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空间设计的沉浸式发展趋势初探

谢华,方可

2020-07-24 18:24:20

已关注

一、沉浸式空间设计的兴起

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始,展示设计飞速发展。服务于产品的展示设计,长期以来都跟随产品设计,注重实用性,强调功能至上,以期达到高效准确地传递信息的设计目的。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生活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设计逐渐注重个性化。因此,人们在对功能的需求基础上,对消费环境与消费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展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展示尝试,沉浸式设计就是其中一种。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许多沉浸式娱乐项目,如VR虚拟现实体验馆、沉浸式话剧、多媒体沉浸式科技展、情景化的旅游体验项目等等,演艺项目在沉浸式娱乐中应用案例较多,比重较大。这种设计趋向实际上与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向是一致的,表现了展示设计传递信息的设计核心和强调体验感的设计趋势。空间设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特别形式的产品设计,展演空间从内容到空间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可消费的产品,为了迎合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需求,展演空间的沉浸式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新思路。这反过来也在推动展示设计的发展。

沉浸式娱乐在国内已经有许多表现形式,作为这些娱乐形式的载体,展演空间如何进行沉浸式设计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国内外对沉浸式演艺空间的研究状况有所差异,国外研究要早于国内,相关理论更加完整,也有许多成熟的沉浸式设计项目,例如迪士尼主题乐园,著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等等。随着展示设计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的探究是有必要的。

二、展演空间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的独立展演空间大部分以剧场剧院、展览馆等作为表现形式。这些剧场剧院为了满足展出内容的基本需要并容纳更多的展演项目,往往缺少个性化设计,以功能为设计核心,从而使展演空间能够适应不同的展出内容。而相对个性化主题化的展演空间往往依附于其他的大型公共空间,或体量较小,或形成具有一定时效性的临时展出,现在许多3D画展、小型话剧等都会选择这种形式的展演空间。

观众对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展演空间,观众开始追求多维度的用户体验。而以功能性为主的展演空间虽然能够顺利进行信息传递,满足了展演的基本需求,但缺乏体验感,观众的情绪代入感弱。这也是促使展演空间的沉浸式设计发展的一个原因。

三、沉浸式展演空间的概念与特征

(一)沉浸式展演空间的概念界定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的展演空间也呈现出高科技化、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新兴的技术手段被运用到展演空间的设计中,如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与过去的展演空间设计相比,沉浸式展演空间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强调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塑造多维度的观展体验。

沉浸式体验理论凸显了“人的体验和感受”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展演空间中,更加强调代入感强烈的空间设计。利用高科技化的展示手段,增加观众和展演内容之间的交流,提高互动性。

沉浸式展演空间的特点

沉浸式展演空间具有参与度高、互动性强、多维体验的特点。大部分沉浸式展演空间是由展演内容来决定空间设计的,整个展演空间为内容服务,极为强调情景体验。相较于传统的展演空间,沉浸式展演空间将展演内容的发生场景进行拆分,甚至设计使观众成为展演内容的一部分,参与到展演流程之中,以此通过串情境进行连贯叙事。例如武汉“知音号”游轮等,这种独特的沉浸式舞台舞美设计,观众能够在连续性的情境叙事过程中与展演内容进行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完成整个展演体验。

不同的展演内容对空间设计有不同的要求,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意图用真实化的场景设计,带给观众全新的展演体验,将空间与内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沉浸式展演空间的体验模式与分类

(一)沉浸式展演空间的体验模式

沉浸式展演空间提供了一种虚实结合、展演交错的体验模式,使展演内容不局限于单向的信息输出,而是使观众与展演内容能够形成双向互动,从而达到准确高效传输信息的展示目的。除了传递信息,沉浸式展演空间的体验模式也试图通过丰富的设计表现形式,扩大空间体量,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延长整体的展示消费过程,从而实现经济目的。

