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璠|材料、工艺、空间:纤维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析

张一璠

2023-10-30 13:58:00

已关注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持续举办,越来越多的文化主题和元素在纤维艺术中得到延续和扩展。近年,纤维艺术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关注与探讨的焦点。本文从纤维艺术的材料、工艺、空间环境三个角度入手,利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研两种研究手段,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探索其在精神层面的建构与疗愈功能。研究发现,纤维艺术作品能够从材料体验、工艺过程、空间互动等多个方面为公众情绪带来积极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精神疗愈功效。由此验证了纤维艺术作为创作媒介在精神层面治疗的可能性,展现出纤维艺术在未来介入心理治疗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纤维艺术疗愈 材料 工艺 空间互动


艺术疗愈之纤维艺术治疗“艺术治疗”(Art Therapy)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并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如1989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首次进行了绘画艺术治疗的临床尝试,并取得可喜成果;1994年,我国第一篇关于绘画艺术治疗理论研究的文章发表,为之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学者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等层面出发着手研究,论述创造性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尽管如此,国内现阶段对于纤维艺术治疗功能的研究仍旧相对较少,且并不深入。故本文将以纤维艺术的手工性和艺术家自我创造过程中的“艺术治疗”为研究重点,试图通过解读纤维艺术作品对情绪问题的疗愈功效,将纤维艺术界定为治疗情绪问题的方式和传统治疗方法的辅助,并分析其应用到艺术治疗领域中的内在优势和可行性,探索纤维艺术在艺术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艺术的创造性历程是具有疗愈性的,能强化生命,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非语言沟通形式。“艺术治疗”主要创始人是美国精神病医生玛格丽特·诺姆伯格(Margaret Naumburg),作为弗洛伊德与荣格的追随者,诺姆伯格将艺术融入心理治疗中,运用自发性绘画来表达自我,认为绘画能将运行方式不正确的心理动力释放到安全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诺姆伯格把动力取向的艺术治疗(dynamically oriented art therapy)视为一种直接、未经察觉且具体的潜意识符号沟通,可以帮助解析移情作用。〔1〕此外,美国另一位艺术治疗先驱克雷默(Edith Kramer)则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疗愈潜能,艺术家在创作时会将心理冲动以升华的形式释放出来。〔2〕“美术疗法”也是创造性艺术疗法中最早、最完善的形式之一,包括绘画、雕刻、手工制作、拼贴和摄影等〔3〕。克雷默曾提道,“尽管我的治疗取向中包含对潜意识心理过程的觉察,但我的治疗策略倾向于不去揭示潜意识信息,不去解读潜意识含义,美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所带来的疗愈作用是最重要的。”〔4〕这就说明,艺术的表达和创作的过程本身具有高度的整合治愈能力,通过创作中的情绪释放、情感表达来实现自我治愈。故此,本文谈及的“疗愈”功能并非解决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治疗某种疾病,而是从无意识层面治愈饱受心灵困扰的真实自我;进而在认知和意识层面获得一种提升与拓展,解除内心冲突、恢复身心平衡与健康。纤维艺术从心理治疗层面上讲是一种综合表现性的疗法形式,注重创作与表现的治愈性,通过创作的过程来唤醒人们的生命创造力,进而获得心理疗效。整体上说,纤维艺术疗愈有三种独特优势:一是提供材料超语言的表达途径,激发五感同构,解决沟通障碍;二是应用工艺的叙事性唤起记忆,整合联想;三是通过空间大型装置集体互动性,移情共鸣,重建患者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举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纤维艺术家在材料使用、工艺过程及空间建构层面的创造行为和作品,来尝试探究纤维艺术对情绪问题的疗愈功效,了解其对心理治疗方法的辅助作用,最终确定现阶段艺术治疗领域中纤维艺术的内在优势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做了关于“纤维艺术手工行为与态度”的问卷调查,参与者来自全国25个省,共有211人(其中80人有手工制作经验,占比38%),平均年龄为37岁至40岁;其中女性占60%,男性占40%。调查结果表明,纤维手工制作在国内已具有大众普及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审美教育和精神慰藉,但纤维艺术创作在国内心理治疗领域前景如何,则是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纤维艺术中材料、工艺、空间互动的情感经验1. 多种材料体验——触觉感知、隐喻疗法触觉是纤维艺术中最直接的感官路径,人们通过触觉将抽象化的情感体验传递至心理,从而产生治愈的效果。纤维艺术创作因具有可触可观的特质,使得作品本身就能与人直接建立起某种联系。调查问卷表明,在材料体验方面,80%的人认为纤维艺术手工相比于绘画、音乐更有立体代入感。在材料体验及互动方面,可触摸感知不同材料的肌理,如丝的顺滑、毛的柔软、麻的粗硬等,纤维艺术的多元形式更容易促使公众自主开展纤维艺术手工活动。依据心理学家德西(Deci)与赖安(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性是个体心理健康所需的三种最基本心理需求之一〔5〕。显然,自主的活动能让公众体验到更多的舒适感, 提升活动的投入程度与持久度,达到更好的心理治愈效果。在此,纤维材料本身提供了一种超语言的通道,释放出潜意识中的压抑与矛盾。正如韩国艺术家尹净熙在其博士后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21世纪初日本、韩国纤维艺术家们开始通过纤维艺术创作来心理疗愈,其治愈效果积极且显著。〔6〕由于政治经济等社会影响,人们的精神遭受巨大冲击。现今,韩国正在盛行和提倡生态环保和艺术治愈,纤维艺术作为冥想与治愈的空间,其内在的创伤展现出来的治愈方式被广泛探讨。另外,艺术家文宝英的作品采用大豆纤维、棉纤维等环保纤维进行提花织物的制作,她认为创作即是对日常生活的治愈,也是一种游戏,完全的展示自我,并摆脱过去,寻找生活的真谛和快乐。可以说,纤维艺术的触觉美感在于这种手工制作过程与织物材料质感带给观众的触觉体验、独特象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治愈作用。


