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知觉与空间语言的解读

纪屏兰1 ,胡骉2

2023-11-03 12:52:00

已关注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韦斯·安德森对电影的视觉艺术与叙事手法进行探索,并将其运用到建筑空间的实践中,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文章试图通过多个领域的探索,来追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创作源头并厘清电影中知觉语言的主要脉络,验证《布达佩斯大饭店》对与建筑相关艺术特点的重视以及与现实建筑创作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建筑学;知觉体验


一、《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概述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主线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因为休养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遇到了饭店的主人后共进晚餐。主人穆斯塔法先生向他口述了当他还是一个看门人时,同这家饭店管理员古斯塔夫所经历的劫难,其中包括了盗窃、谋杀、被冤入狱、逃亡等情节,同时使他见证了欧洲“贵族”的没落。


导演韦斯·安德森在影片中完美地营造了地道的欧洲气息,影片整体呈现出鲜明的视觉风格、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隐喻,不论从情感上还是从视觉上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别具一格的感受。


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创作背景


创作者往往离不开自身的成长经历与生活背景,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父母曾在幼年时期分离,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让他更加注重生命中的温情。在他的每部电影中的那些人物都相互拯救,迎来童话结局。电影中或明示或暗喻的情感联系也反映出导演强烈的同情心以及聪颖伶俐的人文关怀。1


韦斯·安德森作为一位美国导演,但影片中却透着更为浓厚的欧洲情结,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对他影响深远,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某些镜头,也可以看出是对几部经典电影的致敬。(表1


此外,电影的剧本写作灵感来源于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学作品《昨日的世界》和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书中写道“人的心灵只能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懂得感情的本质。”导演希望通过电影再现茨威格的文学作品里那个“最好的欧洲”,影片中那些细腻的情感也深受小说风格的影响。


三、《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艺术创作模式


电影的虚构与现实的建筑


1.电影建筑对现实建筑的参考


韦斯·安德森是被称为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作者导演”,所以他对故事里虚构世界的模样有着十分清晰的概念。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饭店是虚构的,它并不是在布达佩斯,场景更多取景于德国东部小镇的格尔利茨(Görlitz),捷克的温泉度假小镇卡罗维发利(Karlovy Vary)。2



影片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布景设计师Adam Stockhausen设计的微缩模型(图2)调研阶段他去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翻阅了1920世纪的欧洲风光明信片,发现那个时期的明信片画面中没有埃菲尔铁塔这样的标志性或地标性建筑,呈现的都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场所,然而就是这个山腰间的建筑(图3),给他提供了更深远的欧洲视角。从这些画面中提炼出的柔和、复古的氛围与配色,从而奠定了电影的整体形象。


而电影中建筑立面(图4)的原型却来源于两座现实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参照的是卡罗维发利的普普大饭店(Grandhotel Pupp)(图5),外墙的粉红色墙裙与主体墙面的配色参照的是同样在卡罗维发利布里斯托宫酒店(Palace Bristol Hotel)(图6)。电影中饭店的主入口取景于德国东部小镇的格尔利茨的市政大厅(Stadthalle Görlitz)的入口处。(图7)

电影在整体氛围和色调上(图8)是部分参考了普普大饭店大厅内部装修陈旧的洛可可风格(图9),然而从影片中酒店的内部结构和室内装潢和酒店接待处看出俨然取景于格尔利茨的一座修建于1912年,幸存于战后极具新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百货商店(Görlitzer Warenhaus)(图10)。


2.电影建筑与现实建筑的风格


电影中呈现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整体风格在现实世界中也是有对应的风格的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Ernst Heinrich Haeckel发表了一系列海洋生物插图(图11),拉开了新艺术运动的序幕,描绘其独具浪漫情怀的精神。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早十几年出现。其发源于20世纪前后的欧洲,也就是《布达佩斯大饭店》里所探讨的古典与现代冲撞的时代。电影中饭店的主入口、前台与一百年前的手稿有着一模一样的屋檐与设计,呈现的特征是鞭形的曲线图案和飘摇感。(图13)


