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文:艺术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创新与质量保障

王宜文

2020-08-13 15:46:11

已关注


王宜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设置15年,根本性地改变了国内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国内艺术学科、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最早试点艺术硕士招生的院校之一,始终在探索艺术专业学位的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全国艺术硕士招生单位一起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契机与发展阶段。

一、艺术专业学位教育:从“量”到“质”的发展变化

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国家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大决策,15年后的今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大政方针如何快速而又深刻地改变了全国艺术教育的结构、格局和模式,开创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崭新局面。专业学位的设立,促使艺术教育更积极有效地服务于国家文化事业的需求与发展,各类招生院校更紧密地与社会和行业结合起来,彻底打破了传统艺术教育封闭式自我发展的局限性,艺术人才培养也落到了实处,专业培养的目标、方向及评价标准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这应该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巨大需求推动了人才培养的变革与繁荣,同样的,艺术高级专业人才体系化、规模化地产出与应用也服务于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并成为其中的重要建设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源起院校之一,经历了百余年发展,目前建立了较为齐全的艺术学科建制体系。在专业学位设置之前,只是招收很少量的学术型研究生,而且学科发展较为封闭,沿袭传统的院校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前所述,专业学位的设立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和缓慢的发展节奏。以2020年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为例。本年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四个一级学科只招收学术型研究生36人,其中第四轮学科评估A+和国家“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招生人数占据多数,其他三个学科的招生人数分别只有个位数。而本年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电影、广播电视、音乐、舞蹈、美术(含书法)等五个领域的招生数量是153人,而且专业学位的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年度本科生的招生人数。可以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人才的培养主体是专业学位。这应该也是国内各艺术院校和有招生资质高校的基本格局。由此可见,15年的艺术专业学位发展根本性地改变了培养单位的招生与人才培养结构。

北师大艺术专业学位既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传统艺术领域,也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数字媒体艺术等较为新兴的传媒类领域。有一个数字很有意思,虽然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各类招生名额在全校不靠前,但生源上不管是博士还是硕士,在绝对数量上总是名列前茅,特别是影视类各专业可以说是全校录取比最低的专业之一。这或许也是国内很多院校共同面临的现象,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全国的艺术教育生机勃勃、潜力巨大、大有可为。但与此同时也要问,与艺术类学子的热切渴望相比,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是不是准备好了呢?已经15年了,我们的艺术专业学位教学和教育体系是不是已经完整和完善了?

以北师大为例。传统专业领域如音乐、舞蹈、美术等已经形成了稳定和有效的培养模式,在向专业硕士过渡和发展方面相对比较平稳,特别是在培养标准、毕业规范等方面容易达成共识。2009年,北师大艺术学科提出了“从游式”教育理念。所谓“从游式”教育模式是“扎根本土教育传统而又顺应世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趋势的艺术专业教育方式”[1],“继承了古代儒家‘从游’及‘游于艺’的教育传统,参照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经验及人才培养体系,为满足时代对艺术人才的需要提出来的教学模式”[2]。“从游式”教学让学生(小鱼)跟从教师(大鱼)、学长或研究生(中鱼),在沉浸式、体验式和探究式的互动学术环境与艺术氛围中游学,培养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兴趣及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合理地利用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师生在游学中传递和探究知识。虽然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因应像北师大这样的师范类综合性高校本科艺术教育的发展,但基本上适应于现代艺术教育规律。

“从游式”教育理念具有普遍性意义,尤其适应于传统学科。对于新兴的影视类专业学位,像北师大这样的师范类或综合性高校本科的影视教育还在探索中,尚不完全成熟,甚至有些院校的本科教育刚刚开始就快速进入到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中,肯定会经历不断调整和适应的阶段。并不敢说,15年后的今天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比如,影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毕业规范和标准等,迄今仍然没有在国内得到很好的统一与协调。这两个方面也正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近两年在做的工作。经历了15年快速发展,全国艺术专业学位培养的确到了一个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时间节点。

二、发展与探索、问题与思考

北师大开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之初,就有一个明确的意识:谋求在专业共性和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体现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最早开展的单证在职艺术硕士培养时,学校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有一定专业基础,但整体文化与艺术素养需要提升的情况,利用面授、有引导的自修及导师指导等方式,扩展学生的理论视野,打开其学术眼界,为其职业发展拓宽知识领域,并建立与学校和学界密切勾连的专业发展生态圈。之后,随着全日制艺术硕士成为培养主体,适当加强了专业学习与培养,在保证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加强通识类和学术性课程内容,毕业环节始终强调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并重,始终不放松对毕业论文的高要求,包括音乐、舞蹈等专业领域,学生也必须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事实证明,对理论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强调并没有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反而是一个正向的关系。

通过专业学位培养实践,我们认为,为了保障专业学位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避免不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应该制定一个基本标准,包括核心课程和明确的毕业要求,各个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标准更高、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和相关部门可以此为依据,考察和评价各高校艺术硕士培养质量和水平。

