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新理性主义的话语创新与雕塑创作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3-02-21 12:42:00

已关注

图片

彩塑是“彩色雕塑”的简称 ,在东西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其发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史前文明,就像一根绚丽的丝线,将不同的人类文明连接在一起。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北京天马旅游集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三方共建。本专委会服务于广大彩塑爱好者,弘扬、推广和传播彩塑艺术,为推动中国彩塑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新理性主义的话语创新与雕塑创作 卯兔年伊始,由著名雕塑家、文化学者胥建国先生策划的“尚境 · 新理性主义雕塑作品展”如期举办。“尚境”展去年举办过一届,我作为其中一名艺术家参与其中,今年是第二届,与首届不同的是参展群体从去年的“新锐雕塑家”扩展至老中青三代60位雕塑家,云集了众多国内著名雕塑家和新秀中坚力量,这足以说明该展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另外一点就是提出了“新理性主义”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名词作为重要主题。
2016年,我在美国访学期间曾读到中国美学理论研究学者与世界美学主席就艺术理论话语创新深入探讨的论文,其中有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相比西方20世纪‘主义’纷呈的现代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我国显然在艺术研究领域所提出的‘主义’过少”。这一观点表面看来似乎与胡适先生于1919年7月20日发表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的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相悖,文章说:“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但实际上,今时今日,时代背景更迭,艺术研究和实践中各种“主义”应当“横行”,也应当鼓励艺术领域多进行话语创新。因此,胥建国先生提出“新理性主义”这一话语创新,我感到十分必要,这是其一。 再来说什么是新理性主义,我的理解是应当將其置身于中西方雕塑历史的经纬度中,把握其根源,窥探其走向。 众所周知,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究其原因可以说这一文明充满了理性光辉。从苏格拉底揭开哲学序章,到柏拉图构建起“理念”论,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主动理性”,希腊学者將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不断推向高峰。数学家紧随其后,无论在古代希腊还是近代欧洲数学都被认为是人类理的最典型的科学,毕达哥拉斯学派將“数”作为万物的始基,是最早的理性主义学派。欧几米德运用合乎逻辑的思维和方法证明有关几何物体的各种真理,是宇宙具有一种理性秩序的最初直观,从而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相较于心灵论等感性认识论,理性主义在古典希腊时期即已形成不断推进的递增体系。西方认识论从先验、经验再到理性的三大阶段揭示了古典的希腊思想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提供了其产生科学革命所需要的大多数理论武器。理性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主义就是主张用科学来理解和揭示自然的哲学道路。 受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影响,理性主义在西方古典艺术和现实主义创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运用。 文艺复兴將理性主义推向一个高峰。高举人性光辉的文艺复兴时代,无论是解剖学对人体骨骼肌肉的探寻,还是绘画和雕塑对人体美的描绘,都尽显理性支配下的秩序之美,运用理性將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雕塑《大卫》的价值在于肯定人的力量,它將人的本质力量从冰冷的大理石中呼唤而出,成为人类下一秒进入战斗的精神堡垒,这种为理想与自由搏斗的冲动并非感性之美,而充斥着反对束缚的理性精神。

图片

《大卫》(局部) 米开朗基罗

启蒙运动在承认人的自由的基础上运用理性重新反思并确认了理性对于人类自身的意义。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领袖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把对封建专制和维护其存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其理性主义史学的题中之意。雕塑《伏尔泰像》是18世纪法国雕塑家乌冬的代表作品,突出地反映了乌冬在启蒙运动美学思想影响下表现的创造性和现实主义的理性创造精神。

图片

《伏尔泰像》 乌冬

相较于哲学领域的理性主义,胥建国先生所提倡的新理性主义脱胎并聚焦于艺术创作研究领域,是艺术理论研究中的话语创新,折射出新时代中国雕塑家和理论家自觉运用理性主义从事创作活动和理论研究的诉求。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社会引入西方写实主义雕塑教学推进现代美术教育。作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忠实见证,现实主义雕塑创作以其严谨理性的写实创作手法实现了理性精神在创作形式和主题中的融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现实主义雕塑创作成为主流,引领着文艺创作先锋支持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强势涌入,中国雕塑家创作意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其中,抽象雕塑作为理性主义在现代艺术中的延展,完全打破了以往写实主义的创作理念,针对全新的雕塑形式语言进行不遗余力地探索。 胥建国先生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从事抽象雕塑创作雕塑家,其在作品中不断融入中国雕塑家对抽象雕塑的理性思考,并將西方抽象雕塑本体和东方艺术意境相关联,同生共塑出新理性主义这一具有西方雕塑品格和中国美学思考的哲学话语。作品《乾坤》即是在这一中西碰撞语境下的纯粹抽象生成,也是胥建国先生近年来致力于新理性主义雕塑的探索性力作,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客观物化。

图片

《乾坤》胥建国 不锈钢、耐候钢 2016年

雕塑家冯崇利的作品《风之痕-7》则融合了西方抽象雕塑的简洁形体,与中国在反思与自我观照下所淬炼的物象雕塑的意境,將风这一不可把握的形态进行了近似抽象与意象之间的情感构造,最终在中西文化的理性思考中得以完美生成。

图片

《风之痕-7》冯崇利 不锈钢、钢 2021年

经历改革开放的不断洗礼及抽象雕塑家不断的推动,中国大地上日渐多了许多抽象雕塑作品,但不得不说一些作品缺乏理性主义的思考,致使抽象雕塑遭遇诟病,一度成为阻碍城市化建设审美提升的城市“垃圾”。面对这一问题,胥建国先生坚持新理性主义探索,始终身体力行地將抽象雕塑的文化生成置于首位,在学院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化和引领抽象雕塑在新理性主义理念下的实践。与此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促使雕塑家观照自我。 雕塑家李友生先生的《孔子》创作完成于2011年,是对本土文化在新世纪以后国际化日益加深语境中的理性慎思,其在创作手法上將西方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并举,將写实雕塑这一泊来艺术进行本土化语言创新,反映出中国雕塑家的新理性主义思索。

