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自觉理论于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启示 ——从塞尚的散点透视理论谈起

梁由之

2020-07-23 10:15:07

已关注

散点透视法促进了塞尚“艺术自觉”理论的构建。他一边抛却了基于科学基础的焦点透视法,另一边构建了一个不同于古典学院派主张“唯理性”和“唯静美”的新的美学基础。塞尚的这一举动是将自身定义为观众,以观众的审美心理引导自己调整观察事物的角度。由于透视方式体现了一个画家的创作方式和观察方式,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第一步。而散点透视树立了新的艺术创作的根基,即在时间(而非空间)上获得完整的审美心理体验和生理体验。这种将四维引入二维的艺术创作方式在塞尚看来是将“时间引入平面”。塞尚的艺术自觉理论在公共艺术中的影响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的:1、散点透视理论带来更专业的草图绘制方法和更真实的公共艺术创作视角;2、艺术自觉理论为研究者对公共艺术“场域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3、艺术自觉理论引导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并建立与“精英艺术”对话的通道。

艺术自觉理论带来更真实的公共艺术创作视角

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审美标准中,永恒的艺术首先体现在时间与空间的和谐统一。从创作角度要求就是在绘画和雕塑创作中必须坚持固定的观察视点,单一的视点必然形成稳定的空间,当这一标准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时,就是伟岸和激情的瞬间化。对于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则是基于焦点透视所坚持的“近大远小”原则下的广袤感和永恒感。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焦点透视只不过是人脑皮层形成的假象。那么真实的图像究竟是什么?这是塞尚在进行艺术实践过程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此外,焦点透视的本质是瞬间的空间,但是这种空间与时间是割裂的,塞尚企图在打破焦点透视这一固定形式的同时,使得观众在艺术审美过程中获得完整的心理体验和生理体验。即以观众的审美视觉路径确定同一物体不同的透视灭点。

散点透视理论促使视图标准的多样性发展

在公共艺术设计早期的草图绘制过程中,设计师普遍采用鸟瞰图来表现设计的方方面面,这一设计效果的呈现实则是将真实的视觉体验扭曲后的状态。观察建筑的真实体验过程往往是从局部细节到整体概况的过程,那么设计师采用上帝式的俯瞰视角并不能带给观众真实完整的心理体验,反而体验到一种压迫感。此外,设计师负责完成图纸的绘制,但是设计方案的落地则由建筑工人完成。建筑工人由于缺乏完整的视觉心理体验,必将导致建筑施工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周术所说:“透视图丧失了建筑的物质性,透视主义的形式化操作将一个感知的生理和心理的空间缩减为一个经过理性建构的视觉空间,使得建筑仅仅成为视觉化的复制。当我们将焦点透视作为唯一标准时,必然压制了建构多样性视图标准的创作冲动其结果是禁锢了空间思考的方式,又或者它已经失去了对某些空间设计元素或者过程的传达

艺术自觉理论协助创作者从静态视角延伸至动态视角

对于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艺术自觉理论的应用在于散点透视带给设计师新的创作观念,即引导创作者创作时必须考虑时间的延续性,简单说即是静态向动态的延伸。不论是雕塑、绘画还是传统空间艺术,普遍都是以凝固的静态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静穆的伟大”更是古典美学的不二标准,正如康德在《美学》中所说:“一种孕育着整个世界的一切可能性在内的精神处于静止和独立自足的状态”。传统的造型艺术对动态的表现仅仅以瞬间姿态提示观众“只能运用动作的某一时刻,因而选择最富有暗示性的顷刻,用这一顷刻把前前后后交代清楚。因此,在传统的艺术规则下,雕塑和绘画从来都不会产生真正的运动。

对于公共艺术设计师来说,他们在创作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对空间的处理,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向观众阐释自己对时空的理解是设计师的必然课题。从1913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利用自行车轮轴完成简单动作重复而创作的《脚踏车轮》推开了动态雕塑的大门,到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 通过研究“动态构成”和机械装置在艺术和工业中发掘新的平衡点。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带来的审美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高科技和新材料的发明成果作用于传统艺术创作。现代公共艺术的研究也开创了“活动艺术”这一新的领域。

