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野下的模数化景观设计初探

林墨飞,徐恩浩

2020-08-03 19:03:06

已关注

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且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国家,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景观行业建设才得以迅速发展。然而,在行业传统建设模式中,很多原始资源物料需要现场施工作业,造成施工环境堪忧,且资源浪费情况严重,也相对地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及时间。因此,传统景观建设方式在节约资源用料、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有很大的可以优化的空间,这些问题与两型社会的构建要求背道而驰。而模数化设计是一种能够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设计方法,正在日益受到景观行业的关注。

一、模数化设计概述

对于模数,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已有所阐述,《说文》一书中写到:“模,法也;数,计也。”“模”代表了法则、规范、标准,“数”代表了数量、规律及计算方法。在希腊语体系中,术语“模数”取自拉丁文“modulus”,意思是指“小尺寸”。简而言之,“模数”可定义为一个理性的最小参数范围或者参照单位,这种范围或单位通过有规律的法则的制定,能够对事物的基本组成、比例关系、组合方式等起到协调作用,而模数化的过程也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一种参照过程及协调过程。因此,模数化也是一种思维工具,它通过对模数化对象的特征、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来优化模数化对象体系的结构,使各对象的构成要素规范化、有序化,达到提高系统综合运行效率的目的。

二、模数化设计的发展历程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模数化设计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末期,中国便有了模数化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指导性书籍——《周礼·考工记》,其中记载了当时王城的理想规划模式。到了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了以“材”作为模数制度作为测量值。清代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宋代《营造法式》的用材制度,更加简化了模数的关系。

在古代西方社会,人们对模数的认识与应用主要体现在美学、哲学等意义上。例如人们运用黄金比例1:0.618这一比例模数数值,能够很好地控制诸如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的美学法则。19世纪之后,模数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进行的,而后被建筑领域所广泛采用。早在1924年,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就提出设计应采用集体创作、标准化等方法来实现房屋的量化生产。20世纪30年代,“模数”这一概念首次被A.F.比米斯(Alfred F Bemis)提出。二战期间,瑞典人贝里瓦尔(Bergvall)提出综合性模数网格和以10厘米为基本模数值的模数理论。1948年,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从人体尺度出发,建立“红尺”与“蓝尺”的模度体系。二战之后,国际标准化组织陆续公布了模数应用于建筑的一系列规定。但是目前鲜有一套完整的关于模数化设计方法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的理论体系。

三、模数化景观设计的应用优势

(一)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模数化景观设计可以使景观部件材料的尺寸规格化,利于批量化生产。经模数化设计的部件,可以由厂家预制生产,完成后运送到施工现场可直接装配,不需要再对部件尺寸进行现场处理,最大化缩短施工工期。除此之外,景观部件与部件可以平行作业,完成后现场安装,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

(二)减少资源浪费,改善施工环境

模数化景观设计的部件利于工业化生产,在施工现场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组装及拼接,降低工人对材料资源的二次加工机率,最大化利用资源。其次,传统设计的施工现场因人为切割、加工的频率很高,导致施工现场环境尘土飞扬、脏乱不堪。模数化景观设计能够减少人工二次加工频率,因此施工现场也会得到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序、整齐、和谐的施工环境。

(三)设计施工一体化,实现设计科学性

模数化景观设计是一个合理构建用材尺寸、组合材料尺寸的过程,不再单单是为了追求平面形式的艺术化而不考虑施工的难度,能够更理性、更紧密地将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连接在一起,规避设计用材缺陷给施工带来的诸多弊端,促进设计施工一体化,使景观设计朝着更为科学、可靠的方向发展。

四、模数化景观设计的构建原则

(一)便于组合原则

模数化景观设计的优势在于通过模数的引入,实现对景观系统至少两种设计要素的量化控制,从而实现不同设计要素协调组合的可能性。因此,在模数系统构建时,要充分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来提高设计与施工的效率。

(二)经济适用原则

模数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低成本的投入,实现最大化效益。因此,通过对不同要素之间的量化控制及协调组合,要尽量降低现场人为二次加工的频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经济资源,提高经济利用率。

(三)人本化原则

模数化景观设计是以传统景观设计为基础的一种设计方法,从这个角度讲,模数化景观设计同样要以功能的合理性设计为前提,而功能的合理性是立足于人本需求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充分考虑设计所服务人群的需求,遵循人本化原则。

(四)生态化原则

模数化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项目具体落实时的生态原则,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模数化设计方法的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现场人工作业的难度,杜绝因人为参与导致施工现场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让施工环境朝着更为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

