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学: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潘长学

2020-08-13 15:25:42

已关注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我国设立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遵循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规律,也是独特并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新的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并能将艺术思维融入设计实践与创作全过程,以高艺术附加值的设计成果服务于社会文化、经济、城市与环境发展的人才,因此,探讨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命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方法和容易忽视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进一步阐述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博士学位点发展的意义。

2020年初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封闭时期。在孤独中我们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动态,内心随着疫情的变化而起伏,逝去的人让我们伤感,勇敢的人让我们动容。人们的情感融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情感是艺术探寻的本源,也是设计活动中创造价值的本源。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硕士办学院校中开设最多的专业领域,超过200所大学有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建设点。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艺术专业领域有较大的差异,具有典型的应用性特征,与国家文化、经济、制造业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息息相关。在将艺术思维应用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地组织艺术表达、功能实现、制造技术过程中的约束与再创造等每一个环节,并注入环保、伦理等社会价值评价。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具有跨学科、知识面广、设计创作方法多样等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一方面,综合性大学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的现象,很多院校的培养方案显露出知识结构失衡,或偏重纯粹的艺术知识教育,或倚重过多的定量、设计方法等;另一方面,知识模块缺乏关联性,课程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艺术与技术之间等各自独立,未能形成相互促进的课程系统。因此,办学院校需要把握艺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遵循艺术设计教育全过程的主要规律,发扬各个院校的特色优势,不断实验与验证,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使艺术设计人才发挥真正的社会应用价值。下面,笔者就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教育提出三点思考。

一、艺术设计活动中的艺术价值

艺术设计活动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艺术设计活动旨在捕捉问题,挖掘问题的属性,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整合与运用相关知识、技法等创造新的城市环境、居住空间和生活实用品等。有学者认为,艺术与设计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也出现了“设计不是艺术”的观点。笔者认为,“设计不是艺术”是一个伪命题。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对设计对象进行客观分析,进而感知、学习、表达,通过感受(视觉、听觉、触觉)得到一种新的设计形式,这一过程具有典型的艺术特征。那么艺术设计的价值来自哪里?我们的城市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造物以及生产物的价值来自哪里?创造价值是艺术设计活动的目标。同时,设计活动中会应用各种方法、手段和技术,即使是具有强大智能、数据支撑的设计活动,将所有设计信息聚集到人造物上时,最终还是需要设计师在自己的心里调动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并且用形态、空间、线条、色彩传达出来,完成符合当代审美价值和典型文化符号特征的艺术视觉形式。其可贵之处在于,这种创造是对众多客观现象的独特提炼与独特表达,具有文化符号再现、风格再现、艺术语言再现的特征,是提高艺术设计附加值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制造用品品质和价格的关键问题。由于交叉学科的知识介入,新的艺术设计方法、概念层出不穷,如系统设计、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用户行为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设计模型推演等,这些新的概念方法都是设计过程中寻找规律、提高效率的手段与方法,并不具有关联、联想、表达等艺术思维特质,解决不了艺术设计最终创造性的“临门一脚”。

综合性大学相对于专业艺术院校来说,缺少艺术环境与艺术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受到更多定量标准的约束。如果偏离了艺术的本体,也就失去了艺术硕士的教育价值。因此,综合性大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行为、艺术审美、艺术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大量的艺术设计国际工作坊、艺术采风、大师示范与讲堂、院校合作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与艺术环境,弥补艺术育人环境的缺失与不足。

二、艺术硕士教育的大学分类与特色发展

目前,我国开展艺术设计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专业美术学院与专业艺术学院,第二类是文科背景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第三类是综合性理工背景的大学和行业背景的大学,如林业、陶瓷、纺织、机械行业等。其中,第三类大学的办学点数量最多,然而这些大学存在师资队伍规模小、艺术环境氛围较弱、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其教育过程被理工定量的标准约束,办学主动性较差,也是评估中结果最不理想的办学群体。要打破这个瓶颈,办学单位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发挥所处行业优势,利用大学的整体教育资源,将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融入到大学教育中,打造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工程互相支撑的良性教育体系。

首先,调动大学资源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在悠久的办学历史中积累的行业人才资源与社会资源,使其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在优势行业中,可以建设专业人才设计实践基地,通过与优势学科及学科团队的交叉合作,让艺术硕士参与学校优势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项目,用艺术设计的思维提出新的设计角度;让艺术硕士参与行业急需的科学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学会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为艺术设计创意服务。此外,也可以开展学校间的合作,特别是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合作,进行艺术资源输入、工程技术资源输出,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其次,推动艺术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的互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专业的教师资源丰富,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加强艺术课程与工程技术课程的互通,使艺术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交流更加畅通。通过开设先进工程技术、逻辑思维、设计管理等课程,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与工程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从艺术设计创意角度提升设计的整体品质。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第一批艺术硕士培养单位,一直致力于将艺术硕士培养与国家重大行业发展和应用相结合,为国家制造战略服务,多元协同发展,提倡艺术设计与前沿学科的学科交叉,以高水平课题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专业协同的指导队伍与指导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为我国制造业服务。2020年,学科团队成为中国大型豪华邮轮自主设计重大专项的主持单位,由于有重大项目与经费的保障,一大批艺术硕士加入到课题中来,人才进入行业很快能够承担设计工作,艺术设计学科也成为我国未来海洋战略发展相关联的设计研究与设计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

三、艺术创造与艺术博士

2011年学科目录调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随着学科点的建设发展,我国的设计学人才培养规模快速扩大。从近5年我国设计学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设计学科的专业学术边界越来越大,近5年设计学博士论文涉及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论文所探讨问题的广度更广、理论知识的深度更深。同时,也有一些论文所探讨的问题与概念模糊、泛泛而谈、点到为止。为了满足论文的范式要求,程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理论研究成果与设计活动分离,不具备指导设计活动的价值,无法创造出经过严密设计过程、带有独特愿景的艺术设计品。

随着设计学研究问题的多元化与精细化,与设计相关的问题都被挖掘出来成为研究课题。博士论文无论是研究设计历史、设计方法,还是研究新的学科交叉带来的技术引入,均停留在追求设计的理论真相层面,或进行文献再证,或进行调研、测量、实验再证以自圆其说。这种具有哲学思辨、逻辑学理特征的高级人才,与设计学作为应用学科这一本质特征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我国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如很多设计类学院院长反映,高校教师引进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是引进的博士存在设计能力不强、学生认可度不高、为社会设计服务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急需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加快艺术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十分必要。艺术博士有别于目前的学术理论型博士,艺术博士培养强调将所有理论、文化现象、方法、手段、技术等融入艺术创造过程,强化独特的艺术表现能力,将艺术创造技巧、灵感、表达作为学术范式进行研究。艺术博士具有理论学习自觉的同时,还应具有将理论转化成现实艺术设计作品的自觉。这类人才对客观事物具有独特感知、表达、实现的能力,将会在文化、教育、国家建设第一线为提高中国艺术附加值而工作。同时,设置艺术博士专业学位点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0年7月刊|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