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市怀安县段家庄村为例

荣玥芳,张新月,石爽,周苡帆

2023-10-30 13:12:00

已关注

摘要: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承载文化的传统村落面临文化传承难的困境。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传承是乡村振兴视角下加强村庄建设管控,促进文脉传承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文化基因理论,结合文献分析现行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借助冬奥契机,通过对文化基因保护完整的张家口市段家庄村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因的现状探析,论证不同维度文化基因传承策略的可行性,以期以点带面为全省传统村落文化振兴做好探索。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文化基因;传承再生


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同时也是华夏大地的“精神家园”。自2012年多部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公布了七批共6799个村落。这些村落中,不仅有自然价值优渥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更有人文价值深厚的历史小乡村。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村落在发展中其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但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些历史小乡村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却面对着文化基因丢失的困境。


河北省张家口市有这样一批虽列入保护名录,但文化基因逐渐消失殆尽的历史小乡村。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使得张家口成为全球了解中国的又一个窗口,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与再生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实地调研,张家口的土地上遍布着军堡、碹窑等村落特征鲜明、风貌完整的传统村落,值得积极保护并传承其特色文化基因。


京津冀都市圈的构建,冬奥会的联办,促使张家口市城乡发展走在前列,研究其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本文引入文化基因理念,在分析现行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困境的基础上,从物质文化基因、精神文化基因两方面,提出张家口市怀安县段家庄村多元化传承策略,探索适合河北省省情的文化基因传承方法。

一、传统村落文化基因概述

(一)文化基因缘起

“基因”源于生物学,发展于社会学,创新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自1976年道金斯类比生物基因提出“文化基因”理论,该理论在西方成为热点关注内容,并研究出众多科研成果21世纪初,文化基因理念才逐渐出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赵海英认为与生物基因不同,文化基因是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的产物,是对文化遗产的表征所进行的提取与量化存储分析;王东明指出文化基因是支配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再生的主导元素。


张家口市的传统村落由于时代发展、城镇化等众多原因,逐渐出现土地闲置,文化随之退化、传承断层等难题。在文化基因理念的支撑下,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再生,有助于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二)文化基因构成


传统村落作为动态的基因存储地,每个村落都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在既有的众多研究中,文化基因的构成特征不尽相同。从生物基因的显隐性出发,本文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对传统村落的基因组成展开研究。(图1)


二、文化基因传承困境


(一)发展:时间推移与人口外流


传统村落外部条件的压力和内生动力的不足会导致其文化基因载体逐渐收缩。一方面,传统村落由于历史久远,其文化基因的物质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石材、生土、竹木等材料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多数老化,超过其使用年限,负荷能力降低,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发霉、外墙破损剥落的景象。另一方面,在城镇拉力及传统村落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宅基地闲置,而物质功能的消失会加速其衰败的速度。这也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内部压力。尽管这些物质载体所拥有的文化价值优厚,但由于修缮所需的高额用度、人口流失导致的功能丧失,村民普遍任其自动抛荒直至消亡,基于此,建筑文化基因逐渐萎缩。从而出现文化基因载体的收缩导致文化基因出现逐渐濒临消亡的现象。


(二)矛盾:文化基因保护与村民发展需求


村民发展需求的转变致使传统文化基因载体的消亡。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变说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感满足度的提升,而传统村落原有的居住环境、公服设施、教育医疗基础、经济收入、空间布局等方面与村民的需求并不平衡。因此,他们摒弃传统的居住环境,建造现代化建筑,复制城市基因。其一,新建的民居建筑应用各种颜色门墙,各种建筑材质,各种形态门楼等,未对传统文化基因进行创新发展,导致新旧差异泾渭分明,建筑风貌改弦易调。其二,盲目建设使得存量土地向无序的方向不断蔓延,破坏传统村落特有的空间分布,聚落文化基因、空间格局基因逐渐发生变异。美丽乡村等政策的错位实施导致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关注较少,仿照一般村落,重点关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忽略了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尚未对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作出具体的部署和行为实践,难免导致文化基因传承的困难。


