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流理论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研究

张玉萍1,张凤琪2,邓姝杨1

2023-11-13 12:50:00

已关注

摘要:为弥补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发展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足,文章介入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及体验设计的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相关数据分析工具,整理定量研究数据,探究与博物馆中井盐文化特质及技艺特点相适配的心流体验设计策略及体验模式。得出盐业历史博物馆基于心流要素映射痛点及相关性效度验证,最终提出基于心流理论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策略。针对盐业历史博物馆心流体验的事前、经验、效果三个阶段,所对应的三部分积极体验策略分别为:物——馆内明确的体验动线及交互反馈;人体验技能的平衡与适应;场—井盐文化场景关联,并构建相关概念模型,提升博物馆用户体验,同时也为同类型传统文化类博物馆提供理念借鉴。


关键词:心流理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SPSS

盐,作为中国人饮食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当地民俗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作用。隶属于盐文化中重要分支的井盐文化,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妙的制作技艺独树一帜,其中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展示与保护井盐文化的主要承载地——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其面向大众的传播方式及体验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除当地及周边的民众对其了解程度较高外,井盐文化的传播及影响力尚显欠缺。将心流理论介入至体验设计研究,以此拓宽井盐文化的传播广度,提高大众关注度及传播的有效性。

一、心流理论概述

心流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之一,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被认为是心流体验的起源。心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首次提出,是指用户精神高度集中地参与某项活动,失去对时间流逝与环境影响的感知,达到高度的愉悦感与充实感。通过研究心流形成的九个特征,构建了心流体验模型,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心流状态的产生主要是依赖于客体因素及环境因素在体验过程中对于体验主体的刺激,使体验主体在体验中通过自我调试,逐渐在体验过程中达到平衡,产生更优的精神体验。在此基础上,霍夫曼和诺万科将心流体验产生归纳为条件、体验以及结果三大因素。后有学者通过研究将心流阶段分为事前阶段、经验阶段以及效果阶段(表1)。梳理心流理论脉络,发现心流理论的九个特征是通过三个阶段体验流程对应了九个心流特征,反映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与心理变化,关注九个特征有助于获得更高层次的心流状态,也为盐业历史博物馆心流体验设计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盐业历史博物馆概述

关于井盐的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55251年之间,李冰开凿广都盐井(今双流县东南华阳镇内)时期,至此拉开了我国井盐业的序幕。四川自贡不仅是学术界认可的中国井盐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井盐业的发达地。如今,承载传播井盐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国盐业历史博物馆”成为了大众了解学习井盐文化的最主要场所。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解放路东段被评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并且也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博物馆建筑承袭西秦会馆风格旧名陕西庙原隶属于陕西盐帮建于清乾隆元年侍奉关羽为先贤,整体对称中轴明晰其功能为“迎神庥、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西秦会馆自落成后百余年间与自贡盐业密不可分见证了自贡盐业历史的发展与繁荣因此,西秦会馆成为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建筑载体。盐业历史博物馆馆内展陈内容丰富、藏品多样,从盐井凿制、卤水汲取、井盐成型等完整流程均有涵盖。博物馆展陈方式为图文陈列实体工具展陈以及装置互动等图文陈列贯穿博物馆阐述井盐背景以及相关注释;实体工具展陈主要针对井盐汲取工具;装置互动以井盐相关技艺体验为主。馆内展陈分区主要涉及四部分井盐技艺区井盐工具区井盐发展区以及盐税区


除博物馆传统的图文、器物展陈等方式外,还设有供用户动手体验的井盐制作微缩装置,从多维度的感官层面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体验。将心流模型介入现有体验形式及内容进行体验效度分析(2)。从中可以看出,博物馆内为用户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形式与体验内容,就心流体验而言,图文、实体工具展陈主要涉及心流流程的事前阶段,主要通过井盐文化相关的信息目标、理解记忆挑战以及相关信息价值的反馈等几个层面影响用户初步学习性体验;装置互动与实景观看则在心流流程的经验及效果阶段发生作用。


