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街区中新旧空间转化探究 ——以首钢工业景观遗产改造设计为例

沈希子1 ,房建军2

2023-10-30 13:36:00

已关注

:随着20世纪传统工业热潮的退却,许多中国大城市中遗留下来的工业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性、记忆性和空间特质成为近年来城市更新的焦点。文章以首都钢铁厂里的工业街区为例,从新旧空间转化手法的研究角度出发,探究工业遗产街区的转型模式,归纳出不同层次上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延展和设计方法。从空间系统规划、历史文化传承、空间氛围营造、旧空间改造细则、新空间设计植入五个层面,对新旧空间转化设计提出多种角度和思路的设计方式,对首都钢铁厂工业景观遗产片区的基地现状及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新旧空间转化设计可行性。


关键词:新旧关系;空间转化;工业遗产改造;公共空间;场所精神


随着中国的特大城市发展至城市化进程的存量时代,对城市现存空间的更新和提升变得尤为重要。街区作为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居住街区、工业街区、商业街区、公共设施街区、绿地广场街区等,如同城市的细胞组织,承载着城市活力生发、兴衰交替的代谢作用,因此,如何实现街区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以工业街区转型为例,新旧空间转化的设计研究旨在重新利用城市的灰色地带,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类型,激活城市片区活力,协调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同时,旧空间承载着历史回忆与场所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增叠、经济的发展,空间的意义产生了时差性。如何缝合“时差空间”的“新旧”断层,即如何关联新旧空间,重新定义工业遗产街区的身份,以此来指导工业空间更新设计,将成为推动工业街区转型的主要焦点。


而在中国目前阶段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开发中,往往是完全置换型的空间改造方式,以土地资源和经济效益为首要,对待有价值的或者承载记忆的旧空间缺乏评估,甚至不加以区分地进行“销声匿迹”的重建,其结果不仅给片区或城市带来了“改头换面”的变化,是对片区或城市认同感的一种抹除,而且还造成城市空间资源的大量流失。在城市更新、经济发展和旧空间改造现状及其价值估量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新旧空间的转化值得我们为之研究探讨和补充发展。


一、工业遗产街区中的新旧空间关系


(一)“新旧”关联的要点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新老建筑的混合和适当高密度的建筑被认为是城市多样性和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代设计师在平衡新旧空间的转化的同时,通常要兼顾经济效益、政策背景、功能植入等多方面的决策引导,因此,难免会忽略对于“新旧”关联概念的恰当设计。我认为其中的要点主要体现在对新旧空间转化时主题性、序列性、地域性的设计把控方面。


序列性要求是在对工业街区进行规划时要对旧的空间序列有充分的思考和了解,不仅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对场地进行宏观性的认识,也需要对旧空间序列中的环节进行一定深度的挖掘,这是我们进行新旧空间转化设计的基本前提。同时,在引入新空间序列的时候,也应当尊重原场地旧空间的特质,以及融合我们提取和保留的旧空间的序列性,避免在进行新的空间规划时过于生硬地植入设计。


主题性则是基于空间序列、重组和定位的框架之下,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植入新的功能分布,主题性的策略提出和功能植入是帮助我们系统性切入设计的思路之一和常用手法,而对旧空间功能系统性的分析是这一设计的前提,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控每个类别空间具体的转化设计。而主题性的设计引导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细分,如从使用功能分类而言,例如生态、科普、休闲等,甚至可以是更具体的主题性设计或特殊性设计的加入,例如运动与冬季运动、音乐与迷幻摇滚等。其他的主题性切入点,比如根据场地现状分类、根据叙事逻辑切入,都可以作为我们细分设计和植入功能的主题性引导。


地域性在新旧空间转化中可以划分为自然地域性和人文地域性。自然地域性是指对设计场地自然条件的尊重和设计思考,如对场地风向、采光、降雨、温度等自然条件因素的考虑,例如在前期分析中分析建筑年代、保存质量、结构材质的时候;景观设计中对生态专项或生态类设计进行设计时;在建筑改造中引入BIM系统分析设计时等。而人文地域性则更加强调场地所基于的城市、社会甚至民族、国家的文化背景的结合设计,如美国新奥尔良市的Crescent滨河公园改造中,设计者在将残存的城市工业和海事区域打造成绿色公共社区资源的同时,强调建立人与河流之间的联系,而这种滨河文化作为新奥尔良市特殊的地域文化,是应该被关注和强调的。


