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历史存续与审美转化

范琨1,赵小芳

2023-10-30 13:31:00

已关注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拥有源远流长的艺术积淀与审美意蕴。文章借鉴艺术发生学的理论观念,归纳其哲学思维与审美基础。在此基础上,旨在从时间维度上重审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与审美表现,指出不同艺术表现时期的审美特征,包括萌芽阶段的“境仿瀛壶,天然图画”、开拓阶段的“景为人设,触目皆画”、鼎盛时期的“得体合宜,可游可居”等。就此,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表现经历了从功能转化、审美觉醒到美的升华等三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表现;功能转化;审美觉醒;美的升华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绵延至今最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长。“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源远”与“流长”从来都不是分离的,现世之美总是有迹可循。当下我国园林艺术的设计及美感,大多有源可循,且多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美之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美,是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拓展、积累、转化而成,对古今园林思想均有深远影响。若以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观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萌芽甚早,在历经漫长的美的进程后,开花结果,形成如今的高峰地位。故,若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审美取向进行分析,定要梳理与回顾古典园林艺术的形成与设计历史。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基础


“儒”“释”“道”是中国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和传统美学发展中占据主导性地位,诸多学科均受到其影响,中国园林的发展亦如是。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供人游憩的园林,同时也对世人的审美观念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程的时间轴线对其发展进行研究,可更为直观地分析与阐释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审美转化,以及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绵延至今的历程参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具备整体性特征的,禅宗偈语:“劈柴担水无非妙道。”儒家《中庸·第十三章》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家主张道为宇宙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者在“道”的体悟中有着统一的认识,即强调以自然为宗,以自然天道观为主旨,强调阴阳、虚实、有无的辩证关系。“崇尚隐逸”与“寄情山水”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它们均是受到“天人合一”的影响,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受其影响以山水筑园为主,自然美与人文美并重,园林风景布局、要素以及物境与意境之间保持着“中庸之道”。在造园的过程中,匠者始终保持着自我内心观去领悟与把握事物,通过筑山理水的辩证布局来体现“山嵌水抱”“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与自然之美。“儒”“释”“道”的思想使得各艺术间突破畛域,融会贯通,而这同时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诗画般的特殊意境。


二、“境仿瀛壶,天然”:萌生阶段的历史存在与功能转化


我国古典园林始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由于《诗经》中对文王灵台的揄扬,所以传统园林学家通常将“灵台”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伊始。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殷末周初文字资料记载中关于园林的描述出现,即“囿”“臺”,且已有“园圃”的经营方式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大自然的生态美,逐步将自然风景作为游览观赏的对象,山水审美观在此基础上逐渐萌芽且确立。后受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的影响,园林逐步向风景式方向发展,并开始出现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形成的制度化管理


商代、西周作为典型的奴隶制时期,王权贵族主导经营着“贵族园林”,其中殷纣王时期的沙丘苑台,周文王时期的灵囿、灵台、灵沼最为典型。此时期的人们对宗教、神明秉持着原始崇拜,以灵台为证,便是模仿昆仑圣山及弱水之渊的形式建造,赋予它神圣与神秘的特质。此时期的园林仍然以通神等为主要功能。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以王宫为核心的规划格局,以台为核心的台苑融合贵族园林模式普及开来,以楚国章华台、吴国姑苏台最为显著。据史书记载,章华台是我国首例将水体造于园林之中的古典园林。此时期的园林规划创立了“理水”模式。秦始皇二十六年,灭六国统一天下,在秦始皇独裁政治的影响下,园林也发展出了真正的“皇家园林”。此时期的“皇家园林”以阿房宫最为典型,它依据天宫星座布局建造,整体布局南北呼应,气势磅礴。后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了大批离宫别苑,形成渭南宫苑群,但在随后因战乱毁灭殆尽。之后的西汉皇家园林受秦始皇影响,且汉武帝同秦始皇一样信奉神仙,在造园手法上效仿之,造就了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等典型宫苑。值得一提的是,建章宫中心的太液池,以“一池三山”的皇家园林造园规划,开创了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山水园林模式,并一直延续至清代,为后期园林规划开辟了新形式。另外,东汉时期私家园林逐渐多见高楼,建筑技术进步,台的形式渐渐得以转化,人们的审美观念相较于之前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隐士庄园的出现也揭示了人们愈发重视自然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自然环境的审美价值尤为重视,逐步有意识地开发自然之美,使庄园与自然环境联通,形成庄园内一体化的山水风景。