(三)保护:居民意识薄弱与传承形式单一


精神文化基因同样是传统村落的丰厚遗产,文化瑰宝,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然而,意识的淡薄与传承形式的单一使得文化基因难以传承。一方面,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步入关键期》一文当中,作者发表了其独到的见解:传统村落的破坏,表面上看是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实际上是保护观念不能达到人人接收的程度。正如反映传统风貌的民居建筑,由于人为及文化价值的贬低,致使建造技艺文化基因的失传,现实中拥有建造工艺的人寥寥无几,出现文化基因传承与建造技艺发扬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管理人员也并未意识到传统村落的科学价值,并未对破坏行为加以制止或给予正确引导。因此,文化断层及多个层面主观意识的薄弱是致使传统村落文化基因收缩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部分居民虽然意识到文化基因是村落发展的宝藏,但是,知识能力的缺乏,所见所感的不足,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使得文化基因只能通过原有的载体进行传承。传承形式的单一同样难以使文化基因发扬。


三、文化基因传承实证案例研究

通过实地调研张家口市的传统村落,在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怀安县西沙城乡段家庄村为实证研究对象。怀安县位处京张走廊重点发展带,是对外的重要窗口,其县域内的传统村落作为文化的承载体,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自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以来,怀安县西沙城乡的北庄堡、西沙城、东沙城、段家庄、朱家庄、水闸屯六个村落及左卫镇的石坡底村在第三、四批中陆续入围(图2)。段家庄村是乡土特征明显、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村落,对于张家口市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村庄概况


张家口市怀安县西沙城乡段家庄村为河北省第三批公布的18个传统村落之一,其建于1573年,是一座几乎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的传统村落。由于当地草木稀缺、雨水较少,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居——“碹窑”(碹窑是一种由黄土和泥搭建泥坯,层层碹出拱顶的建筑类型,是平地起窑的典型)。目前,段家庄村有285户居民,但常住人口仅232人,人口的流失使得村落中部分碹窑坍塌,无人修缮。尽管如此,在全村200多个碹窑中至今仍有120多户居民居住在碹窑。由于碹窑独特的建造技艺,段家庄村被称为抟土而居的“活化石”。


(二)村落文化基因现状探析


基于上述对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识别,本文以段家庄村为例,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踏勘以及村民访谈等多种调研方式,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不同维度下段家庄村的文化基因构成,并针对段家庄在文化基因传统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为村落文化基因传承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图3)


1.文化基因提取表达


1)物质文化基因


段家庄的物质文化基因包括地域环境、地域文化、聚落形态三方面。①地域环境:段家庄村隶属坝上与坝下的过渡地带,风沙大,冬季寒冷是其显著的环境特征,因此,其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均体现出自然环境基因对传统村落发展的影响作用。②地域文化:据资料记载,怀安县在古代是重要的通商和战略要塞。一方面,显著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段家庄村独特的屯堡文化。另一方面,怀安县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其汇集了大同、内蒙古等城市的人口、物资、文化等,促进了怀安县商业、农业等文化基因的发展。③聚落形态:碹窑因其承载文化基因的多元性,影响着段家庄村的空间布局及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基因作为段家庄村的主要物涵盖了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及节点空间三部分(表1)


2)精神文化基因


相较于物质文化基因而言,段家庄的精神文化基因较为匮乏,主要表现在节庆活动以及村民由来两方面。①节庆活动:段家庄村传统文化活动非常丰富,察灯节是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活动。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三天,每家每户热闹非凡,灯官、马童活跃在村落中的每一条街道,敲锣打鼓地挨家挨户道诗句、讨吉庆。②村民由来:段家庄原名龙泉湾,流出多股泉水的山谷被当地居民认为是龙脉的蕴藏地,进而引泉入村。技术的专业性缺乏导致引泉工程失败,但是居民认为是龙脉被斩断,故而将村落起名为段(断)家庄。


2.文化基因突出问题


1)物质文化基因衰败


段家庄以特色的碹窑建筑为主,然而城镇化的冲击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物质文化基因衰败。一方面,由于人走屋留、资金缺乏等原因,村落中部分碹窑自然性衰败(图4),有的仅剩一面院墙,有的用木棍支撑山墙;院落类型也逐渐由四合院转变为一合院;承载历史文化的明代古城墙也已变成断壁残垣,所剩无几。另一方面,随意改建,政策执行的错位,使得村落中的物质文化基因遭到建设性破坏(图5)。彩钢板、砖瓦、涂料等建筑材料的运用破坏了村落“和而不同”的风貌基因;“天人合一”的布局形式被行列式格局所代替,村落空间格局基因衰败;装饰材料的不合理运用导致底界面、侧界面的不和谐,城墙的破败,民居的损坏致使顶界面发生波动,段家庄的街巷空间基因遭到破坏。文化基因载体的逐渐收缩使得物质文化基因传承面临困境。