(二)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形式塑造

井盐文化作为四川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传统层面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其最重要的承载对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发展与传播应当得到重视。但就目前情势而言,其发展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博物馆的本体建筑,对历史建筑区域范围内井盐本身的制作技艺、传承人等保护涉及较少,缺乏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并且对井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就博物馆内的体验现状而言,图文信息展陈较多涉及井盐技艺的专业术语,对于初识井盐文化的游客认知难度较大,以致于游客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相关信息进行阅读游览。实体工具展陈缺乏对各类型工具的演示,互动体验装置同样存在此类问题,游客得不到及时的操作引导及反馈,难以对模型及互动装置形成正确理解,从而产生迷茫感、无助感等消极体验情绪,不利于井盐文化的有效传播。


因此,强化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体验设计能够起到保护利用井盐文化资源、弘扬井盐文化的作用,研究时不但要重视场馆内盐文化相关产品的视觉识别性与功能完整度,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用户在博物馆内得到沉浸愉悦的文化体验,对井盐文化进行更广泛、更科学的传播迫在眉睫。心流理论的介入是完善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的条件因素,也是给予用户沉浸体验的有利途径,将其介入井盐文化体验设计中,可让社会大众通过游览博物馆,能够更加通俗化、趣味化并直观地了解、参与甚至主动传播井盐文化,进而拓宽井盐文化的传播宽度及有效性。


三、盐业历史博物馆心流体验要素研究


(一)盐业历史博物馆心流体验要素定量研究


通过“观察收集用户行为体验特征—提取心流体验问题表征—获取心流要素—SPSS因子分析验证—输出设计策略”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典型用户在盐文化博物馆的事前阶段、经验阶段、效果阶段等实际体验交互流程,分析其中呈现的心流体验规律等方式,最终提炼出井盐文化心流体验设计策略。


首先,采用用户行为洞察法通过走访井盐文化线下遗址即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调研观察线下用户游览动线及交互行为特征等筛选出动线完整的22位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被访谈用户包含不同年龄段、籍贯、工作及参观次数等采用一对一非结构式访谈结合访谈大纲并获得足够的饱和数据最终整理了19位用户访谈的结果通过用户访谈法结合心流体验各阶段特征获取井盐文化心流体验问题表征以及心流体验要素。(3

井盐文化问卷以心流体验量表为模型将心流体验要素与其具体体验含义相对应转换为不同的表述设定问卷量表维度设定主要分为用户基础信息与心流体验要素两方面个人基础信息部分为12分析用户的差异化特征;井盐文化体验心流体验对应322以心流体验三阶段中的对应要素作为依据4。通过前期用户行为观察及现场抽样访谈,就井盐文化心流体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假设(Hypothesis):


H1:体验场馆的空间布局与清晰的场景动线,有助于帮助用户明确体验目标,对用户进入心流事前阶段影响重大,明确的体验目标与心流体验结果呈正相关。

H2:积极调控会影响用户对井盐文化的使用意愿,与心流体验呈正相关。

H3:用户对于浏览井盐文化相关信息、模型以及原理等十分重视,相关信息展示符合用户阅读理解习惯有助于用户接受信息,清晰及时的反馈呈正相关。

H4:互动装置的使用难度需符合用户理解习惯,技能与挑战平衡与心流体验呈正相关。

H5:用户希望理解井盐相关装置与原理,意识与行动一致呈正相关。

H6:用户希望博物馆布局展陈与盐文化有关联,场景关联呈正相关。

(二)盐业历史博物馆心流体验要素验证

采用李克特量表验证假设是否成立,通过线下、线上发放问卷共计217份并收集最终数据。为保证问卷的信效度通过筛选李克特量表得出数据将数据录入进SPSS因子分析软件中计算平均值与方差分析不同心流体验要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井盐文化心流体验要素的准确性SPSS因子分析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是指研究从变量系数矩阵中获取具有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可验证变量间的关系假设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基于心流体验观察访谈中获取的井盐文化心流体验要素,并且具有可信度及普适性


