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与重构:智能时代“人机艺术”特征探究 ——基于Teamlab和Exile工作室的分析

肖婕1,尹国军

2023-11-10 14:24:00

已关注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诸多传统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智能技术促成的“人机艺术”或更新或重构着未来艺术的观念,主客体的“交互性”、艺术的“公共性”和“商品性”成为了“人机艺术”的新特征,也决定着智能时代“人机艺术”新的思维意识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机艺术;艺术特征

十四世纪以来,技术的每次变革都给艺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促使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人文主义情感表达的觉醒;达盖尔银版摄影术的出现,使得艺术被重新审视,催化了影像技术与艺术观念和技法的融合,并促成了影像艺术确立为独立的艺术方向;凭借人类对光色原理及相互关系的探索,印象派突破了古典派,成为科技推动艺术的经典案例。艺术史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历史,就如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所说的:“科学与艺术在山麓分手,又在山顶重逢”。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21世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亦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未来已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科学界诸多“图灵测试”终于在2016年3月AlphaGo击败李世石之后得以最终确认:非生物智能(人工智能)可以超越生物质能(人的智能)。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艺术时代背景下,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构建,艺术的社会属性和特征是什么,值得思考和探讨。12


奇点来临——智能时代的“人机艺术”观念


奇点概念属于天体物理学术语范畴,源于霍金提出的宇宙天体的假设,物理学上把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称为奇点,此点上,空间和时间具有无限曲率,空间和时间在该处完结

,奇点处普通物理定律和规则失效。奇点理论的出现,引发着诸多学界对各自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美国未来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Raymond Kurzweil)在《奇点临近》一书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超越人类智能的临界点是科学技术的奇点这一理论。美国罗格斯大学谭力勤教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奇点艺术的概念。他认为点艺术是奇点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隶属于未来学艺术部分。说的学术一点,‘奇点艺术’是建立于量子物理学、电脑科技、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和强人工智能等加速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艺术的探讨和预测。具体来说,‘奇点艺术’是科技奇点文明时期的艺术,是人类智能与人工物智能高度融合阶段的艺术


一)生物人的自我感受与机器人的智能感知


无论是艺术创造或审美获取,艺术主体的自我感受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自我感受承载、传递着创作主体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感,进而激发主体自觉的表现,在艺术中也称之为创造力和艺术表达。人类和高等动物都具有丰富的感觉器官,作为生物人的自我感受,托马斯·贝纳特在《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里解释:“感觉世界是由我们周围不断变化着的事件或刺激以及我们或人以外的动物对它们作出反应这两方面所构成。”从人体构造和感知系统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属于外部感觉,是感知信息的第一接口,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属于内部感觉。


生物人之所以没有被海量的、广泛的、形式各异的信息所吞没,是因为生物人具备感知中的“抽绎”机能,这种通过自我感受,作出的“抽绎”取舍从而获得的认知能力在艺术中构成了生物人的艺术意识系统。智能时代,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和自然语言等技术让人工智能同样具备类似于人的视、听、触、嗅感知与分析能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予人工智能理解与思考,而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提供了其决策与交互能力。所以,借助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同样可以获取周围的环境信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获取感知和认知经验,进而理解并作出决策3


二)智能时代的艺术感知与审美意识表征


“创造力和艺术表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生物智人独有的特征,而非生物智能面临的批评是缺乏‘想象’‘思考’‘情感’,但智能产业界和艺术现实会很快改变这种情况艺术意识系统的核心表征是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而创造力和艺术表达的前提是具备高级的审美意识,所谓审美意识,实质就是美学上的自我感受。“美学(aesthetics)”一词源自希腊语ασθητικόςaisthetikos意思是审美的,敏感的,有知觉的,与感觉有关的),这些含义相应地又来自希腊语ασθάνομαιaisthanomai意思是我感知、感觉、感受,并且与ασθησιςaisthēsis感觉有关。艺术与创新设计的关键决策活动大多在审美意识之下发生作用。人类的审美意识缘起于人与自然的交感作用,受到自然环境的时间与空间影响,眼耳鼻舌身意所承载的感知认知系统是审美意识的个体感受性的媒介基础,同时审美意识还受到群体人类社会的知识文化智慧思维方式等全息系统的制约,形成审美意识的评价体系与品鉴维度所以通过自我感受而获得的审美意识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核心素质与能力。


“人机艺术”的观念重构和主体性变革


长久以来,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被认为是生物智能独有,“想象”“思考”“情感”是非生物智能所无法企及的,但是这种状况将很快被改变,霍金说人工智能可能创造新的智能。甚至这种智能将使人类文明史终结。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让人工智能不断学习“类人思维”“类人意识”,人机的深度融合,新的“人机思维”“人机意识”使得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掀起革命性的转变。科技与艺术将史无前例地交融,由于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从自我感受到自觉表现的艺术创造力被认为是人类的唯一专属思维和意识的特征。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能够将艺术的“无用之用”,突破人类的认知洞穴与囚徒困境,凡是意识所想,人工智能皆可介入,做到一样与不一样的模拟与突破人工智能或将重新定义艺术的内涵、架构和创新思维,艺术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乃至于艺术的功能价值。同样,传统概念里的艺术家和受众随着奇点艺术交互性革命将实现“融合共存”和“无缝切换”。


