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未来” ——对智能化未来机器人社会百态的想象与设计研究

方茗,郑诚(通讯作者)

2023-11-10 14:20:00

已关注

【摘要】文章结合当下流行的像素艺术风格通过平面插画设计的方式,用更加轻松、直观的形式传达信息,使人们在感受趣味和视觉享受的同时引发思考,伴随科技的更新迭代,机器人真的能替代人类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吗?“智能机器人”只是人类为了更高质量生活研发的“工具”,千万要避免过度的精神依赖甚至丧失人脑特有的思考能力。笔者希望引起人们对合理使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深思与重视人类在赋予人工智能更多效用的过程中,也将自己的头脑进行武装,提升自己的能力。


关键字人工智能机器人像素风格插画视觉传达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自身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事情难以人工完成,聪明的祖先试图创造利用各种机器去提高自身征服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随着科技的更新迭代,简单的机器工具已无法满足生活所需,为了将现有资源和知识进行充分的优化利用,人类开始研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作为工具它出现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类去实现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使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中释放解脱出来,让社会的整体效率变得更高,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Winston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它的出现是人类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关于计算能力、高效记忆和推理能力多项发展的智能机器的必然产物。人工智能还有它的远期研究目标,即探究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用自动机(au-tomata)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

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群众通过各类科幻电影和小说多多少少都在内心构建了一些未来的想象,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是必不可少的,人工智能在复杂的推演运算和快速的整合记忆方面已经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目前,一部分人对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持有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机器人不但大幅度降低了工作成本(主要指人工劳动力)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反之,悲观主义者则担忧机器人工作覆盖面的不断拓宽是否会导致人类的大规模失业,使得机器人成为今后社会生活的主流。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为了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趋势,深入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潮流,但随着不同功能“机器人”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中,不由得让人开始思考这些不知疲倦,可以无休止地工作并具有超强的运算能力、记忆能力,能够取代基本人工的智能机器人,到底是在帮助人类,还是在淘汰人类。在某些行业,总有一天采用人工劳动力的成本会比使用机器人要高的多。从现阶段来说,智能机器人还无法独立完成某些科学理论研究与某些艺术创作,那些需要人脑思考并且带有主观意识的工作是它们较难做到的。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完善和科技的发展,这个“无法完成”的范围也将不断缩小,或许终有一天机器人真的能获得类似人脑的机能并拥有自己的主观想法,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伦理和思维体系。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类倘若能够合理地运用这一趋势,将智能机器作为一种“精神激励”,与其进行良性竞争,则人类智慧也能有进一步提升,这与日常工作中你的竞争对手越强则你的发挥也越强有着一样的道理。当人类自身变得更“智能”,则可以牢牢把控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权,毕竟目前来看机器想要模仿超越人脑自身的逻辑、抽象思维、多角度思维等还是有难度的。


为了避免想象中的场景变成现实,人类需要针对可能产生的冲突及早预防,人工智能有风险应该成为常识并且引起重视,除了合理使用,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用帮助人类,更重要的是人类必须提升自我,让“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共同进步。


二、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主要应用现状


自从人工智能诞生以来就一路迅猛发展,逐步扩充在各类应用领域,这是一门崭新的技术学科,集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于一身。“人工智能就是为了应用机器的长处来帮助人类进行智力活动”。除了可以在某些功能上代替人脑更重要的是速度和精准方面也做到了延伸和增强。在更新迭代后,或许可以将未来人工智能一类的科技产物比喻成人类智慧的“容器”。这是一项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广泛覆盖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以下我列举了几项:


(一)语言文字方面


智能机器人写作或许是最早起步的,负责撰写新闻稿的机器人可以在数秒之内完成对素材稿件的整合概括并且将其上传到媒体发布,发表的东西不仅快速准确且高度拟人化,大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


(二)图像视觉方面


基于特征信息的AI智能识物、人脸识别系统已经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了,以此基础进行深入,一些医院已然实现采用人工智能来进行影像诊断,原理是通过学习吸取以往医学影像的数据,以此深度地处理分析病理再进一步拓展延伸,从而实现智能诊断疾病的功能。可以看出虽然人工智能在一些受限范围内还不够成熟完善,但其迅猛的发展趋势依旧是令人咋舌的程度。


