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手工艺的文化构成及设计转换

张轶 杨筱敏

2023-03-29 12:37:00

已关注

作者简介


图片


张轶(1971—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学。

杨筱敏(1998— ),女,汉,浙江台州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




摘 要:非遗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设计创新的核心创意来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非遗手工艺的文化价值逐渐被发掘。现阶段非遗手工艺设计存在设计形式单一、设计对象分析不足、设计产品趋同等问题。论文对非遗手工艺的文化构成进行分析,将非遗手工艺分为技能操作和技能产出两个部分,从用户和文化双重维度对非遗手工艺进行系统分析,重构非遗手工艺的构成模型并对文创设计要素进行转换,形成非遗手工艺文创的设计策略,为非遗手工艺融入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设计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设计



图片



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由此可知,文化和旅游进行产业融合已经是文化业和旅游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能够为旅游经济带来更明显的品牌效益,通过对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深度挖掘,丰富旅游的内涵与形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文化旅游的发展正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以及文化内涵存在深度体验需求的体现。 因此,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将旅游节奏慢下来,在旅游中有所知、有所学、有所养。这就要求文化旅游产业充分调动当地各类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打造多方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满足旅游者对更高文化内涵的期待。而在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的地域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对打造高质量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作用。非遗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类型之一,是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手工艺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打开特色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非遗手工艺的产生都伴随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的诠释。作为经验体系,它是物用功能、材料技术、审美趣味、伦理习俗的融会与综合呈现,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民间文化创造,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精神诉求、集体记忆的延续性存在。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和与非遗手工艺文化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当地民俗。非遗手工艺再设计产品便是连接非遗手工艺文化和旅游者的重要途径。做好非遗手工艺再设计可以为发展高质量文化旅游提供保障,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更多样的实现方式。


一、非遗手工艺融入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各要素相互耦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层次、多要素的创新产业系统,它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以观光旅游活动为载体,注重文化场景营造的综合性产业。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提供体验服务,呈现耗能低、污染小、发展快的特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各地仍在积极申报文旅项目,项目总量增加,其中四川省文旅项目数量位列第一(图1)。地方文旅项目的增加说明文旅融合的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扶持政策。但随着各地文旅项目数量增加,未成熟的发展思路导致文化旅游形式创新不足、同化严重,跟风现象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文化旅游调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地域认同感。因此,非遗手工艺在这种文化旅游的场景识别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建立地方文化旅游特色的核心要素之一。


图片

图1 2021年各地重点文旅项目数量


非遗手工艺是指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技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将传统手工艺概括为“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征属性”。非遗手工艺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文化一脉相承,为相应的社区和群体持续提供了认同感。非遗手工艺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追求和生活哲学,彰显着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独特文化魅力,是建立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的坚实根基。从文旅融合视角来看,非遗手工艺也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当地自然文化和民俗文化,将非遗手工艺融入文化旅游产品中,通过产品的购买和传播,可以增强文化旅游的时效性,完成非遗手工艺文化推广,同时也能加快地方文旅文化品牌的建设。 在对非遗手工艺进行再设计并融入文化旅游市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传承和创新之间的矛盾。首先是非遗手工艺传承的“人之不能”。传统手工艺人在学艺过程中都经历了磨砺,在一个行业甚至一道工序上研习多年,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技术范围内的常见问题,对特殊问题能进行独立思考和摸索,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载。因此,手工艺传承人大多年纪较大,认真恪守传统,难以理解新生事物。而中青年非遗手工艺从业者大多偏向于以新兴的方式理解和传播手工艺文化,很难坚持传承人的视角。两者之间的信息冲突使得非遗手工艺再设计陷入“物之不济”的僵局。非遗手工艺再设计产品因缺乏创新而呈现出产品和实际生活脱节、形式流于表面化的现象。两者都会导致非遗手工艺文化价值流失、文化内涵扭曲,造成不可逆的文化损伤。 因此,非遗手工艺再设计的意义重大,它能使非遗手工艺传统文化重新连接当代文化旅游市场,寻找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并为形成有特色有温度的文化旅游提供基础。在此前提下,非遗手工艺再设计应注重:首先,重构文旅发展新模式,紧紧把握文旅发展新要求。其次,牢牢将之植根于非遗手工艺的文化背景,保证文化内核符合历史规律,文化形式贴合实际。最后,注重设计形式多样化,明确设计目的,多维度多层次地创新设计手段。