图片

《孔子》李友生 铸铜 2011年

彩塑《惠明禅师像》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毅谦创作于2020年。作品將中国传统彩塑技法应用于对文化名人的写实塑造之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雕塑在当代的转化与创新。

图片

《惠明禅师像》陈毅谦 铜质彩绘 2020年

雕塑创作在追求宏大叙事与民族精神的同时,新理性主义雕塑家也有从个体经验出发,表现伟大时代中个人成长体验优秀作品。青年雕塑家朱莹的创作重视个人体验,以强烈的意识通过人体传达青涩的少年少女在向成熟迈进的状态,也是艺术家自我的状态。

图片

《君子兰 Clivia》朱莹 铜 2022年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力逐渐强盛,彰显国家文化自信的需求促使主题性雕塑创作蓬勃发展。无论是雕塑创作中的写实主义手法、现实主义创作还是主题性创作,都充斥着中国社会对当代雕塑家在创作活动中需更多地融入理性精神和理性思考的需求。

雕塑家蒋铁骊先生创作的《大禹治水》是“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的成果作品,作品以纪念碑形式將神话大禹治水这一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塑造得浪漫有力,自觉融入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充分弘扬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精神。作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塑造者,蒋铁骊先生长期聚焦海派文化,着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以富于理性精神的创作思考为中华文化培根固源,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振兴赋能新时代海派文化。

图片

《大禹治水》蒋铁骊 树脂 2022年(与方金武合作)

当代青年雕塑家宋明明创作的雕塑作品《黄土地的吼》立项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作为86年生人的年轻一代,宋明明受到东西方当代艺术的熏陶,同时,也更多的在认知和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善于吸收传统雕塑艺术的精髓与地域民俗艺术的精华。同时又借鉴西方雕塑中强烈的空间感和动态表达,《黄土地的吼》是表现陕北高原“大人文、大地理”的作品,宋明明将唢呐、腰鼓等民间艺术熔铸到雕塑之中,并运用黄土高原沟沟壑壑的自然肌理贯穿于人物造型之中,形成粗犷而丰富的视觉语言,将西北地区的特有的人文和自然风貌融入作品之中,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经过理性思辨,在对地域文脉的感知中逐渐摸索艺术表达的方式方法,表现主题和创作脉络明确,呈现出对西北地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具有西北青年雕塑家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与风格。

图片

《黄土地的吼》宋明明 铜 2018年

青年雕塑家王莎莎的作品《同赴山河》,塑造的是长征路上的母与子。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3000多名女红军参加了长征,长征路上红军女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怀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的信念,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气概,用女性特有的坚韧与生命极限顽强抗争,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革命巾帼英雄的代表。战争中牺牲了多少做母亲的女兵?牺牲了多少女兵的孩子?她们多想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奔赴锦绣山河,长征的艰辛只能迫使大多数女红军母亲將新生婴儿送给老乡或忍痛舍弃。雕塑《同赴山河》塑造了一对奔赴长征的母子,他们深情对望,孩子趴在母亲肩头用童真的眼睛望向自己的母亲,这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刻。女红军在艰难行进途中回眸,这充满母爱的眼神透露出对孩子的挚爱,以及对革命胜利后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一名女性青年雕塑家,王莎莎將这艰苦而美好的瞬间凝铸下来的时光,也正是她怀孕时初体验母亲这一角色的时光,作品融入了她对孩子的个人情感并將这种情感投射到革命战争年代,从中体悟长征中女红军战士这一特殊群体的革命意志,并以立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鼓舞当下青年学习长征精神。

图片

《同赴山河》王莎莎 铜 2020年

经过近现代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当代中国雕塑家逐渐从全盘学习西方雕塑的语言形式走向自主探索的主题性创作中来,其背后折射出当代中国雕塑家对当代中国社会中文化自信意识的提升,如何在雕塑创作中表现大多数人的理想信念,表现十四亿人追求共同富裕、实现伟大复兴理想的时代命题,是时代赋予当代雕塑家的宏大主题。在文化自信不断彰显的今天,雕塑家自觉运用理性思维创作雕塑这一立体造型艺术反映推动社会变革的先进文化,对时代主题进行创作深化,將理性思考与艺术创作活动融合起来,构铸一件又一件生动可感的时代影响和一个又一个催人向上的公共空间,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需求,形成积极进步的社会生态,也是雕塑家与雕塑理论研究者共同探索的命题。这对于当代雕塑家来说,要求我们更多运用科学理性精神,用更理性、冷静的态度去审视现实社会、塑造和表现广大人民大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雕塑家,更应当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时代发展主潮和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在创作中凸显民族精神和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创作具有鲜明主流价值倾向的精品力作,勇于攀登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高峰。 新时代雕塑理论研究强调理论家运用科学理性思维,同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性精神和中国厚重的人文理性传统,共同培育出新理性主义艺术思潮产生的时代沃土。新理性主义这一独到的学术话语创新可谓应时代之运而生,祝愿其为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的花园再添硕果!

作者简介

图片

王莎莎,副教授,西安华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陕西省雕塑院签约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出版雕塑理论一部,发表雕塑作品及学术论文30余篇,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3次,参与省级以上展览30余次。作品被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第39任总统詹姆斯•厄尔•卡特、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等知名人士和机构收藏。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