(二)新旧空间中的场所精神和空间氛围


在中国目前阶段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开发中,往往全盘否定旧空间、采取完全置换型的空间改造方式,在这种不加区分的抹除式重建下,旧空间承载的历史回忆与场地认同感被消泯,同时造成城市空间资源的大量流失。旧空间经历时代的洗礼,反映了其地区的人文风俗和历史特征,是客观的自然环境与主观人为的文化环境所共同孕育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更具历史意义倾向和宏观影响的“认同感”,我们称之为文化共鸣,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集体记忆传承的场所精神。历史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宗教等多个方面。因此,一个空间、一座建筑、一块场地的设计,想要具有文化共鸣和场所精神,必须找到其独具的切入点,深度地进行设计。


场所精神通常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和记忆节点的共鸣来传递。在进行设计之前,要首先准确把握空间的主题性氛围,这样不仅对设计师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尺度空间能进行更精确的设计控制。在新旧空间的转化设计中,空间氛围的营造往往包含旧空间氛围提取延续以及新空间氛围植入的二者协调,而文化的共鸣则是在缝补这一空间的“时差性”过程中所形成。因此,我们要避免主观性地、过多地介入新功能,甚至忽略旧空间的氛围延续。我们应当使二者协调共存,运用得当,使其能够驾驭文化“软件”的暗示和共鸣。


二、首钢工业景观遗产改造中的新旧之变


(一)作为工业遗迹的首钢街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首钢是我国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回望首钢的百年历史,从1919年石景山炼厂建成,这家著名钢铁企业辉煌而又艰苦的发展历程便就此开始;1973首钢重组首钢设计院,并自主研发设计国内独创的高炉技术;1982年面临市场经济冲击的危机,走向市场化;1994年达到全国产钢量第一;2002年迫于环境压力,迁出北京,随之带来了大片空地和产业断链,街区转型发展备受关注;2022年,首钢作为冬奥会场地再次成为时代热点。首钢的发展既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史的缩影,也是一个片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缩影。


从区位背景的角度而言,首钢是石景山区曾经的历史象征,是这片区域的时代情怀。曾经与首钢相关的居住区、商业区、科研教育区等业态区域一直影响着石景山区的城市发展。而基于首钢特有的空间特质,作为北京地区现存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工业遗址空间,首钢既是石景山区的象征,也是首都的象征,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对其空间的改造和新旧空间转化的研究是极具价值和有代表性意义的。


而从场所精神的延续而言,首钢作为石景山区的城市核心,一度是维持区内居民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市民关系的场所。自20世纪以来,这里的居民一直以“家”为单位在工厂工作,几代人都生活在以工厂为中心的生活圈中,延续着“首钢人”的记忆和骄傲。因此,重建属于首钢地区过去与现在的记忆联系,是为了重塑工厂的身份,找回属于工厂的人、关系和事件,建立更具情感共鸣的城市公共空间。


从未来发展潜力的角度评估,依托时代背景、上位规划,首钢未来也将成为京西地区新地标和新的交通要点,不仅将被打造为集遗迹观赏、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科学展览、体育锻炼、培训教育、商贸购物和市民宜居等于一体的区域,而且在城市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方面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因此,首钢地区的区域转型也将成为石景山区以及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场地现状的分析与评估


1.基于“空间序列”的现状系统分析与评估


基于场地背景,对选取的调研基地各个序列性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图1,包括外部交通系统、内部交通系统、高空传送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土地现状分析,并通过研究旧空间的功能得出场地的原场地使用逻辑,这有利于对场地的现状进行梳理,增加对旧空间更加全面的认知。


外部交通系统的外围交通环境较好,但园区外围交通入口标志性较弱,缺乏设计感和仪式感;内部交通系统的内部交通网线复杂,受铁路运输系统的影响和引导性较大,内部交通通达性有待提升,需要增加更加严密的分级道路设计,部分区域和交通主路的端口连接有待提升;高空传送系统的整体保存良好,系统资源丰富,可用于部分高线走廊改造或导向性的序列设计,可与交通系统交叉设计,也可作为整体空间序列的一类进行设计引导;铁路运输系统的系统丰富,贯穿全员,大部分铁轨系统保存良好,改造价值大,可进行多样性、多功能结合、多系统交叉的设计;土地现状分析的部分地表裸露,工业遗迹感强,部分土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业污染,地表多砂石、素土、水泥质感;原场地使用逻辑分析的原场地以炼钢工艺流程串联,场地逻辑完整,旧空间特征明显,可针对原场地空间序列或部分序列节点进行保留、改造性设计。


