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旗 叶钰凌丨世界城市垃圾分类设计的分析与启示

孔令旗、叶钰凌

2020-11-04 14:25:07

已关注





内容摘要:关注垃圾分类问题需要尽可能开阔的视角,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垃圾分类设计经验和案例,希望从中寻获更多对我国垃圾分类设计工作有益的帮助和启示。文章首先揭示了可持续设计与垃圾分类设计之间的关系,将垃圾分类设计置于可持续设计的框架之下,进而推导出其内在特性。而后分析了瑞典、英国、日本和美国的设计案例,重点突出案例中所体现的垃圾分类设计的不同特质。最后提出对我国当下垃圾分类设计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 垃圾分类设计 产品生命周期

一、可持续设计与城市垃圾分类设计

此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气候预测显示,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全球每年平均气温可能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至少1摄氏度,全球绝大多数地区在未来五年内都需要面对气候变化异常、地表持续升温所带来的严酷挑战。〔1〕因此,一个世界性的、行之有效且持续不断的气候行动迫在眉睫。设计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入这一历史进程中。正如柳冠中所言:“设计理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整合与集成创新’。”〔2〕在众多设计运动、观念与实践中,源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可持续设计成为解决社会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

建筑师杰森·麦克伦南(Jason McLennan)定义“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为一种设计理念,而非一种美学风格或设计手法,它可以用来解决任何与设计相关的议题,其终极目标是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3〕卡洛·维佐利(Carlo Vezzoli)和埃齐奥·曼齐尼(Ezio Manzini)总结了四个级别的可持续设计的干预方式:现有系统的再设计、设计全新的产品和服务、设计新的生产—消费系统和为可持续生活方式创造新的情景。〔4〕第一级别的干预方式试图通过使用对环境低影响的(无毒的、可再生的、可生物降解的、可回收的)材料和资源来降低产品的危害,但并不需要消费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第二级别的干预也可称之为生命周期设计(Life Cycle Design),尝试开发全新的、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全面思考产品生命周期(预生产、生产、分配、使用和处理)每一个同环境有关的环节,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三个级别通过提供一种新的生产消费模式,来打破消费者的文化与行为惯性,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最后一个级别关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意在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并逐步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供求结构。这层干预的重点不在于引进最新的技术或生产方案,而在于培养人们新的价值和消费观,并逐步养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这四种级别的干预方式相互渗透,但又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从中可总结出可持续设计的几个特点:一是涉及多个领域、过程与系统;二是需要不同领域的合作,冲破专业壁垒;三是仰赖人类行为的改变。

显然,降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持续设计的重中之重。而垃圾分类设计是实现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只是废物治理系统的一个局部环节,更是生态系统、生产消费系统、文化系统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分类应该贯穿于上游的预生产和生产、中游的消费到下游的回收与处理的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代替传统丢弃线性经济模式(Linear Economy)的循环经济模式(Circular Economy)。在这个封闭的圆环中,垃圾分类是非常关键且特殊的环节。它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严重依赖每个环节对它的作用。


图1 产品生命周期图 绘制/孔令旗


在经济和环境层面上,垃圾分类应该从扭转已经造成的伤害(对结果的关注)转变成从设计和生产之初就开始采用环保策略(对整个过程的关注)。垃圾分类回收应该与设计生产、分配运输、废物处理等部分环环相扣,以此为原则的垃圾分类设计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在行为习惯的层面上,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着一类人群,垃圾分类设计连同其他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应该纠正普遍存在的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另一方面应该帮助特定人群养成新的行为习惯。垃圾分类设计应该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感官与情绪,帮助用户建立正确的心理模型(user’smodel),减轻用户的习得无助感,而不是反过来让人们去适应垃圾分类的设施。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来看,垃圾与垃圾分类设计的文化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垃圾与垃圾分类设计是我们社会、文化、身份定义甚至文明程度的直接映射。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的设施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微景观,与当地文化的构建有着一种微妙的关联。综上所述,垃圾分类设计是多重系统和过程的连接点,优良的垃圾分类设计的产生依赖于对系统和过程的关注,以及对行为和文化的干预。接下来将分析近年来国外几个代表性的城市垃圾分类设计,这些设计不同程度地展现出上文所提到的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垃圾分类设计特质。

二、世界城市垃圾分类设计案例分析

1. 瑞典——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自2011年起,瑞典每年超过99%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其填埋的垃圾不到生活垃圾总量的1%。〔5〕近几年,瑞典甚至出现了垃圾短缺,需要从邻国进口垃圾以满足供暖和用电的需求。〔6〕瑞典俨然已经成为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全球领导者。垃圾被成功地再利用离不开操作简单、可视性强的垃圾分类设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设计的成功之处不在于精准地回收各色垃圾,而在于通过设计快速引导和影响人的行为。一般说来,垃圾分类行为包括四个步骤:产生垃圾、建立垃圾投放意识、采取垃圾投放行为和获得反馈。〔7〕在这一过程中,分类垃圾桶的易用性和可识别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投放行为和下次投放的意愿。唯有快速、便捷、舒适的使用经验才能够激发用户对产品的黏合度。当前的分类垃圾桶设计所惯用的手法包括标识设计、外形设计、颜色分类、材料选择、大小、高度的考量、安装位置的选择等。在瑞典的分类垃圾桶的设计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手法,即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因素。