通过15年的人才培养实践,我们也充分体会到一个运转良好的专业平台对人才培养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创办于1993年,迄今已有27届,成为学校密切连接电影业界、政府管理部门、媒体、学界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要平台。北师大的影视类毕业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国内电影宣传发行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这与大影节平台实践和训练密不可分。在长达半年以上的大影节运作过程中,以专业学位学生为主体的运营团队承担了所有工作。这也是在践行“从游式”人才培养模式,高年级有经验的学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延续且高效的传统。这个传统延伸到大影节之外,一批批经过大影节训练的、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且与业界建立了密切关系的学生更为便利地进入行业,并且很快发挥了骨干作用。同时,这些毕业生成为良好的榜样,对后续的毕业生提供帮助,这是一种延伸状态的“从游式”教学。由此,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专门设有“电影节运营与管理”选修课,参加大影节事务的研究生既可以得到高强度的专业实践,又可以修得学分。艺术与传媒学院其他各专业如音乐、舞蹈等,每年都在较为固定的时间连续举办国际音乐季、国际舞蹈交流活动,影视专业还自创了“学院奖”平台,这些平台给予学生较多的训练和专业发展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在一个教学单位中几乎汇聚了所有艺术专业领域的院系,学院层面有意识地利用多学科汇聚的效应,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的艺术活动。如近些年组织的音乐剧《往事歌谣》、多媒体话剧《兰若寺》等,都是集合了戏剧、影视、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各专业的学生参与。我们发现,除了学院有意组织之外,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之间早就自发地进行各种跨专业合作和联合实践,这种自觉的专业互动往往会创作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以上笔者列举了北京师范大学在专业学位发展中的两个做法,我们在国际化、与社会和行业联动、社会服务等方面也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为专业学位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瓶颈。首先是招生规模和培养能力的矛盾。虽然我们都期待艺术专业学位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让更多学子进入学校,但在一些院校,专业学位的规模增长过快,带来了师资、培养资源短缺等方面的问题。扩大招生规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升学,可以解决或缓解就业压力,但也相应地稀释了专业学位的含金量,是否也会因此影响专业学位的信誉呢?艺术硕士应该是目前艺术专业人才的最高学位,之前有较多的人对专业学位存有偏见,认为专业硕士低于学术型研究生。但近几年我们惊喜地发现,仅以北师大为例,生源质量出现了反转,专业学位的考生生源与整体素质并不亚于甚至要强于学术型研究生。可见,艺术专业学位的信誉度和吸引力在实质性地提升。

随着国内各专业博士学位的推进,艺术专业博士也进入到议事日程,这无疑会大大提升艺术专业学位的地位和关注度。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艺术硕士经过了15年发展,仍然在体制、模式等方面处于磨合中,对艺术专业博士虽是满怀期待,但也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全面提升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是15年快速发展后的首要任务。以教育博士为例,北师大拥有该领域的专业博士点,每年招生指标很多,但实际招生人数特别是每年毕业生人数较少。这或许可以作为艺术专业博士的借鉴,一方面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应齐心协力提升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

另一个问题在于培养质量与经费投入。在艺术专业学位的发展中,很多院校都面临师资不够、经费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院校的学费标准不高,而很多院校艺术专业学位的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为了避免经费短缺的尴尬,往往选择扩大招生,这不一定与其培养能力相匹配。另外,涉及到学校体制方面的问题,学费经由学校和院级层层抽成后,最终留给专业发展的不到一半甚至更少,这要包括课时费、学生实践费用,还有兼职导师和校外人员课酬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维持专业开设已很不易,要想谋求大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显然需要国家、学校及各个层面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总而言之,艺术专业教育需要更多的持续性经费支撑,经费不足会制约专业发展。

三、艺术专业学位的开拓与创新

目前的艺术专业学位基本按照传统学科和专业分类,也包括影视、播音等较新的传媒类专业划分,具有较强的限定性,已经不太适应艺术学科和专业跨媒介、跨领域融合发展的现状,也不适应日益紧密的跨学科学术发展格局。因而,适当突破既有格局、扩展新的专业发展领域十分必要。

作为第四轮学科评估的A+学科以及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始终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这既符合北师大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也是全艺术学科汇聚的艺术与传媒学院谋取更大发展的必然路径。2020年,北师大在广东珠海校区开始较大规模的艺术硕士和艺术领域教育硕士的招生,我们希望能够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需求,在专业培养方面体现出自身特色。除了教育空间扩展外,艺术学科近些年也在积极建设跨学科艺术硕士专业,重点在艺术治疗领域。北师大在2019年开始招收艺术治疗方向博士生,近期计划招收艺术治疗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个专业领域可以凝聚学院全学科的力量,依托北师大在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一流学科的优势,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专业类型。

在这里,笔者也提请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给予支持。我们的艺术人才培养既要保持学科和专业的科学性、稳定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发展和开拓,适当扩展专业领域,设置跨学科的专业方向,因为现有的分类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一川.中国古典“从游”传统与重建本科艺术专业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王一川,周星,等.研究性大学艺术专业的“从游式”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09(10).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0年7月刊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