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约瑟夫:如何赋予色彩情感?

集锦

2023-03-28 11:12:00

已关注

如果拥有这样一幅画,你会想把它挂在哪里?


它形式简单,和抽象表现主义大师马克·罗斯科(Marks Rothko)、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作品一样,画布上只有大色块。但艺术家彼得·约瑟夫(Peter Joseph)的作品所传达的情绪与前者截然不同,他的画作颜色清浅,不令人觉得激荡,反而像一缕清风,安静、轻盈。赋予画作不同情感能力的,是具有非常细微差别的颜色选择与搭配,彼得·约瑟夫是如何选择的?


图片


这是一组被称作“轩窗”(The Window Paintings)的系列作品,正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展出。这组作品主要创作于千禧年代,色块间不规则的留白伴以清晰的笔刷痕,选色正是以大自然为灵感。


天光云影,翠色氤氲,空谷一派好风景。这是约瑟夫在创作生涯中时时流连的画面。为此,他从伦敦都市出走,遁入乡村,将家居工作室扎在了英格兰北部斯特劳德小镇的山坡上。对约瑟夫而来说,工作室窗外的风景是必不可少的灵感源泉。作为一名色彩高手,他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全部倾泻在了创作中。


图片

彼得·约瑟夫行走在英格兰北部斯特劳德小镇。


约瑟夫没有选择浓重的油画,而是用稀释的丙烯营造出一种状如水彩的清淡质地,使画面看上去平添了一层光泽。“大自然从一个色彩晕染至另一个色彩,就像我喜爱的英国水彩画一样。它隽丽绝伦,色彩晕染出的是一种可能性。”




图片


对彼得·约瑟夫而言,充满可能性的抽象绘画或许是一场心灵疗愈。


生于1929年的约瑟夫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二战。青年时期因服兵役,他被派往战后德国,度过了噩梦般的两年。逃离战场回国后不久,他收获了一份广告平面设计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我在设计方面很聪明,甲方们会指定把单子交给我。”


图片 图片

Peter Joseph 作品《蓝配深灰》及局部,2008 ,帆棉布面丙烯,117×96.5cm ©版权属于:艺术家、里森画廊。


他出身不宽裕,打工做着设计,来支付业余时间在艺术学校学习的费用,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然而,二十多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脑瘤,人生再次跌入谷底。没有什么能比历经生死一线更快地让人“大彻大悟”了,他终于下定决心,放弃现有的工作、全情投入艺术领域。


或许正是因为早年跌宕起伏的经历,让约瑟夫对平静的自然景色以及阳光尤为着迷。他的工作室内,落地明窗让人豁然开朗,窗前抵一张工作台,台面拥挤,藏书与画具各占了半壁,而尚创作到一半的作品留在中央,刚好装下窗外一方天地。


于约瑟夫而言,这些是必不可少的灵感源泉,作为一名善用色彩的高手,他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全部倾泻在了创作中。倘若你见过他眼里的风景,便能从这一系列让眼睛极度舒适的画作中窥得玄妙。


图片 图片

彼得·约瑟夫的工作室,阳光可以直射进来。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对世界的视觉体验以及转瞬即逝的内在感受无法用语言具体说明,而抽象绘画不但成为他诠释存在与意义的方式,或许还是一条心灵疗愈之路。其艺术源于逆境,源于意义反复坍塌又不断重建的需要。




图片


时光倒回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约瑟夫的标志性作品“边框”(“Border” Paintings)系列诞生之时。受到电影院中空白屏幕与四周的黑框启发,他开始创作以深色块边框套浅色块矩形的作品。在随后三十年中,外围色块面积逐渐蔓延拓宽,但精确的对称性以及内外嵌套的形式没有改变,充满了古典建筑式的比例与构图特征。其中,颜色间产生的对话与生命力成为艺术家倾泻情感的存在。


图片

Peter Joseph 作品《亮粉色配丁香紫》1990,帆棉布面丙烯,150×151.5×4cm ©版权属于:艺术家、里森画廊。


赋予画作这种情感能力的,是具有非常细微差别的颜色选择。画廊创始人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Nicolas Logsdail)曾谈到,约瑟夫创作这些系列画作时,带有截然不同的情绪,每幅画、每种情绪可能会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有时色彩欢快,有时带有罗斯科式的忧郁。通常,在他正式开始作画前,会提前准备一个被他称为“研究”(study)的拼贴草稿——约瑟夫将不同色彩涂在被剪成各种形状的碎纸片或布片上,并将它们随意搭配、调整位置。当他对某次呈现的效果感到满意后,便把这些碎片粘贴在裸露的矩形画布上,以此继续演绎出一整幅完整的作品。


图片 图片

上图:拼贴草稿“研究”

