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还新不新?

OF君

2020-07-23 11:49:43

已关注


谈论新媒体艺术,不如先来谈谈“媒体”


“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指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 ” 。

整体来说“媒体”应该就是指完成信息传递这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具”。


那么新媒体艺术究竟是什么?


“ New media art refers to artworks created with new media technologies, including digital art, computer graphics, computer animation, virtual art, Internet art, interactive art, sound art, video games, computer robotics, 3D printing, cyborg art and art as biotechnology ”

由于“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不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

从上面的描述中会发现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并无定论,新媒体艺术本身是一个会随时间变化流动的概念,而它所涉及的领域也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有机体,而从历史发展来看,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及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突破。



激浪派(Fluxus),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间活跃的一个激进的国际文艺流派,被视为当代艺术先锋,主张个人从生理的、精神的、政治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反对权威,反对把艺术家区别于一般人,认为艺术与生活应该没有区别。

艺术家们以Fluxus为标志,结合声音、影像、身体行为等进行跨领域、跨媒体的实验,同时也呈现艺术的随机性与偶发性概念,并藉由观众参与之时,以轻松而幽默的态度颠覆一向被视为严肃的创作议题,试图打破旧有艺术形式的界线。

Fluxus is not: a movement, a moment in history, an organization.

Fluxus is: an idea, a kind of work, a tendency, a way of life, a changing set of people who do Fluxworks

——Dick Higgins


录像艺术:通过创造性地利用视频技术产生一种可以,在电视屏幕上观看的艺术形式。

白南准(1932-2006)(Nam-June Paik )作为“录像艺术之父”,最先使用电视作为艺术媒体进行创作。

1963年举办了第一个大型个展,«Exposition of Music – Electronic Television»《对音乐的说明-电子电视》。

展览包含了四台“准备好的”钢琴,机械声音对象,几套唱片和录音带装置,十二台改装的电视机和入口上方刚被宰杀的牛头,当时白南准还没有任何先进的录像制作设备,他尝试以操作电视为表现手法,透过电视机萤幕的上下摆置,或搭配播音机、麦克风、串连线材的组构方式,让观者参与其中的可变性。

这个房间在今天被很多人视为录像艺术的发源地,1965年,第一台便携式录像机的诞生可能,彻底开启了录像艺术时代。

这一年白南准用这部Sony摄影机录制了一个短片《扣子偶发事件》(Button Happening),镜头只记录了一双手不断扣上又解开外套扣子的过程。他通过实验性高于美感性的艺术实践,试图打破艺术与日常的界限。

白南准来自东方,又移居欧美各国家,穿梭于各文化洪流中,不断进行跨领域的探索实践,将概念与艺术媒介相结合。

作品由夏洛特穿着两个电视映像的特制罩杯,当她演奏大提琴动作时,所发出的声音藉由转换、调变而让电视萤幕产生图像变化。

白南准说:「借着将电视当做胸罩一般来展现这种人类最亲近的所有物,我们将示范科技的人性化用法;并且,刺激观众不要兴起什么恶意的想法,而是透过幻想,去探寻新奇、想像与人性,去运用科技」。

一具古老的佛陀雕像前放置一台电视机,两者相对位置间架设一台监视器,经由拍摄与直接传输的闭路技术,佛像所注视的电视萤幕即为自身画面。当东方神灵在西方媒介中凝视自己被录下的每一帧,暗示超验主义和现代技术之间隐藏的对立关系。

由电视机堆砌成美国的版图形状,并加有霓虹灯线和钢制脚手架。电视机屏幕里的图像不断变化闪烁着,每一幅图片代表白南淮对美国各个州的印象(和心情)。

My experimental TV is not always interesting but not always uninteresting. Like nature, which is beautiful, not because it changes beautifully, but simply because it changes.

—Nam June Paik



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1934,60年代以来,他一直从事交互式计算机艺术,电子艺术,控制论和远程信息处理艺术。

他创造性地将控制论、电信学引用到多媒体艺术创作中,对英国乃至欧洲的多媒体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阿斯科特认为艺术的教育价值在于使人的心理、观念和意识产生行为上的转变,改变了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观众三者的关系。

他提出交互的概念,希望观众能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进行美感的体验之后,能得到一系列结果,将艺术作品从只是静态的物体,转变成在特定时间下获取观众反馈的独特行为。

来自三大洲的100多名艺术家参加了该项目。这些艺术家使用计算机,视频文本,慢速扫描电视和传真,标志着互联网的出现,也标志着人们对人际交流的关注已成为艺术上的努力

“ 电脑、网络、交互艺术主要在连结心智 ”

——罗伊·阿斯科特



如果说60年代的录像艺术是对新媒体艺术早期的探索,那么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其一大分支,则真正地将新媒体艺术带到了大众视野并得到认可。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是目前设计艺术领域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

新媒体艺术形式也已经从影像转化人工智能艺术、生物艺术、电子游戏、沉浸式互动体验、CG动画、动态影像、AR互动舞台、新媒体艺术展览、数字虚拟人、VR艺术和互动式快闪等新的形式。

考古在这里也告一段落了,我们的目光仍将牢牢锁定新媒体艺术领域。终有一天,新媒体艺术会淡出历史舞台,新的艺术形式会破茧而出,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新媒体艺术必将写下重重的一笔。


OF君OF COURSE想当然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