2.基于“空间形态”的现状系统分析与评估


基于之前的系统性、序列性研究,新旧空间转化中空间形态的分析评估重点将落在对场地内设备、构筑的现状分析以及相关围合空间、现状空间组织的评估分析上


1)构筑类别分析(图2:场地构筑类别丰富,适于策略性分类设计,具体场地设计部分可按照“高中低”以及“点线面”的尺度进行分类设计。


2)构筑质量分析(图2:系统性、大体量构筑保存相对完整,其他构筑按体量大小逐次递减,但存在特殊场地使用的不同情况。


3)现状空间组合分析:根据空间分布及组合特质,现存场地主要体现出六种空间组合特点:①场地细碎、视线遮挡、沿铁轨走向分布,以房屋、小型设备分布为主,多为竖向高差地穿插空间分布;②场地以“东—中—西”对应“除尘设备区—冷却池—运输区”功能区域,空间逻辑性强;③场地分布以高炉及热风炉等大体量散热设备及大体量房屋为主,相对场地宽阔;④场地设备分布林立,大小设备穿插分布,空间变化丰富且连贯性强,整体呈南北条状空间贯穿;⑤场地以大体量房屋围合为主,以围合型空地分布;⑥以中心的高楼连接廊架向西南方向呈放射状空间,视线引导和互动性强,三角形场地形式较为完整,现状种植较多。


三、新旧空间转化的策略分级与设计规划


(一)设计策略与细分


基于前部分对空间序列和空间形态的分析、评估、梳理,总结得出设计场地以“东—中—西”对应“除尘设备区—冷却池—运输区”的功能区域,空间逻辑性强,由此将设计场地归纳为六种类型空间(线性空间、下沉空间、自然坡地、建筑物、高架空间、地标性聚集空间)。这六种“点线面”皆包括的空间类型,由大到小的尺度囊括了场地的序列特征和形态特征,有利于抓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行设计策略的结合。接下来,即根据场地空间特点结合城市居民活动进行设计(图3


(二)概念植入与总体设计


就整体设计而言,新旧空间的转化强调在对原场地空间特质、历史意义的尊重和延续场地的叙事意义以及认同感的前提下,保留旧的具有价值和代表性的空间序列、空间形态和空间元素,植入新的社会生命力和自然生命力来激活这片场地。


场地面积大约3.96公顷,场地内包括了高空传送、管道、铁轨运输系统以及沉淀过滤流程的相关构筑设备。在对场地进行了“高中低”不同尺度的现状分析之后,根据空间形态以纵向空间划分,横向联通设计进行平面布局、交通优化、节点设计,同时按照原场地空间特质进行场地划分。


(三)新旧空间的节点设计


基于调研中的分析逻辑和手法归纳,将其相对应地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展示中,同样按照空间序列、空间形态、符号元素、色彩材质进行分类设计:


1.空间序列:在对原有废料坡地的改造中(图4,通过队列形式的乔木、灌木、地被的交叉种植,增加场地竖向的序列变化,同时这种队列形式的组织手法增加了纵深方向上的视线引导,同时,引入人的活动,希望引起人们对废旧场地修复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自然生命力和社会生命力的引入共同激活这片场地;在沉淀池休闲区的设计中,通过对空间内部序列的改造,引入新的空间序列和游览形式,同时更加注重了立面和竖向上的变化设计,以及观景视域上的联动设计,使这个片区的整体效果无论从横向还是竖向还是纵深向都有不同的序列组织和空间感受。


2.空间形态:在创意集市设计部分中,在遵循由繁到简的序列设计基础上,对每个建筑采取了不同手法和效果上的形态设计,如不同混合比例的立面和结构的保留、基于对景创意和增强趣味体验上的结构改造、基于商业意向的空间改造、基于形式感和结构的改造。基于多种形态空间的错落,同时也形成了连续开敞空间的方式和丰富的流线体验。


在框架画廊的设计中,通过种植设计形成的起伏连绵的形态与工业构筑的组合,带给人不同材质质感的对比,视觉上形成连续的画卷。


3.符号元素:对符号元素的设计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园区中遗留的工业符号元素物件的再利用以及对历史工业符号的抽象设计上。例如框景画廊部分,对园区中的工业废料采取不同的空间组织和流线设计,包括重组、散落、叠加、围合等手法,希望给人们不同的空间体验,引发人的活动。