计成在《园冶》中有云“境仿瀛壶,天然图画”,园林审美意境之营造以天然为之建造与设计,且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古典园林艺术在萌生期的审美功能逐步从通神、求仙等娱乐于神明的功能转向游览、休憩等娱乐于人的功能。以兔园为例的“园中园”形式,也说明了人们开始对园林进行宏观规划设计。在审美层面,园林整体规划仍显粗放,园林仍处于在自然生态的客观写照下营造,却未曾高于自然而存在,虽为后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建造奠定基础,但从艺术境界来衡量远显不足。


三、“景为人设,触目皆画”开拓阶段的园林与审美觉醒


随着上一时期隐逸思想的出现,此时的文人士大夫的态度带动了寄情山水崇尚隐匿的风潮。在此风潮的引领下,人为自然山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人们开始用审美的视角去鉴赏、理解自然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主要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庄园)以及寺观园林三种类型并行。“园林”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班彪《游居赋》至西晋已开始广泛出现在诗文之中,园林体系初见雏形。此时的私家园林,则以士大夫的庄园为主。以湘东王萧绎在其封地所建“湘东苑”最为著名,其中建筑形态各异,每个建筑均包含了一定的主题,或赏园或游水,将筑山理水的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大量的隐士出现也使庄园成“隐居之所”,精神家园。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士人文化对园林造景的介入以及其造园艺术手法对整体园林发展的影响,园林设计逐渐向精致化趋近。随后,整体园林规划从上一时期的“地下仙境”转变为更为世俗的题材,人工筑景手法的精进和在时代文化思想的浸染下,筑山理水也变得更为写意,向上承接秦汉余波,写实与写意相互融合,互为阐扬,使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在转折期充分融合文化特征、意识形态、审美趣味,完善技术手段与园林体系,为日后发展埋下伏笔,将中国古典园林推进隋、唐的全盛状态。


隋、唐时期的园林特征,随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景观构成以及审美有了深度认知。这一时期皇家园林虽将“皇族气魄”演绎得淋漓尽致,但这一类型也伴随着战乱日渐萎靡,私家园林渐露头角。并且,随着原始旅游活动的普及,文人相继规划出游活动并选取心仪之地建造经营私家园林,他们对园林的设计与建造亲力亲为,举世闻名的庐山草堂便是其一。同时,庐山草堂的建造者白居易也可以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上文提及,此时期的山水文学兴盛,一些文人出身的官员开始参与至园林景观开发、绿化的过程中,一时间此类私家园林繁盛起来,这也标志着文人园林的兴起。文人园林相较于士流园林更具有文人的气韵、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并且成为倾注与寄托情怀的载体,诗、画、园共融。文人“意境”与匠人“技法”融会贯通,以技法为主,以理念为辅,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在这一时期,公共园林也已更多地见于文字资料中,以曲江为首闻名内外。由于盛唐的开放理念,此时的文化也影响着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地区,如今的日本所保留的当时的园林建筑也颇具盛唐风貌。


此一时期,古典园林艺术的建造设计开始遵从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园中之景开始逐渐蕴含了文人志士之情感与寄托,多方艺术特征与意蕴融入园林这一综合性载体,将中国古典园林带入鼎盛阶段。