二、非遗手工艺文化结构与设计要素的关系


在非遗手工艺的创新设计过程中,最终呈现出来的设计作品往往大同小异,普遍存在产品设计未脱离原始形制与传统功能,设计创新力度欠佳,产品同质化严重等不足,已很难契合当下国人的审美与国内大众市场需求等问题。非遗手工艺伴随着人民大众的生活传承下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殊性和地域性,成为当地自然风景和人文文化的一个输出窗口。因此,如果设计者对非遗手工艺的内涵理解不深,对设计对象的文化历史挖掘深度不够,对其文化价值体系了解甚少,那么他们是无法完成文创设计的价值输出的,甚至会出现文化形式表达错误、文化内涵表意偏差、传统价值被压缩等问题,以致于产出的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单一化甚至单薄化,非遗手工艺文创的地域性不够突出,且缺少文化和地域的关联度,文创产品游离于乡村旅游文化之外,用户对两者的认知关系无法建立。因此,想要较为全面深入地完成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换,就要挖掘两者之间融通的对应要素。这是在对非遗手工艺进行再设计过程中突出特色性、文化性的重点。 (一)非遗手工艺的艺术价值及文化结构 非遗手工艺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手工艺成品的传统文化传达和传统美术表达上,而且体现在文化价值的叠加呈现上。从生产角度来说,普通产品的生产者更注重产品对市场的填补,更偏于市场导向。而手工艺生产者则以地域视角去看待自己的技能产出,手工艺生产者更在意其背后的地域价值。在手工艺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同于消费者的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手工艺生产者更注重将地域文化传达给消费者,这是手工艺文创产品区别于普通产品的地方。 由于特殊的文化形态,现有研究多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对非遗手工艺进行构成分解。华觉明根据手工艺的特性和产品属性将手工艺分解为四个维度,即材料、制作、功能以及创意和设计。朱志平分析了手工艺现有市场价值层面,认为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基本可以概括手工艺的价值。田亚莲在其著作《民族文化与设计创意》中,指出了使用功能、社会生活以及行业等不同的手工艺分类方式,分析了民间手工艺的特色,并认为民间手工技艺的艺术设计应该从取形、达意和传神三个角度切入。由此可知,非遗手工艺的核心操作在于形成最终设计产出物,是一种某个具体成品以外的抽象文化表达,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区域内生活生产的缩影和集合,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活动之一。在此基础上,非遗手工艺自然而然形成了两个基本的实体要素,即技艺操作和技艺产出。非遗手工艺的文化结构主体是技艺操作,其诞生和发展都伴随着民间历史和生活的变化,并且根据地域等要素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化;技艺产出则是技艺操作的衍生结果,是技艺操作的具象载体。 技艺操作有制作、装饰、修复以及营造等类型。技艺操作为抽象的技术技能,是一种能力,其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和练习,最终才能形成有效的产出,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非遗手工艺之间存在区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制作完成一样产品时采用的方式和技能不同,甚至采用的材料和形制也不相同,因而产出各具特色。这种“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就是非遗手工艺的最大特点。同样,蜡染技艺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苗族的蜡染以蓝白两色为主色,蜡染的内容来源于自然或几何纹样,画面饱满且一纹多意、具有故事性,传达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情。黄平蜡染则多采用黑白蓝三种色调,画面以几何纹样为主,且具有连贯性和规律性;纹样完整,无鬓纹和断痕,画面多以太阳元素为中心,传达人们对宇宙和自身的思考,具有极强的哲理性和寓意性。蜡染技艺的差异说明同样的手工艺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传达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因此,抽象的技艺操作作为一种文化要素,是传统手工艺存在和传承的核心。 技艺产出是非遗技艺通过技能和制作等行为,结合一定的材料和具体载体,经过加工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艺形态。技艺产出形态多为实体,如上文提到的刺绣,以及常见的彩陶烧制、金属制造等技术,最终的产品多为具有该技艺特色的实物。技艺的可识别性也最终呈现在技艺产出的某些产品要素上,包括材料、形态、图样等。这些要素就是技艺操作的外化表现,是可以通过感官被用户所感知的,带给用户最直接的感官冲击和文化体验;同时,技艺产出作为技艺的呈现实体,是联系用户和非遗手工艺的桥梁。 (二)非遗手工艺设计要素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研究与提升是思考用户和非遗手工艺互动关系的切入点。探究用户体验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待,明确非遗手工艺再设计的方向和目标。非遗手工艺的构成将用户体验自然地分为三个层级(图2)。用户在使用技艺产出的实体产品时,直接感知产品的形状、色彩和图样等要素;产品功能符合用户的实用需求,满足用户的审美需要,使用户获得愉悦感、效用感,至此进入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和舒适性阶段,即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的审美层。

