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廷:艺术批评是艺术价值的发现,艺术史是艺术价值的确认

maanart 漫艺术

2020-08-06 17:36:50

已关注


M:大家通常把1978年或者1979年这样一个历史节点,看作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元年,您认可这种带有断代性质的划分吗?

王端廷=W:我曾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叫作《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首先探讨的就是时间界定的问题。我同意把1978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因为那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议,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崭新时期,整个社会从原来的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本质性的改变。因此我觉得把1978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分界线是合适的。现在这一划分在当代艺术界是约定俗成的,大部分人都认可。具体来说,在1978年之前的阶段被看作是中国现代艺术史,1949年上溯至辛亥革命之间的叫中国近代美术史,再之前的是中国古代美术史,这是我们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

M:对中国艺术史的界定和划分与世界范围内主流的艺术史阶段划分同步吗?

W:肯定不同步,因为中国历史跟西方历史的进程是不同步的,所以中国历史的分期与西方历史的分期不一样,中国艺术史的分期与西方艺术史的分期当然也不一样。

西方历史的分期是这样的;公元前叫古代(Ancient ages),公元元年至1492年叫中世纪(Medieval ages),1492年至1789年叫现代(Modern ages),1789年至今叫当代(Contemporary ages)。1492年和1789年为何成为划时代的年份呢?因为前者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年份,后者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份。这两个事件都是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大事变。

而西方艺术史的分期与历史的分期大有不同,除了古代和中世纪艺术史基本上与历史分期吻合之外,1492年之后的西方艺术史主要以风格或世纪作为划分单位,例如文艺复兴艺术时期、巴洛克艺术时期和罗可可艺术时期。我们通常说的西方现代艺术实际上指的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艺术指的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这些艺术现象都是在1789年之后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西方当代史中,又分为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和当代艺术。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确切地说,他是“现代主义艺术之父”。由于塞尚原本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因此,现代主义艺术的起始时间可以定在19世纪70年代。

塞尚作品

现代主义艺术终结的时间,我个人认为是在1979年,这一年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时间。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有一个标志性的流派就是新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是一股国际艺术潮流,它在西方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称呼,在美国和德国都叫新表现主义,像德国的基弗、巴塞利兹、伊门多夫、吕佩尔茨和彭克等人都是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在美国有费舍尔、萨勒和施纳贝尔等人。在法国叫自由具象艺术,代表人物有孔巴斯和迪·罗萨等人。在意大利叫超前卫,代表人物有基亚、库齐、克莱门特、迪·马里亚和帕拉迪诺。这些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各个流派的内在本质是一样的,即通过回归具象和回归架上来反叛现代主义的形式化和观念化。

乔治·巴塞利兹

费舍尔作品

M:这是在现代主义以抽象艺术的方式走到了终结之后出现的?

W:应该这样说,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形式主义的抽象艺术走到极简主义单色画以及观念主义艺术走到无形无相的概念艺术之后的物极必反,现代主义艺术具有形式化、观念化和线性化这样三个特点,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艺术则具有反形式化、反观念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M:但这个1979年是作为西方当代艺术或者后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划分,但是在中国,1979年作为一个节点的意义完全不同。

W:对,中国和西方艺术在历史阶段的划分上差别太大了。我认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形态上,它们之间的价值观没有本质变化。而对于中国来说,1978年前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艺术领域,1978年之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主流的价值观,而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家的自由、独立和平等意识重新开始觉醒,艺术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M:那么之后的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个的世界基本上都进入到一个信息共通的趋近于平面化的时代,如此一来,您刚才提到的中国和西方在文明进程上的差异,是不是会被缩小,甚至走到同一起跑线上?