(二)沉浸式展演空间的空间分类

从空间的组织形式上,沉浸式展演空间主要可以分为情景类主题乐园、室内实景、室外实景三大类别。

情景类主题乐园类以迪士尼乐园为代表,充分体现了沉浸式演艺空间“文化消费综合体”的概念。这类展演空间围绕展演主题,将演艺和商业相结合,以集群的方式将大小不同的演艺剧场和商店聚集在同一个开放空间中,扩大流量,提供更加丰富的展演内容,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

室内实景类的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通常作为沉浸式戏剧的表现载体,著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是一代表案例(图1。国内也有此类型的成熟案例,例如云南古滇王国剧场、《又见平遥》大型情景沉浸式体验剧、戏剧作品孟京辉《死水边的美人鱼》(图2等等;也有些作为文化主题的展示手段,例如武汉市民之家等等。



室外实景类的展演空间则更多的作为文化品牌的表现载体,例如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张艺谋团队的“印象”系列(3。这种形式的演出秀也给地方地域文化宣传提供了思路,例如杭州的“宋城千古情”,武汉的“汉秀”剧场等等。



五、展演空间设计的沉浸式发展趋势与其应用价值

(一)展演空间设计的沉浸式发展趋势

随着展示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展演空间设计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虚拟现实化趋势、多维化、多媒体化等等,沉浸式设计只是其中一种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展演空间的沉浸式设计利用不同的设计与技术手段,在满足展示基本功能的同时,迎合了观众的情感需求。不局限于室内或室外,沉浸式设计的故事性特点将室内外展演空间进行串联,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沉浸式设计成为未来展演空间的重要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展演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设计成本,尤其体现在大体量的空间设计中。未来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与总体规划来控制成本也是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的一个重点。

二)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的应用价值

虽然对于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的讨论是在展示设计的范畴中进行的,但也可以将其看作某种特别形式的产品设计来研究其应用价值。从商业价值的角度上来说,尤其以文化为主题的展演空间,例如“印象”系列演出秀、武汉“知音号”游轮项目等等,这些演艺或者地方文化旅游项目,不仅本身是可消费的产品,同时由于其展示流程较长,空间体量大,能够带动周边各种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衍生出相关的文化产业链。

沉浸式演艺空间的商业价值在“迪士尼”主题乐园也有集中体现。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例,“迪士尼”主题乐园在其各主要演艺空间中,周边穿插了商业设施,如主题餐厅、纪念品商店等等,以此形成消费链,促进品牌消费。

从情感价值的角度出发,沉浸式演艺空间的特性能够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丰富体验。多维化的场景设计和新兴科技手段能够帮助形成情绪化的空间氛围,从而使观众与项目内容产生共鸣。情感体验价值是沉浸式演艺空间适应市场个性化、情绪化体验需求增加的结果。

以武汉《知音号》游轮项目(图4)为例,《知音号》以上世纪初大汉口的商业文化为故事背景,利用无处不在的民国元素,还原了完整的民国风貌。从老码头实景体验区开始,游客登上游轮,逐步观看《知音号》这一剧目,区别于传统演艺,《知音号》不单独分设观众区和表演区,观众充分参与到剧目表演过程中,即游客也是剧目的一部分。这带给观众多维的充分的氛围体验,带动观众进入故事的发生情景,使观众产生“共情”,进而激发观众的情绪化消费。


结语

展演空间的沉浸式设计是伴随经济发展、消费者情感需求增长而产生的展示设计的新方向。尽管国内相关理论还不完善,但已经出现了许多成熟完整的设计项目,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到“沉浸式”这一关键词。随着个性化设计的增加,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沉浸式展演空间给展示体验、娱乐体验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沉浸式设计也会是未来展示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铬沈康许诺.沉浸式展演空间体验模式与空间组织设计探究[J].华中建筑,2018(11):152-156.

[2]沈康.展演空间设计优选模式研究——从情境体验到文化消费的空间策略[J].装饰,2017(12):104-106.

[3]廖钺.主题性演艺空间设计中的风格与文化表达方式的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6(6):223-224.

[4]张琴.商业综合体中的观演建筑研究[J].城市建筑,2018(6):98-102.

[5]张朝虎.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3.12.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