蜚声国际的华人雕塑家蔡文颖即是“活动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充分利用声、光、电、机械运动等现代科技成果,营造令人神往的视觉感受。2015年,蔡文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北京的地球beijing globe1997》,他的作品是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制造出震动杆,震动杆、照明系统和智能反馈系统组合起来,震动杆在电力马达的借助下高频摇动,照明系统在电动感应系统下投射彩色光柱,如此反复,观众与作品互相交流中营造热烈气氛。和一般的艺术家不同,他以动感雕塑走进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境界,使他的作品“活动艺术”领域传递着东方的哲学精神

二、艺术自觉理论带给公共艺术“场域性”思考

现代公共艺术在国内出现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其标志事件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教授团队为东郊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组画。关于现代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则是20年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施慧于1995年在《新美术》期刊上发表了《现代都市与公共艺术》一文开启了国内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对于公共艺术理论的研究是从纯艺术或工艺设计角度展开的,对于公共艺术的“场域性”与公众“艺术自觉”的微妙关系还缺少足够的研究。

美国后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从1970年开始创作前卫公共雕塑。其放置在纽约曼哈顿联邦办公大楼前面商业区的福利广场上的作品《倾斜之弧》是用高3.9米、长36米的钢铁板制作而成。但由于作品将广场于中间拦腰截断,阻碍了行人的视线和正常的行走轨迹而导致大量的当地民众向当局请愿。在当地政府决定拆除这一建筑时,查德·塞拉以维护美国《第一修正法案》中规定的自由表达权向法院提起申诉。最终,当地法院认为当艺术作品《倾斜之弧》由艺术家交付政府之后,作品不再是“言论”而是财产,判定艺术家败诉。随后,作品被强制拆除。

从艺术自觉角度看待这场争论,其中恰恰反映了关于公共艺术介入公共空间时的一个重要话题,既艺术作品与特定场域之间的关系。艺术与场域的关系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史前时代,人类生活在洞窟中并在自己生活场所的墙面上绘制《受伤的野牛》。此时,艺术场域与生活场域重合。(2)从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随着人类学会制造建筑,湿壁画开始在教堂和皇宫的墙壁上流行,艺术场域严重依附于建筑场域。(3)从15世纪的尼德兰继而到威尼斯画派乃至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出现,架上绘画从初具雏形进入到繁荣发展。艺术和场所的关系开始发生分离,架上绘画解放了艺术家创作场域的限制并促使小幅、便携式绘画作品的大繁荣。艺术开始移动,绘画开始被挂在墙上。由此产生了新的展示方式:王公贵族习惯把自己的艺术收藏集中在一个特定房间,将最好的作品放在最容易被视线注意的中央、小幅作品挂在下面,并在这样精心布置的环境中举办沙龙和聚会。至此,艺术与场域必须是结合的。(41839年照相机的诞生彻底打破了审美必须依托固定场域这一现实情况,因此导致艺术与场所的彻底分离,并由此催生艺术理论界对艺术本位的认知和精神意识的思考。(5)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支持者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与展示环境关系密切,并强调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环境对艺术欣赏的影响,简洁和中性“白画廊”开始受到大众的欢迎。(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展览场所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及。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是无法抛开作品创作背景而单独欣赏的,并提出了“特定场域艺术”的研究命题。包括艺术作品被谁欣赏?在哪里被欣赏?以何种方式被欣赏?该场域有哪些意义等诸多研究方向,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阐述也不仅限于作品内容本身。而是从作品所处的空间环境、构成材料、历史脉络、政治历史事件等多维角度阐述,虽然这些定义还未成熟,但是关于“特定场域艺术”的研究还在持续。

回看查德·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该作品放置在美国政府大楼和联邦国家贸易法院旁边的广场上。由于该作品将广场分割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这一公共空间的“异物”让人体验到全新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压迫感。设想如果没有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我们站在一个废弃的钢铁厂看到这样的作品还能够把自己当作观众去欣赏艺术吗?或者,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艺术家能够在艺术自由表达和公共权益之间主动寻找一个平衡点,那么这件作品或许就会逃脱被回炉的命运。

三、艺术自觉理论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公共艺术的交流互动

自从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格言:“人人都是艺术家”被媒体大肆宣传和传播后,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批评家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通常会站在分析艺术体制的立场。“人人都是艺术家”究竟是指每个人都有定义艺术作品的权利抑或是每个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被人为模糊是否代表了无政府主义者利用艺术观念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从存在主义视角认为艺术关乎自我“此在”(Dasein)。由此引发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讨论。笔者认为通过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可以寻找到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矛盾的一个平衡点。对于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艺术性是形式,公共性是内涵,引导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则是作品的精神指向。