图2 瑞典街头的分类垃圾箱 叶钰凌根据瑞典政府官网提供的图片绘制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因素是设计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 Norman)提出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之一。〔8〕简单说来,就是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类限制因素,使用户能够快速地做出选择,减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瑞典街头分类垃圾箱的设计运用了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即物品外部的物理特征决定它的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分类垃圾箱的开口都与分类的垃圾类型相对应。玻璃材质的瓶子和罐子对应圆形开口,纸制品对应狭长的矩形,不规则的塑料对应三角形,其他废物垃圾对应宽大的矩形。圆形的开口再根据颜色分为无色玻璃和有色玻璃两种类型。在颜色、形状、图形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垃圾投放行为被一再“限制”,行为的执行阶段(扔垃圾)与评估阶段(扔对了垃圾)得以匹配。最终的结果是,对于用户而言,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件绞尽脑汁的事情;对于后续的垃圾处理而言,精准的垃圾分类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降低了垃圾回收成本,提高了垃圾再利用率。通过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来强化垃圾分类的效率虽然并不是今天所追捧的高科技智能化手法,却是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之一。

2. 英国——让垃圾分类变得有趣

英国当地一些慈善机构通过新颖的、引人注目的户外垃圾分类设施来刺激民众行为的改变。比如,英国环保慈善组织Hubbub长期致力于开发幽默的设计来鼓励人们以适当的方式分类和处理垃圾。他们创造了一系列有趣的垃圾桶来回收不同种类的垃圾,如香烟、口香糖、电池、咖啡杯,让扔垃圾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图3所展示的正是一款名为“投票箱”的烟蒂回收垃圾桶。明黄色的、可定制的“投票箱”被安装在街头巷尾,用户可以从两个容器中选择任意一个进行投票。投票箱上的问题贴近当地民众的兴趣与关注点,如“谁是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多还是梅西?”这个问题源于英国民众对足球比赛的狂热。“这个月的天气是悲惨的还是可怕的?”这个问题则源于变幻莫测的英国天气一直都是民众喜欢讨论的话题。第一批“投票箱”被安装在伦敦维利尔斯街,短短六周内,地面上的烟蒂数量减少了20%。这一设计不但引起了当地民众极大的热情,而且火速在社交媒体和设计周中蔓延开来,引起青年群体的热烈讨论。此后,“投票箱”在世界范围内贩售,并取得了理想的垃圾回收效果。〔9〕


图3 Hubbub团队设计的“投票箱”烟蒂回收垃圾桶 叶钰凌根据Hubbub官网提供的图片绘制


一个简单的垃圾箱设计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和民众行为的转变。虽然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是如果只用法律和监督的方式约束民众行为,民众成为被动的执行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这将会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质量及可行性。

3. 日本——既是垃圾也是风景

日本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除了有着近乎苛刻细致的垃圾分类法律规定外,当地政府还积极推动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垃圾回收习惯,社区环保的生活方式被进一步稳固。日本不遗余力地践行着垃圾设计分类就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这一设计理念,尤其是一般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箱、井盖等,它们在产生之初就已经被当做城市景观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而且这一设计理念从城市公共设施扩展到了一次性产品——垃圾袋的设计。日本设计公司MAQ为了一改垃圾脏乱的负面形象,发起了一项名为“Garbage Bag Art Work(垃圾袋艺术品)”的艺术活动。每个日本社区都有固定的垃圾回收时间,尽管垃圾袋暴露在街区的时间并不久,但是依旧对市容有一定的影响。MAQ用颜色饱和度较高的图案或诙谐幽默的卡通形象来装点日常使用的垃圾袋。重新设计过的垃圾袋不但可以优化城市景观,而且能够一定程度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图4中显示的是一组名为“把垃圾站变成艺术”的项目,三种颜色的垃圾袋于2006年8月投入使用。〔10〕带有绿色松树图案的垃圾袋代表可回收垃圾,红色的花朵代表可燃垃圾,蓝色的鱼纹代表不可燃垃圾。〔11〕垃圾袋的颜色与日常垃圾分类的颜色相对应,便于用户使用。当垃圾投放在指定地点的时候,城市的景观中多了一抹绿、蓝或红,而不再是令人感到沮丧的废物堆。日本垃圾袋的设计和推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日本本土工作室加入到了垃圾袋设计的行列。