图片

图2 非遗手工艺结构及用户体验模型


审美层的信息基本来自设计的产品属性,即物理属性,而技艺操作对应的是非遗技艺文创产品的行为 层。 其中操作、调节等形式都是技艺操作的组成部分,是手工艺文化中形成技艺产出的过程。 这些过程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以工具、材料等具象物品,结合经验、技巧等抽象因素来完成生产,体现了手工艺人的智慧。 因此,行为层的特点对应的是 消费者的学习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 手工艺文化之所以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非遗文化,重点就在于非物质的部分, 也就是反思层。情感设计中的共鸣和反思来源于产品所蕴含的情感、文化和习俗等抽象的人文要素,它们受到用户的教育水平和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文创产品对于手工艺的挖掘可以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非遗手工艺文化产生共鸣,在使用产品后进行回味和反思。共鸣和反思优化用户对文创产品使用体验,至此进入产品的文化性和差异性阶段。现有的非遗技艺文创仅停留在物和形的阶段,是文创产品对用户的单向信息输出。通过技艺操作结合技艺文化产品可以达成产品和用户的双向互动;随着大众参与互动过程的深入,信息将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效反馈,加深大众对设计创新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触发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技艺产出作为一种实体产出,一般具有多种产品设计要素,如颜色、形态、图样等。对这一类实体文化进行文创设计的目的应是探索这种产出实体的审美价值及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旅游文化产品要想出类拔萃,形成一定的旅游地文化特色,将技艺操作和技艺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视觉通道是人体获取信息的第一途径,可以表现产品整体形态。用户会根据自己对一个产品的判断在未使用产品时就形成一定的文化认知。线条硬朗或柔和可以决定文化基调,色彩鲜艳或素雅取决于文化特质,图案奔放或含蓄内藏文化涵养。这些符号都是用户在生活中形成的基本认知,也是用户和产品进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信息交换的基本途径。因此,寻找文化特征在视觉通道中的设计符号联系,可以使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产品和当地旅游文化产生联系。在触觉上使用的材质类型、表面粗糙程度、线条流畅级别等,都可以被视作产品所具有的人文特色。 在旅游过程中,触觉是对环境感知最灵敏的感官,强化产品的触觉特征有助于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回忆起旅游环境的部分特征,也就更容易代入当时的文化环境。那些棱角分明、块面区分明显的文创产品触感硬朗锋利、体积感明显,会使人产生结实厚重、粗犷豪迈等触觉联想;那些行云流水、块面过度平缓的文创产品则精巧圆润,会使人产生轻盈别致、温和细腻等触觉联想。在设计旅游文化产品时,要突出区别性要素,有效利用感知通道,加深用户对特殊要素的印象,并形成文化联想,使用户在使用前获得对产品的愉悦审美体验,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该类非遗技艺的相关知识,在使用后形成对当地人文民俗的反思,最终取得良好的地域旅游文化宣传、传播效果。 (三)非遗手工艺与设计要素的融通与转换 现如今,非遗手工艺已被批量化投入工业生产中,以商业化模式处理商品会导致非遗文化实质性内容的缺失。非遗手工艺特殊的属性和复杂的构成难以把握,使得设计师在对非遗手工艺进行设计时容易陷入将文创设计仅停滞于设计审美层的困境,即挪用“形”的设计,却忽视“技”和“意”的表达。设计师在进行调研时容易忽视技艺操作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直接选择将技艺产出实体作为设计产物,仅能实现由实体元素采集到实体设计形式的转换,致使非遗手工艺在创作过程中失去支撑其存在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风格特色。 由于非遗手工艺的构成要素较为复杂,其再设计的过程须重点突出技艺制作过程中的文化表达。同时,非遗手工艺设计的目的、要求也与其他文化类型的设计存在差异,因此会形成不同的设计重点。透过非遗手工艺的构成可知,技艺操作是因,技艺产出是果,技艺文化是根。因此,可以从其构成出发,寻找产品设计的相关点,结合非遗手工艺的特殊性,完成非遗手工艺构成的设计转换(图3)。