一)“人机艺术”的交互性革命


交互技术促进了人类感官功能的衍生,技术革命同时推动着人机艺术交互方式的转变,当代交互技术包括体感交互、动作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情感识别、眼部识别、语音交互识别、大脑皮层交互、动态视频交互、虚拟现实和全息交互等形式,所有这些交互技术都是要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的目标,构建人机对话的方法和规则,让人工智能理解并生成人类语言,自然语言交互也是人机艺术交互首选模式。交互形式分别经历了鼠标键盘—多点触控—体感交互三个阶段,体感交互是“类人”的感官交互,是模拟人与自然的交互方式,是最原本舒适也是最高效的交互方式,体感交互是人机交互艺术发展的主要目标。2001年以东京大学研究所4名学生团队为中心的创立的TeamLab公司,主营业务是数码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跨界融合,经过品牌团队的精心运营,已发展成为日本著名的人工智能艺术团队。TeamLab团队规模迅速增长,拥有来自于工程、数学、建筑、界面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人员。Teamlab的很多作品重在主体和客体交互方式构建,强调创造性、未来性。通过打破艺术,科学,技术,创造界限,用全新艺术手法为观众带来突破现实的沉浸式体验体感交互。使得艺术作品和受众,受众和艺术家之间在视、听、触、嗅等感知方面交互性越发智能,且使得艺术创作的主体和客体具有接受和反馈的双向性。这些交互形式对于传统艺术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拓展。(4


二)“人机艺术”的“大众性”和“商品化”特征重构


人工智能承载着科技领域巨大的创新能量,同时一旦和艺术嫁接,并依据其自身的智能、逻辑和思维,必将重构艺术家、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的传统概念。对于艺术观念来说,人工技术智能将决定未来艺术媒介的整体架构、意识表现和审美情趣;“非生物强智能的出现决定着人类将转向以科技智能为主的艺术趋势,也决定了未来艺术的发展、结构与创新。一旦纳米机器人通过大脑接口进入人类头脑神经元网络,它将与人类生物神经元网络共同构建一个新型的浑然一体的艺术意识系统”这种意识未来将重新构建艺术的“大众性”和“商品性”,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自20世纪中期以来,根植于大众文化和网络消费中的艺术,原先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的观念在市场经济中被逐渐消解,艺术的“大众化”逐渐取代“精英化”,成为这个时代艺术的新特征;其次,技术革新的最终目的是普惠大众,随着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诸如网络艺术、智能艺术等艺术形式也会随之被“捆绑、打包”,成为网络受众“粉丝”的大众快消品。第三,将随着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以及网络媒体所培养出的粉丝受众需求的变化,艺术品形式以及推广手段也会改变,艺术网络化,端着架子的“艺术”会与大众商品嫁接,形成“衍生品”。


三)艺术家和受众“互为主体”的角色转变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被我们理解为既定的“秩序”,创作主体(艺术家)和感受客体(受众)互为主客关系,也遵循着作者中心论的“秩序”。而未来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将不局限于感官层面,两者可能“互为主体”,参与作品创作并决定作品的表现,就像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其《未来简史》里强调,其实还存在着“第三种可能”,现实还有第三个层次,即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e),他认为“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互为主体的情况出现,需要有重要的“驱动因素”,人工智能就是“驱动因素”,因为人工智能可以编织出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供主体和客体相互转换和沟通。所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艺术家和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主客关系,或主客互换,或互为主体而存在,艺术家不再只是负责艺术创作和信息传播,而是参与制定艺术规则和组织,受众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参与其中,改变或决定艺术的形式和呈现。未来艺术或将成为“可塑构造”的艺术,作品不需可控反而变得可塑,其“可塑构造性”可由“开源(open source)”和“锁定(lock up)”来控制。“开源是让任何人都可参与创作,与智能艺术对话、沟通、交互;锁定则只允许艺术家本人或者有密码的观众才能参与”德国Exile工作室的艺术家将艺术其作品“Ego”设置为”开源“模式,受众可以通过感知视觉和情感体验来实现粒子系统的运动创作,最终通过影像作为载体呈现,受众既是受众本体,在参与艺术的过程中,受众即刻实现角色互换,成为创作主体,不同的受众客体,成为了创作主体,最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作品“可塑构造性”。(5


结语


腾讯研究院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对人工智能接受程度最低的是设计和艺术创作领域,47%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人类自己做,只有4%的调查对象认为该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当前,尚还处于大众“认知鸿沟下的人工智能”,以其巨大的科技能量,已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新的时代,艺术的观念和价值、审美和表现将被重新定义,并赋予新的内涵。奇点时代,在科技与生命高度融合下创作的艺术,可能是在一把双刃剑上再熔入另一把双刃剑——俗称“多刃剑”。新时代背景下,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和客体,须敏感地把握时代特征,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的新起点上自觉探寻新的方法论,树立“互为主体”“自由交互”和“智能构建”的思维和意识,加强从自我感受到自觉表现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部分图片来源

腾讯研究院

图4: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消除作品的边界[EB/OL].(2019-03-23)https://art.team-lab.cn/e/tankshanghai2019/.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D数字化技术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实践教学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JG17

注释

奇点临近:人类文明延续[EB/OL].(2011-10-08)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124663/.

②庞井君,薛迎辉.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审美艺术的未来[J].艺术评论201809):45-56.

于婧.论艺术创作中的跨媒介多感官叙事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谭力勤.奇点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42.

覃京燕.审美意识对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影响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04):59-71.

⑥一沙君.这就是新媒体艺术[EB/OL].2019-10-31)https://zhuanlan.zhihu.com/p/89421536.

⑦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M].林俊宏.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03126.

⑧腾讯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腾讯AI LAB腾讯开放平台.人工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3.

《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电子书[EB/OL].2018-04-01)https://yageshu.com/book/view/55536.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