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视域下 高校人物造型设计类教学改革探究

李梦玫,孙凉凉(通讯作者)

2023-11-03 13:15:00

已关注

摘要: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不断流行,非遗作为中国元素设计创意的重要源泉,更是融入高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的必要选择。文章分析各高校人物造型设计类教学中融入非遗手工艺的意义;从艺术人文教育的创新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趋势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及“互联网+”个性化教学4个方面阐述人物造型设计类教学改革实践路径;选取与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密切相关的要素,结合非遗手工艺的特点,探讨教学创新的方法,以期推动人物造型设计专业教学水准及学生文化自信及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人物造型设计;手工艺;非遗;教学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在人物造型设计教学方面的运用与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不同,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同。笔者将从非遗手工艺贯穿在人物造型设计类教学的意义出发,对照新时代的要求,提出四点人物造型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四点教学创新的方法,以求一得之见。


一、人物造型设计类教学中融入非遗手工艺的意义


(一)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目前,非遗手工艺人才较为短缺。有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有10万人之多。实际上,很多专注于非遗文化的研究和文艺保护者,大多来自于已步入老年的高校教师。即使部分高校逐渐开设非遗研究方向,但并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课程体系等专业的重要支撑都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非遗手工艺的传承还处于非遗家庭式、师徒式口传身教的方式,存在与当下高校中科学化人才培养方式矛盾尚未解决等问题。所以在高校非遗手工艺的教学中,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需要从学科建设上打好基础,更需要在培养理念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梯队等方面下足功夫。


(二)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时代要求

人物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由于本身课程性质和潮流趋势密切相关,学生有较强的美术绘画基础,所以大部分的精力会集中在对视觉流行资讯的收集和整理中,对于文化的了解却不够深入。但越来越多学生对国潮元素感兴趣,这些通过互联网途径燃起的“新气象”实际上和人物造型专业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比如传统服饰理论课程中的汉服、化妆设计课程中的东方浮雕工艺国风彩妆、影视戏剧造型设计课程中的敦煌壁画印花等等。笔者发现,虽然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眷恋,但在具体设计实践中,设计方法单一,对元素提取相似度高,没有办法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灵活应用在作品当中。需要将工匠精神、专业素养、企业文化等根据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有机结合到课程目标和资源开发建设中,艺技贯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人物造型设计类教学中非遗手工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通过对很多国家著名学校的专业考察、国内外合作办学和师资培训等,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办学形式都在逐一实施。当下的人物造型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其中有四点笔者将展开论述:


(一)艺术人文教育的创新培养


人物造型设计作为实用性专业,属艺术门类之一,艺术创造更是艺术类专业的本质,人物造型设计类专业的基本目标实际上是对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艺术创新的基础是艺术人文修养,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是艺术人文教育的基础保证。当下人物造型设计类专业中没有较为完整的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课程体系设置,首先需要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基于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其次要明确教学中价值观塑造的目的,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取向。以发型史为例,“念课本”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学生最为鄙视的课堂,想要借助历史来让学生了解真正的专业知识,首先要让学生将历史作为造型艺术树立的经典样本,提供的缘由,并且可以从专业史论方面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模仿对象,探索未来的走向;其次,要讲好造型历史中的故事,将经典的设计案例与史料结合进行深入剖析,聘请非遗传承人来到高校课堂,并进行设计指导,提高学生兴趣,讲好中国故事;最后,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专业课堂,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有相关收藏的专业博物馆,作业形式也可以以历史主题围绕创新设计等,比如北京城市学院化妆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课时,会带领学生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及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进行实地实物非遗手工艺的讲解观赏,更好地向学生普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此外,要培养学生个人装扮形象的习惯,作为人物造型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是展现自我专业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能直接体现个人的艺术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也是近年来疫病的发生所导致的线上新模式的新要求。以当下比较受关注的直播带货为例,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工具直接看到设计师的个人装扮形象,所以自身形象和优质产品相结合是刺激民众消费欲望的核心所在。