图4 MAQ公司设计的三色垃圾袋 叶钰凌根据Garbage Bag Art Work官网提供的图片绘制


4. 美国——来自产品生命周期上游的解决方案

美国有关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法规和举措是围绕着“避免—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逻辑而展开的。〔12〕其中,产品责任制的延伸则是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上游,即图1中的预生产、设计和生产的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垃圾的减量、再生与无害化处理。产品责任制的延伸倡导企业应将环境元素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污染的防控费用应被计入成本核算和资产平衡表中。〔13〕产品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经销商应该在产品研发、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再生资源,减少垃圾的产生。垃圾的责任链被拉长,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也因此变得更为简单和高效。2018年7月间,麦当劳、星巴克、可口可乐等几家世界知名的食品和饮料公司投资100万美元来共同解决一个环境难题:每年世界有2500亿个涂有聚乙烯的纤维杯被填埋,大部分带有这种涂料的杯子需要1000年才能完成生物降解。〔14〕这个叫做“Next Gen Cup Challenge(下一代杯子挑战)”的项目,其终极目标是创造一款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够回收或堆肥的一次性纸杯。项目委员会一共收集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方案,最终选出了12个方案进入下一步的测试和量产。

与之相类似的另一个由美国知名设计公司IDEO和英国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名为“Circular Design Challenge(循环设计挑战)”的项目邀请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重新思考我们产生、使用、回收塑料的方式。〔15〕16个胜出的团队将会收到100万美元的资助。其中一个团队的研究项目是针对海洋塑料泛滥成灾以及小型塑料包装回收难的问题,研制出以海藻为主要原料的可食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新材料既可用来包装干燥的食品如咖啡、糖、盐等,或液体和半固体的食品,如方便面的调味料,也可以直接用于新鲜食品的包装,如汉堡、三明治、米饭等(图5)。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来自上游的垃圾解决方案,即从设计和生产的阶段就开始解决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的问题。可降解、可食用的生物塑料与下游的垃圾分类设计产生了直接且紧密的因果联系。


图5 可食用的生物塑料可以用于糖、咖啡、调味料、汉堡、肥皂、牙签、沐浴乳等产品的包装 叶钰凌根据OpenIDEO官网提供的图片绘制

三、对我国城市垃圾分类设计的启示

1. 城市垃圾分类设计是多个领域、系统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仅用单一的或以结果为导向的视角对待垃圾分类设计,忽略产品整个生产和消费的生命周期,轻视垃圾分类所扮演的文化角色,是无法提出一个共赢的、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的。尤其是我国尚处于垃圾分类的学习阶段,对垃圾分类设计具备系统且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它的交叉性和多领域性的全面认知,是非常必要的。

2. 一个好的垃圾分类设计是各类人才通力合作的结果,设计师只做设计而不加入管理与成本的讨论,管理阶层只负责运筹帷幄而不参与设计的构想,清洁人员只负责公共场所的卫生而不参与整个系统的运转,这种传统的、各司其职的行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垃圾分类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3. 垃圾分类设计主要的目的是帮助人类更好地存在,更好地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它处理的是一种关系,产生的是一种体验,影响的是人类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设计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当前我国出现的与垃圾分类设计相关的问题,如垃圾分类信息不清晰、垃圾箱的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投放垃圾的过程过于复杂等等,很大原因是设计者和管理者没有考虑到设计直接对应的是人而非垃圾。如果产品和服务不能有效地引导人们的行为,便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尤其是针对一般民众,应该向他们讲清垃圾的去向和预期的成果,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垃圾分类服务。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民众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受益者而非被管制和约束的对象。


注释:

〔1〕联合国新闻网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7/1061601.

〔2〕柳冠中《适可而止的“栖息”》,《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第5期。

〔3〕McLennan, J. F.The Philosophy of Sustainable Design: The future of architecture. Seattle Washington: Ecotone Publishing, 2004, p4.

〔4〕Vezzoli, C. & Manzini,E. Design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London: Springer-Verlag London Limited, 2008, ppxi-xii.

〔5〕申超玲《论国外垃圾处理对我国的借鉴》,《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第15期,第223页。

〔6〕https://www.treehugger.com/sweden-runs-out-of-garbage-forced-to-import-from-norway-4868335.

〔7〕钱皓、马东明《基于用户体验的分类垃圾桶设计策略探讨》,《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年第11期。

〔8〕[美] 唐纳德·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5页。

〔9〕https://www.hubbub.org.uk/ballot-bin.

〔10〕http://www.gba-project.com/project/#details_gba.

〔11〕http://www.marve.jp/?pid=6952101.

〔12〕〔13〕谭灵芝、鲁明中、王国友《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借鉴》,《世界环境》2005年第6期。

〔14〕https://www.fastcompany.com/90311549/starbucks-and-mcdonalds-are-testing-these-compostable-cups-of-the-future.

〔15〕https://challenges.openideo.com/challenge/circular-design/top-ideas?_ga=2.239197891.1913213651.1587975781-1904523768.1587975781.


孔令旗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叶钰凌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0年第9期)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