(三)社会服务方面


伴随手机的普及,以Siri为首的“个人助理时代”也在同步来临,它以个性化,便捷性为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与一系列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同时对管家服务的需求促进了人工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一般的家用机器人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定制型的管家式服务,满足日常家务活动,将朝着满足机器人保姆市场的需求方面努力前进。


(四)金融、教育方面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起步早,机器人在金融投资领域应用颇佳。它可以做到对风险及时评估、预测投资的可靠性以及反欺诈等。教育机器人是机器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代表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仿生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典型并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然而机器人教师看起来前景广阔,但在师资的数量、智能教育平台的管理等方面仍具有未知的挑战。1


以上可以预想到,在操作上有规律可循的工作将是被机器人取代的第一批。据生物学家研究,生命进化的终极层次不一定就是人类本身。人类在现代社会中习惯了自身万灵之长的地位,所以对人工智能这类未知生命形态有担忧害怕是正常的,正因如此,人类更应该对此类未知事物怀有谦卑敬畏之心,不断深入研究共同进步。比起惧怕科技发展带来的未知性,人类更应该关心如何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一步步去接近目标。


三、插画以及像素艺术风格概述


(一)插画的定义和来源


插画,俗称为插图,就概念来说是指书刊中插附的图画。它可以采用插页的方式,也可以穿插在正文中,目的是添加正文内容或用作艺术欣赏。插画的英文是“illustration”,据说这个单词来源于拉丁文“illustraio”,有照亮的含义,可以通俗理解成插画帮助理解文字使其变得更加明确清晰,从而照亮整体。


实际上,图像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图画的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样,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两万年前的原始洞穴壁画,古人凭着印象描绘的造型形象生动而又概括,简练却又不失神韵,对于后人而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令现当代艺术家叹为观止,这就是图像的魅力。而从字面意义上看,插画无非就是穿插的图画,最早应用于书籍设计中,图片的插入不但可以很好地丰富文本装饰画面,二者还能互相补充说明,伴随着文字的阐述更加清晰地满足观者的遐想空间。


(二)插画设计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和大众审美趣味的提高,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可以发现插画设计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设计形式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当代平面设计市场中,它的用途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平面纸上,而是愈发立体和丰富多样,依仗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电脑板绘的出现使其艺术化生存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这种特殊有趣的视觉艺术语言在逐渐成为视觉传达方面最为流行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新鲜花样,许多艺术家开始尝试各种新颖而充满创意的形式,他们试图用特殊的方式体现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创作方法,插画设计师借助各种媒介平台和工具,尽情绘制水彩、水墨、油画、铅笔、版画等或花样繁密,或简洁清晰的画面,依此延伸出了扁平风格、肌理风格、立体风格、像素风格等。


不管是传统的手绘还是现代较受欢迎的电脑绘制,都能够从作品中体现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以及审美趣味,清晰地向大众传递作者的精神内涵。在现代的艺术设计领域中,插画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和装饰而存在,它有了更深的意义,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插画愈加大量地与商业相结合,这正是插画作为商业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更加快捷高效地传播商业信息,商业插画里浓烈的商业意味伴随着作者特殊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很快地抓人眼球,一定程度上在大众消费和提高审美情趣方面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像素艺术风格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像素艺术风格Pixel Art是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中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由于应用的是8-bit系统,在计算机技术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带有锯齿状的边缘是像素风格最鲜明的特征。像素就是构成图像的点,每一幅图像的像素大小都是固定的,一幅图片中的图像质量好坏只跟每英寸上像素的多少有关系,一个英寸中的像素点越多,图像就越清晰。在像素艺术风格的图像里,通常画面具有明快的颜色、概括的造型、锯齿的边缘和清晰的小方块面。


我们日常所称的像素风,往往指的就是画面中由明显的小方块组合构成的图案的一种美术风格。在生活中常见的led灯牌拼豆、十字绣、马赛克其实都是一种像素艺术。虽然像素艺术在风格上并没有细致的划分但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视觉效果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种:


1.1.色块风:描边,用色块来表现形状表达立体感的阴影较少。2


2.2.卡通风:较为平面,一般伴有黑色描边且用色丰富鲜亮(图3


3.3.写实风:像素点更多在颜色形体和材质方面都刻画精细,环境和周边关系层次明显4


在这个视觉传达艺术众说纷纭的时代里,像素已经不仅只是作为一个标志用来象征某些意义,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给大众缔造一片风格简洁的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传递与众不同的自我状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像素艺术风格最为大众所知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在计算机游戏设计领域里,比如说魂斗罗、超级玛丽、合金弹头等,80后90后想必都对这类游戏不陌生,复古的色调、模糊的画质再配上颗粒般的方格,虽然电脑成像技术能够突破以往的硬件限制,以获得超高分辨率的图像,但直到今天像素艺术有趣的表现语言还广受欢迎,不仅成为游戏界的常青树,而且经过时代的洗涤,在艺术家们的不断推陈出新下,像素画慢慢走向平面设计,抛弃了复古电子游戏中像素的色彩和数量限制,用高度概括的笔触来塑造画面的整体氛围。在平面的维度里,从出发点到达终点,抑或是绕回原点,在对这些细小方格的拿捏中去不断趋近于你想要表达的事物。


(四)像素艺术风格与科幻的联系


在一些游戏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像素艺术与赛博朋克、科幻题材相互结合。例如《虚拟主义》《迷雾侦探》等,主角的设定或是机械人,或是进化的精英人类,光怪陆离的赛博朋克城市风光通过一个个细小的像素点描绘,未来科技感扑面而来。所以笔者认为像素艺术这类插画风格与人工智能主题在根源上联系颇深,用它来表达画面也是相对合适的。

因此在“未来的未来”系列设计中,笔者希望能结合像素艺术风格插画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生活场景的想象用更加轻松的方式讲述想要表现的内容。插画语言是感性的语言交流,它会指引、激发、调动人们的情绪,并能很好地让人们参与到其中。有别于较为枯燥的文字叙述形式,使人们在感受趣味和视觉享受的同时引发思考,后期在此基础上辅以文创周边类衍生品,为此增加一些商业价值。


四、设计创意


(一)创意来源


像素风格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已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成为时代的标志之一,在很多有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世界里都能看到像素方块的应用。基于对像素艺术插画的喜爱,我选择将它作为我的主要创作风格。而人工智能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影视,在现代化的大产业中,每个行业的分工逐渐变得精细,有的工人每天只做着重复的一种工作,例如拧同一批产品的同一个部位上的一个螺母,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所讲述的那样,人们各种职业病逐渐产生的同时诞生了一种强烈的念头——希望能有某种机器帮助自己解放双手,从繁重的脑力压迫中解脱,因此人类研制出了智能机器人。


从劳动型、服务型机器人,再到助手型、管理型机器人,人工智能在不断趋近于“人脑智能”。沿此思路继续往下推演,当机器人逐步完善了自身,它们不再依附于人类的想法,也不需要接受人类的指示做事,而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的各种服务与便利的同时,已经对其产生了精神依赖并且逐步丧失了动手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再也发挥不了更多的作用,所有的生产工作可以由机器人独立完成,世界的各领导阶层也将变成头脑能够快速运转、可以进行管理统治的机器人,而不是人类。人类想要保持自己的管理地位,就必须通过提升自我来保持对机器人的驾驭。也许避免被淘汰的只有那些头脑顶尖的精英科学家,社会上的人类的身影越来越显得孤独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上笔者进行大胆想象,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各个岗位上逐渐取代人类,通过最普通的生活场景进行插画设计,以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为生活背景,将福州作为系列插画的主要背景地点。同时将一些带有城市特色的著名地点,例如三坊七巷、上下杭、森林公园等融入画面中,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机器人取代人类在福州市生活的想象,描绘社会百态。


(二)创作内容


依据主题,笔者构思出主要的六个场景的线稿(图5):


场景1:是一家福州老字号餐厅的厨房内,电子灶台前的做菜机器人正在熟练快速而有规律地揉搓鱼丸,并以同样的弧度精准地投入锅内,几名机器人正井井有条地负责自己该做的事,然而唯一的人类员工却因拿不稳烫手的餐盘跌坐在地;