(二)专业教学与产业链接轨


社会与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输出大方向,更是重要的衡量指标。由于造型专业企业类型多样,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着不同要求,因此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人物造型设计人才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着重强调的,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便是与产业链相融合,或者将课堂搬到企业或者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这也是国际知名学校中专业课教学形式之一,沉浸式教学模式,更好地体验非遗文化和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实际上,产教融合并非只是教学场域的变迁;首先,从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必须从学校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课程与工作的融合度等方面综合考量,而绝不能是生拉硬凑的机械结合。其次,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企业和工作室动向,与市场需求接轨,其中企业对流行趋势的判断及设计实现也是人才需求的必要选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未来的直接定位和自身能力。最后,这类合作接轨的前提必须是校企双方的双赢互惠,这样才能保证这类教学的长久平稳开展,而不是搞噱头、做成绩的样子工程。


(三)非遗手工艺、前沿趋势和设计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新时代的新变化是百年未有的现象,也是整个设计领域与造型行业的大变革。信息量的更替速度与个人信息接受速度没有办法形成正比,所以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方式。因此,设计专业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文化视野、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以对行业与文化开阔、历史性的视野为前提,将非遗手工艺融入专业中,与前沿趋势、设计实践相结合,原真性、活态化、创新性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人物造型设计的艺术类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最新的国内外艺术流派、国际著名的品牌及设计师、优质影视作品、社会文化热点、科技发展动向等,综合融汇于非遗手工艺、前沿趋势和设计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之中。


(四)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个性化教学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物造型设计专业的民族性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利媒介。因此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设计类专业平台或者社交工具进行传播,这将有利于世界各地对非遗手工艺感兴趣的人们以及专业领域的师生间的交流,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化教学的构建。首先,促进国际交流,可以组织和指导学生选择参加国际性比赛,将非遗手工艺和人物造型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结合,推向高水平的专业平台是提升人物造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一大途径。例如伦敦大学生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国际平台。其次,建立人物造型设计专业非遗手工艺网络媒体平台、建立云上非遗展馆,根据不同高校所处的地域优势和高校特色,通过当下线上课程使用率较高的软件,为学生展示非遗制作流程、基础知识、作品成果、邀请非遗大师做访谈与学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对非遗手工艺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最后,组织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学生在课程中制作的与非遗相关的手工艺作品建立线上销售平台,一方面符合当代年轻人思维活跃的特点,可以提升学生传承非遗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更能将数字化和网络手段很好地结合在个性化教学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人物造型设计类专业融入非遗手工艺教学的方法创新


基于以上总结归纳的实现路径,以非遗元素融入当下时尚设计,形成大众消费者所需求的、新颖的现代流行的设计,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真正以穿戴和运用的方式去传播弘扬非遗文化,从而使这些优秀的审美传统得到更好的认同和延续。笔者根据调研以及创建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十余年来的经验,总结出四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将人物造型设计专业与非遗手工艺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设计。


(一)造型


非遗手工艺在人物造型设计类专业教学上的创新应用首先得益于其构造形态上的多样与精彩,各类非遗手工艺品在多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饱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同时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使用检验与筛选,所凝聚出的造型形态可谓过了千锤百炼,是集功能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于一体的集大成者,对当下的人物造型设计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是设计者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但在今天,对非遗手工艺品的造型进行借鉴应用,绝不能是简单的复刻还原,而是应将其中的造型元素加以提炼吸收,结合当下的时代审美与流行趋势,应用现代造型语言去对其进行新的演绎、融合。以传统剪纸工艺为例,其造型元素除了可以从纹样图案、线面构成等方面为当下的服饰、造型提供直接的样例外,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形式、外形概括方法等,则可从造型思维层面为今天的设计打开灵感,为当下的服装、器物版型构造等提供全新的思路。在形成特殊的艺术风格的方式中,像少数民族的苗族服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百褶裙搭配趋于现代设计的廓形西装,可区别于传统与现代的民族风格服饰;汉民族服饰中的重磅刺绣马面裙,作为内搭单品与当下流行的秋冬外套相配,打破了传统的造型,将非遗手工艺与现代艺术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色彩