图片

图3 非遗技艺与设计要素的转换模式


在对非遗手工艺构成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我们得知,用户的定位是决定受众和市场的关键因素。技艺文化更多承载的是情感要素,包括地域情结、民间习俗、道德观念等;技艺操作是连接抽象和具象的过程,是生活经验和技艺手法的外化形式;技艺产出作为物理要素,表达的是文化审美以及使用方式。对于用户来说,针对这三个部分的设计目的各不相同。虽然三者面对的都是大众化用户群体,但技艺操作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对技艺操作的总结和简化,使非专业用户也可以进行学习和基础操作。这是针对传统手工艺的宣传和传承的要求提炼出的设计目标,可以提高非专业用户对这项手工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营造良好的手工艺学习传承氛围。即使用户没有形成对专业技艺的兴趣,也能在这种文创设计中了解和接触到与传统技艺操作相关的基础知识。 非遗手工艺转换的必要性在于产品功能不能完全匹配当下大众市场的需求,致使某种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逐渐流失。这种需求匹配度不协调的现状,不仅是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反映,更是促使文创设计产物同质化现象加重的原因。因此,在非遗手工艺驱动的文创设计转换过程中,应运用当代设计语言展开对设计形态的塑造;利用设计功能的针对性、独创性等特征拓展市场价值;丰富设计语义表达,以适应文化差异,增强文化符号解码通用性,有效传递非遗文化价值,形成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思路。