由于李克特5级量表的区间长度小,方差小,且问卷没有缺失值,因此对问卷所有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首先进行数据筛选,确定7条适合做因子分析的心流量表维度语句。然后通过SPSS软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5、表6。从表可知:信度系数值为0.956,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针对项已删除的α系数”,任意题项被删除后信度系数并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此说明题项不应该被删除处理。针对“CITC,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综上所述,相关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选取适合做因子的量表语句对应不同心流体验维度7)。相关性分析中,当P<0.05<0.01时分别用***表示,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从8可知,将X系数作为自变量,将Y心流体验结果要素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公式的R方值为0.708,意味着X自变量可以解释Y因变量心流体验70.8%的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72.276p=0.000<0.05),说明X自变量中至少一项会对Y心流体验产生影响关系,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在数字2附近,因而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通过最终具体分析,假设H1H3H4H6得到验证,即博物馆内部设置明确的体验目标,交互行为具有明确及时的反馈,体验项目的挑战与用户技能相平衡以及井盐文化场景关联均能够对用户形成较高层次的心流体验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直接观察及对相关假设的客观数据验证,可以筛选出直接影响盐业历史博物馆内井盐文化心流体验形成的关键要素,以此为依据产出基于心流理论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策略。分别可以概括为明确的体验动线及反馈、技能的平衡与适应以及体验过程与井盐文化的场景关联,其分别作用于心流体验的事前、经验、效果阶段,且主体分别对应博物馆内的物、博物馆内体验的游客及博物馆本身的场所,即物、人、场。(1


(一)物——馆内明确的体验动线及反馈


通过用户的直接反馈以及因子分析结果均显示,场馆内明确的体验目标与即时的交互反馈是影响用户体验井盐文化事前阶段能否进入心流的重要因素。明确的体验目标有利于用户在具体体验行为开始前就能直观了解体验的整个流程,建立初步的体验画布,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体验过程产生的迷茫感、认知压力等消极情绪,给予用户明确的体验目标可从体验场馆的入场导览、导视系统、整体布局等进行设计规划,例如利用数字交互技术在体验起点向用户展示整个体验流程概貌或导图;运用趣味化的设计手法,结合井盐文化特色设置动线指引、主题标识、体验提示等(2)。用户经过前期的体验架构感知及后续层层递进的体验过程,不仅能够对体验目标形成明确认知,还有助于在完成体验目标后顺畅过渡到新目标中,从而进入心流体验状态。


井盐文化体验场馆的交互反馈可分为操作反馈与情感反馈。其中操作反馈是用户与体验装置之间的直接反馈,例如汲卤、打捞工序的模拟装置,用户按照说明使用装置进行模拟操作体验,操作结束后应当给予用户直观的反馈提示,如打击感、声响、物件交换等,遵循正面反馈、多感官反馈优先原则,保证用户的体验内容符合其心理预设,给予用户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增进体验信心。交互装置的即时反馈主要从装置本身还原度及机构部件的合理性中得以实现,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交互装置时,充分了解井盐汲取过程的真实情景及工具的运作原理,务必保证传达信息的真实性。


(二)人——体验技能的平衡与适应


技能与挑战相平衡是井盐文化体验经验阶段中维持心流状态的必要条件,根据前期的用户行为洞察及访谈不难看出,已有的井盐文化体验项目仍然存在无法较好匹配用户的认知及行为技能的痛点,在专业信息阅读理解和交互装置体验互动方面尤为凸显,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有待商榷。因此,井盐文化体验场馆所展示的文字、图片信息、互动装置应当采取阶梯式的信息获取及交互难度,注重视觉、听觉信息的引导功能,使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积极情绪,有利于心流体验的持续产生。


具体表现为图文类信息可采用情景交互的方式进行展示,交互装置的体验难度可以由用户自主调控。图文信息的情景交互可以采用模拟情景再现的方式,如增强现实技术、全息投影等方式直观立体地呈现出图文中关于工艺、流程的信息,以此减少用户认知成本(3)。交互装置的设计可由易到难形成递进体验模式,首先通过视频或虚拟影像给予用户装置的互动体验说明,用户可以形成心理预设,再之后进行实际操作能够有效减少茫然、无助等消极情绪,为心流体验的持续性起到积极作用。