新艺术运动从法国传到了俄罗斯,俄罗斯将这种建筑风格当中最具特征的艺术特点应用在哈尔滨的城市建筑设计当中(图14)。所以在哈尔滨与铁路有关的老式建筑和电影中的廊柱结构都呈现出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图15)


除此之外,电影中创作的饭店红色电梯、酒店标识、人物的护照和蛋糕包装盒等等细节都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图16)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韦斯·安德森就这样虚构出一个像极了曾经存在却又消亡的世界。其实,在这一点上电影的场景设计和现实建筑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导演和设计师都是透过自身的想象需求,在现实世界中获取灵感或依据,逐渐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整体色调以及室内的细节开始进行设计,创作并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


多层嵌套叙事结构


叙事手法已经从单一的文学叙事,转向了多学科的叙事学研究,同时是电影作为艺术媒介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电影这门艺术已历经数百年的繁荣发展,电影的表现方式种类繁多,除了至关重要的蒙太奇手法,新颖的多层嵌套式叙事结构,还包括了常见的顺叙、倒叙、插叙以及并叙的叙事手法。


而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最具特征的就是多层嵌套式的叙事结构,通过运用多画面比例切换来表现故事的不同年代,划分为四层叙事时空。第一层是现在,女读者拿着书去悼念去世的心仪作家,使用的是16∶9学院宽银幕比例;第二层是1985年,老年作家坐在桌子前对着镜头讲述故事背景,同样使用的是16∶9但是小了一圈的画幅比例;第三层是1968年,穆斯塔法先生(年轻时期为门童“零”)向青年作家讲述故事时,使用的是2.401画幅比例;故事的第四层,主人公饭店经理——古斯塔夫先生出场,故事时代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用的是那个时代的标准比例5∶4。(表3


电影中的对白与旁白交叉穿梭于四层空间,观众跟随电影中的人物一同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看故事,四重时空盒子成为容纳主题或思想的框架性的“容器”,在厘清电影的时间线索和故事情节后,他们清楚呈现在观众的意识中,既是导演的叙事工具,又是观众接受并理解主题的中介。电影中的“作家”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连结了第一、二层空间,门童“零”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连结了第二、三、四层空间,高叙述层次为下一叙述层次提供叙述者,打破了传统的时序型叙述顺序,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空间化效果。


韦斯·安德森用的是面对面口头讲述故事的方式,将成熟叙事模式回归到了最原始的状态。这样的模式是因为受到德国作家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学作品《说故事的人》中提及的“口口相传的艺术”的影响


由此看出,电影叙事注重观者的观影体验,通过构成和编排对故事情节进行诠释和呈现,最后回归到感性的观影体验。而这一点与建筑的叙事性空间为了营造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

四、《布达佩斯大饭店》标签化的知觉语言


电影的色彩美学


在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作品当中,色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韦斯·安德森的风格标签之一。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画面色彩繁多,导演通过对色彩敏锐的察觉和独到的运用,将色彩的表意性与视觉性,应用到电影的叙事当中。


1.色彩强化画面风格


由于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时间背景是20世纪初期的旧欧洲时代,饭店的室内装潢呈现出辉煌豪华且复古的格调,整体为暖色调。运用大量的咖色石材、黄金饰品点缀、大面积的红色还原了旧欧洲的气氛。饭店内服务人员紫色的工作服与高饱和的红色的电梯相互搭配,艳丽但不俗。饭店立面呈现粉色的外观,影片后半段的甜点店铺以及甜品包装部分,也搭配了带有灰调的粉红和淡蓝这两种色调等等。(图17)


总的来说,影片以粉、黄、红、蓝、黑、白、紫为主要色彩,这些色彩有利于刻画视觉美感、丰富造型张力。强烈色彩的呈现使得画面风格与视觉焦点得以明确区分和强化,呈现一种新颖的、戏剧化的视觉风格。