纤维艺术家在创作时会通过多元的材料更精准表达内心情感。出生于1930年的波兰著名纤维艺术家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Marta Magdalena Abakanowicz-Kosmowska)曾多次入选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7〕在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阿巴康童年时正经历“二战”,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家和亲人被士兵烧毁杀害的残酷景象,因此在其作品创作中始终带有恐惧、伤痛、愤怒等创伤性情绪。她使用粗糙原生态的剑麻编织创作出的《红色阿巴康》《阿巴康》《橙色阿巴康》(图1)〔8〕等一系列大型壁挂作品,将恐惧转化成具体的手工织物,宣泄内心痛苦;她还在后来创作的《坐着的人像》和《自塑像》中,开始利用亚麻布进行拓型或包裹的方式,翻制出不同纹路和形态,深刻思考了纤维材料与人的关系,模拟人的皮肤,而那开裂的缝隙就如同受过侵害的伤口,并结合其他的纤维材料暗示着人的脉搏。阿巴康把材料看成一种有生命的活体,通过架构那些不完整的身躯形态,引起观者本能情感上的震慑。她认为麻材料正如心脏之上布满冠状的血管一样,皆是充满生命力的线。这些麻线似乎隐喻着随时间推移自动愈合的血管,身心所受的创伤也在其中逐渐得到疗愈。