三、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手工艺的创新设计策略


(一)明确手工艺属性组成,设定主要设计目标 技艺操作是用户在文化旅游中得到体验的主要途径。用户在技艺操作和学习中,能更好地了解非遗手工艺的文化内涵,更深入地了解旅游地的核心地域民俗文化。但技艺操作的设计和转换相比于技艺产出显得冗长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翻译。这就导致许多文创设计对非遗手工艺的核心文化避而不谈,针对非遗手工艺的文旅产品设计总是避重就轻,选择直接复制物质层面的要素。 文化旅游产品受众用户群体近年来偏向年轻化和泛化,年轻人更愿意为带有文化价值的产品买单,这类产品面向的用户年龄和认知跨度变大。该群体更趋于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并且在审美中呈现出更大的包容性、更多元的兼容性以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这种用户特征的变化可以看出,用户购买非遗手工艺的文化旅游产品旨在通过这种受众较广的文化产品来反映个人的文化消费价值和个性。产品中投入人工参与成本成为用户群体评价此类产品的重要标准。 因此,在设计调研阶段,对非遗手工艺的分析要明确目标,将非遗手工艺的用户明确定位到非专业用户群体上。该类用户对非遗手工艺并不了解,但希望得到带有地域标志的文创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回忆和反思。用户的需求和认知使得设计目标范围缩小至学习、传播和展示层面,有利于非遗手工艺走下神坛、走进百姓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对技艺操作进行调研挖掘,应考虑对其操作流程步骤进行解读和简化,在充分了解技艺操作的差异后,将该技艺操作转化为用户能够理解和产生共鸣的形式。 安徽泾县的宣纸制造技艺有捞纸、晒纸、剪纸等100多道纯手工工序,整个制作过程至少历时1年。在设计宣纸文创产品时,可以通过简化宣纸制造的步骤,得到操作较为简单的工序;省略由木材到纸浆转化的步骤,为用户提供制作纸浆的相关工具,由用户补充从纸浆到成纸转化的制作过程,最后获得宣纸。这种针对手工艺流程的文创设计有效实施奖励机制,最终获得成纸,这种操作方式使用户在实际体验中了解造纸的步骤。 在地域内的所有文化中,这类手工艺是最有地域归属感的存在。因此,想要打造带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标签,在非遗手工艺的文创设计中,可以使用现代常用的设计方法划分用户需求类型,计算输出用户需求权重,为用户使用和评价提供客观数据支持,使用户在对非遗手工艺熟悉的过程中形成对该地域文化的认知。在划分用户的需求属性时,可以采用KANO模型,在手工艺构成属性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问卷等形式多向获取用户需求数据,再根据KANO评价表进行需求划分。用户需求权重排序是指导设计的直接重要标准,这就需要通过建立AHP模型,获得用户对某类手工艺的实际需求,得到在设计中的评价指标。 明确非遗手工艺的设计构成,设定不同的设计目标,可以充分彰显非遗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同时,通过用户和非遗手工艺不同构成要素产生多层次互动这一文化旅游形式,助力非遗手工艺的推广宣传与学习传承。 (二)注重手工艺文化转译,迎合用户文化认知 在文化旅游的体验过程中,对非遗手工艺构成的文化反思是用户能够融入文化旅游地民俗历史的跳板。想要用户在特定的时间里和异乡的文化产生共情,不仅需要设计师对非遗手工艺物质和审美属性有所理解,更需要他们身处相应文化环境中亲身体验。设计师想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对某项非遗手工艺的深刻认识较为困难,而非遗传承人形成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可见在进行文化转译时,设计师不仅要对设计对象有所认识,还应有意识地跳脱出自身的文化环境,融入旅游地文化环境,设身处地进行文化、地域、思想等多角度考量,对设计对象文化类型和特点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同时,设计师应发挥专业能力,分析手工艺的当代价值、审美观念和精神内涵。 此外,设计师还需思考非遗手工艺如何迎合用户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期待,满足非遗手工艺用户的文化认知需求。文创产品不仅要开发用户本体需求,而且要挖掘非遗文化的可用性和适应性,重新对文化符号进行组合诠释。只有迎合当前用户对文旅产品的文化期待,立足现有生活状态,结合手工艺产生的原因,使手工艺重新回归现实生活,才能形成手工艺和用户的双向对接,建立用户和手工艺之间的桥梁。 浙江仙居无骨花灯的制作过程较为繁杂。无骨花灯流传至今,不仅传承着仙居人设计形式与制作工艺,而且寄托着他们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这就需要明确无骨花灯背后的人文要素,在对无骨花灯进行文创设计时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祈愿和祝福的象征存在,结合一些社会活动,表达用户期盼之情。 由此可见,非遗手工艺的文化转译中要及时挖掘手工艺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剖析手工艺文化的发展传承;要将手工艺背后的人文传统和当下社会状态结合起来,赋予原有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要快速准确抓住用户的文化旅游消费心理,使之产生共鸣。 (三)发掘技艺产出形态,灵活分解外观要素 技艺产出的形态要素贯穿于用户的文化旅游行为,借助其物质性和商品性,可以延伸用户的文化旅游体验。非遗手工艺对原有形态的塑造是在满足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审美原则展开的。这是非遗手工艺功能和形态上的平衡。但进行再设计时,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可能被打破。由于用户功能需求的变化,非遗手工艺产出功能在当代很难获得市场空间。而技艺形态给人们带来的文化认知较为固定,可改动的范围不大,就会出现形态不一定对应现有或相关功能的情况。因此,再设计前要考虑非遗手工艺实体形态是否可以被赋予新的功能。非遗手工艺实体形态没有属性明确的功能指向和产品联想,其形态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存在。设计师多将其功能设置为常见的收纳、照明、识别等。 除此之外,非遗手工艺实体一般还具有地方特有的材质、颜色等产品细节特征。设计师通过提取实体中其他有代表性产品特征进行设计。为增强手工艺特质在感官通道上的刺激作用,在视觉上可以选用多种颜色、抽象但规范的图案,在触觉上可以通过将传统材料和现代工业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触觉体验。技术产出的具象形态可以直接作为产品产出的参考要素,而对技艺操作和技艺文化这类隐形要素的定位,可以采用Q-SORT方法。该方法旨在测试产品特征排序的一致性,选取和该手工艺文化相关的从业人员、设计从业人员以及普通用户等样本,在前期属性划分得出的数据中判断产品要素靠前的要素调性,并剔除部分调性。这些要素包括色彩、形态、图案、材料等,以及带有手工艺特征的工艺、寓意、习俗等。 我国非遗手工艺在色彩的使用上较为传统,其调性印象相比于产出形态也更为固定。在对色彩要素十分突出的非遗手工艺进行文创再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把握色彩,理解色彩的含义,挖掘色彩的地域人文寓意,提炼色彩的文化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当色彩不能作为人文要素进行传达时,则要从审美的角度去理解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比如,苏绣含蓄内敛,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它是对江南自然事物或传说的表达,带有明显的江南女子文雅温柔的特性,也是江南地区细腻审美观念的体现。而高平刺绣的特色是用色大胆,画面活泼,其中布贴绣最具特色。高平位于山西省,山西人民热情外放的性格在刺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高饱和的选色和中原地区明亮而饱满的生活气息高度契合。设计这两种文创产品时就要抓住产出实体最为醒目的特点,结合原产品给人的感官信息,将苏绣的细腻和高平刺绣的活泼区别开来。 在当下文化产业“IP化”崛起的设计大环境下,设计者对技艺产出要素要有独特的理解,塑造文创产品独特的文化形象。将产品形象推向市场的过程就是让用户认识该种非遗手工艺文化的过程,使之区别于其他手工艺,彰显其文化旅游体验特色,促进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 (四)发挥产品基本功能,拓展用户功能需求 技艺产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属性,这些功能满足某个时间段当地用户生产生活的需求,但不一定符合当下的使用需求。这种功能的缺位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功能的失效,即该需求完全不存在;二是功能的迭代,即需求升级导致技艺产出品功能滞后。设计者一般会根据地域、时间、气候等多种要素,针对不同的生活问题和需求,发挥不同的技艺功能。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用户的需求也随之变化,这些满足原有需求的技艺产出品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另外,产品的功能也会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产生迭代,在当下缺少一定的必要性。 对这种功能失去定位且功能涉及范围广的产品,可以使用功能树(FAST)的方法,在产品功能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功能不明确带来的无序性。首先确定产品的功能方向和总功能,然后根据产品的特殊性和需求权重,展开对功能的细分和补充,将功能的递进和补充关系在一张树状图上表现出来,使功能可视化,便于确定功能范围。设计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传统产品功能如何对接现有需求。当该类产品的功能在当下完全失效,就需要设计师思考实体形态可承载产品功能的可能性以及当下用户对该种产品功能的期待,双向对接功能设计和用户需求。而当原有功能由于技术迭代而缺少必要性时,对原有功能的理解就十分重要,原有的功能是实现现有产品功能的基础。用户对原有的产品功能有一定的认知,使再设计的功能和原有设计功能形成对应关系,有利于用户更快地理解和接受再设计产品。 此外,设计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人们认可的功能基础上,添加材料、质感、使用方式等相关要素以完成功能的衔接和转变。例如,东莞千角灯原有实用功能为屋外照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虽然千角灯集合了包括刺绣、书法展在内的多种手工艺,但是蜡烛仍是唯一可以与其功能产生联系的物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使用场景的变化,进行文创设计时设计师需考虑千角灯的照明功能,联系光影效果,将之延伸拓展为光影装饰、屋内照明、香薰灯等现代家居产品。 功能完成替换和叠加,是非遗手工艺再设计产品在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中得以存在的基础。这决定了再设计的文化旅游产品可以达到用户的基本使用预期,可以融入当代生活。