2.色彩划分叙事空间


影片里用色彩进行叙事段落的划分,成为了不同段落间的明显标志,不同场景之间形成明与暗、回忆与现实、阴冷与温暖的心理感受的对比,能很快地区分出场景的改变,并提示着观影者叙事段落的变化。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不同段落之间各自拥有自己段落的主色调,在区分色调的差异的同时,笔者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析与罗列:


影片的开端与第一篇章,布达佩斯大饭店外观的粉红色、员工服装的紫红色、地毯的亮红色,呈现的是高饱和的暖色调;进入到追悼D夫人的另一章时,以D夫人棕色的住宅呈现的是深色的近似色调,与电影开端的画面有了鲜明的明暗对比;随后主人公被冤枉逮捕,然后追查真相的章节,主要用蓝、白、灰色等无彩色调,明确了故事中的插曲部分与不同的故事情节;电影尾声又回归到了电影开端时的暖色调,预示着故事回到了现实时空。(图18)


由此可见,根据这些不同画面的色调,其实可以概括为单一色相、邻近色和对比色的三种色彩关系。这些丰富的色彩关系,能间接达到电影叙事段落的结构划分与情感影响的效果,如同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视觉引导与心理暗示的作用。


画面的构图形式


电影画面中的人、物以及建筑空间存在着多种的组合模式,通过精心的布局与编排就会让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电影是由每一帧的画面组成的,每一帧都是创作者艺术表达的一种途径,都包含着不同的情感或思想。电影作为平面视觉艺术的载体之一,也有着多种构图形式。


1.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突出观众心理上的意识空间,成为电影叙事空间的重要手法,也有利于电影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对称式构图也是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视觉风格的标签之一(图19),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衡对称构图在影片中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在众多的画面中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左右两侧的人、物与建筑都形成对称的形式。


2.非对称式构图


影片中除了标志性的对称式构图,还有非对称式构图也有着不一样的美学价值与视觉享受。其中包括黄金分割线的三分构图、斜线构图、三角构图以及主次构图等等形式,以上这些构图方式都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被呈现。(图20)


道具的象征意义


尔迪南··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提出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认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能指属于物质形象层面,是符号的表示者,而所指属于观念层面,即物质衍生出意义。以位于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举例,雕塑的形象是能指,追求自由与民主是其所指,两者的结合就构成了表达自由民主的标志性建筑符号。


由此可见,一个元素在不同的电影当中就能衍生出不同的寓意与精神含义,而电影中的道具就是较为常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在满足场景设计的同时,还可以为电影推进叙事情节、催化情感表达以及承载了象征和寓意,帮助观众产生对空间意象的感知。象征意义的道具就成为了观者理解主题的解码器,从而成功完成叙事。


1.不同情感意义的钥匙


导演韦斯·安德森将道具作为象征符号应用于每部作品当中,在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就有一个至始至终以多种形式出现的道具——钥匙,其每一次的出现都有着不同的深刻意义(表4


2.表达心理空间的电梯

电影中另一符号性元素是电梯,包括酒店中深红色的电梯,检查站的电梯和缆车。电影在拍摄电梯这样的封闭空间时,人物都会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与为事件的发生提供前奏与铺垫,整个空间呈现出拥挤与压抑(图21),这也象征了人物心理上的压迫感和紧张感。


五、《布达佩斯大饭店》视觉艺术的空间实践


)导演也是空间设计师


导演韦斯·安德森将设计思维也延伸到了现实生活,自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上映后便亲自打造位于米兰的咖啡厅兼酒吧的Bar Luce。(图22)


Bar Luce的室内设计融合了20世纪5060年代意大利咖啡馆经典的怀旧感,很多结构和装饰的细节都从原建筑中保留了下来。这里的配色和家具装修都是从电影中延伸过来,只不过看不到电影里那些强烈对称的,甚至略带点强迫症的场景。因为按照韦斯·安德森的设计意愿,他更多的是希望这里成为一个真正能聊天和阅读的地方,而并非在一个虚构的电影场景里找不到半点真实生活的感觉。