图片

图1 [波兰] 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 红色阿巴康 1969


材料是有生命的活体,是鲜血淋漓生命印记的自我深刻的剖析。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在《超越享乐原则》中提出了关于“战争创伤”概念的解读,他认为“当战争爆发时,无论人们为战争进行多么充分的准备,战争的程度和强度都可能远超出个人和社会的想象,且焦虑随之而来”。〔9〕在面对集体性“创伤”时,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更是反映出一种恐惧、混沌与反思。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媒介、形式和观念等方面比传统艺术形式拥有更自由的创作空间,艺术家们创作的过程既是认识世界和认知自我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另一方面,纤维艺术的治愈方式也带有隐喻性。杰伊·哈利(Haley. J)认为隐喻和内在想法是相似的,透过隐喻治疗师和个案可以用一种有力量的、直接的但不威胁的方式沟通。〔10〕由于纤维纺织材料的柔韧性、通透性、细腻或粗糙等多样化特质,在感官与心理层面也包含了更多情感隐喻。美国纤维艺术家马克·纽波特(Mark Newport)运用刺绣技法创作的《由内而外》(图2)〔11〕表达了纺织品与皮肤间的内在联系,用布、皮肤和针线来隐喻三者间的亲密而脆弱的矛盾性,马克·纽波特通过纤维材料特性产生视、触觉感受和心理联想,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与精神性。再如,中国当代艺术家尹秀珍创作的沉浸互动式纤维装置作品《内省腔》,尹秀珍认为人类最初的状态就是在母体的羊水中子宫里,观众可随意进入“子宫”内并倚坐在柔软的粉色织物里,聆听涓涓流水声,通过视、听、触觉唤起最初的触感与记忆。为当下焦虑和迷失的现代人提供一个静心思考疗愈的场所。正是这些柔软有温度的织物,给观众全新的触觉体验,也激发了观众对于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


图片

图2 [美] 马克·纽波特 由内而外 40×83厘米 2021


这些艺术家们在追求和建立自我和世界的某种自洽时,会有对自我不断的探索挖掘的过程,进而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而关于社会群体的创作,反映着共同的记忆与感悟,其在记录现实之外,仍然在向文化与文明更深层的动因进行着探索,展现着一种文化历史基因的延续传承、反思与修复。2. 纤维工艺中的过程性疗愈纤维艺术在心理治疗中还大多借助工艺制作手法,如编织、染织、拼布、刺绣、综合材料装置等手工活动,这使得创作过程中有抽象与形象思维的互相作用配合,从而锻炼了手、眼、脑三者的协调能力以及激发创造、表现、思考等能力。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手”布满了神经血管,用手触摸不同的材质肌理能够使多种神经元重组,通过触觉丰富视觉感受,促进大脑发育。美国纤维艺术家兼心理学家安·福特曼·科利尔(Ann Futterman Collier)曾提到编织和缝纫有助于降低认知障碍,减少纺织记忆丧失。〔12〕相比音乐疗愈,手工艺的可视性和操作性更能引起人的兴趣;相比舞蹈治疗,编织创作过程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突破了视觉和听觉的限制,充分发挥五感的作用效果。故而在手工艺的操作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更能够得到精神满足。


图片

图3 张一璠 未来家园 钩织工艺 尺寸可变 2022


纤维手工技艺既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人文主义关怀的一部分。不论艺术形式如何改变,编织的精神治愈性一直存在着。对此,有着将近20年编织创作经验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实验室管理员刘全华认为“做纤维手工的过程就很治愈很享受,非常喜欢织毯子的状态”。〔13〕另外,青年纤维艺术家郑丹同样有此感受:“在创作中感受到放空,感受到无比的快乐,让人很放松,释放情绪, 通过对纤维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制作,能够感受到喜怒哀乐,获得一种平衡,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重获希望,自我治愈的过程。”〔14〕再如笔者新近作品《未来家园》(图3)就是与刚刚退休的母亲运用钩织工艺共同创作完成的。当时经历人生变动期正处于抑郁状态下的母亲,在“织毛衣”的过程中逐渐寻回内心的平静以及生活的趣味,自我价值认同感也在编织的工艺制作中得到提升和满足,从而建立亲情、热情的精神联结。正如人本主义艺术治疗师约瑟夫·加莱(Josef Garai)提出的“正向艺术疗法”三个原则:“一是强调生活问题的解决;二是鼓励经由创造性表达来自我实现;三是强调自我实现与人际关系间亲密和信任之关联,及寻求自我超越的人生目标。”〔15〕


结合以上讨论的内容,笔者将问卷调查测得的7个积极情绪词(放松、满足、享受、投入、有活力、平静、自信)之平均分计为“积极情绪得分”(M=3.92, SD=0.83),7个消极情绪词(紧张、有压力、焦虑、担心、生气、挫败、难过)平均分计为“消极情绪得分”(M=1.74, SD=0.88,图4);通过比较两项得分发现:在纤维艺术手工活动中,个体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显著高于消极情绪(t (79) =16.00, p<0.001)。为了检验纤维艺术手工是否有效提升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笔者还分别对两项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积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中值3(t (79) =9.91, p<0.001);而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中值3(t (79) =-12.75, p<0.001)。从这些数据可知,纤维艺术手工制作过程确实在有效提升积极情绪的同时降低了消极情绪。