色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视觉感受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形式要素。首先,从色彩三要素角度,中国传统色彩丰富细腻的变化为学生理解这些色彩要素的区别提供了直观生动的视觉样本,而传统文化中对于色彩的精妙描述,更是为学生体会色彩之美拓宽了天地。其次,色彩的对比也是设计教学中常提起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影响最深远的“五色观”认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但具体列出五色为哪五种颜色的最早记载则在《周礼·考工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是在五行观念流行之后,以五行匹配五色,赋予了色彩更多的文化内涵。正色以外的色彩被称作间色,不同时代对于色彩的运用不同,但都是通过正色间色相对比的形式体现。不同民族对色彩对比的理解也不同,比如畲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彝族传统三色为黑、红、黄等等从色彩运用的方法推进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其所蕴含的丰富底蕴,更能让学生作出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


(三)材质


如果说色彩设计是作品的视觉效果中最画龙点睛的方法,那么由材质演绎的造型设计中的特点和风格,是更能直接体现出与服装、配饰的色彩关系和造型表现力的方法。


第一批国家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南京云锦、宋锦、缂丝、蜀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14 种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云锦、宋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壮锦、蓝印花布等。这些材质的染织工艺地域性强并且技术精湛,优点都是运用纯天然纤维制成,相比较现代制作的化学纤维更加舒适及环保,但缺点便是制作周期长,工艺生产复杂,没办法做到绝对的批量生产模式。解决非遗手工艺能够批量生产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共同推进研发将传统手工艺现代化。所以在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高校人物造型设计专业教学在融入非遗手工艺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能更有效利用资源。将现代化的新型纤维材质与传统的材质相结合,创造的技术创新运用到传统材质。作为服装中的面料二次设计的方法有堆叠、编织、扎结、抽纱、褶裥等等。比如传统的非遗绒花头饰运用的是熟蚕丝,制作工序也因材质不易保存的缺点而更繁琐,经过现代改良后,可以运用纺丝的纤维材质,使得制作更易上手;比如锦缎作为传统面料和现代面料的结合材质,图案和色彩用在造型中都非常有层次;比如服装造型中可以大面积选择扎染面料,运用裁切和编织的方法二次设计创新可以创造出新的质感;再如饰品和服装中不需要大面积运用非遗手工艺,可以选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处理,如衣领、袖边、扣子等运用刺绣或者染织等方法,制作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作品也是教学中必要的引导。


(四)纹样


纹样在非遗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笔者认为,纹样是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中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比如图腾、风格和色彩,花鸟鱼虫,宗教节日等等,都可以通过纹样的形式来表现其文化寓意。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记载了很多经典的非遗手工艺纹样,除了可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还能展现出东方特有的韵味和民族特征。但将非遗手工艺中的纹样使用在造型设计中,需要引导学生不能“拿来主义”,要深入了解纹样背后的文化,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进行再创新。比如苗绣的纹样中,通常最多的是苗族龙、苗族神话中的祖先蝴蝶妈妈和太阳鸟这三种动物,实际上找不到“牛”的动物形象,但很多旅游景点或者仿品中有苗族刺绣牛,生搬硬套。比如可以将皮影戏中的纹样直接喷绘到服饰中的面料中,既结合了非遗手工艺背后的故事、学生又可以将材质进行二次设计再创造,还可以设计出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再比如非遗手工艺中的剪纸艺术,也可以与服装材质或者饰品相结合,进行二次镂空制作,使得作品更具有层级,趣味性也更强。和谐统一、相互关联,将非遗手工艺与现代特点相结合,具有特殊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让非遗手工艺重新得到创新,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

注释

①〔孙诒让.考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6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6-06-081.



参考文献:

[1]王福州.非遗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报告(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2]张旗,邓苗.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3]吴建铭.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2.

[4]王巧凤,马振龙.非遗传承中的数字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12):85-87.

[5]李丹,张路,蒋燕,.思政引导下的非遗传承数字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02):142-143.

[6]周雅琴,乔芮.“非遗进高校”理念下艺术学研究生群体的传承实践路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07):140-142.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