店面的柱子、墙壁及天花板贴满了图腾是古典样式的壁纸,营造层叠的视觉效果。其中天花贴的是仿透明波浪状玻璃穹顶的壁纸,其实是还原并致敬米兰大教堂旁边的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街,连脚下点缀着红色、灰色和白色的地砖也是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街上的模样,使用者在这个空间中也可以感受到意大利的经典建筑美学。


在细节上也是十分细致,在吧台的柜子上可以看到各类彩色糖果按次排列,呼应的是桌椅的色彩。店内桌椅采用富美家(Formica)塑料材质,以深浅不同的绿色、粉红色、黄色,搭配出上世纪50年代的怀旧氛围,设置了方正的复古单人沙发座,甚至配置相应的可转动小桌板。甚至包括对餐具、菜单的精心设计,每一寸都充斥着韦斯·安德森电影中道具的样子(图23)。


虽然Bar Luce的色彩并不像粉红色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但它还是与电影的视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导演在设计时,还参考了《洛可兄弟》(Rocco and his brothers)与《米兰奇迹》(Miracle in Milan)两部意大利旧电影,为的是更真实地呈现米兰的经典氛围。一幕幕都似曾相识的电影场景,但却更生动,这也许就是电影和现实最好的衍生物,幻想着走进电影的世界,又再步入现实。

)电影氛围的真实再现


国内成都有一家以The BudapestCafé命名的咖啡店,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深受韦斯·安德森的视觉形式的影响。设计师将《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呈现的世界近乎还原在这间咖啡厅里,与影片中所描述的环境十分相似。设计师与导演在设计上有着相同的理解:视觉画面呈现的对称性,鲜活又怀旧的色彩基调,精确又巧妙的情节设置。


为了模仿韦斯·安德森设计中的对称性,设计师引入了一系列的阶梯、拱门,创造出隐藏的座位区域和搁架单元。与电影所呈现的空间不同的是这家咖啡店并没有大量运用电影中的标志性粉色,而是选择了浅灰色的大理石表面和斑驳的彩色水磨石,以及用于墙壁和家具的低饱和度的绿色和粉红色去填充大面积的空白,但是同样实现了电影中梦幻的视觉效果(图24)


从细节处,则更能看出设计师对《布达佩斯大饭店》艺术执着。这里有与电影中一模一样的蛋糕礼盒、菜单、店员制服以及品牌标识,都完美回应了韦斯·安德森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呈现的场景。与韦斯·安德森一样,设计师在现实生活里创造了极具想象力的空间,意在将人从日常的繁忙与琐碎中剥离。


六、总


作为电影导演的韦斯·安德森同样具备了空间设计的能力,电影作为极佳的宣传媒介,影像将他的“建筑设计”推广给了大众。不仅如此他还亲自设计了一间酒吧咖啡馆,利用电影的视觉艺术特征让使用者沉浸于其营造的氛围中。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主张镜头可以揭示世界的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所有事物都能通过感性的影像被重新讲述、展示并建造。正是由于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韦斯·安德森对电影的视觉艺术与叙事手法的探索,运用到建筑空间实践中呈现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及所带来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睿.《布达佩斯大饭店》多层嵌套空间下的叙事回归和文明隐喻[J].写作上旬刊201604):63-66

[2]闵潇.韦斯·安德森经典电影的表现语言解析空间平面化语言的实验性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3]〔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心灵的焦灼[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戴芙蓉.《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空间叙事维度解读[J].电影评介,201624):58-60.

[5]姚妍婷.韦斯·安德森电影的叙事风格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6]张静.韦斯·安德森电影美学风格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7]王却奁.·柯布西耶的电影术[D].南京:南京大学,2018.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