图片

图4 关于纤维艺术手工行为与态度的调查问卷测试图(笔者绘)


通过检测数据可知,艺术家和大众通过纤维手工艺过程可以达到某种积极性的情绪治愈,而这种治愈所带来的人文意义正是当今多媒体时代、观念表达时代所匮乏的。就创作成就感来说,纤维手工制作参与性较强,人们在创作中手脑并用,更易于全身心投入。著名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个体在身心投入的活动中更容易获得一种令人振奋的幸福感受,他称之为“心流”(Flow)〔16〕。人在心流状态中能感到极高的满足,帮助大脑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感受艺术的美好。换言之,无论科技怎么进步,手工编织都是一种内在精神或心理的疗愈体验,人们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既是认识世界和认知自我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3. 互动性纤维空间的疗愈建构在纤维艺术空间中的触摸互动还对身心有安抚作用。早在1937年,德国纺织艺术家安妮·阿尔伯斯(Anni Albers)便指出,编织作为一种具体的材料类的形式创作,有助于现代人在日益抽象和复杂的世界中找寻意义和自信;之后,奥地利哲学家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又描述了手工制作能力对工具和生产过程所发挥的影响,强调手工制作能力对他人建立联系、与自我的内心世界建立联系都至关重要。〔17〕两人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编织工艺与空间相结合的形式,并通过团体互动式艺术活动,增加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帮助人们重新建立和外界的联系。那些置于空间中的大型互动装置呈现出超越时空的界限,向人们展现着多元化的公共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有利于人类空间认知感的塑造。在移情叙事的作用下,人们通过欣赏公共空间中的纤维艺术获得精神愉悦与满足,让心情得到疏导,从而体验艺术治疗过程。大型的纤维艺术装置为人们构建沉浸其中的场所。近年来,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身心投入、关注当下的正念活动(mindfulness)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诸多益处:如缓解压力〔18〕,减轻焦虑、抑郁症状〔19〕,提升积极情绪〔20〕,增进幸福感〔21〕等。在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中的211人中,有80%的人期待纤维艺术介入艺术疗愈,还有15位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反映在纤维互动中得到精神慰藉。


如日本前卫女艺术家盐田千春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用具有隐喻的毛线创造出巨大而复杂的网络空间互动装置。她本身是卵巢癌患者,在中国上海龙美术馆进行巡展时癌症复发,而她正是用自己的纤维艺术作品来进行自我疗愈。盐田千春认为毛线被剪断、缠绕、布满整个空间,就好像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被剪开、互相缠绕,重叠铺展开来。比如在作品《沉默中》(图5)中被烧焦的钢琴虽无法发声,但声音的存在感依旧很强,它传达的是童年时邻居家失的一场大火,是记忆中一直无法忘记的场景,这种感觉用黑色的线编织起来,创造出一场视觉上的音乐会。在这里,情感外化的创作过程对于艺术家来说具有强大的疗愈作用;艺术家将看似平常却重要的生活之物与线相连,创造出一个个氛围感极强的场景,从而形成情感疗愈的互动空间。