下图:拼贴草稿“研究”与最终画作对比


从“边框”到“轩窗”,对称性、规范的矩形与两种颜色的互动性都被艺术家保留了下来。然而,从2005年开始,留白第一次出现在了画布上,打破了以往的色块整体、消除硬边,笔刷拖拽的痕迹也随之呈现,色彩浓淡不一,使画面充满了清透的呼吸感。尽管他仍沿用了两种颜色,但它们也不再相互嵌套,而是分别而立。就如这幅《蓝配浅丁香紫》,不由令人联想到晴空下丁香花海摇曳生姿的光景。“轩窗”阶段虽短,“破”与“立”却已一发不可收拾。待到10年代开始,约瑟夫彻底从过去几十年的形式束缚中解脱出来,采用更抒情的抽象方法、不对称的形状,并突破了只选用两种颜色的限制。


图片

Peter Joseph 作品《蓝配丁香紫》2008,帆棉布面丙烯,132.7×146.7cm ©版权属于:艺术家、里森画廊。


“看上去我现在是对形状更感兴趣,将形状组合起来,令它们具有意义。这当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于几何的抽象。我希望并认为,这是对色彩、光线与空间纯粹的刻画。”纵观艺术家的三个阶段,贯穿始终的是色彩的对话、空间比例排布以及光线的感知。他曾将自己的抽象作品比作音乐,否认形式上的“构图”,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情绪以及瞬间,这才是他更为看重的目标。毕竟,“一幅绘画必须令观者产生情感,否则它是毫无生气的。”


图片

Peter Joseph 作品《赭和红》2006,帆棉布面丙烯,169×129.5cm ©版权属于:艺术家、里森画廊




图片


不论从抽象形式还是情感先于叙事的理念来看,约瑟夫的作品都与硬边派、色域派、极简主义等艺术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早年从事广告设计行业时,英国文艺界还普遍存在对抽象艺术的偏见,当他对主流“有品位”的创作心生厌烦时,与美国抽象艺术的邂逅发生了。从当年的人文刊物《文汇》(Encounter)与艺术杂志《It Is》上,约瑟夫第一次接触了来自大西洋彼岸土壤的先锋艺术运动,“离经叛道”的风格令他耳目一新,罗斯科、纽曼以及克莱福特·斯蒂尔等抽象艺术家之名也在他心里埋下种子。


直至1959年的泰特美术馆展览“新美国绘画”(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他得以亲眼目睹“偶像”的原作,巨幅色块中蕴含的情感令他醍醐灌顶,以至于回到家后,脑内仍萦绕着一句:“全能的上帝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图左:1959年泰特美术馆展览“新美国绘画”的展览图录封面 Tate Gallery

上图右:“新美国绘画”展出作品:马克·罗斯克,《地球与绿色》(Earth and Green ),1954至1955年 1998 Kate Rothko Prizel and Christopher Rothko/Artists Rights;Society (ARS), New York;

下图:“新美国绘画”展出作品:杰克逊·波洛克,《第8号》(Number 8)1949年 2019 The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Photo: Jim Frank, Courtesy American Federation of Arts;


但在沿袭几何抽象的形式下,约瑟夫依然藏了一颗“古典心”。转行艺术后,他曾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学习,这段经历让他日夜沉浸在文艺复兴杰作的熏陶中,追随着克劳德·洛兰和华多等古典艺术家对光线的描绘。


图片

Peter Joseph 作品《灰&绿》2006, 帆棉布面丙烯,53×46.5cm ©版权属于:艺术家、里森画廊。


即便是极简的几何抽象,其中的个人印记也令约瑟夫与其他同类型艺术家大相径庭。他的作品曾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与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馆等地展出,并被泰特美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及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等知名场馆收藏,足见他对英国艺术史脉络的贡献。


图片

Peter Joseph 作品《砖红配深赭》2010,帆棉布面丙烯,137.2×114.3cm ©版权属于:艺术家、里森画廊。


2020年,彼得·约瑟夫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但在挚交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的回忆中,他仍然鲜活如初。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小老头,他对自己的英国身份不屑一顾,同时也不认可评论家贴的硬边与极简的标签。多数时候,他连喜欢自己的藏家都不待见。尼古拉斯打趣道:“有些博物馆的人或藏家想见他,我不得不提前编辑挑选好名单,否则这场会面可能变成灾难。”


图片 图片

“轩窗”展览现场,上海,里森画廊,2023。


也许,这些细节都能从他搬离喧嚣城市的那一刻窥见痕迹。这位不愿自认隐居的隐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想象着“坐在花园尽头的新工作室里,吃一片最喜欢的巧克力蛋糕,喝杯茶”。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便是他的归宿。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