4.色彩材质:色彩材质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原场地废弃材料的再利用上。立面上,将园区中捡来的废料与墙面的开窗设计相结合,让人们的视域沉浸于对工业的回忆之中;平面上,与地面铺装结合设计的亲水平台、蓄水池同样是对原场地痕迹的再现;同时,还包括互动设施和景观小品的结合设计,让人们感受科普式的记忆体验。(图5


(四)新旧空间转化中的空间营造


空间营造是最终新旧空间转化的结果展示,也是对分类设计的目的和场所精神的承载。管道系统由于处于区域中心部分,视域开阔,因此将其保留并依附其支撑立柱设计了可供人观景的高空观景走廊(图6,同时依据高差设计了丰富的上下连贯空间,在增加了探险感和趣味性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原场地丰富的视线观赏和空间连通。在铁轨景观休闲带的改造部分,主要以种植休闲带为主,作为园区的过渡缓和区域,两侧较大高差变化和空间围合,使游人仿佛置身于峡谷密林之中;在沉淀池休闲区域的改造中(图7,通过对沉淀池区域分割墙的保留、改造(如打通成门、窗)形成视线上的空间体验,以及对沉淀池区域立柱的保留,形成秩序排列的广场营造或者保留其废旧的原貌,加以水景、下沉等手法点缀,加强仪式感,以及利用沉淀池现状下沉空间,制造层级高差,引入滑梯、楼梯、台阶式景观装置等,增加人们视线上的联通和竖向上的空间体验。通过一系列的三维性手法的使用,将对工业遗迹的回忆与观景花园结合,将新旧功能、新旧体验、新旧氛围融合,形成真正的新旧融合的空间营造。


(五)新旧空间中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传承


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传承主要基于首钢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的地域性、文化性,结合新的符合时代意义的文化内涵,凸显新旧时差下文化相融的场地精神,最终实现场地景观设计层面与社会意义、文化背景层面的记忆性、亲和性。例如在场地生态设计方面,强调生态无需表达,尊重场地的自然性,如沉淀池的淤水与场地水循环的结合、生态修复坡的自然修复力引入等。同时也希望引入人们对场地自然的洞察,共同激活场地,强调绿色工厂的概念;在对场地进行保留设计、改造设计的思考中,充分利用和尊重原场地元素和空间形式,结合新功能的引入和导向,诱发人们对节点空间和区域场地的回忆,例如鱼雷车展示广场的设计、入口烟囱广场的设计保留和整合以及场地中工业支架的保留和再利用。


四、结语


文章以工业街区转型及其新旧空间的转化进行探索研究和应用,尝试总结尽可能指导设计的线索方法,提出了基于“空间序列”“空间形态”“符号元素”“色彩材质”的四种分类线索引导,发现这四种设计线索在设计应用中互为主次、互相包含交错,但通常以其中一种或两种引导为主,贯穿全局。


街区转型及新旧空间转化的设计将持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提升和城市灰空间激活的研讨点出现,同样也是构建和保留区域认同感之于时代变化下的重要传承。在探索街区中新旧空间的转化时,首先要基于旧场地空间的场地逻辑、对现状要有一定的了解评估,包括场地现状和文脉背景两大方面;其次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将新植入的使用功能与旧空间和文化充分结合,以此激活或提升原有空间;最后,充分挖掘场地遗留所特有的文化价值符号,将其与设计规划相结合,尊重其历史文化延续性以及场地认同感,处理好街区转型、空间转化同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把握新旧空间转化的关键点,推动区域的转型,从而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更新。

参考文献

[1]邬旭张倩.“微更新”理念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及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302):49-51.

[2]房建军李安东栾良才.Letterpress活版再现:活版印刷的手工艺式复兴[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02138-140.

[3]赵东.基于对比研究的新旧住区公共空间优化方法探析[J].城市住宅20212802):96-99.

[4]周月麟侯文婷.导向新视觉塑造新空间——以城市空间为核心的导向设计教学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07):136-138.

[5]金书宇.历史街区四维景观纹理类推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6]刘翼鹏.新旧城区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对比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20.

[7]王泽林.城市工业废地工业景观改造与再利用研究[J].设计201709):38-39.

[8]毕冰实梅洪元.基于共生理论的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以黑河城市规划体验展示馆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53303):104-107.

[9]·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0]梅洪元,周祥,王扬.城市印象片断的解析──哈尔滨沿江街区新旧建筑共存形态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712):28-31+66.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