四、结语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当前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抓手。非遗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构成元素,对于形成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非遗手工艺的再设计应重点把握手工艺物质形态与文化抽象形态的深度融合,系统梳理非遗手工艺的内在文化脉络。 本研究以建立文化旅游特色为目标,从非遗手工艺文化构成角度出发思考其在当代旅游消费中的发展定位;通过分析非遗手工艺构成、用户体验需求两方面问题以对接产品和用户,试图将用户体验融入非遗手工艺再设计过程,转变原有执其一端的设计思路;在非遗手工艺构成和设计要素之间进行联系和转化,对接二者的设计结构要素,为再设计提供策略。该转换方式可以有效挖掘、延伸非遗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为非遗手工艺创意设计提供策略支持。 本研究将在此设计转换方式基础上,完善非遗手工艺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方法体系,为非遗手工艺再设计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支持;在细分手工艺类别的基础上展开各类设计实践,并根据地域差异性特征,灵活调整设计思路,保证设计策略的适用性。同时,本研究提出的设计转换方式并不局限于文旅产业,而多数非遗手工艺均留存于民间乡村。因此,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把非遗手工艺再设计的融通与转换方式适度运用于乡村环境建设与规划、文化IP形象塑造、乡土住宅与建筑改造等领域,形成非遗手工艺活态化设计研究新范式。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