五、模数化景观设计的构建策略

综上所述,模数化的目的是为了将景观系统的各设计要素建立协调秩序,通过模数系统的引入,针对各设计要素的模数化组合展开研究,以实现对景观各设计要素尺寸的量化控制及协调组合,构建模数化景观。因此,从协调景观设计要素组合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构建策略:

(一)功能场地的模数化构建

模数化景观设计是以功能的合理性设计为前提的。在应用模数化设计的时候,功能场地设计是模数化景观设计的前提,功能场地边界尺寸能否模数化直接关系到场地与场地之间及场地与配套要素之间的协调搭配。

针对功能场地的模数化构建,为了降低要素组合难度,可利用模数网络辅助设计。模数网络不同于景观施工图设计中的定位轴线网络,它是辅助景观模数设计的一种构想线。在景观功能场地的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模数构想线,用定位线布置出空间网络,网络间距即为模数。功能场地边界要与定位线界面重合,这样能够避免场地边界非模数尺寸情况的出现,降低设计难度。同时,功能场地在模数化构建时,还要考虑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硬性要求,例如在户外停车场场地的设计中,要参考《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所限定的尺寸标准,并结合设立的模数系统来确定边界尺寸等等。

(二)景观配套要素的模数化构建

景观配套要素的模数化构建主要是在功能场地边界模数化的基础上,结合构建的模数系统,针对如何实现景观铺装、景观种植及景观设施等的协调组合提出构建策略。

1.景观铺装的模数化构建

景观铺装尺寸设计占景观设计量化尺寸的主导位置,铺装能否整铺直接涉及到施工的进度及质量。为了使铺装施工方便、美观,铺装的模数设计要综合考虑铺装加工技术、模数系统及场地内部预留固定设施等方面的影响。铺装的加工技术要考虑当前铺装市场上主流加工机器的加工范围,以防出现无法落实的尺寸。其次,铺装模数单元的设计要参照模数系统来确定尺寸,杜绝出现非模数的变异尺寸,加大施工难度。最后,当场地内部存在保留的古树名木、市政管井、采光井等预留固定设施时,铺装模数与之的协调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变换铺装单元及数列,即在固定设施处灵活变换单元及数列达到整铺的目的;二是可以利用一些对尺寸精细度要求不高的设计要素对预留固定设计进行边界整化,例如可以在采光井周边设计绿篱、植草带等,通过绿篱、植草带尺寸的引入,使其与采光井形成统一模数边界,相应地实现铺装最大范围的整铺,提升设计质量。

2.景观种植的模数化构建

传统景观种植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常见的模数化景观种植形式主要以列植为基础。列植的种植方式在植物材料选择上,常见的有乔木列植、灌木列植以及乔木与灌木混合列植等,同时可形成树列、树阵等常见规则式植物景观。列植的模数化构建首先要考虑所选植物材料的冠幅,相邻两株植物的最小间距应大于植物冠幅尺寸,其次结合所建立的模数系统,确定树列或树阵等所选植物的模数间距,最终建立列植种植方式的模数化设计。

3.景观设施的模数化构建

从协调组合的难度程度上考虑,景观设施模数化设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其他设计要素组合有影响的固定设施,如现场施工类的景亭、景廊、规则水景等,这类设施的模数设计要统一在模数系统中,综合考虑其长、宽、高等尺寸,以便能够与其他设计要素协调组合。另一类是对其他设计要素组合影响不大的可移动设施,如坐具、垃圾桶、标识系统等,这类设施的模数化设计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模数的构建要遵循功能需求及人体工程学数据,考虑设施与设施之间距离尺寸及设施自身尺寸的合理性,以便人们使用;二是这类设施的模数化设计还要考虑其结构及装配逻辑,使设施部件更易组合、安装及拆卸,完善设施的可操作性,既方便使用者,而且也方便管理人员后期管理维护,更便于回收和重新使用,提高设计的时效性。

展望

模数化设计具有标准化、通用性、可控性等特点,其设计方法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彰显巨大的优势,能够解决景观工作流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改善景观施工环境,提高设计过程及施工过程的工作效率,以低成本投入,实现最大化效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借鉴相关及相似领域关于模数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对模数化设计应用于景观设计中提出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推动我国景观行业向两型社会的发展模式转型。

大连市社科联2018-2019 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8dlskzd023)

参考文献:

[1]王琼.从模件到模块化——传统工艺在现代建筑营造中的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权荣杰.浅谈传统与现代建筑模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3X):226.

[3]罗婷,徐伟.模数化家居设计研究与应用[J].艺术百家,2011(7):119-121.

[4]孙倩.模块化景观设施的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