四、“得体合宜,可游可居”:鼎盛阶段的园林风格与美的升华


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自两宋伊始。文化艺术发展由横向拓展转向纵向深掘,而园林作为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也一般无二。宋代城市商业与手工业空前繁荣,坊里被推翻重新开发为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便是北宋这一繁华景象。宋代文人地位颇高且多半能诗善画,这也成就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文人士大夫活跃于各类造园活动中,上及皇家园林,下至私家园林,因此描述园林建造流程的“园记”文学题材出现,这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东京的皇家园林类型只包含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北宋年初建成的“东京四苑”(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宋徽宗时期建成的延福宫、艮岳等均为皇家园林的造园代表,其中以艮岳最为卓越。艮岳又名万岁山,虽规模不大,但在造园技艺上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园中以山水花木成景,以建筑点缀为主,园内景点多达一百余处,筑山之山贵有脉,主山始尊;置石之千姿百态,万态奇峰;理水之包罗万象,山嵌水抱;植物之漫山遍岗,“动以千计”;建筑之亭堂楼馆,点景观景。艮岳的建造技法虽因建筑成景,但又从属自然,它所代表的是宋代皇家园林的整体风貌、造园技艺的最高水平,源于自然山水但又不仅于此。园林的整体规划在保留了一定的皇家气度外也更趋向于精湛、精巧、精细化。文人园林的造园风格从写实逐渐趋向写意,匠人们善于从自然生态中提炼和总结,注重园林的整体性,并在园林的景物设计中呈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注重留白的特点。承袭上一时期诗画对园林的影响,宋代诗词与造园活动中的关系更为精妙,园林以诗入画诗词以园为体,触景生怀。在“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美学观念的影响下,艺术间融会贯通,园景与自然内外融合,文人园林呈现“诗化”“画化”,园林“以形写神”的意境开发与创造被广泛关注。自此,隋唐兴起的文人园林模式得以兴盛。除了上述两种类型外,以东京梁园、临安西湖为代表的具备公共园林功能的城市绿化空间也在民众间普及开来。


公元1271年至1736年,随着朝代的更迭与发展,市民文化、审美意识极大地影响着文人志士在民间造园活动中对艺术形态规划的理念。市民文化与审美趣味的不同,地方风格与文化的差异,促使园林逐渐向地方、匠师的风格演进,以江南地区最为突出。上海豫园、扬州个园、南京瞻园等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的最高艺术水平,并且地方园林风格留存至今。皇家园林的建造则与私家园林不同,从规划、设计到园林管理,均趋于规范化、程式化。清朝更是设立营造司,以雷氏家族最为知名,其全面掌握了皇家园林的造园事务,促进和见证了“康乾盛世”造园活动的兴盛。


中国古典园林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于清中叶、清末逐渐转向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的造园样态,并且逐渐分化出现代公园的新形态。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主要特点表现为:其一,平地造园,形态独具壮观美,且融合天然山水展现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其二,建筑空间规划创造“点景”“观景”的形态,技巧美与形式美相互交融,审美价值得以提升。其三,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南北技法与风格合理融糅。其四,皇家园林的意境与景物象征愈发偏于政治目的。而第三阶段的私家园林类型,在长期园林发展长河中已形成了固有的江南、北方、岭南三大主要风格。以江南园林为主,其空间多变,奇石众多,并且造园技艺精湛,园林内涵呈现出高情逸态的意境,被称为三大风格之首。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优越的自然生态和丰饶的精神文化形态,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内蕴其中。纵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历程,既是以空间艺术存续建筑技艺与艺术风格的时间流动,也是东方园林美学从天然造景、移情于景到天人谐和的审美转化过程。就此,中国古典园林形成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0101036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SKGH144

注释:

①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91-194.

② ②《诗经》中关于灵台、灵囿的诗作:“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③ ③据《周礼》记载,周代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已形成制度:大司徒之下设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凡窃木者有刑罚”;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林衡“掌林麓之禁令”;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泽虞“掌国泽之政令”等。

④ ④班彪《游居赋》:“谋人神以动作,享乌鱼之瑞命。瞻淇澳之园林,善绿竹之猗猗。望常山之峨峨,登北岳而高游。”

⑤ ⑤关于庐山草堂《与元微之书》中有所记载:“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⑥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⑦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王永宽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00.

参考文献:

[1] [1]郭明友.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的四层意涵与解读方法[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8-13.

[2] [2]李晨.生态美学视角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2.

[3] [3]田青.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质与文化内涵——评《中国造园艺术》[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136-137.

[4]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5] [5]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6]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7] [7]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8]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王永宽,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00.

[9] [9]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8.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