泰罗尼亚艺术家约姆·普朗萨(Jaume Plensa)为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公园设计了一个可以引导公众参与互动的公共艺术作品——皇冠喷泉。该作品是由玻璃砖砌成的大型塔楼式喷泉,塔楼的表面是由LED荧幕组成,每小时播放六张照片,照片是选择了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笑脸,每个人的表情丰富。有趣的是喷泉会从照片的嘴部喷出,每当这时,人群中就爆发出欢声笑语,老人和孩子都愿意在喷泉下嬉戏玩耍。存储的照片会定期更换,因此每个市民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形象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经典范例,该作品采用了声控、光控、机械、程序等数码手段。我们更应该思考该作品中“公共性”的内涵是什么?笔者看来,公共艺术首先应该主动地融入当地的城市文化和风俗习惯,但是又必须坚持自己的先进理念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座城市的气质。公共艺术品所展现的公共价值特别需要通过“接受—吸收—融合—传递”这一过程完成艺术家和公众的良好互动。

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单是装饰空间环境,更多的是表现所在空间的文化及服务受众的思想内涵公共艺术在与公众互动的同时完成了一种人文环境与人们之间的亲密沟通。从沟通的有效性角度可以对公共艺术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沟通的前提是感知。审美主体必须通过感觉和知觉器官对周围环境的反映完成人类的意识活动。因此,丰富和挖掘人的感知能力是公共艺术的第一要务。第二,作为艺术家的责任需要充分考虑“场域环境”的价值,即公共艺术作品作为人造的“环境异物”首先要被周边的环境所接纳,既不能有隔阂感也不能有突兀感。第三,公共艺术作为“文化代言人”需要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展现人类的行为价值、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总之,公共艺术是与周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启发大众智慧、激发大众创造力的即时性与永恒性浑然天成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不是简单的公共空间的艺术,它强调的是以艺术作为一个纽带,来连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文化具有生长性。公共艺术不仅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民族

结论

现代主义的兴起是从塞尚的架上绘画开始的,塞尚颠覆了古典艺术中艺术语言风格和审美标准单一的局面并建立了艺术自觉理论。艺术自觉理论促使现代主义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对传统艺术进行革新,这一革新包括三个内容:创作角度多元化、创作手段现代化以及创作主体的大众化,艺术在包容视觉导向引领下,产生了区域性、实验性、非具象等诸多特点。

公共艺术是当代艺术中最具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艺术门类,代表了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三个创新理念:1、艺术的社会化功能;2、观众参与艺术创作;3、大众审美取代个体审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出版专著《公共艺术概论》中对于公共艺术设计有以下观点: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看到的最有魅力的部分很多都是公共艺术。最开始它们可能只是用来美化城市,但是后来更大的功能是为城市居民创造文化福利,进而影响这个城市居民的审美,甚至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当今信息资讯丰富、传播速度迅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培养着公众对“生活美学”“镜像美学”与“科技美学”的自我建构。反观拥有一定社会话语权的画家、雕塑家、设计师除了对口的艺术界以外难以向公众传递社会上层的“精英艺术”。相较于博物馆和文化馆高门槛的陈列艺术而言,公共艺术以其开放性和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使得设计师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对艺术主题、材料表达、形式语言、审美品格具有更多选择空间。因此,如何发扬公共艺术的诸多上述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既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责任,也是致力于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国家责任。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艺术自觉理论于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启示——从塞尚德艺术实践谈起》项目编号:JAS180297,校内编号:GY-S18045;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艺术自觉理论在公共艺术与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编号:GY-S171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梁由之.从塞尚的七幅作品解析其“艺术自觉”[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8):124.

②方杰.基于散点透视的空间营造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③周术.论中国当代建筑的“视觉化复制”现象[J].装饰2011.

④(英)冯炜.透视前后的空间体验与建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⑤(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⑥(德)莘莱.拉奥孔[M].朱光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2.

⑦朱永安,蔡文颖:用科学,为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5-4-5.

⑧艺术百科.现代艺术[EB/OL].https://baike.baidu.com/iitem/%E7%8E%B0%E4%BB%A3% E4%B8%BB%E4%B9%89/776177?fr=aladdin

⑨谭巍.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4).

⑩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王中.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