(三)场——井盐文化场景关联


井盐文化体验中的场景关联是效果阶段中井盐文化心流体验要素的关键要素,因子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对此给予佐证。场景关联是指体验场景与主题互相映射,其包含馆内一切设计,例如馆内展示墙、交互装置、布局构建等,通过提取井盐文化设计核心素材与馆内展陈设施相结合。良好的场景关联利于在短时间内快速构建用户井盐文化的初步认知,直观不同感官面感知井盐文化增强沉浸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心流状态的稳定发展


井盐文化场景关联涉及场馆的设计元素、区域布局以及动态交互等,场景充分展现井盐文化特色。体验场馆的组成元素应提取自井盐文化,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途径传递用户。场馆要素中以视觉设计为核心,听觉设计与触觉设计等感官设计相辅助,例如场馆承井盐文化遗址,引入井盐画像砖元素与场馆元素相结合,播放盐工号子等井盐歌谣,通过场景的多种感官反馈,调动用户的积极情绪,达到具象的沉浸式体验设计,深化用户对井盐文化的认知与文化认同。体验场景布局是决定井盐文化叙事性的关键场馆布局按照井盐工艺流程、工具分类以及历史时间等主题进行串联布局,将用户作为第一人称,带入井盐文化故事,按照布局动线进行井盐文化的探索,构建用户对于井盐文化的知识架构,激发用户的探索精神,增强用户的代入感,稳定用户的心流状态如用户在参观输卤区域时,输卤管随着用户的行走发出声响,实现对输卤状态深度还原,遵循馆内场景与井盐主题密切关联的原则,多层次的交互体验给予用户高度愉悦感与互动感。


五、结论


作为井盐文化的传播传承的最主要载体,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服务体系及体验模式必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不断优化创新。心流理论的介入可以引导用户沉浸于井盐文化体验,其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体验设计的关键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用户体验设计及心流理论为基础,通过体验设计的方法对可能影响井盐文化心流体验的因素进行假设,并借用统计学工具SPSS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总结出影响井盐文化心流体验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产出设计策略。在心流理论赋能下,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井盐文化体验项目能够引导用户进入沉浸式的体验状态,深化用户的文化记忆与认同,同时拓宽了心流理论与传统文化类博物馆相结合的理论空间,为其他传统文化体验场馆的体验设计提供了解决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四川省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W22347

注释:

吉晨.地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和传承——以自贡盐业为例[J].四川戏剧,2021(06):57-59.

②苏榆,张雯,王曦,.流畅体验的理论研究概述[J].学理论,2012,54(11):54-55.

③Chen H,Wigand RT,Nilan MS.Optimal Experience of Web Activiti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999,15(5):585-608.

万吉琼.四川井盐文化遗产分布分类及主要代表略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1):58-75.

⑤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的通知[EB/OL].(2017-01-20)https://www.chinamuseum.org.cn/detail.html?id=11&contentId=9170.

⑥吴晓东,曾凡英,康珺,王敏.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202-208.

侯虹.自贡井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M]//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盐文化(第11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22.

张弘.四川盐文化资源保护评析与旅游产业开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94-96.

童小明.叙事空间——构建展示空间的情感体验[J].装饰,2012(10):87-88.

参考文献:

[1]〔美〕Csikszentmihalyi,Mihaly.心流——最佳用户体验心理学[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1990.

[2]NovakTP,HoffmanDL,YungYF.Measur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n Online Environments: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J].Marketing Science,2000,19(1):22-42.

[3]曾凡英,王红.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C]//盐城市海盐文化研究会,等.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6-13.

[4]贯君,王雨,吴海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实证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06):8-15.

[5]赵诗凡,沈雷.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智能手表交互界面设计研究[J/OL].包装工程:1-11[2022-12-07].

[6]顾艺,许王旭宇.基于心流理论的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22,43(04):383-391.

[7]金晓明,吴成浩.基于VR/AR实感交互设计的八大山人纪念馆视觉导览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06):87-93.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