W:互联网给这个世界的趋同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条件还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更重要、更实在的条件。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在经济上进入了全球化,但另一方面,我们在人的意识和文明形态上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的概念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实就是人的概念的变化。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启蒙,启蒙的本质含义就是将人从蒙昧状态中脱离出来,让人走出动物界,摆脱动物性。在我看来,人的启蒙并不是从17-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才开始的,人脱离动物界成为现代文明人这个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人类能够制造工具,利用火,特别是发明了文字,这是人类走出动物界的第一步,是人类文明的肇端。第二步是人类发明了宗教,产生了宗教信仰,有了灵魂意识,有了超越肉体的更高的精神追求,人类生命有了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更崇高的价值。灵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因为有些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也具有相当高的智慧,但是动物只有肉体需要,没有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第三步才是所谓的启蒙主义,也就是17-18世纪发源于法国,然后波及整个西方的启蒙运动。它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彻底觉醒,建立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社会制度,彻底摆脱了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三步启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化的历程。现代人有智慧、有灵魂、有人与人之间平等,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达到的最高级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在世界许多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实现了,但是因为世界各民族和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不同步的,在很多落后民族和国家,人类启蒙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甚至第一步都还没有实现,譬如像非洲很多地方至今还停留在原始部落社会,他们没有文字,还没有摆脱动物性的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

中国虽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较早发明了文字,但中国人没有发明真正的宗教,我们的宗教都是外来的,不管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是舶来品。虽然这些外来宗教在中国也有其规模,但是实际上,宗教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中国人始终没有把宗教变成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肉体、纯粹的精神信仰。由于没有宗教,我们也难以实现人的启蒙的第三步,因为西方的启蒙主义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是建立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中国人不相信上帝,没有宗教信仰,所以人人平等始终难以在社会现实中实现。如此看来,中国与西方在文明进程上还是有落差的。这个落差并没有因为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而消弭。应该说,这是中国与西方文明在本质上的差别,尽管我们与西方人享受着相同的物质文明成果,但在价值观和精神层面,彼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

林风眠作品

M:这是社会形态,艺术也是如此吗?

W: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极度混杂的状态,西方艺术史上历时性的各种艺术现象在中国变成了共时性的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国门重开,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先后出现的所有的流派搭乘同一趟航班进入中国,被中国当代艺术家一锅烩。其实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就开始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李叔同留学日本间接学习了印象派绘画,林风眠留学法国受到野兽主义等现代主义流派的熏陶,上海“决澜社”画家们开始了立体主义的实验,但是这些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过程在1949年戛然而止。1978年我们重新起步,将“决澜社”停止的那个终点作为重新上路的起点,再一次开始了追赶世界艺术进程的事业。此时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流派,包括属于形式主义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属于观念主义的达达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等,在中国当代艺坛同时出现,这就是85新潮美术运动。85新潮美术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是补课,就是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史,包括后现代主义艺术史的课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坛开始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到了新世纪,特别是今天,最前沿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差不多跟西方当代艺术同步了,当然,主要是在艺术语言上的同步。

厦门达达 1986年

M:我们看待时代文明的发展可以用一种线性眼光,但艺术的价值它能用这种线性的、美术史的标准来框定吗?所谓时间上的先进性,是否意味着可以作为判定艺术价值的标准?

W:客观地说,我们判断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国际也就是西方艺术的维度,另一个是中国本土艺术的维度。但是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究竟能不能解决中国自身和现实的问题。很多艺术流派在西方已经过时了,像抽象主义在西方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它早已变成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至少可以说它不再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但是,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这样一种艺术观念,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新的,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

因为抽象艺术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中国正处在一个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历史时期,抽象艺术对于这一文明转化的实现具有观念上的帮助作用,这也正是抽象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艺术的发展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走捷径,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省略,这与科学的进步是一样的。譬如一个搞数学的人如果没有学过初等数学,那就很难弄懂高等数学。文明不可倒退,文明也不能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性知识和成果,如果不了解和掌握的话,我们很难创造出超越西方的文明成果。

M: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文明的进程是否可以殊途同归?无论是西方的方式,还是东方的方式,甚或是其他文明形态,按照自身规律的发展,都有可能达到一种高度文明,然后通过当下的信息共享,融合为一个更普适的整体性的文明形态?

W:从理论上讲,有这种可能性,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我也是思考了很多年,我在西方留学时也着意考察过中西之间在文化、艺术和社会各方面的种种差异,得出的结论是,中西之间差异巨大,要想在短期内消除,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差异就是差异,或者说,差距就是差距,客观现实就是这样。我常常这样想,文明的差异就像人类不同种族肤色的差异一样,源于上帝的意志,上帝喜欢差异性,不喜欢单一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

M:那么处在这种弱势文明或者说落后文明群落里的艺术家是否存在先天的弱势?他们如何面对自身的相对落后的文明基因?如何突破?