2)精神文化基因断裂


精神文化是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灵魂,是乡土文化的抽象表征。然而,社会环境的转变、科技的发展等众多原因,正使得乡土文化遭到侵蚀,逐渐失去它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村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带来的村民凝聚力逐渐瓦解。一方面,段家庄村对精神文化基因的不重视,导致村落中的节庆活动逐渐遗失。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失致使建筑建造技艺无人传承,逐渐消失。


(三)村落文化基因传承策略


1.精准评定文化基因,明确传承核心要素


通过分析段家庄村传统文化基因与村落发展的关系,笔者发现千年传承的农耕文化基因对农民生产生活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是村落建村的基础;碹窑建筑是村落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是人、自然与社会共生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历史变迁的印记,寄托着十里八乡村民的精神情感。以上两种文化基因与段家庄村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独特的代表性,也是支撑段家庄村入选河北省第三批传统村落的决定性条件,因此,农业文化基因,碹窑建筑基因是段家庄村文化传承的核心要素,是支撑村落振兴的先决条件。而地域环境、空间布局及精神文化基因在张家口传统村落中普遍存在,代表性较差,影响力较小。因此,将其作为文化基因传承的辅助要素。


2.借风奥稳抓契机,有效开展区域协作


张家口与北京联合承办的冬季奥运会,为张家口文化事业融入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张家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具有大境门、蔚县打树花等文化旅游景点,传统村落也是其千年来凝结的文化结晶。以冬奥会为媒介,京张高速的建立引来众多的外来人口,这将是张家口文化传承的一大助力。段家庄村旅游资源单薄,资源设施不具备优势,是其发展的一大阻力。因此,可借力冬奥东风,依托区位优势,与周边的东沙城、西沙城、水闸屯等传统村落联合发展,将碹窑建筑、农耕文化等各村优势基因连点成线,创建文化基因链条,积极参与区域协作。在提高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河北省融合各地特色所举办的“欢乐迎春嘉年华”大型旅游营销活动,带动文化基因的传承。


3.提升文化价值内涵,创新引导基因传承


文化形式日渐丰富的今日,创新文化传承的路径,方能使居民对传统村落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村落的活力。怀安县的碹窑是承载古人智慧的重要载体,对碹窑创新改造,亦是对物质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产—文—村”和谐共生是村落振兴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段家庄碹窑建筑闲置未利用面积大。因此,可以将农业生产与科技生态相结合,创造“农业+”产品,并利用闲置宅基地为生态科技农业科研提供基地;此外,可通过农业的发展吸引外来人口前来种植、收割农产品,体验农业生产的全流程操作,利用闲置宅基地建造民俗,通过外来人口的宣扬,逐步将段家庄村文化基因推向更广阔的视野。明代建立的古城墙蕴藏着时代的内涵,在修复重建后,需在有效的距离内划定合适的保护范围界限,并在界限外增设带状公园,既是村民活动的场地,又可跨越时空,古为今用,并通过尚未利用的宅基地提供画室等功能空间,吸引外来画家前来创作。通过保护与创新,提升段家庄文化基因内涵,激发村落活力,实现村落振兴。


四、结语


相比现行文化传承路径而言,文化基因理念的引入,有利于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传统村落特色建设。特色文化基因的挖掘与精准评定,有助于避免乡村振兴中乡村的批量生产,即同质化现象的泛滥。


本文选取张家口市传统村落段家庄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取其物质与精神文化基因,在分析文化基因传承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传承策略。这不仅有助于让段家庄成为一个“活”的传统村落,同样有利于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对于张家口市而言,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可为整个市域文化产业带的构建锦上添花,有效助力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汪涛,李弘正,王婧.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法探索——以江苏省泰州市俞垛镇仓场村为例[J].规划师,2020,36(23):90-96.

[2]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EB/OL].(2017-01-18)国务院新闻办.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5861/36110/zy36114/Document/1540506/1540506.htm.

[3]霍占军.张家口市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罗思夕.文化基因视角下汉中市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与保护传承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0.

[5]赵海英.文化基因研究缘起、进展与未来研究思考综述[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8(05):1-10.

[6]王东.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现代传承(专题讨论)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J].河北学刊,2003(05):130-134+147.

[7]段德罡,刘熙,叶靖,安宁.关中地区乡村收缩趋势与路径思考——基于合阳县调查[J].小城镇建设,2020,38(11):77-84.

[8]李宁,周勇.精明增长视野下的传统村落发展路径[J].规划师,2015,31(S2):162-166.

[9]范书琪,陈晓键.基于社区营造视角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1,39(06):50-55.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