场景2:上下杭游客依然众多,河边自动驾驶的游船载着机器人,而路过的机器人顺手给一个沿街乞讨的人类扫描施舍似乎已经再平常不过,不是什么引人注目之事。

场景3:未来的无人驾驶公共电车车厢内全是各领域的不同机器人,车开在海中隧道,窗外有许多的海草鱼群,后车厢的中间坐着一个有钱的胖女人孤独欣赏却无人交谈。

场景4:四周各型各样的机器人来来往往,一个穿着西装的人类在商业街中心,不难看出这必定是社会中留存的人类精英,却已经无人结伴同行。

场景5:明亮的医院前台内站着一名机器人顾问,可以看到身后的门诊分为两部分,一边是人类医生,挂号区只有一位孤零零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另一边是智能机器人医生,热闹的年轻人站满了偌大的等候区,与一旁对比鲜明。

场景6:超市里全采用能快速识别分类的机器人员工上货收银,身旁跟着全自动购物车逛超市备粮的则是家用机器人。


(三)色彩


色彩作为插画的主要部分,是插画艺术的又一个审美准则。插画设计中的色彩是极具视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语言在画面的整体塑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代插画色彩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通过颜色的选择及运用对画家的内在情感进行重点表达。


在一个设计作品中,和谐的配色不仅对整体画面有美化作用,还可以传达设计师想要抒发的情感。在色彩的选择上笔者采用较为清新的偏灰色系,大量使用不同纯度的灰蓝色,辅以米棕色,冷暖相交,希望能带给观者舒适的视觉体验,在一些暗部阴影处压上重色,避免画面显得轻飘,同时搭配一些对场景细节的描绘希望引起观者的遐想共鸣(图6),带领大家进入我的未来想象世界,最后那个孤独的人类身影会是你自己吗?(图7)


(四)系列衍生品设计


针对艺术衍生品而言,其主要是指具备大众化、商品化特征的艺术消费品。为了将设计落地到实处,做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笔者将根据“未来的未来”插画设计做出一系列衍生品(图8—12),迎合消费者收集系列产品的喜好。周边主要包括:适合像素风格应用的拼豆玩具、像素风格插画元素贴纸(图8)、系列插画手机壳(图11)、DIY组合图片的手机壳、系列徽章、抱枕、明信片、帆布袋等。

五、总结与展望


人工智能经过更新迭代的发展完善虽然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可能会助长人类惰性和私欲,让人们丧失自我思考的积极性与能力要是我们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它可能会逐渐从人类的服从者,转变为人类的管理者。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设计提醒人类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只是人类谋求更好更高质量生活的工具,它可以代替人们去完成那些单调枯燥或是危险的工作,但千万要避免过度的精神依赖甚至丧失人脑特有的思考能力,失去对世界的掌控权,希望人类能在赋予人工智能更多效用的过程中,也将自己的头脑进行武装,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它共同进步。

将人工智能未来生活百态的场景想象与设计作为我的毕业创作,从明确主题、前期的资料收集和调研,到确认最终的表达形式和草图的绘制,再到最后画面的呈现,每一步骤都不乏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意见认可,在我看来这个过程远比结果更加重要,在这期间我也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仍然十分有限,所呈现的观点尚显不足,望老师给予指正。

未来的未来,最终也应该是人类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胡勤.人工智能概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3):3507-3509.

[2]张凯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0479-81.

[3]张妮,徐文尚,王文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J].煤矿机械,2009,30(02):4-7.

[4]黄荣怀,刘德建,徐晶晶,陈年兴,樊磊,曾海军.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1):13-20.

[5]许腾.试论平面设计中插画艺术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68.

[6]郭坚.新视觉语言——像素艺术在设计中的表达[D].成都:四川大学2007.

[7]徐多嘉.视觉时代插画语言的艺术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8]田霄霄.手绘插画的情感性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6.

[9]李卓谦.插画设计的色彩情感表达应用研究[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20.

[10]郭荣.艺术衍生品的品牌优化研究[J].艺术品鉴,2021(08):83-84.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