W:一方面文明确有差异,这是整体上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也不妨碍弱势文明群体中有一些个体能达到与先进文明群体同等的创造能力。例如建筑家贝聿铭,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就能达到西方同一领域中的最高成就。但前提是,他们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并且进入了西方文明体系。而且,从整体上,这样的华人确实是少数。关键在于能否跳出中国人固有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桎梏,能否用另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M:这是否也是您作为一个批评家评判一个艺术家的标准?

W:对。艺术的价值有高低,这是由艺术家的格局的大小来决定的。艺术家的格局大小,他所关注和思考问题的大小及其深浅,对他的艺术价值有决定作用。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艺术家,为什么艺术家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如何区分的呢?在我看来,区分的依据就是他的格局。当然也不妨说,一个关注自身民族问题的艺术家,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家,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问题也蕴含着全人类的共性,就是所谓的特殊性和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有时候是相通的。甚至艺术家也可以从一个个体生命中揭示出普遍的人性,这也是有价值的艺术。艺术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就是它的语言方式,这两个方面共同组成艺术的价值。

M:在您看来,艺术家和批评家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W:我认为艺术家与批评家是一个价值共同体,二者都应该是新的艺术价值的创造者。一方面批评似乎来自于创作,另一方面批评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创作,推动创作,因为它标榜的某种价值观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就是批评的价值。从本质上说,艺术与批评并无先后,二者共同产生于人类的生命意识;艺术家与批评家共同面对的是艺术,也就是人类的精神世界。从通俗的角度看,艺术家与批评家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角色和关系。

M:艺术批评的价值可以产生于创作之前,也可以产生于创作之后?

W:在我看来,从意识和观念层面,创作和批评不分先后,只是艺术家是通过形象,批评家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观念。批评家也可以在艺术作品出现之前,倡导某种观念,艺术家受批评家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观念的影响,创造出相应的形象化的作品。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批评与创作、批评家与艺术家的价值是一样的,二者在艺术价值的创造上不分时间先后。我们知道,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有一个艺术流派叫观念主义,其中有一类作品就是纯粹的文字化的作品方案,这样的作品几乎消弭了创作与批评的界限。

岳敏君作品

当然,批评家还是有其特殊职责的。我认为批评家应该承担两种责任。第一个责任是性质判断,就是对艺术家使用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做出鉴别。85新潮美术运动以来,包括政治波普、文化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和卡通一代等各种艺术流派的命名,都是由批评家来做的。如果没有这些命名,艺术领域将是一个混沌杂乱的迷宫。批评家的第二个责任,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就是倡导什么东西,否定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值高,什么东西价值低,这是批评家更重要的职能。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有一个观点:艺术批评是艺术价值的初审,艺术史是艺术价值的终审。

李继开作品

M:但是艺术史的评判标准还是来自批评家?

W:我接着有一句话:艺术批评是艺术价值的发现者,艺术史是艺术价值的确认者。因为艺术批评会受到很多的局限,譬如会受到批评家个人的视野、知识及其价值观的局限,还会受到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左右,使得批评家在艺术价值的判断上偏离客观和公正。而艺术史是后人对前人及其艺术作品的价值的确认,因为它远离了同代人之间社会、政治和商业方面种种利益的纠葛,其判断相对来说会更客观更公正一些。

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艺术批评是做加法,它不断发现新的艺术家和新的艺术现象。这些新的艺术家和新的现象良莠不齐,其价值高低不一。艺术史是做减法,它会淘汰那些价值不高的艺术家和艺术现象,留下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因为不管是艺术史的篇幅,还是博物馆的空间,永远都是有限的,艺术史和博物馆不需要重复的东西,更不会容纳没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艺术史就是大规模的淘汰。

M:那艺术史应该是相对客观的?

W:是的,相对客观。但凡是人的世界,都没有真正的绝对的客观。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的就是历史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今天的批评家无论怎样书写当代艺术,未来的艺术史家都会根据未来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过往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现象。社会要发展,文明要进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左右未来的人的意志。


原创 maanart 漫艺术昨天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