图片

图5 [日] 盐田千春 沉默中 大型装置 2008 图片来自2021龙美术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不断应用到五感疗愈中,每种感官类型在接收信息时可以交互使用,从而在一个艺术空间内形成多种感官干预,并合理、科学地调动五感积极性,提升人们的社交语言能力、认知情感等,达到某种情感上的治疗和愈合。巴西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内托(Ernesto Neto)以弹性半透明织物、钩针编织、香料和音乐互相融合的大型纤维装置闻名,可变的编织下垂形态营造出活泼有趣的疗愈场域,通过视、听、嗅、触等激活人的五感体验,参观者可以触摸并走进它,将观者转变为艺术作品体验的积极自主的参与者。试图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烦扰,帮助人们建构互动和冥想的体验空间,引导大众思考“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内托在苏黎世的中央车站展示了大型沉浸式装置作品《盖亚母亲树》,是由彩色手工编织的棉条组成的,一直延伸到20米高的车站大厅的天花板。作品模拟丰富的自然生物形态,表达对地球母亲的致敬。该装置在流动性极强的火车站营造了一个让路人停顿、深呼吸、做梦、流连忘返的休息空间,在路人心中留下一个心灵的栖息之所。进而让人思考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人与自我的场域连接。另一位日本公共艺术家堀内纪子(Toshiko Horiuchi MacAdam)的互动编制作品同样对儿童的公共疗愈、美育普及和情绪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她同样钟情于空间中大型编织艺术。作品生动有趣,色彩活泼艳丽,她的每一件作品都能成为公共空间里的“玩具”,极具吸引力。而这一想法源于吊床主题的编织艺术展“Multiple Hammock No.1”,艺术家认为孩子们的玩耍和攀爬赋予作品以生命力,让一切都变得无比精彩灵动。由此,便开始计划编织一个彩色的儿童游乐场,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作品最美的风景,建构带更多快乐的公共场所,开启心灵疗愈的旅程。


同样,中国青年艺术家林依凡曾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公共艺术作品《触》(图6)以有基因缺陷的孩子为关注对象,设计了具有疗愈性的纤维艺术,并与康复治疗中心合作将其转换为互动式展览,以此种方式将特殊儿童和普通孩子互相沟通融合,消除界限。在此之前,林依凡在杭州贝蓓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做志愿者,并进行长达半年的调研和访问,以检验纤维艺术中触觉的治疗意义。她发现,触觉在儿童康复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每一次触发都是身心通感的唤醒和发现自我的过程。因此,在作品创作中她特意用柔软的粗棉线进行编织,将孩子们环绕包裹起来,为他们带去呵护和安全感。


图片

图6 林依凡 触 纤维艺术装置 2019


诚然,纤维艺术的魅力更多基于直觉的、情感的表达,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以及认识自我的体验。由于纤维艺术的工艺、材料和公共空间参与性等特质,几乎人人都可以随时参与并动手制作,不仅有利于大众的学习普及和审美的提升,还得到了积极的情绪影响。


综上,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普通公众,都通过纤维艺术手工创作获得某种平静、快乐的积极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定期参与或者从事艺术活动有助于提供长期而稳定的心理支持,人们在手工创作中会得到精神性支持而改善病情。同时,纤维艺术创作行为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单单是生活之外的审美对象或创作行为,而是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帮助人们更加深入认知自我,而这无疑将纤维工艺作为艺术治疗手段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奠定基础。


结语总之,不管是材料体验、工艺制作,还是空间互动装置,纤维艺术的创作都能产生一定的心理疗愈效果,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文中提及的作品案例和问卷调查分析均表明纤维艺术是一项具有明显疗愈作用的精细活动,其材料的多样以及工艺创作过程中的参与成就,使人们不断启发自身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并在构建的空间中达到正念疗愈效果。当然,纤维艺术的治愈效果还需根据不同的客体情况而定,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多种情境进行调节和把控。


当前,中国纤维艺术疗愈实践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艺术治疗的实证数据及科学的效果评估仍需不断完善与创新。纤维艺术所蕴含的张力意味着它能衍生出多元形态,拥有介入艺术疗愈的巨大潜能。就国内发展而言,中国的纤维艺术工艺历史悠久、材料丰富、技法多样,若从东方传统的美学意境出发,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治疗实践,或许会达到独特的艺术疗愈风格与功效。一方面,纤维艺术治疗的应用范畴是面向大众,带有强烈的社会建设性与普及性,而借助纤维艺术进行心理疗愈,或许能为未来的艺术治疗提供新视野;另一方面,当代纤维艺术家们在面对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复杂问题时,也应主动挖掘当下的群体焦虑与精神失衡内因,反思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和警示,最终创作出真正直达内心、治愈情感的慰藉良方。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