关键词,而内在的逻辑和语言范式就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观照内心但手法和形式极其丰富,不再唯一,更加包容和多元化,这也正是整个后现代艺术的曲调。

结论

通过对摄影历史的梳理、分类和总结,凝炼出了一条摄影语言转向的内在逻辑线索,即从最初的本体特性——记录性、真实性、客观性转向了中期的客观再现与主观选择(拍摄者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拍摄对象),再到当下的改造客观拍摄对象,甚至拍摄者直接进行主观“造”像来实现自身的艺术表达。通过梳理这条语言线索将历史串联,可更为直观和概括地了解摄影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其语言发生转向的具体过程。

参考文献:

[1]〔美〕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M].匡骁,.范景中,沈语冰,主编.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11.

[2]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7.

[3]孙小川.当代摄影六十人[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6.10.

[4]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5]〔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修订译本)[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11重印.

[6]〔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0.

[7]〔英〕马克·德登.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响艺术[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11.

[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郭东,.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0.

[9]〔美〕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包甦,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12.

[10]高名潞.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9.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